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曹操穿越武大郎

作者:神槍老飛俠
曹操穿越武大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作品相關 小評「打虎將」

作品相關 小評「打虎將」

李忠好生解釋:

「你既是史大郎時,多聞你的好名字,你且和我上街去吃杯酒。」

評書有個評字,乃是評議事理。按當今閱讀標準,大約類似於夾私貨。
魯智深把右手捏起拳頭,罵一聲:「直娘賊!」連耳根帶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聲:「做甚麼便打老公?」魯智深喝道:「教你認的老婆!」拖倒在床邊,拳頭腳尖一齊上,打得大王叫「救人!」……眾人燈下打一看時,只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不著一絲,騎翻大王在床面前打。


又是加以恭維:
及遇見李忠,態度便有不同。
李忠見魯達兇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急性的人。」

其實誰不想給他一飛腳呢?


然後魯智深就只給了金家父女十五輛,剩下二兩「丟還了李忠」,這個丟還,我理解是順手扔在桌上。
李忠笑道:「他那時又打了你,又得了我們許多金銀酒器,如何倒有見怪之心?他是個直性的好人,使人到彼,必然親引軍來救應。」周通道:「哥哥也說得是。」

送行宴上,李忠終究露了怯,聽說山下有一隊客商經過,要去劫了錢財來給魯智深做盤纏,魯智深聽的不快活,趁他兩個下山,來了個卷堂大會:「洒家且教這廝吃俺一驚。」打翻小嘍啰,卷了金銀酒器,從後山直滾下山,溜之大吉。
這兩個人的相處,特別具有現代人的特點:我可以不計較,但你不能當我應該的。而同時做兄弟該有的義氣,一點也沒有少。
「待小子賣了膏藥,討了回錢,一同和提轄去。」
呵呵大笑,是表示親切,滾鞍下馬,翻身便拜,是表達尊重,扶住魯智深,是表達關心,絲毫不在意魯智深之前對他的鄙夷,一副你是我的好大哥模樣——
思來想去,不如別開小章,不入正文——同好者可以品鑒,不喜者跳過,亦不影響故事節奏,豈不妙哉?
周通道:「小弟也多知他那裡豪傑,只恐那和尚記當初之事,不肯來救。」和_圖_書

他了得便了得在四個字:自知之明。
好急性的人,婉約的批評一句,婉約的表達不滿,給自己找個台階兒。但是聽在魯提轄耳朵里,大概是誇獎。
按這個描述,打了三十拳是有的,十個鄭屠都死去了,周通還能趁魯智深去打小嘍啰,及時逃跑。
不裝逼,不偽飾,這份自知之明,雖然平凡渺小,但是不失磊落。


還有些謙卑,魯智深乃是本地軍官,在江湖上也有聲名,李忠下意識也是想要結識的——這個想法,後來也一直存在。這是普通人在較有上進心時,下意識結交高端人士,編製人脈的一種態度。


過了一段世間,李忠第二次見到魯智深。
可是李忠正工作呢,便推辭道:
李忠周通殺牛宰馬,安排筵席,管待了數日……住了幾日,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這時候他已經不是「挑將漢」了,是桃花山的山大王。按李忠自述:

而且周通不僅血條長,回血還特別快,且看原文:



李忠道:「我聞二龍山寶珠寺花和尚魯智深在彼,多有人伴,更兼有個甚麼青面獸楊志,又新有個行者武松,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不如寫一封書,使小嘍啰去那裡求救。若解得危難,拚得投托他大寨,月終納他些進奉也好。」

周通說得明明白白——
然後二人親親熱熱,挽了胳膊便走。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李忠這時體現出了自己的分寸感,沒有因為大家是好兄弟,就覺得凡事理所應當,他說:




爬出房門,奔到門前,摸著空馬,樹上折枝柳條,托地跳在馬背上,把柳條便打那馬,卻跑不去。大王道:「苦也!這馬也來欺負我。」再看時,原來心慌,不曾解得韁繩,連忙扯斷了,騎著馬飛走。出得庄門,大罵:「劉太公老驢休慌,不怕你飛了。」把馬打上兩柳條,撥喇喇地馱了大王上山去。m•hetubook.com•com
他是「九紋龍」史進史大郎的師父。
「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提轄先行,小人便尋將來。賢弟,你和提轄先行一步。」

