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導演萬歲

作者:張雲
導演萬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85章 柯里昂宗教大變革

第485章 柯里昂宗教大變革

到了這個時候,梵蒂岡教廷算是明白了,要想重新振作,一定要先把自己給搞得壯實了,而挑選新的教皇豎立新的形象,就成為了梵蒂岡教廷面臨的當務之急。
這對於夢工廠來說,不是件好事,但是我暫時沒有精力研究這個了。
而傳統教派,完全是最大的受益者,它也因此從原先的一個飽受梵蒂岡教廷壓迫的最大的一個反對教派一舉成為了和梵蒂岡教廷平起平坐的大教派,而且這個教派在人民的心目中地位極高。
可以說,這場宗教變革,是梵蒂岡教廷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最沉重的打擊,讓他們一下子從絕對霸主的寶座上摔了下來,想恢復往日的絕對榮光,已經不太可能,他們只能慢慢地恢復自己的名聲,慢慢地讓時間洗刷掉自己身上的污點。
原本一邊倒的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一旁的雅塞爾笑了起來:「你現在才這知道他們毒呀!?告訴你,對於梵蒂岡教廷來說,教皇這個位子和古羅馬皇帝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古羅馬的皇帝呢,表面上看教皇威風凜凜,但是實際上掌握大權的還是主教團,他們才是梵蒂岡教廷的真正主人,對於一個教皇來說,如果他對於教會有益,那麼教會自然願意去支持他,但是一旦這個教皇對梵蒂岡教廷成為了阻礙甚至是像庇護十一世這樣已經對教會形成了絕大的威脅的時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捨棄他,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歷史上,教皇利奧五世被關入監獄謀殺,若望十二世被謀殺,本篤六世、若望二十一世、卜尼法斯八世等等死在主教團手裡的教皇多不勝數,可以說幹掉教皇是梵蒂岡教廷歷代主教團必修的功課,也是他們最拿手的,在這一點上,他們倒很像是壁虎。」
「老闆,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交給柯立芝去辦吧,聯邦政府處理這樣的事情來,比我們要有經驗得多。」雅塞爾的話讓我點了點頭。
梵蒂岡教廷之所以長時間穩穩地把其他的教派踩在腳底下,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財大氣粗,有錢,就意味著有大量的教堂,有大量的信徒,有大量的威望,這些東西一多,自然就會有更多的錢。如果說先前的宗教風波讓梵蒂岡名聲大損的話,那畢竟沒有傷到他們的根本,但是現在,手頭的最重要的資本損失慘重,梵蒂岡教廷徹底傷了元氣。
英國人歷來就擅長做這種事情,而且他們很精明,沒有像美國政府那樣直接宣布將梵蒂岡教廷的錢全部吞下,他們知道英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遠在千里之外,無論梵蒂岡教廷怎麼折騰都不會對美國形成什麼打擊,但是英國就不同了,如果英國政府敢堂而皇之地把梵蒂岡教廷的錢全部扣掉,那以後他們可而就麻煩了,所以英國政府找了一個很好聽的而且梵蒂岡教廷根本挑不出來刺hetubook•com•com的借口:審查。說是將有問題的錢收歸國有,可是有沒有問題說到底還是他們說了算。
文章分析道:「教皇庇護十一世的突然身死,顯得十分的蹊蹺,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庇護十一世肯定不是因為心臟病去世的,經過我們的記者的詳細調查,庇護十一世雖然心臟有點問題,但是絕對沒有到隨時會身死的地步,在兩個月前的健康檢查中,他的心臟還沒有任何的大問題。」
對於各國政府如此的舉動,梵蒂岡教廷是叫苦連天,但是卻有沒有任何的辦法,甚至連公開的譴責都沒有,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里吞,吃個啞巴虧。
《泰晤士報》作為英國第一大報,也是歐洲幾個大報之一,影像巨大,他們的這篇文章立刻就得到了很多報紙的贊同,繼而,在歐洲的每個國家裡,幾乎所有報紙都在探討庇護十一世的死,除了少數的和梵蒂岡教廷聯繫緊密的報紙贊同的梵蒂岡教廷的做法之外,大部分的報紙都站在了《泰晤士報》的這一邊,大部分的民眾也都站在了《泰晤士報》的這一邊。
