第十五卷 資社之爭
第三十章 有我瑪利亞在,防線必然是銅牆鐵壁
這番全國宣言,很快就演變成塞爾維亞的軍事動員。
「經濟也會遭到嚴重打擊,對我方而言沒有半點好處。」
要知道即使是之前的德國內戰,英法也沒有直接出兵,而是給予物資支援。
所以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入侵之後,瑪利亞就已經在華沙城內,開組織兵力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給予他們兵力上的支援。
正在收拾著資料的朱可夫,一聽到約瑟夫的問話后,立即停下手頭上的工作。
與此同時,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開始出動軍隊,雙方在邊境線上展開對峙。
除了這些裝備之外,還配置了大量的戰車坦克。
這基本是屬於步兵團中的精銳了。
這番話,確實讓約瑟夫心有擔憂。
捷克斯洛伐克的地面軍隊很厲害,士兵的作戰也同樣勇敢,可是從一開始對制空權的忽略,讓他們的地面優勢蕩然無存。
所以,直到現在的紅四方面軍,在編製上甚至超過了一開始的紅四與紅八之間的合併。
如今,在面對如此緊張的西歐局勢,瑪利亞帶的居然是還在重組的紅四方面軍,這讓約瑟夫有些不滿,更多的是擔憂。
儘管這場衝突爆發僅僅摧毀了塞保邊境上的一所保安亭哨站,但確實是造成了雙方的人員傷亡。
一戰時的死敵,如今卻因為某種目的而走在一起。
目前為止,紅四方面軍的六十個師裏面,只有十個師是滿編狀態,其他的部隊多則一萬一千餘人,少則八千餘人。
畢竟,羅馬尼亞沒有向他們宣戰,一旦出兵恐怕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外交問題。
一旦往羅馬尼亞進軍,到時候就會演變戰爭,一旦蘇聯入場,英法不可能不進來。
在一次流血衝突出現后,雙方的氣氛便更加緊張了。
然後,當他們繼續推進時,便撞到了一面由蘇軍組成的銅牆鐵壁。
為了應對納粹德軍的火力優勢,紅四方面軍還特意在每一個步兵團中,配屬一個步兵炮連,一個反坦克連,一個重迫擊炮排,一個防空連,
m.hetubook.com.com
一個工兵連。「一半……哪一半?」
對於這個建議,朱可夫卻不贊同。
每一個步兵營下轄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一個迫擊炮連排及一個反坦克排。
所以約瑟夫跟參謀與將軍們的商討,是關於是否出兵的問題。
朱可夫指向了地圖的一次:「直接進入捷克斯洛伐克,然後再進入塞爾維亞。」
這次派了十輛過來,就是來進行實戰效果。
「舊時代已經結束了,新時代的我們必將健康和平地生活下去,可如果有人要破壞我們的和平,我們必將為了保護自己的祖國,至死不渝!」
按照原來的計劃,他們就是速推捷克斯洛伐克。
反觀捷克斯洛伐克這邊的情況,那就大大不同了。
而受到最大打擊的,正是第八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
只不過伏羅希洛夫給出了另外一個建議。
「不錯的想法,立即給瑪利亞發一份電報,讓她好好配合。」
但因為準備充足,所當紅四方面軍進入此處時,便迅速工作起來。
現在的紅四方面軍,已經有六十個師的規模。
蘇聯距離塞爾維亞是隔著一個羅馬尼亞,只要蘇聯願意出手,羅馬尼亞就不一定敢輕舉妄動。
這就是名義上的波蘭,嗯……還存在著呢。
這項大工程便如火如荼地進行下去。
要想在大戰中將優勢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後勤交通是必須穩定。
dp輕機槍配置了120挺,馬克沁中機槍30挺,迫擊炮方面,分別採用了30mm口徑和82mm口徑的規模,分別是20門和10門。
說罷,朱可夫看向約瑟夫這邊,認真且嚴肅地說道。
這樣的對峙並沒有立即引發雙方之間的額火拚。
就以紅四方面軍的步兵團為例子,一個步兵團的標準人員編製,是在3200人左右,下轄三個步兵營。
