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格局要大,眼光要遠
關鍵是陳江海也沒再主動提起過這一茬。
誰說希望小學不能跟城市的小學一樣漂亮,一樣有圖書館,頭食堂呢?
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給那些退伍老兵,提供一定的保障。
岳宏盛也剛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宣傳一下秋海集團。
事情還沒有結束,又有人出來爆料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此時秋海在很多人心中,又貼上了一個標籤:良心企業。
說秋海在津門,準備搞一個老兵之家。
在此之前,他們認為秋海是一個有技術有實力,還十分關心員工的大企業。
不管怎麼說,這對秋海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經過這件事後,大家更多關注的,是秋海做的那些慈善事業。
不過標準絕對不低,而且還不計成本的故意繞了一些道,已經足以看出陳江海的大手筆。
在知道這個情況后,他也是立馬就把這則消息搬上了新聞。
不得不說,陳江海上一次在西江大學的演講實在是太精彩了,大家都覺
和圖書得受益匪淺,但是還不夠盡興,紛紛希望他能夠跟大家多分享一點別的東西。
岳宏盛也沒有辦法。
那些沒有來的外省媒體,岳宏盛也一一發出了邀請。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秋海不知不覺中,已經做了這麼多的慈善事業。
與此同時,很多外省的記者都跑過來想採訪陳江海。
力所能及地幫助一些弱勢群體,回饋社會也是理所應當的。
憑什麼農村那些偏遠山區的孩子,就不能享受跟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環境!
有人好奇去調查了一下,發現秋海做過的慈善,那真不是一般的多。
最後他們發現,根本就無法見到陳江海,更不要說面對面的進行採訪了。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整整兩個月的時間。
這件事並沒有開始,現在還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但是前期的資金已經劃撥到位了。
秋海後來所捐贈的二十所希望小學,全部是按照第一所希望小學的標準來建設的。
潘文斌一開始www.hetubook.com.com也不著急,想著陳江海抽空就會過來。
這樣一所希望小學,成本實在是太貴了。
原本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秋海,再次回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秋海能夠做這麼大,離不開國家的幫助和消費者們的支持。
陳江海也沒有想到,這些事會突然在全國上下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如此大規模的熱議。
最後,他決定以秋海集團的名義召開一個大型的記者招待會。
現在這個新聞一出來,狠狠打了很多人的臉。
搞不好這位日理萬機的秋海老總,都已經將這件事拋在腦後了。
岳宏盛自然不可能一一接受這些記者的採訪。
他的想法也很簡單,既然要辦的話,乾脆就辦個大一點的。
畢竟之前陳江海說過,採訪的事一律讓他負責處理。
之前人們一說到秋海,想到的基本上就是世界五百強這個頭銜。
一時之間,全國上下都在議論秋海的慈善行為。
現在看來,秋海不僅是一家實和圖書力強勁的大企業,同時還是一家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模範企業。
既然要花這麼多,還不如化整為零,直接搞三個,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更加實在。
當然了,這個信息也不算是鍾大龍主動泄露出來的。
後來修建養老院,還有醫院,這都是惠民的工程,自然是沒有任何的私心在裏面。
在這種情況,潘文斌忍不住直接打電話給顏飛,想跟陳江海約個時間,請他過來好歹給學生們上一堂課,算是給他們一個交代。
這些數據一旦爆出來之後,不少人被嚇了一大跳。
不僅如此,秋海做慈善就跟做產品一樣,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而不僅僅單純以數量取勝。
恰好其中一個戰友的兒子,正好是在報社工作。
至於他們為什麼會知道,自然是鍾大龍這邊透露的消息。
秋海修建這些希望小學,並不是之前眾人想象的那樣,為了博出名。
這種情況下,這些記者也是頗感無奈,只能找到岳宏盛,希望能幫忙和-圖-書說服陳江海,就這件事情做一個專訪。
他之所以會做這些,無非就是想在自己賺到錢之後好好的回饋一下社會,踐行他當初在演講的時候,關於企業責任感的說法。
岳宏盛在緊鑼密鼓籌辦記者招待會的時候,陳江海正在趕往西江大學的路上,準備踐行他之前為西江大學的學生們講課的承諾。
實際上,不僅是西江大學的學生,就是學校里的老師和教授,甚至於一些領導都是翹首以待,渴望陳江海過來給大家好好的上一節課。
此時潘文斌總算是明白了一件事,要等陳江海主動來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知道這些信息后,眾人越發的敬佩秋海了。
而是真真切切的在做慈善,帶給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希望。
之前陳江海答應過潘文斌,要來西江大學上個課。
反正這些希望小學都是以秋海集團的名義來捐資新建的,現在秋海集團主動就這件事,召開一次記者招待會也完全說得過去。
至於陳江海自己,和*圖*書肯定是不會出面的。
當然,這條馬路通往陳江海自己的家鄉,多少還是有點私心的。
一開始知道這個信息后,很多人都認為,秋海這就是為了博出名。
很多人認為,如果單純只是為了讓山區兒童上學的話,根本沒有必要花這麼多的錢。
不得不說,岳宏盛跟著陳江海這麼久,思維方面確實有了進步。
正如陳江海平時所說的那樣,格局要大,眼光要遠。
一個大企業,能夠做到這些,還不到處宣傳,各種標榜自己,實在是太難了。
起碼在規模這一方面,岳宏盛有點像陳江海了。
這樣等下去,根本就沒個頭。
甭管效果如何,先把規格提升上去,才配得上如今秋海集團的地位。
撇開最早與黎天王合作的冷鏈計劃,先說陵海修建的那條水泥馬路。
兩天之後,基本上全國上下都知道了這麼一件事。
鍾大龍的那些戰友在知道這件事後,都十分的激動。
如今的秋海可謂家大業大,影響力十足,堅決不能小家子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