在這次年中電影檔期中,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萬王之王》雖然投資巨大,但是評論一般,完全淹沒在《耶穌受難記》的光環當中,不夠西席·地密爾的導演功力,還是受到了電影界的一定程度的肯定。
「我們十分驚喜地看到,好萊塢又崛起了一位優秀的電影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這位來自英國的電影人,在《捉美記》中的那份流暢,那份對於鏡頭和場面調度的卓越的把握能力,讓我們深為折服。而讓我們感到最為驚喜的,是希區柯克在電影中對於心理的變現能力,他是一個用攝影機來研究現代心理變異的一個精神病專家,他對於懸念的把握和表現的功力,在好萊塢很少有可以與之媲美的導演。這個英國來的電影人,將毫無疑問成為好萊塢電影界的『懸念片』第一導演,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會成為新的大師。」——《洛杉磯時報》。
而庇護十二世上台之後,對於美國也重新採取的新的措施。他取笑了之前庇護十一世對於美國的種種指責,取消了庇護十一世把我划為異端的通諭。這讓歐洲民眾覺得這位新教皇十分的大度、寬容,而在美國國內,民眾對於這位新教皇取消我的異端身份的做法也是極為歡迎,而且因為這件事情,對這位新教皇的印象也有所改觀。
這一場宗教大變革的結果是,梵蒂岡教廷的勢力退出了美國,美國國內,傳統教派成為了無可爭議的宗教領袖。而在歐洲,梵蒂岡教廷損失重大元氣大傷,不僅喪失了絕大多數的資產,名聲降到了極點,更讓傳統教派鑽了空子,在英國,傳統教派的實力本來就異常雄厚,通過這場運動,傳統教https://m•hetubook•com.com派打了個翻身仗,取得了在英國的統治地位,在歐洲大陸,的其他各國,雖然傳統教派沒有最後壓倒梵蒂岡教廷,但是在法國、德國,基本上可以做到和梵蒂岡教廷平分秋色,梵蒂岡教廷原本在歐洲的優勢完全喪失了,只是在義大利和地中海區域,梵蒂岡教廷還依然保留著它的絕對的霸主地位。
不過夢工廠在這次大變革中,收益同樣巨大,《耶穌受難記》的放映,帶來了7000多萬美元的利潤,而且帶來的巨大的名聲,夢工廠電影公司和安德烈·柯里昂的名字,在美國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稱號,而在歐洲,更是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和讚揚。
「讓我們來好好想一想,庇護十一世的死,會給誰帶來最的好處。梵蒂岡教廷的發言的潛台詞,誰都能聽得出來他們認為美國人應該對庇護十一世的死負責,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就可以做出一個結論:庇護十一世的死,還美國人根本沒有半點關係。首先,在這件事情上本來就庇護十一世和梵蒂岡教廷錯了,排除宗教上的原因,從法律的層面講,庇護十一世已經承認了梵蒂岡教廷是一個兩千年的騙子,美國人做的事情都是有道理的,也是正義的。其次,庇護十一世如果死了,對美國人沒有任何的好處,他們自然也不會幹這種讓自己惹上麻煩的事情,因為這不是他們的行事的風格。」
庇護十二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首先接見信徒和民眾,他走訪街區,探訪教堂,給民眾祈福,靠著他臉上的燦爛笑容和他的美麗,很快讓歐洲民眾認可了這位教皇,而先前的庇護十一世的留給教廷的種種陰影,在這位新任教皇的光芒之下,慢慢地被遮蓋了起來。
而雷電華電影公司的第一部電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捉美記》則是一匹黑馬,幾乎讓所有好萊塢人都大跌眼睛。
「梵蒂岡教廷的這種做法,徹徹底底讓我們感到了失望。如果在此之前我們還對這個教會組織還抱有一點點的尊敬的話,那麼他們親手害死了他們的最高領袖的兇手一般的做法,和他們成日里宣傳的那套,實在是差之甚遠,而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也更加清楚地看到,這個宗教組織,其實和各個國家的政府沒有什麼區別,完全是世俗的,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利益做出任何事情,不管他們做的事情和不和他們信守的一貫原則相抵觸。」
「柯里昂宗教大變革」結束了,但是好萊塢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
梵蒂岡教廷的這一招,幹得很是漂亮,但是這場宗教風波並沒有這麼簡單地過去,爭論、鬥爭還是起起落落。