當然,這個兄弟含金量還很低。
這樣的好漢,一點也不痛快,就像老槍當年給客戶提案,客戶啥也不懂還出言不遜時,老槍笑眯眯給他解釋的情形。
「罷,罷!賊去了關門,那裡去趕?便趕得著時,也問他取不成。倘有些不然起來,我和你又敵他不過,後來倒難廝見了;不如罷手,後來倒好相見。」
魯智深大約覺得不大夠,又問李忠借——
那麼李忠為啥要忍讓呢?自知之明。
這位李忠,雖然綽號「打虎將」,卻不是將門子弟,亦不是富家少爺,也不曾開黑店、做私商,只是個走單幫演武賣膏藥的普通江湖人,行里話叫「挑將漢」。
這個舉動,讓李忠很破防、很傷心,他連與人為善的原則都不顧了,大概主要是在周通面前丟大了臉,提議:
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魯提轄看了見少,便道:「也是個不爽利的人。」
沒必要討論以李忠的身份、職業、能力,拿出二兩多銀子多還是少——其實我以為是不少的,同樣是賣藝人,宋江給了薛永五兩銀子,薛永感激的恨不得命都給他。


今日寫到李忠,一時興起引申開來,忽然想到:噫,此水文也!
有時寫到某人、某事,有感而發,不免多加幾句評論,或就背景進行些解讀、挖掘,有的書友以為不美,有水文之嫌,筆者細思,亦以為然。

當年褲子一句「仰頭望見北斗星」,從此抱上了大腿,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趕上去問他討,也羞那廝一場。」
只討論魯智深對他的態度,肉眼可見的三個字,瞧不起。
「我們且自把車子上包裹打開,將金銀緞匹分作三分,我和你各捉一分,一分賞了眾小嘍啰。」
只是後來想乾脆發免費章算了,就信筆由韁,順手寫了這麼多,也算在大結局之前,解釋一下為什m.hetubook.com.com麼偏愛周通的原因。

「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甚麼『九紋龍』史大郎?」
這個「不去的,洒家便打」,是說李忠的觀眾,隱隱也有些說李忠的意思。結合上面語意,便是:去便同去,不去的,洒家便打。
列位尊兄,此人之了不得,宋朝那些好漢看不大出,要到後世我輩,方能感同身受。
看官要問:似此之輩,了不得在何處?
譬如魯智深,對待史進,極為客氣——
給他一腳,是江湖,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不給他一腳,也是江湖,是小人物的江湖。

但是魯智深並不理解普通人的無奈,他是太過磊落坦蕩的奇男子,當下——
而魯智深那裡得知,表現是——
魯智深便有些不快,話也橫著出來了:
且看打周通場景:
智深便道:「洒家當初離五台山時,到一個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鳥一頓。李忠那廝,卻來認得洒家,卻請去上山吃了一日酒,結識洒家為兄,留俺做個寨主。俺見這廝們慳吝,被俺卷了若干金銀酒器撒開他。如今來求救,且看他說甚麼。放那小嘍啰上關來。」
言歸正傳。
「直甚麼,要哥哥還。」

智深道:「太公休怕,他也是俺的兄弟。」
先還客氣:

而且周霸王是個活在當下的人,立刻就說起高興事來:
「小弟自從那日與哥哥在渭州酒樓上同史進三人分散,次日聽得說哥哥打死了鄭屠。我去尋史進商議,他又不知投那裡去了。小弟聽得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卻從這山下經過。卻才被哥哥打的那漢,先在這裏桃花山紮寨,喚做『小霸王』周通。那時引人下山來和小弟廝殺,被我贏了,他留小弟在山上為寨主,讓第一把交椅,教小弟坐了,以此在這裏落草。」
史進隨李忠學的棍法,王進一言以蔽之:

說李忠此人,了不得也!




