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戰爭與和平
第三十八章 瑪利亞大姐說了什麼,就是什麼
雖說心中有所疑惑,但莫里斯依舊按照著瑪利亞的建議去做。
「我們應該向法共提出要求,要求他們,不能忘記武裝革命,不能放下武裝力量,必須繼續壯大他們的工人革命軍。」
於是,第二天清晨,《真理報》和法國的《巴黎日報》發表了宣言,大力讚揚戴高樂的社會主義覺悟。
結局b,法共失敗了,工人革命軍被迫轉入游擊戰,與法國政府軍進行戰鬥。
因為,這就是屬於對法共的直接指導了,而最反抗對他國共產組織進行干涉指導的人,卻是瑪利亞。
當戴高樂看完這份報紙時,他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
他為了儘快蠶食掉法共所自帶的影響力,決定將法共拉入議會。
也就是說,將法共拉入到他們最擅長的領域裏面,然後將法共一點點變質,變成改良主義者。
到那時候,本應逐漸走向平和的巴黎,必然會再一次爆發衝突。
然而,瑪利亞卻第一次站了起來,第一個做出了懷疑。
根據來自法國那邊的情報彙報,戴高樂要進行一次大審判,而這場審判的對象,不僅只有貝當政府的一眾人,還有之前法國政壇內的議員。
所以,當《真理報》道出了那番話之後,戴高樂也被戴上了『親共派』的帽子。
「如果我們真的要警惕戴高樂,那法共要怎麼做?我們又要怎麼做?」
但是,看穿不代表能夠代表得了。
只要他們雙方都有著『愛國主義』,法共就不能引起國家內部的戰爭,同理,戴高樂也不能夠引起內戰。
但這既然是陽謀,那就代表,這個方案會讓戴高樂走向瑪利亞所預定好的位置。
其內有兩個核心,即『理論不能代替實踐』和『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
「法國離我們太遠了,如果我們要對法國進行干涉,法國人民會如何看待我們?瑪利亞,這可是你之前跟我說的。」
而由於保證了槍杆子,瑪利亞立即吩咐宣傳部,開始了宣傳工作。
儘管戴高樂從未說過自己是社和-圖-書會主義者,他的本質依舊是法蘭西殖民主義者,他所做出的一切考慮,都是從法蘭西本身利益出發。
他們,或者說,法共的代表莫里斯與自由法國代表戴高樂,將會聯手一起進行大審判。
但是,這並不代表,戴高樂不能親共。
但是,老兵和中低的士兵階層這裏,戴高樂的聲望極高。
這個戴高樂,實實在在地給了瑪利亞一個超級難題。
無論是干涉還是不干涉,瑪利亞都發現,法國那邊陷入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戴高樂看著報紙上的內容,麻了。
然而,蘇聯要想干涉法國,那會十分困難。
雖說在瑪利亞的要求下,對法共的指導操作並沒有太過火,但法共的擴張確實是與蘇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丘吉爾看穿了,羅斯福也看明白了,身為這條陽謀的核心人物戴高樂也同樣如此。
「我們不是危險,我們是保障。」
因為上輩子的記憶,讓她對戴高樂充滿了忌憚。
法共確實對戴高樂保留著幻想,他們認為,戴高樂是一個可以爭取的盟友。
電報中還引用了馬克思在《黑格爾哲學批判》中的一句話。
儘管戴高樂的階級位置,決定了他在處理事情上面,會與他們有所不同。
儘管戴高樂的階級問題,被不少人所詬病,但因為有了瑪利亞這麼一個先例,他們認為,只要對方是真心幫助他們,那就可以去爭取。
可以這麼說的,戴高樂以一己之力,讓法國成為了戰勝國,而非戰敗國。
得知此消息之後,瑪利亞連夜趕回去彼得格勒,直接參与到約瑟夫組織起來的會議。
那就是,戴高樂的親近共產主義,他是蘇聯可爭取的人。
如果拒絕了,那必然會引起內部分裂。
如此一來,瑪利亞便有了一個陽謀。
『法共代表人莫里斯將其稱為,『法蘭西的一次偉大進步』,而這,也必將會成為法國無產階級的新序章。』
例如捷克和圖書斯洛伐克,這個國家至今為止都沒有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
即使現在的凱末爾已經病逝了,他的繼承人也沒有放棄與蘇聯搞好關係的戰略部署。
因為,這件事太過於突然了。
畢竟,瑪利亞這個推翻了自己沙俄帝國的前公主殿下,那是實打實的出名。
