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作者:鍵盤戰鬥家
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六十五章 衛所加入重工

第一百六十五章 衛所加入重工

不過幾十萬大軍並不是人人精兵,北平諸衛,也不是每個衛都是野戰精兵。
無論好事壞事,大事小事,在夜色下恢復了安寧。
土地產出有限,而工廠生產無上限。
對應的中華重工這邊派出了文書房馬王宣。
或者讓步,或者堅持,很快達成了諸事協定。
話音剛落,老二媳婦就不願意了。
雙方第一次協商,的確是自家人,無論從王府的角度,還是軍戶的角度,所以互相沒有為難對方。
只要姓朱,不像秦王行事無度,令朱元璋失望,就不會有問題。
朱高熾自付的說道。
老三也跟著點頭,附和二哥。
前線的士兵,十八歲到二十八歲是最好的年齡。
這個座位分配,也說明了中華重工的服從地位。
現在朝廷無大將,朱元璋也不信任,因為他老了,朱棣怎麼行事,那也是他兒子。
「王府本來就對各衛影響巨大,如今有了此事,王府在各衛說一不二。」
官員和將領們,私下裡紛紛議論此事。
「你去了工廠,老三去服役,家裡種地勞動力主要靠老四。」
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請到假。
有的支持,有的反對,有的無所謂,繼續過自己的日子。
聽到此處,朱棣臉色變黑了。
未知是可怕的,當知道了未來,再難的事情,也會變得不可怕。
密雲衛,燕山三衛戰鬥力要強悍些,然後就是邊地的大寧等衛。
「王爺節制北平諸衛,是王府分內之事,我等外人多一事不hetubook.com•com如少一事。」
「也就說是,中華重工的工人,隨時可以湊成軍隊。」朱高熾笑道。
從形式上來說,已經不是普通的工廠,真正的結合了軍戶,形成了軍工集團。
前幾年是新兵,後幾年是老兵,保持有經驗的軍官,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維持軍隊經久不衰之道。
其實文書房的八名文書,除了最開始的兩人,後續招募進來的文書,都是衛所的舍人。
「農忙的時候,我會請假回來幫忙。」
年紀大了蹲不住,老爺子起身,老四見狀上前攙扶,老爺子瞪了眼,不讓老四扶,改成了坐到土疙瘩上。
馬王宣姿態很低。
「中華重工這邊,根據各廠的用工需求,以及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分為了三等。」
種田存不了銀子,娶媳婦的錢,還不是要靠自己男人的工錢,豈不是自家吃虧。
有人立馬看出了其中的威力。
比起一戰二戰中後期,把普通工人拉上戰場,中華重工的模式更先進。
太陽已經落山,只剩下點紅霞,各家喊了自家的孩子,土地陷入了寂靜。
裡間的二媳婦笑容逐漸冷淡,仔細聽著外面的交談聲,三媳婦也是如此。
「所以對於不同的士兵,軍務處建議是給出不同的待遇,中華重工提出的法子,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衛所施行耕戰,而中華重工施行的是工戰,沒有多大的區別,可能還強過衛所。」
老大這是拐www•hetubook•com•com著彎在說他呢,他就向姚廣孝葛誠提出過自己的擔憂。
「工業帶來的經濟大頭,是廉價工業商品和廉價工業商品之間轉換價值。」
總之外部的局勢,需要用兵的地方不少。
不久,衛所和王府,以及中華重工的深度合作計劃,傳遍了北平高層,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別的不提,未來幾年,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還得指望朱棣帶兵北征,掃平叛亂的蒙古部落。
「到了農忙的月份,衛所會放人回來,我也沒問題。」老三跟著說道。
年紀小了不行,低於十八歲擔不了事,高於二十八歲會成為兵油子。
朱棣最近深居簡出,北平行省聲音不安寧,表面上他不在乎,實際上他也怕啊。
真要是比起地位,不比眼前的吏員低。
可又怕說出來,老四不願意當余丁,他不去當余丁,老三就替不了自己男人。
朱元璋現在還真不離開幾個年長的兒子們。
又過了一會。
老二沒有理會婆娘的話,認真的說道:「四弟娶媳婦無論需要多大的開銷,我做哥哥的一力承擔。」
老二媳婦在裡間說道:「幫叔叔成家,公公不說也是應該,就用一兩年的工錢,當做叔叔娶親之用。」
此事說起來的確沒有改變制度,可真的較真,也不是沒有由頭。
……
「這些人可以加入煤礦業,蜂窩煤行業,紡織業等,實在不行,也可以轉為軍戶嘛。」朱高熾笑道。
