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亂清

作者:青玉獅子
亂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三卷 天行健 第二六零章 大地震顫,熱血上涌

第十三卷 天行健

第二六零章 大地震顫,熱血上涌

「批評者們說,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拉開間距!第二,拉開間距!第三,拉開間距!」
「前者——只有足夠的密度,才能形成合力,才能產生足夠的衝擊力!騎兵衝鋒,絕非單個騎兵的簡單疊加!後者,前者之保證——只有保持陣型的密集和齊整,才能保證足夠的密度——亦即保證合力、保證衝擊力!」
「每逢戰事,軍隊動員,都必須召集大批歸休兵回隊,並另行為他們安排馬匹——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看看我們的騎兵的作戰『流程』吧——」
「這是一個標準的騎兵衝鋒的陣型。」
「騎兵團不設營一級建制,普通的騎兵團六個連,巴黎的老爺們青眼有加,給混合騎兵團多配了兩個連,攏共八個連——三個龍騎兵連,三個驃騎兵連,一個非洲獵騎兵連,一個斯帕吉連。」
「標準陣型,同一線列,相鄰的兩名騎兵,彼此間距不過一米左右;前後兩條線列的間距,不足十米——一枚炮彈落在隊伍中,可以波及前後兩條線列四、五名甚至五、六名騎兵。」
「當然,山陽戰役的騎兵衝鋒,並非騎兵之間的對決,可是,原則是一樣的,若真像批評者們說的那樣『拉開間距——拉開到敵人的一枚炮彈只能傷及我們的一名騎兵的程度』——如是,就沒有陣型可言了!如是,『線列』就不存在了!——沒有人有能力以那種間距保持線列!」
「我們之所以在八里橋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火力佔據絕對優勢之外,騎兵亦居功甚偉—和圖書—而我們的騎兵之所以能夠完勝中國人的騎兵,就是因為嚴格遵循了上述作戰原則。」
「說到這兒,請容我多啰嗦兩句吧,不然……憋得慌。」
「如此反覆,直到敵人徹底崩潰。」
「如是,衝鋒,就變成了人自為戰、騎自為戰!」
「地面震動起來——不是中國人落在炮兵陣地上的炮彈的關係,而是——八百隻馬蹄整齊的踩踏著地面,翻起泥漿,震顫著大地,也震顫著我的心靈。」
「好吧,無論如何,斯帕吉連的衝鋒,開始了。」
「排成密集而整齊的線形陣列進行衝鋒,每條線列衝擊敵軍之後,並不像古代騎兵那樣陷入散亂的單兵混戰,而是強行頂著敵人的射擊或砍殺,以一條弧形的線路,快速撤離,重新結陣,再次整隊衝鋒。」
「聽到這個『正確』的建議之後,我不由啞然失笑——照這樣說法,叫整個斯帕吉連排成一條線列不是更好?如是,『陣型』的面寬可是超過一公里了呢!如是,不是更加叫中國人『顧此失彼』了嗎?」
「事實上,這種始終依靠整齊劃一的力量、密切配合的集體衝擊方式,能夠輕易擊潰任何傳統模式的騎兵——包括中國人的騎兵。」
「我曉得,我們這班前線的官兵對巴黎的老爺們的奇思妙想表示……困惑,巴黎的人——這就不止於『老爺們』了,在巴黎,上上下下、男女老少,講起戰爭,那是人人慷慨、個個激昂,就連一個還未出師的鞋匠學徒都能對戰役戰術、進退得失揮斥方和-圖-書遒一番的——對『我們這班前線的官兵』,亦有諸多的指責。」
「三條線列彼此前後間距約為十米。」
「還有,為什麼必須排成前後三條線列?道理是一樣的——除了保證衝擊力的連續性之外,前後線列之間,彼此亦提供至關重要的支持和約束:前排不亂,後排就不會亂;同樣,後排的存在,亦逼使前排保持隊形——面對敵人的猛烈的炮火,整個陣型,就沒那麼容易陷入混亂,更沒那麼容易崩潰。」
「因此,即便戰時,騎兵——團一級也好、連一級也罷,有時候也不是百分百滿編的。」
「而標準陣型,密度太大,必然導致傷亡過大——如果衝鋒距離較短,我們的騎兵尚有承受這種傷亡的可能,可是,彼時敵我兩軍的距離,超過兩公里啊!」
「別有心思?什麼意思?是不是說……斯帕吉連主要由來自奧斯曼的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組成——都是野蠻人,所以,派他們連打頭陣,就是……專叫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去做炮灰、去送死?」
「還有一種含蓄的說法——『派斯帕吉連打頭陣?別有心思啊!』」
「決死的衝鋒……唉,事實上,在我的噩夢般的記憶中,這是最刻骨銘心、最……最像噩夢的一段……」