因為有另外的一件事情夠我忙活的了。
尤其是經濟上,梵蒂岡教廷百分之八十的資產全部落入了各國政府的手中,這可是他們最www.hetubook.com.com不想看到的。
經過兩個月多月的紛擾爭鬥,到7月底的時候,事態已經明朗並且漸漸平息下來。
梵蒂岡教廷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讓自己陷入了難堪的境地。
教皇逝世,這樣的事情別說在現在這樣的敏感時期,就是在平常也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庇護十一世的死,因為他的美國之行,因為他的一系列的言辭讓梵蒂岡教廷陷入了絕境而立刻引來的量的猜忌。
庇護十一世的死,成為了梵蒂岡教廷的救命葯,他們可是利用這個機會扮出一副受害人的模樣收買信徒的同情心,同時開始反擊。
要知道,民眾捐錢給梵蒂岡教廷,可不是一般的捐錢,其中帶著巨大的宗教意味,這些錢他們認為是聖潔的,但是現在當他們看到這些錢被投資在了銀行、實業等各個方面甚至成為了黑錢,這可是他們接受不了的。
6月11號,來自義大利的紅衣主教愛格諾·帕卡里被選為梵蒂岡教廷第260任教皇,稱庇護十二世。
本來作為一個宗教機構,投資什麼房地產、石油、銀行之類的事情就和他們的身份很不相稱,這些錢也都是秘密投資的,梵蒂岡教廷哪裡敢把它們拿到陽光下曬。他們的不吭聲,倒是讓各國政府十分的滿意,三下五除二,梵蒂岡教廷在各國的資金算是損失掉了極大一部分。
「這個……」甘斯嘟囔著嘴,癟了下去。
「既然庇護十一世不是死於心臟病,那麼為什麼梵蒂岡教廷會在昨天有那樣的言論呢?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可以說,庇護十一世在美國的所作所為以及他的言行,已經讓現在的梵蒂岡教廷陷入了絕境,如果處理不好的,這個統治了我們心靈兩千年的帝國將徹底轟然坍塌。但是在教皇的錄音、錄像以及安德烈·柯里昂卓越的影片《耶穌受難記》的面前,梵蒂岡教廷的一切努力都顯得是那麼的蒼白,在這個時候,庇護十一世完全成了梵蒂岡教廷的一個最大的潛在危險,只要有他在,那麼梵蒂岡教廷就有覆滅的危險,所以,梵蒂岡教廷自己對庇護十一世下了黑手。」
1927年5月到7月底,後來的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柯里昂宗教大變革」,兩個多月里,因為一部電影,整個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大混亂中。
而歐洲各大媒體也都紛紛猜測庇護十一世的真正死因,其中以英國的第一大報《泰晤士報》的觀點最具代表性。
而在我的指示下,巴拉和肖塔爾更是在歐洲大肆收買、拉攏媒體,各國媒體更是想盡辦法對梵蒂岡教廷進行揭露,反正這樣做他們的發行量會大幅度的提高,又賺到了名氣,如此名利雙收的事情他們自然樂意做。
不過,大多數人對於庇護十一世的突然逝世變現出了巨大的疑惑。
這梵蒂岡教廷宣布庇護十一世死亡的第二天,泰晤士https://m.hetubook.com.com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名為《誰是害死了庇護十一世的兇手?》的大篇幅的文章。
這位庇護十二世,在長相上比庇護十一世要好得多,在出任教皇之後,剛剛過完51歲生日的他,立刻開始以新任教皇的身份開始走訪歐洲各國。
梵蒂岡教廷的解釋是:「教皇庇護十一世本來就心臟不好,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此次美國之行,遭到了巨大的打擊,讓教皇的身體健康急劇下降,6月7號凌晨,教皇在安靜中進入天國,沒有任何的痛苦。」
「雅塞爾說得對,這一次完全是教廷先自己把庇護十一世幹掉,然後又把責任推到美國人的頭上。」格里菲斯也直點頭。
《洛杉磯時報》對於希區柯克的評價,算得上是最有代表性的評價了,希區柯克的第一部電影,雖然票房沒有賺多少,但是名聲卻是打了出來。
接下來,法國、德國等國政府也相繼發布了相似的宣言,畢竟現在是困難時期,所有國家都為財政忙活得焦頭爛額,這麼大一筆錢,不拿白不拿。
6月9號,美國政府在白宮正式對於教皇庇護十一世的死做出了回應,柯立芝憤怒地對梵蒂岡教廷殺人之後栽贓陷害的事情進行了譴責,稱梵蒂岡教廷的人是「無恥的騙子和殺人兇手」,並且宣布了一個讓所有美國人大快人心的消息:凍結梵蒂岡教廷在美國的所有賬戶和資本,將這些錢收歸國有用於投資公眾設施的建設。
這部電影,雖然在《耶穌受難記》的巨大影響之下,票房只有800多萬,但是卻受到好萊塢電影界和電影評論界的一致稱讚,希區柯克以他獨特的視角和幾近完美的鏡頭表現力,政府了好萊塢。