m.hetubook.com•com軍務處制定章程,規定退伍軍士的等級,如沒有例外,則分為三級,對應中華重工的三等工。」
衛所把人口集中到土地農作,和重工把人口集中到工廠生產,兩者的差別完全不能比。
「中華重工提交的方法不錯。」金忠讚揚道,「你向他們介紹下軍務處的計劃。」
中華重工和王府,衛所的關係,更上一才能樓,原本緊密的關係,變得越發牢固。
「但是經濟不是這麼算賬的,他們只能想到農業換工業商品,根據田畝的糧食價值,來換算百姓能購買的工業商品價值,卻沒想過工業商品換工業商品創造的價值。」
除了有豐富的兵力,也因為明初的經濟環境,供應的起這等規模的軍隊。
「可還有人擔憂,說中華重工生產許多的商品會賣不出去。」
無論南北都是如此。
「各衛都支持此事,而且受到軍戶們的歡迎,理應是好事。」
衛所放不放人,要看形勢,也不會全部放歸。
以前還有開國功勛帶軍打仗,以後幾年的戰事,領兵作戰的就是藩王了。
「根據規定,退役的軍戶仍然是余丁,屬於軍籍,而且每日也會操練半個時辰,如果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徵召入軍。」
那些名臣名將,無論該不該去除,總之已經祛除了大部分,而外部可不安寧。
在中華重工的會議室,軍務處的官吏們,坐在左邊的會議桌,馬王宣等人坐在右邊。
「普工分為三級,一級年收入十兩銀https://m.hetubook.com.com子,二級年收入十五兩銀子,三級年收入十八兩銀子。」
中華重工是壟斷行業,能提供優越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以及穩定豐富的工錢。
「肯定要管的,爹你怎麼說,兒子們就怎麼做。」老二連忙說道。
「老四多吃點虧,你們當哥哥的也不能不管。」蹲在土疙瘩上的老爺子淡淡的說道。
減輕工人的工作強度,合理加入操練的時間,天然性保留了軍事組織。
重工是壟斷企業,不愁會生產過剩,可以及時調整,而且朱高熾也不覺得會發生這種事。
「變了什麼?什麼制度都沒變。」有人反駁。
「有戰功者退伍為一等,入工廠為三級工,年收入十八兩銀子,服役十年退伍為二等,入工廠為二級工,年收入為十五兩銀子,服役五年退伍為三等,入工廠為一級工十兩銀子。」
「人們常有種錯誤的認知,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工廠取代了大量的作坊,會導致更多的人們失去活計。」
「可是如果發生大的戰事,缺少兵員怎麼辦?以十八歲到二十八歲為限制,恐怕衛所會缺少兵力。」朱棣指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會議場響起了掌聲。
北平的工業發展才哪到哪,想要產能過剩,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事情。
「中華重工這麼掙錢?每年光工錢就要支出幾十萬兩銀子,應該向官府繳稅吧?」
至於工廠。
「根據這份規劃,未來軍隊服役的士兵,年齡逐漸控制在十八歲到二十八歲。」
就算沒有這份計劃https://m•hetubook•com•com,衛所每年慣例也會裁剪衛所中的老弱病殘,以保持軍隊戰鬥力。
朱高熾神情平靜,彷彿絲毫不在意外界的聲音。
被點名的吏員說道:「退伍的軍人,以普通士兵為主,但士兵的功勞不同,服役年限也不同。」
「中華重工每年訂購的工服高達數萬套,明年還會翻倍,只此一項,就能提供多少活計。」
朱棣懂兵事,看得清其中的好處。
有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這是朱高熾結合姚廣孝,金忠,以及自己知悉的歷史得出的結論,並深信不疑。
明初習慣了大兵團作戰,動則十余萬幾十萬大軍出擊。
不只是二十九年,西藩不穩,雲南南部的外藩,在兩邊搖擺,目前雖然屬於大明的國土,可後來還是脫離了大明。
是一支超過任何方式的後備軍力,和衛所其實是一個道理。
所以兩人說的是空話,瞞不住老爺子,他開口說道:「老四還沒娶媳婦,家裡這兩年的收入,要跟老四說媳婦。」
特別是長史府籌辦的軍務處,負責中華重工的用工事宜,雖然剝奪了中華重工自行招工的權利,可也讓中華重工廠渡了一層金身。
「軍戶乃國之大事,如何輕動,萬一惹出禍事,誰能承擔的起呢,不應該草率變動,應該經過朝廷。」
「馬文書不愧是軍戶出身,自家人懂自家人。」吏員豎起了大拇指。
罷了。
但有些事小王爺已經劃了下調子,中華重工是服從地位,而不是主導地位。
因此無論未來如何變,中華重工始終要低一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