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色瑪利亞

作者:符華
紅色瑪利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六卷 戰爭與和平 第一百六十章 解放埃及,打穿中東

第十六卷 戰爭與和平

第一百六十章 解放埃及,打穿中東

由於有了義大利的大量武器裝備支持,自從納賽爾貢獻了阿里宮之後,算是徹底控制住了開羅。
「如果能打通中東,我們就能源源不斷地對埃及方向派遣部隊了。」
法國人不單出兵,還出動了艦隊。
在真正控制阿里宮,控制整個開羅之後,擺在納賽爾面前的,是政權的穩固問題。
除了義大利海軍之外,蘇聯陸軍也已經蓄勢待發。
在未來的二十一世紀中,這將會與巴拿馬運河一樣,成為世界上使用最頻繁的航線。
「根據這份情報內容,瑪利亞主席那邊的情況並不樂觀,埃及反抗軍實力同樣也太弱了,一旦英法聯軍反應過來,必然會發起對開羅的反擊作戰。」
第一,團結農民階級。
隨著戴高樂的大力渲染,民族主義在法國內部開始擴張。
「陸路?」墨索里尼模糊了:「你們怎麼陸路進攻,直接在地中海架橋嗎?」
「政治與戰爭。」
憑藉著科威特,伊拉克即使有了獨立,也不完整。
納賽爾當然不會是這樣的人,他對蘇伊士運河可是有著很多想法。
對於第一條建議,納賽爾沒有完全採納,畢竟他也不算是百分百的共產主義者,他算是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
沒辦法之下,瑪利亞只能另尋其他方式。
在這裏,法共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
在這一點上,瑪利亞早有預料,她根據大量的埃及資料,再結合自己上輩子的記憶,寫了五條可供參考的建議。
這是義大利海軍唯一的航空母艦了。
「所以,在針對土耳其的外交工作上,我認為應當以拉攏為主,穩住土耳其,確保土耳其的中立立場。」
雖說沒有走最短距離的直布羅陀海峽,而是繞了遠路,從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方向航行,直接進入紅海。
對於此事,瑪利亞還提出了一個要求。
到那時候,哪需要海軍,直接架設鐵路,朝著蘇伊士運河就衝過去了。
跟土耳其的扯皮是一回事,黑海艦隊在這場作戰中是否有效又是一回事。
為了確保蘇和_圖_書伊士運河這邊的問題,隸屬於格里芬公司的第八集團軍,已經來到了義大利。
「這是法蘭西的利益,是全體法國人民的利益,是通過公司運營而獲得的合法利益!」
從中東入手,那就要從伊朗和土耳其入手。
在蘇聯陣營這一邊,能稱得上真正海軍力量的就只有義大利,可這樣的海軍力量,也就僅此而已。
拿下嘴裏的煙斗,約瑟夫向他點著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不久之後,打斷沉默的人,出聲了。
當年,法國駐埃及領事斐迪南·德·雷賽布子爵,在得到埃及總督塞伊德·帕夏的特許下,創立蘇伊士運河公司。
他一眼就看出瑪利亞的戰略意圖,稍加思考後,問道。
例如敘利亞、又例如約旦,這都是在英國的殖民之下。
當瑪利亞的戰略意圖發送到約瑟夫手中時,他立馬召集彼得格勒內的所有參謀,而這其中,還有一位元帥,朱可夫。
蘇伊士運河,1869年修築通航,是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溝通著地中海和紅海的重要運河水道。
「我們的運河公司,給埃及帶來了成百上千的就業崗位,讓他們有了工作,有了收入。」
例如穆斯林兄弟會。
一時間,會議室內陷入了一片安靜。
「我們付出了,我們理應得到回報。」
然後,拉著薩達特和納吉布,商量著把穆斯林兄弟會給打掉。
而這一側,是中東。
「不可直接發起強攻,海上力量我們是絕對劣勢,即使我們可以攔截英法海軍進入地中海,也無法阻止他們繞遠路。」
他跟隆美爾曾如此埋怨道。
「所以,我認為對中東的解放,必須達到兩個標準。」
看中了中東的這三個地區,再聯想起紅四方面軍對伊朗的軍事支持,瑪利亞對中東立馬有了想法。