梵蒂岡教廷萬萬沒有想到,本來他們認為能憑藉是庇護十一世身死的事情打個漂亮的反擊戰,但是事實是,他們的這個把戲不但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讓梵蒂岡教廷在經濟上和名譽上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主要的事情交給他們辦,我們還是要負責一些小事情的。」我笑了笑,然後對甘斯說道:「通知巴拉和肖塔爾,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收買、拉攏歐洲的各大媒體,只要這些媒體站在我們這一邊,那就意味著大部分的民眾站在了我們這一邊,如此以來,我們也就高枕無憂了。」
6月7號,從梵蒂岡教廷傳來了一個震驚全世界的消息:教皇庇護十一世凌晨逝世。
梵蒂岡教廷的正式發言,表面上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但是語氣中卻顯然在譴責美國,他們的發言,透露出來的一個潛在的信息就是美國人應該對教皇的死直接負責。
梵蒂岡教派雖然實力大損,但是他們畢竟有2000年的歷史在,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視的,而傳統教派,雖然實力和聲望大增,但是剛剛崛起,需要修整,所以雙方都很有默契地選和*圖*書擇了停戰。因此,在7月底的時候,這場大紛亂終於安靜了下來。
這樣的發言一出,歐洲和美國同時出現了譴責美國的浪潮,尤其是在歐洲,很多鐵杆基督徒們身穿黑色衣服為庇護十一世守靈,很多報紙也在為庇護十一世唱輓歌,羅列了庇護十一世一輩子坐的幾十條「好人好事」,號召信徒們在關鍵的時刻站起來守護梵蒂岡教廷,這些報紙中,義大利的媒體最多。
美國這一手,頓時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注意。既然美國這麼干都沒有問題,那說明自己如果這麼乾的話,應該也行。梵蒂岡教廷的錢,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錢,所以在美國政府發布消息的第三天,也就是6月12號,英國政府宣布將對國內梵蒂岡教廷的所有賬戶和投資進行審核,一旦發現可疑的有問題的資金,英國政府將收歸歸國有。
「老大,梵蒂岡教廷裏面的這群神棍也太毒了吧!竟然把自己的最高領導人給弄死了。」夢工廠的辦公室里,甘斯聽著廣播,一邊搖頭一邊感嘆。
而對於我來說,這件事情就算到此結束了,以後他們兩個教派如何,那是他們的事情了,我只是個拍電影的,也管不了這麼多。
「梵蒂岡教廷的這種做法,是愚蠢的,也是讓我們極度希望的。他們的這種做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安德烈·柯里昂的《耶穌受難記》裏面的內容完全是真的,紀錄片《一個帝國的毀滅》裏面的所有內容也都是真的,而已經死掉的庇護十一世所說過的話,無疑更是真的。梵蒂岡教廷看來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既然不是美國人,那麼剩下來只有一個可能:梵蒂岡教廷自己做的了。可以看到,幾個月前還是至高無上的教皇的庇護十一世,現在對於梵蒂岡教廷來說,已經徹徹底底成為了毒藥,如果他死了,不但可以殺人滅口將庇護十一世本人之前的一系列言行和梵蒂岡教廷劃開,而且更可以利用這件事情,為搖搖欲墜的梵蒂岡教廷爭取同情,他們也可以藉此反擊,來保護自己的地位和現有利益。」
「老大,我們也總該做一點事情吧,不能這麼束手待斃,應該反擊。」甘斯揮舞著手臂道。
「怎麼反擊?」我躺在椅子上,看著天花板道。
柯立芝的這一招,算是高明到極點了。要知道梵蒂岡教廷在美國的賬戶裏面的錢以及進行的投資的資本,可是一個我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把這麼大一筆錢白白地踹倒美國聯邦政府的腰包里,而且是光明正大的,不但讓自己白白得到了巨大的好處,還因此得到了民心,這對於聯邦政府來說,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一時間,聯邦政府的威信急劇飆升,柯立芝的人氣更是如日中天。
於是乎梵蒂岡教皇在各國投資的實際情況、他們的那些來自民眾捐贈的錢用到了哪裡等被揭了出來,結果引發了民眾對於梵蒂岡教廷更大的不滿。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