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赤旗

作者:趙子曰
赤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肆卷 第五百三十一章 與咱搶奪縣寺(四)

第肆卷

第五百三十一章 與咱搶奪縣寺(四)

「楚良也在?」
——「鄧掾」,說的是鄧充;「張掾」,說的是張朗。只靠王庭一人,又負責軍紀、又負責記功,忙不過來,是以曹幹前陣子將記功此任,付給了鄧充、張朗兩人擔負。
周通拊掌贊道:「陳公此策上佳!郎君、大家,在下愚見,可以用之。」
兩天後,派出的幾個斥候還回,其頭領向曹幹稟報:「校尉,昌邑當真是遣了援兵!昨天下午出的昌邑城外兵營。兵馬約計千人。小人遠遠觀眺,見其將旗上寫著一個『潘』字。」
「回校尉的話,已過東緡,入了方與境內,距湖陵大概還有一天多的路程。」
然此斥候頭領不愧是曹幹從全軍中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依按曹幹的命令,他帳下各屯,早就各組成了本屯的「特務」隊,曹幹從各屯的特務隊中,又各選出了若干精銳,於前時,正式組成了一支直接歸他管轄,用後世的話,隸屬他這支部隊的「軍部」指揮的「特務屯」,平時專用以負責執行打探敵情、抓舌頭等危險、重要的任務,這個斥候頭領和此次跟他去打探昌邑援兵情況的那幾個斥候,便即皆是出自於此個「特務屯」,他毫無畏難之色,大聲接令,未在營中多歇,當日便就領著那幾個斥候返回,去打探這支援兵的主將何人。
「你們各回本部,現在就開始備戰,五更造飯,朝食罷了,便即攻城!」
高況也是疑惑,說道:「小郎,按理說,潘章才敗給咱了一場,搞得他所帶的千余山陽郡兵盡被咱們殲滅……山陽太守就算不殺他,也不該再用做他主將了吧?」
「可以魏元、王倉為一小部;以楊方、成通為一小部。餘下悉為大部。大部中,可再以薛度、李奇兩部為主攻,留劉英部為後備,俟城中響應亂起,再調劉英部上陣。」
這些,且也不必多說。
只說在曹幹決定等待潘章部渡過泗水,再與之接戰的這日晚上,二三十裡外的湖陵城的和_圖_書城下,劉昱終於等來了內應的信號!湖陵縣城城內,一戶人家的樓閣上,點燃起了三堆火。
遵照劉昱命令,守在營中望樓,眺望城內情形的軍吏,在看到這三堆火后,趕緊來稟劉昱。
胡仁等就此又猜測、議論了幾句,話題轉回,胡仁說道:「校尉,那咱是不是今天就遣派斥候西去,往昌邑方向打探?若果是昌邑居然又敢派兵出援,咱也好早有個準備。」
陳直說道:「三堆火?」
「是啊,姑丈!我得報后,令我親兵趕去望樓再看,確切無疑,的確是三堆火起!」
高況搖搖頭,說道:「趁他們半渡,咱們由后而擊,固是能夠容易取勝,可是赦之,你想過沒有?泗水對岸是方與縣的地界,咱們在方與人生地疏,一則埋伏的地點不好找,二來亦有風聲泄露的可能。相比之下,還是小郎的第一個辦法穩妥。」
陳直撫須說道:「這一點,我在與他倆通書信時,曾有提到。但他倆回信言稱,內應此事,最要緊的是時機,時機若有,隨時可以響應;時機不來,便只能暫相等候,故此是白天內應、或是晚上內應,他倆不能確定。……郎君,我看要不就這樣吧,從今天白天開始,咱們就從佯攻變成真攻,把部曲分作一大兩小三部,兩小部分別監視、牽制小台城和城外營的守卒,一大部主攻湖陵縣城。若是今天白天,城內沒有響應,那咱晚上不停,接著夜攻!只要咱們攻勢不停,他倆早晚肯定能夠找到時機!郎君、小虎,你倆以為何如?」
他咂摸了會兒,說道:「倒也是怪哉。」問這個斥候頭領,「這支昌邑援兵現至了何處?」
「大兄此議甚是,便今日就遣派斥候,西去昌邑方向打探。」
這個斥候頭領回答說道:「俺們抓了兩個落單的賊郡兵,分開來對他倆進行了拷問,他倆的回答一模一樣,都說他們主將名叫潘章。此外,還拷問出了個和-圖-書消息,楚良也在這支賊郡兵中。」
「『潘』?」郭赦之疑道:「郎君,莫非這回昌邑援兵的主將仍是潘章?」
曹幹命令斥候:「你奔波兩日,多多辛苦。但你道路已熟,仍還得辛苦你,你返回去,再作細細打探,把這支昌邑郡兵的主將究竟何人,想辦法打探清楚。」
不過他有交代,只要城內火起,不論何時,都要立即稟報與他。
潘章、楚良都是敗兵之將,正如高況所言,即便是山陽太守心慈手軟,沒有行軍法,殺掉他倆,可無論如何,總也不能再用他倆為這支援兵的將領了吧?卻竟是仍用他倆!
陳直的這番部署,深合劉昱之意,他當即說道:「就這麼分!」
胡仁笑道:「只是打了個『潘』字將旗,不見得就是潘章,或許山陽還有別的姓潘軍將。」
劉昱點了點頭,說道:「好,那便用姑丈此策。」又問道:「姑丈,那這一大兩小三部,以你之見,該怎麼分為好?」
這個任務比較艱巨。想那這支昌邑援兵所經之地,一般的老百姓,哪裡會知他們的主將是誰?要想打探清楚,唯有兩條路子,要麼找其所經之地的吏員詢問,要麼抓個落單的郡兵拷問。