又例如土耳其這個國家,他們的國服凱末爾跟蘇聯走得更近,在凱末爾生前,就經常拜訪蘇聯,與蘇聯進行了很多的訂單商談。
結局a,法共所帶領的工人革命軍取得了成功,他們成功拿下巴黎,並且建立一個只屬於法國的無產階級政府。
「握緊自己的槍杆子。」
雖說如此,但瑪利亞還是想到了應對方法。
這下,法共真的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那就是,對整個紅色陣營有利的位置。
可最後的結局,居然是一個從未想過的c,這個結局法共成功了,然而卻多出了另外一個勢力,一個由老兵組成的巨大勢力,自由法國組織。
這招做法確實有效果了,法共很難拒絕這樣的請求。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不是社會主義者的親共派,這可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法國內部的工人革命運動,確實是他們指導開始的。
因為戴高樂不可能當著所有人的面驅逐法共,正如同法共不可能當著所有人的面,去反對戴高樂。
他們拒絕解散工人革命軍,拒絕交出自己的槍杆子。
對於這麼一位有恩與法共的人,莫里斯還是有些畏手畏腳的。
莫里斯將這份秘密電報收好了,但心中還是有一個疑惑,為什麼要如此警惕戴高樂。
由於戴高樂做什麼事都要拉著法共一起,這給了蘇聯政治局一個特別的畫面。
不僅是他們,就連約瑟夫也感到了深深的疑惑,他直接就向瑪利亞問道。
那是類似於原時空的俄國二月革命后的矛盾激化。
雖說法共應邀了,成為議會中的一員,但是法共卻拒絕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解散工人革命軍。
這番話,讓人感到了深深hetubook.com.com的疑惑。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最終,法共保住了自己的槍杆子,他們在議會中的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即使有一些目光明亮的人,立即看出,那是蘇聯的陽謀,就是逼著戴高樂做出選擇。
但瑪利亞的這番建議,確實讓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說罷,約瑟夫語氣深長地對瑪利亞勸說道。
她確實主張『不干涉他國內政,尊重他國主權』,但是,她對戴高樂的突然崛起感到了極度不安。
很快,戴高樂便有了動作。
這場審判的結果會如何,沒有人知道,但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是實實在在地發生了。
無論是哪一個結局,對於蘇聯來說都是好事。
因為,他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如果政府敬畏工人,那麼,工人革命軍就是一個普通機構。」
法國是必須爭取的,這一點毋庸質疑,而戴高樂的本質就是殖民主義者,這點想法瑪利亞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當天下午,《真理報》的國際板塊中,登刊了一則重大新聞。
當這份電報落在莫里斯時,他思考片刻后,便決定聽從瑪利亞的建議。
這份言論,立即獲得眾多工人代表的支持。
其中一位高級人員對瑪利亞擔憂表示質疑。
這件事引起了全法國的轟動,而且獲得了全法國人民的支持。
「我們會在和平的時候,保障工人利益,為他們打官司,為他們抗剝削。」
「工人革命軍終究是工人,他們的存在,是為了工人,他們的意義,也是為了工人。」
但是,戴高樂確實是在法共最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
法國政壇一夜之間換了個遍,這件事過於突然,不亞於當年路易十六被當眾切腦袋一樣震撼。
可hetubook•com.com是,對於瑪利亞的警惕,其他人卻顯得樂觀許多。
這番話,立馬打住了瑪利亞的衝動。
而且法國的厭戰情緒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遺留下來,這份厭戰情緒促使法國全體上下都抗拒戰爭。