「他們說,山陽戰役的騎兵衝鋒,要承受遠較普通騎兵衝鋒為多的炮擊,因此,衝鋒的過程中,應以減少傷亡為第一要務,不然,傷亡過大,隊伍一定在中途崩潰,沒有成功沖陣的可能。」
「還有人說,要進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步拉長整個陣型的面寬——不必排成三條線列,排成兩條線列就好了!」
「真正莫名其妙!這種說法,簡直就是……對法蘭西帝國的光榮戰士的英勇無畏的……污辱!」
「還有,炮兵陣地被襲的情形已說明了,即便不計射程的因素,中國人的大炮,也有著較十二磅拿破崙炮更強的毀傷能力——他們的炮彈的爆炸的威力,明顯超過了拿破崙炮的十二磅彈丸。」
「兩個要素,缺一不可。」
「除非……上帝親自下來整隊!」
「兩百名斯帕吉騎兵排成了三條橫向的線列,每一線列六十六或六十七騎,長度——亦即整個陣型的面寬——大約在一百四十至一百五十米之間。」
「譬如,有不少人攻訐居伊上校的排兵布陣欠妥——『投入第一波衝鋒的兵力,太少了!』而且,『陣型不對!』」
「其結果,就是更快的放棄、更快的崩潰!」
「騎兵衝鋒——現代騎兵的衝鋒,有兩個最關鍵的要素,第一,密度;第二,陣型——密集而整齊的陣型。」
「法國是個相對缺馬的國家,軍用也好、民用也好,都必須從國外大量輸入馬匹,平時,騎兵團都是不滿編的——一般來說,一個團只有四個連,而且,平均下來,每個連裝備齊全的,僅有一百二十人左右。」
「隊形為什麼必須是密集的?除了合力、衝擊力等因素之外,只有足夠的密集——士兵們彼此的距離足夠的近,心理上也好,實際行動上也好,彼此才能產生足夠的和_圖_書支持和約束;這個距離若不夠近,這個支持和約束就會減弱——直至消失。」
「至於對第一波衝鋒投入兵力太少的批評,更加莫名其妙了——彼時,祖阿夫營的路,只走了三分之一,而沒有人指望著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我們一共只有六個騎兵連,第一波就全扔進去,之後咋辦?」
「巴黎的老爺們的奇思妙想,我這個小小的作戰參謀,確實是搞不大明白的。」
「當然,遠東第一軍混合騎兵團之所以能夠齊裝滿員兼足尺加二,除了有賴於巴黎的老爺們的奇思妙想,亦有賴於成軍較早——若法普戰爭爆發后再來組建遠東第一軍,恐怕就沒有為其配置一個『齊裝滿員兼足尺加二』的騎兵團的可能了。」
「細雨打濕了騎兵軍帽上的紅纓,隨著馬匹的縱送,水珠被甩了出來;雖然看不見太陽,軍裝上的銅扣,依舊閃耀著異樣的光澤。」
「而遠東第一軍混合騎兵團,非但每一個連都齊裝滿員,還足尺加二——還加強了兩個連嘛!」
「不過……好吧,該說的還是得說,我沒辦法迴避它……」
「其中,龍騎兵是基幹騎兵,或曰騎馬步兵,每個連滿編一百九十人;驃騎兵、非洲獵騎兵、斯帕吉騎兵,則是純粹的騎兵,為騎兵中之精銳,每個連滿編二百人。」
「在那種情形下,您認為,這個衝鋒,能夠持續多久?!」
「升龍留了兩個龍騎兵連,其餘六個騎兵連北上,即:三個驃騎兵連,一個非洲獵騎兵連,一個斯帕吉連,一個龍騎兵連。」
「這種無聊的說法並www.hetubook.com•com不值得費更多的口舌去反駁,我還是重點談一談外界對於居伊上校排兵布陣的……誤解吧!」
「譬如,彼時的西線戰場——歐洲戰場上,幾乎和山陽戰役同時進行的沃爾特戰役,我們的重騎兵部隊,就不是齊裝滿員的。」
「如果只有兩條線列,這個『支持和約束』,就太過單薄了。」
「這真不曉得叫我說什麼好了——對普戰爭中,騎兵是能派上大用場的;而對中國——在越南戰場上,騎兵——成建制的騎兵,幾無用武之地啊!」
「在拉開左右間距的情況下,排成兩條線列,陣型的面寬可超過五百米——是標準陣型的面寬的三倍有多,而中國人的大炮再多,也是有數的,同時對如斯面寬進行打擊,必定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拉開同一線列相鄰騎兵的間距!拉開前後線列的間距!直到——嗯,直到敵人的一枚炮彈只能傷及我們的一名騎兵!」
「我口乾舌燥,熱血上涌。」
「他們說,山陽戰役的騎兵衝鋒,不同於普通騎兵衝鋒,情形特殊,目的特殊,但居伊上校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以致——」
「戰馬亦皆為良駒,一水兒的阿拉伯馬,匹匹高大神駿——一眼看過去,就曉得是精挑細選過的。」
「這不是……倒轉過來了嗎?」
「投入第一波衝鋒的,是斯帕吉連。」
「更加耀目的,是他們屈肘持立在胸前的雪亮的馬刀。」
「批評者們批評的,就是這個『標準』。」
「這些說法,缺乏最基本的軍事常識——至少,不了解最基本的騎兵衝鋒的原則。」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