納賽爾是軍人,對於這一條,他表達了百分之兩百的認可。
所以,在義大利有了明確介入時,首先啟動的是英國人,爾後便是法國人。
「如果我們貿然進軍,必然會引起和_圖_書土耳其當局的高度緊張,到那時候,恐怕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一開始,這家公司的股份就是法國和埃及總督負責,但英國人也介入了。
按照原本的大方向戰略部署,自然是解放蘇伊士運河,並且打通直布羅陀海峽。
再加上有了大量的民兵支持,還有自由軍團組織的職業軍人支撐,納賽爾政權有了一戰之力。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英法可沒有經歷納粹德國的摧殘,其整體實力依舊有著保障。
當然,納賽爾目前要做的,還是先穩固開羅政權,
「快,是在機動作戰上的快,迅速拿下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的主要城市,控制這幾個地區的交通幹道,實現機械化部隊的高速行動。」
「能!」瑪利亞斷定著。
約瑟夫也沒有單等著,他也在看著瑪利亞的這套戰略方案。
保持中立的土耳其,自然允許蘇聯船隻駛出或者駛入黑海,但軍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怎麼拿下。」墨索里尼依舊不理解。
「但打通不代表穩定,而最大威脅性的,就是土耳其和伊朗。」
「要想取勝,就必須兩路夾擊,一路是你們地中海的攻勢壓力,另外一路則是我們的陸軍方面。」
英國人以巨額的錢財買下了塞伊德·帕夏繼承人的股份,至此,蘇伊士運河成為了英國和法國共同運營的公司。
法國的民族主義已經被戴高樂所裹挾,更何況,在戴高樂的解釋下,運河公司從『臭名昭著的殖民公司』轉變為『帶動埃及經濟增長的運河公司』。
「到那時候,憑藉這群埃及人,我覺得開羅遲早失守。」
關於義大利這邊,紅八方面軍將會全力支持他的作戰安排。
蘇聯可是要以一己之力對付現在的英法,其本身就是一件大難題,更不用說埃及了。
其帶來的不僅是巨額的經濟收益,還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想到這一點后,瑪利亞便有了一個大概的戰略想法。
待約瑟夫消化完他所說的內容后,便又繼續補充道和_圖_書
即使伊拉克在1921的時候,得到了英國的獨立允許,但科威特依舊在英國的勢力範圍之中。
大戰一觸即發,火藥味已經瀰漫在整個埃及上空。
「而對於這兩個國家,武力是絕對不可取的,所以我覺得,外交手段也不能缺失。」
為了應對英法聯軍,義大利艦隊也出擊了,由羅馬號郵輪改裝而成的鷲座號航空母艦,也一同出動。
然而,在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旬,則是最為重要的戰略運河。
這家公司,以極低的價格雇傭了幾十萬埃及窮苦人民,強迫他們穿過沙漠,挖掘運河。
就這時,已經回來了有一段時間的莫洛托夫發話了。
「敘利亞、約旦和伊拉克,這三個地區,你確定能在英法聯軍發起開羅反攻時,成功拿下嗎?」
「毫無疑問,土耳其是絕對中立,但土耳其的中立態度,只允許我們的運輸載具同行。」
然後,在與墨索里尼的商量下,瑪利亞看到了地圖的另外一側。
要解決埃及蘇伊士運河,就要從中東入手。
越想越氣,越氣越不爽。
第二條,穩定秩序,軍民互不干擾,不得出現軍擾民,也不得出現民亂軍的情況出現。
「第二,還兇狠。」
「第一,要快。」
「兇狠,必須以最大的火力,在毫不留情的情況下,實現對駐紮在這三個地區的殖民軍,發起毀滅性打擊。」
再說了,即使把黑海艦隊給駕出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於要在這三個地區進行的基層工作建設,我認為,應當暫時放下,而是以絕對的武力,震懾四周不聽話的勢力,以此來確保我們的運輸暢通。」
曾有人計算,這條全長195公里的運河,每一公里就有近一千人犧牲。
就這樣,法國是繼英國之後,出兵到蘇伊士運河這邊駐守的大部隊。
說罷,莫洛托夫走到掛在牆壁上的大地圖面前,一邊用手指在土耳其和伊朗兩個位置比劃著,一邊對自己的理論進行解釋。