在這份情報傳過來的半個小時后,法共也向彼得格勒這裏發來了一封電報,說明了此事。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卻跟匈牙利跟德共,甚至跟蘇聯走得異常緊密。
結局b,雖說失敗了,但游擊戰可以極大消耗法國政府的精力,到時候,蘇軍直接解放比利時也不再困難了。
然而,在蘇聯的戰略部署下,他們所推斷出來的結局有兩個。
縱使戴高樂心中有一百個不願意,但他確實無法抗拒工人所提出的要求。
最後的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
他們說。
這場會議的主要內容,正是『如何應對現在的法國。』
而這個問題的前提是,現在的法國,究竟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走資本主義。
無論是捷克斯洛伐克亦或是土耳其,他們的領導人都不是社會主義者,但是,他們都是親共派。
『偉大的法國共產黨與自由法國聯盟,已經推翻了腐朽的法蘭西第二共和國,他們正在建立一個和諧的,公平的的社會主義制度。』
「戴高樂本質上,依舊是法蘭西的精英主義分子,他對法共的態度是利用,而不是共存。」
但約瑟夫所說的話卻十分現實。
這件事所牽引的,可不只有法國,那可是全世界都被牽動。
她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給約瑟夫,當約瑟夫聽完之後便立即同意。
政治局內,所有人都面面相覷,他們對此感到不解。
單從目前戰爭舞台上的主角來看,西德是最為驚恐,英國最為不安,而蘇聯,則是陷入了深深的糾結當中。
又因為戴高樂的名聲實在是太大,儘管他在基層工人那邊,遠沒有法共來得有影響力。
儘管法共和戴高樂雙方的『愛國主義』是有著差別的,但單憑這一點,就足夠了。
法共之所以拒絕,就是因m.hetubook.com•com為瑪利亞的建議起到了效果。
雪中送炭的做法,深得莫里斯感激。
事實上,莫里斯對戴高樂的印象很好。
自從戴高樂成為國防部長后,他就一直為士兵階層的福利而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國防部這裏,會如此忠誠于戴高樂。
正因如此,瑪利亞不得不提防。
「而且,法共所擁有的影響力也不足以撼動自由法國,如果讓法共強行與自由法國破裂,到時候法國人民還會站在法共這一邊嗎?」
但無論是法共還是戴高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愛國主義。
那可是一位偉人,只堅持了39天的法國,卻能夠二戰結束之後成為五常之一,成為歐洲中為數不多沒有美國駐軍的國家,只因法國有戴高樂。
而主要的原因,正是戴高樂的存在。
結局a,那是最好的一個結局,因為紅色的法國必然能跟蘇聯形成同陣營力量,全歐洲染紅不再困難,世界革命完成了跨階段的一大步。
這番話立即引起整個資產階級內部的轟動。
如果法共因為蘇聯的要求,導致法國內戰出現,那麼,法共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可是,還未等他們討論出一個所以然來時,戴高樂又給他們整活了。
畢竟,只要戴高樂是真正傾向於蘇聯,他們就能減少更多的損失,然後染紅整個歐洲。
因為,這番話就是在說,『戴高樂跟法共搞在了一起,法共是我們社會主義大家庭一員,所以戴高樂也是我們中的一員。』
「如果政府試圖迫害工人,那麼工人革命軍將會出手。」
工人革命軍內部的核心主力,就是退伍老兵。
「戴高樂,社會主義好朋友!」
「現在法共的聲望很高,縱使戴高樂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把法共給搞下去。」
更喚何況了工人階層裏面,就有著很多曾經的退伍老兵。
而且,這份『拒絕』有著他們最為正當性的理由。
蘇聯能夠干涉德國,那是因為蘇聯距離德國很近。
緊接著,瑪利亞又向法共那邊發送了一份電報,這份電報只有一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