「根據彙報,紅四方面軍目前只完成了一半的重組。」
正當所有人都在沉思下一步如何去走和*圖*書時,朱可夫卻再一次補充道。
為了擴展這條鐵路,紅四方面軍出動了兩個步兵團組成建設兵團。
在武器方面,輕機槍以dp輕機槍為主,俗稱『轉盤機槍』,中機槍還是以比較傳統的馬克沁機槍為主。
蘇軍的到來,納粹德軍並不是沒有收到情報,但他們已經止不住自己的進攻速度。
鐵托就對此作出全國發言。
「紅四方面軍的重組已經完成了?」
說罷,他又補充道:「只要穩住斯洛伐克,我們甚至能以空投的方式給予塞爾維亞物資補給。」
所以,在三方軍隊對峙期間,鐵托對外交之間的緩和從未有過放棄。
在會議室內的參謀和將軍都能思考到這一點,所以當朱可夫直接點明出來時,會議室內便陷入了死寂。
約瑟夫抽了一口煙:「繞哪裡?」
雖說在布拉格防守戰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已經開始將工業設備搬遷到後方,但首都的淪陷還是讓士氣大受打擊。
「所以總書記閣下,我認為應當以物資的方式給予支援,以物資來代替兵源,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內政干涉等敏感話題,還可以避免我方士兵的嚴重減員。」
但考慮到華沙已經被控制住了,鐵路暢通之後在兵力和物資的運送上肯定會方便快捷很多。
儘管因為約瑟夫的指令下達,使得瑪利亞不得不改變路線,先進入斯洛伐克,並在此處建設後方基地。
騰出手后,瑪利亞才開始整備軍事力量,隨著約瑟夫的指令下達后,瑪利亞便帶領著紅四方面軍,準備南下進入斯洛伐克。
她立即向後方申請調動大量的防空炮和飛機,並在打算地圖上建設一個有一百多公里的縱深防線。
想到這一點,約瑟夫便向瑪利亞那邊發送了一份電報,要求她立即進入斯洛伐克境內,並且協助他們抵抗納粹德國的入侵。
當鐵托的請求發送到約瑟夫手上時,他與身邊的參謀和將軍們進行了商討。
可羅馬尼亞就不一樣了,這個國家絕和_圖_書不會允許蘇軍進入。
「以羅科索夫斯基為首,布列斯特的那一半部隊。」
這個時候的保加利亞對塞爾維亞可沒有多少好感,即使現在的塞爾維亞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塞爾維亞王國。
考慮到納粹德軍的進攻速度太快的因素,瑪利亞還是得將重心放到軍事上面。
以此來建設這條連接塞爾維亞-匈牙利的鐵路,擴展到貝爾格萊德-匈牙利-斯諾伐克-華沙。
由於與捷克斯洛伐克有過協議,蘇聯出兵是有理由的。
為了配合對華沙的控制和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掌控,紅四方面軍加快了組編,再加上有戰爭的可能性,紅四方面軍擴大了編製。
為了應對德軍坦克,還配置了12門45mm反坦克炮,只不過這些反坦克炮一直被詬病,所以最新的m6火炮正在研製當中。
雖然這種行為跟流氓沒什麼區別,但是面對以英法為首的國際聯盟,蘇聯能當一迴流氓。
由於匈牙利與塞爾維亞連通的,又因為兩國都是社會主義陣營,因此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之間是有鐵路連通。
畢竟從捷克斯洛伐克的迅速淪陷來看,德軍的攻勢絕對是不能忽視。
當然,鐵托還是會尋找外援,而最大的外援正是蘇聯。
隨著布拉格的淪陷,這一切都似乎按照他們的計劃進行著。
其實在電報發來之前,瑪利亞就已經在做準備。
得到了保加利亞支持的前塞爾維亞王室,組織了一次邊境上的衝突。
時間開始賽跑了,瑪利亞不得不重新部署戰略。
波蘭和羅馬尼亞都是國際聯盟的一員,但相對於羅馬尼亞而言,波蘭更容易處理。
如此龐大的軍備力量,立即讓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安心了很多。
如今的捷克斯洛伐克,只剩下不到五十個師的兵力,而且他們還需要防守兩百多公里的防線,一旦這條陣線出了一個突破口,德軍就會沖入進來。