——其實本來想寫的是,李忠這樣有自知之明的人,為了幫兄弟報仇,也敢單槍匹馬,攔住金國猛將,和-圖-書這也是此人的擔當、義氣所在。
李忠很生氣啊,但是呢——
周通道:「哥哥,我同你同死同生,休恁地計較。」
如果說,拳腳禪杖,是魯智深行走江湖的本錢,那以上表現所體現出的自知之明,就是李忠行走江湖的本錢。
這裏又看出李忠性格為人,沒有死皮賴臉求上去,而是想好了回報方案:按月交保護費。
魯達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罵道:「這廝們夾著屁|眼撒開,不去的洒家便打!」

看這個邏輯,魯智深打死了鄭屠,李忠得知,立刻去「尋史進商議」,商議什麼?大抵是看能不能幫上什麼忙,可是史進已經走了,李忠聽說差人緝捕,「慌忙也走了」,沒有掩飾自己想幫忙的心,也沒有掩飾自己的膽小。
看著李忠道:「你也借些與洒家。」
我特別特別喜歡周霸王這裏的表現,其智慧和達觀,超過了梁山90%的好漢,尤其是那句「我和你又敵他不過」,真是又慫又可愛。
這兩點一旦明白,在某些時候適當的放低尊嚴,就不是不能做到了。
可是自己只帶了五兩銀子,便問史進借錢,說明天就還你,史進也大方,喀嚓掏出了十兩銀子,話也敞亮:
江湖中的好漢,多少都有些傲氣、脾氣,唯有李忠,格外收斂,忍讓。

「誰耐煩等你?去便同去。」
喀嚓!魯提轄就把李忠好容易圈起來的場子給砸了。
被打了十個鄭屠的份量,血條見底,只能爬啊,爬出房門,血條已經回了一些,於是奔到門前,等騎馬出了庄門,嘲諷技能已經可以開啟了,大罵劉太公老驢,接著就飛馬上山,這時候基本已經回滿了。

雖然李忠和周通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得不到魯智深的認同:

接著喝酒引出了金翠蓮,翠蓮受了鄭屠欺負,魯智深擁有「見義勇為」和「婦女之友」兩大光環,自然要伸手,他做事仔細,干鄭屠之前,要先保證受害人安全,便要湊些盤纏,讓翠蓮父女離開此地。
可惜的是,後來三山聚義、眾虎歸心入水泊,李忠、周通兩個小人物,在江湖、綠林中磨礪出的智慧,這份知足、有度的處事態https://m•hetubook.com.com度,再也不曾煥發光彩,於征方臘一役,先後默默而死。
而李忠對魯智深的討好,以及周通「後來好相見」的不計較,最終也收穫了果實:呼延灼打桃花山,兩個難兄難弟抵擋不住,只能去找自己唯一認識的江湖大佬,魯智深。
大頭領呵呵大笑,滾鞍下馬,撇了槍,撲翻身便拜道:「哥哥別來無恙,可知二哥著了你手。」魯智深只道賺他,托地跳退數步,把禪杖收住,定睛看時,火把下認得,不是別人,卻是江湖上使槍棒賣葯的教頭打虎將李忠。李忠當下剪拂了起來,扶住魯智深道:「哥哥緣何做了和尚?」
這個舉動是十分不禮貌的,這要擱老槍的脾氣啊,咔就站起來走了,但是李忠沒有,「三人再吃了兩角酒」,這才散了。


「既是史大郎的師父,同和俺去吃三杯。」

題外一筆,小霸王周通,血條非常長啊!魯智深打鄭屠,三拳一個死人。
「是我不合引他上山,折了你許多東西,我的這一分都與了你。」



這個自知之明,其實說穿就是兩點,用我們做策略的話,就是定位和目標:我是誰,我要去哪。

周通沒有同意,為何這兩個能做好兄弟?因為大家都是有分寸、有自知之明的人。


「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陣無用。」
這時,即使魯智深依然看不起李忠,但也要多少給他一點好顏色了——
他知道,吃江湖飯,最重要的是認識人多。但是以他本事,結交魯智深這種江湖大豪,他又不是林沖、史進、楊志,就只能擺出低姿態。
繼而誠懇相邀:
然後李忠出場,下山來為周通報仇,一交手,聽出魯智深聲音——
說這番話之前,魯智深cosplay新娘子,暴打了周通——
且說那《三國演義》、《水滸傳》,最早都是話本,演繹于口頭,便是後來的評書。

這一句話,便是普通人的自知了,「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
哥哥,別管那禿驢老賊了,我們兩個分錢吧!哈哈!

先是禮貌稱呼: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