眼見局勢已經朝著穩重向亂的方向發展和-圖-書,而蘇聯又很難給埃及這邊提供增援。
第四條,穩定自己的合法政權,對不穩定因素者進行控制。
當然,這樣的民族主義遠沒有達到極端民族主義,可在面對國際問題時,法國人民首先考慮的,必然是本國利益。
然而,地中海依舊是一片大海,蘇軍要想越過地中海進入非洲,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這番話,道盡了納賽爾的野心,他要在英法都還十分強盛的時候,將蘇伊士運河給奪回來。
想明白這一切后,瑪利亞立即將自己的想法,以電報的方式發送回去彼得格勒。
墨索里尼雖然在戰術上顯得不足,但戰略眼光十分毒辣。
如果不是擔心義大利人會突然發癲,法國艦隊恐怕會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直接進入地中海。
應當團結他們,拉攏他們,而且由無產階級來領導他們。
得到約瑟夫的允許,梅列茨科夫便繼續說道。
會議中,約瑟夫身邊的秘書,將瑪利亞的戰略意圖,以文案的方式交給了在場的所有人參謀和將領。
第三條,不得無條件開放糧倉,應該使用糧票制,合理分配著有限的糧食。
「我們,必須守護!」
「開羅一旦失守,瑪利亞主席的戰略意圖恐怕會徹底破產。」
農民階級是有局限性的,但農民又是埃及工人的前身,是工業市場的主體,所以即使農民是有產者,也不可以放棄。
說罷,梅列茨科夫又一次看向約瑟夫這邊。
「那是我們的運河,也應當屬於我們埃及人民的運河。」
戴高樂在廣播中,對此宣傳道。
「還有……」梅列茨科夫遲疑了一下,緩緩說道:「與其說是解放,不如說,這是使用武力,徹底打通三個地區的路上通道。」
而且蘇聯也埃及真的相距太遠了,要想隔離大海和三千六百多公里距離去增援埃及,不算成本,單是運輸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現在的中東地區,還是處於英法的殖民統治當中。
至於第四條,則是做好作戰準備,不要因為佔領了開羅后就放鬆戒備,放和圖書鬆警惕。
「如果要對中東地區展開解放工作,我認為,應當達成兩個主要目標。」
「現在的伊朗,依舊在打內戰,無論是泛突厥主義勢力還是舊王朝餘孽,都在伊朗內部橫行無道。」
所以,應當先解決埃及的蘇伊士運河。
「一直以來,國際上都認定蘇伊士運河是法國和英國的財產,可事實上,這是由千萬名埃及人民的血汗建造而成的奇迹。」
「當年,我們建立蘇伊士運河公司時,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可我們還是做了。」
「當然不是。」白了一眼墨索里尼,瑪利亞在地圖上,用手指劃過中東地區。
所以,蘇聯能提供的幫助實在有限。
如果可以解放掉這三個地區,那就能打通前往埃及的陸路通道。
第三條,他遵從了。
這個『不穩定因素者』說得很廣,但納賽爾很清楚,他們這支革命力量確實存在著這樣的不穩定因素。
參謀梅列茨科夫提出了一個問題。
雖說第八集團軍很難渡海作戰,但開羅那邊至少是穩定了。
只不過,納賽爾政權也不是一帆風順。
雖然他也是穆斯林,但憑什麼我不能代表穆斯林,而只有你們能代表穆斯林?就因為你們的名字嗎?
成功控制開羅后,穆斯林兄弟會還以『代表穆斯林』的名號,向他提出分權,這讓納賽爾很不滿意。
但在團結農民這件事情上,納賽爾還是做到了,也認可瑪利亞對農民和工業之間的關係看法。
留下這幾個字,瑪利亞便開始與遠在彼得格勒那邊的人進行聯繫。
「單靠武力我認為不妥,是的,在絕對武力下,我們確實可以打通這三個地區的路上運輸通達。」
在炮轟阿里宮時,他們第一時間站出來反對,而且在對阿里宮發起衝鋒時,穆斯林兄弟會也沒投入戰鬥。
但這是需要一起進行,蘇伊士運河如果無法解決,按照瑪利亞對自己姐姐的理解,西班牙不可能直接與英國唱反調。
這家公司給英法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他們不會放棄,也不可能承認其中立或者獨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