聽到這裏,約瑟夫有些疑惑地皺著眉頭。
又抽了一口老煙,約瑟夫似是想起了什麼,轉過身對https://www.hetubook.com.com朱可夫說道。
但約瑟夫不同,他會先考慮這樣去做,是否符合蘇聯利益,是否會給蘇聯利益造成負面影響。
原來德軍的進攻之所以這麼快,最大的原因便是制空權。
「對塞爾維亞的兵力援助確實可行,那是因為我們還沒與其他方勢力進入戰爭狀態,可一旦與他國陷入戰爭,到時候我們恐怕會出現兵力不足的問題。」
「一旦陷入巴爾幹半島的戰爭泥沼裏面,恐怕就得源源不斷地派往增援,到時候我方兵力會被嚴重消耗。」
其中就有bt-5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和十輛t-35重型坦克。
「是的。」
而且武器方面也從不吝嗇。
與此同時,瑪利亞給羅科索夫斯基下達指令,前去協助被擊退的捷克軍隊安全撤離。
「但問題是,我們與塞爾維亞之間隔著一個羅馬尼亞,這可不是波蘭那麼簡單,羅馬尼亞王國的統治可是十分穩定。」
這僅僅是軍事動員,還沒到全國總動員。
即使現在的波蘭已經被接管了,但從名義上來講,波蘭依舊是波蘭,並沒有滅國,波蘭總統也還在自己的辦公室內。
雖說身為參謀長的瑪利亞暫時離開,但朱可夫等將軍依舊在此。
目前為止,紅四方面軍和紅八方面軍統稱為西南方面軍,在大肅反之前,一共有五十多個師,可隨著大肅反開始再到現在,紅八方面軍仍未組建完畢。
很快,又一次消息從前線傳了回來,而這份消息正是首都布拉格的淪陷。
這條長達八百多公里鐵路不單能快速援助塞爾維亞,在未來甚至能打通蘇聯對巴爾幹半島的經濟影響。
華沙城的內政工作她已經交給了蘇斯洛夫,身邊還有不少人給他輔助,這是對他的一個考驗。
這是大國之間的一種默契,代理人戰爭可以打,但大國之間的戰爭需要謹慎。
約瑟夫又問道:「現在前往華沙,並準備進入斯洛伐克的,也是紅四方面軍嗎?」
這僅僅是第一步而已。
鐵托派出了最得力的將和圖書領,塞爾維亞上將德拉查·米哈依治維奇。
當然這都是后話,隨著瑪利亞的建設要求傳到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時,匈牙利當局立即配合起來,也派出了一個團的兵力給予幫助。
當然,如果塞爾維亞沒了,那可定是最糟糕的情況。
很快,參謀與將軍們都認為,不應直接出兵,而是以外交的方式施加壓力。
波蘭總統已經被瑪利亞以各種的方式給『說服』,心甘情願地允許蘇軍進來,
約瑟夫跟瑪利亞有很多區別,如若是瑪利亞,她一定會率先考慮塞爾維亞這個社會主義好同志的安全。
由於大肅反的原因,大量收到牽連的軍官都被逮捕了,儘管並不是所有人出被處於死刑,但依舊有很多人被革職入獄。
雖說有很多師都不滿編,但至少以團為規模的作戰單位,基本滿足。
嘗試了一個多月的外交緩和都無法取得成效之後,鐵托便放棄了幻想,準備好了衛國戰爭。
只可惜,羅馬尼亞對此並不接應,而保加利亞就更簡單了。
這份電報很快就被帶到了瑪利亞面前。
他們開始思考著約瑟夫所提出的問題。
t-35重型坦克在1936就開始列裝了,但因為工藝太過於複雜,所以只生產了61輛。
雖說紅四方面軍經歷過大肅反,但經過這段時間的補充已經好了很多。
而按照如今蘇軍的編製,全師標準人員編製是14000餘人,只不過因為擴編得太急,有很多師都不是滿編狀態。
「但我們可以繞路而行,不一定進入羅馬尼亞。」
身為紅四方面軍第三軍總司令,羅科索夫斯基立即把前線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知給瑪利亞。
「在進行外交壓力的同時,應當迅速與塞爾維亞簽訂互相保護協議,一旦塞爾維亞陷入戰亂,蘇聯便有義務出兵支援。」
這個消息就連瑪利亞也感到驚訝,因為這裏面的時間間隔不到一個月。
鐵托確實不怕戰爭,因為這是塞爾維亞的衛國戰爭,然而他依舊不想爆發戰爭,特別是這種敵眾我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