被叫醒后,聽這報訊的軍吏稟過,劉昱睡意頓消,登時大喜。他立刻命人去把陳直、劉小虎找了來。一塊兒找來的還有已得到劉昱深信,論在其軍中地位,已是僅次於陳直的謀士周通。
火堆是在三更天時點起的,隔過城牆上的火把光芒,從遠處清晰可見。
「大好的消息啊!阿姊、姑丈、叔達,我適才得報,城中火起!」
曹幹轉顧帳中諸將,沉吟片刻,說道:「再有一天多,這支援兵就到湖陵。咱們現有兩個迎戰的選擇,一個是仍留駐此地,等他們過了泗水,咱再與他們接戰;一個是咱們過到泗水對岸去,擇地埋伏,候他們到了,等他們渡水之際,由后擊之。諸位大兄以為,兩策和_圖_書何策為上?」
高況、胡仁、郭赦之恭謹應諾。
這個斥候頭領應令退下。
這下子,把曹幹搞得都有點不會了。
劉小虎亦表示贊同。
劉昱已經睡下。
三兩念間,曹幹已把真相猜了個七七八八。
劉英等個個興奮,紛紛起身,盡皆行軍禮,齊聲應道:「敢不為郎君效死!」
劉宣對他說,潘章其人,非是不通兵法,其出身將門,在郡中素來以「知兵」著名,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他前次的兵敗,並不能說明他無能。于下他兵敗回郡,依法當斬,而婁政卻饒恕了他,他心中一定充滿了對婁政的感恩,而且也一定渴于將功折罪,那麼,這一回,再用他做主將,他應當就不會再如上次那樣戰敗了。至若楚良,也是同樣的道理。
要說劉昱在昌邑有內應,這也不是不可能——劉昱、陳直畢竟都是士族,非是曹幹等可以相比,他們在外郡、外縣有個朋友、故交,實屬尋常,但問題是劉昱如果真有內應在昌邑,那麼在之前他提出「直取昌邑」此策時,怎麼未提此事?又也許,此個內應,他是新才得到?
又一天後,他們再次趕回營中,向曹幹再次稟報:「校尉,這支賊郡兵的主將就是潘章!」
山陽太守婁政確實不昏庸,兗州、徐州已是烽煙四起的現今,山陽郡內能夠保持相對的穩定,只此一點,即能看出他的能力。之所以此次仍用了潘章為主將,實是婁政聽信了劉宣之故。
這個斥候頭領答道:「是啊,校尉。俺們拷問他倆,這支賊郡兵中,除了主將潘章以外,餘下有頭有臉的軍將都是誰人。他倆頭一個回答的名字,俱是楚良。」
四個曲軍侯,李順不在,餘下三人都已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此話怎講?」
曹幹問胡仁,說道:「胡大兄,你的意見呢?」
不得不說,此一消息委實古怪。
這時已快四更,再有一個時辰,天就蒙蒙亮了,劉昱命令帳外親兵,召劉英等諸和圖書將來。
劉昱把內應在城中升起了三堆火,以及他和陳直商議定下的變佯攻為主攻等諸事,一一與諸將說畢,末了,他站起身來,環顧諸將,按劍說道:「內應已做好準備,不出意料的話,今天咱們就能把湖陵城打下!諸位,今日攻戰,須當盡皆勠力!得勝戰罷,我重重有賞!」
諸人就迎戰此事,議論了多時,大致的方略定下。
劉英等大聲應諾,再向劉昱行個軍禮,隨後退出帳外,各還本部,即做備戰。
曹幹點了點頭,說道:「好,我知道了!」與這個斥候頭領笑道:「冒著危險,在敵占區往返三天,抓了兩個舌頭,問清楚了這支援兵的主將究竟是誰,你們幾個不僅大大辛苦,且還大大有功!你下去休息吧。你們幾個的功勞,我會令鄧掾、張掾給你記下!」
曹幹便就拍板,決定說道:「那好,就用第一個辦法!」
高況端起水碗,喝了口水,「嘿」了一聲,說道:「小郎,此位山陽太守,端得可稱妙人。」
周通說道:「暴露不至於。咱到湖陵當晚,在城外生火時,不就已得了城內的回應么?」
提了三天的心,終於落下,陳直輕輕地吐了口氣,露出笑容,撫須說道:「等了三天了,三堆火總算是點起來了!」心情輕鬆下來,難得的開了個玩笑,說道:「這城裡頭,要是再不生火,郎君、小虎、叔達,我還真就要懷疑是不是內應此事暴露,咱的那兩個內應被抓起來了!」
「報訊的軍吏只是說了劉將軍得知,昌邑將會再遣援兵,來救湖陵。具體劉將軍的消息是從哪裡來的,他沒說。」曹幹琢磨了下,說道:「也許是昌邑有人向劉將軍通風報信?」
陳直、劉小虎、周通三人都還沒睡。
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代表著內應已做好準備,明天就可在城中響應的三堆火,終於今晚生起!
李順腿上有傷,此戰他沒有跟著來,曹幹把他留在了橐縣,讓他養傷。李順曲的部曲,和*圖*書暫由曹幹親自統帶。——李順曲本就是曹幹的本曲,曲中五百人,曹幹無一不識,這一仗由他親自統帶,曲中上下必是會爭相想要在他面前表現,沒準兒比李順帶時還能打的更好。
婁政很信任劉宣,因就被他說服了,這次遣兵救援湖陵,遂仍舊用了潘章為主將,楚良從之。
「打探清楚了?確鑿無誤?」
諸將大多都在睡覺,小半個時辰過去,才匯聚到齊。
「姑丈,尚有一事,不能確定。即是他倆的內應,不知是在明日白天,抑或明日晚上?」
胡仁贊成高況的意見,說道:「高大兄說的是,校尉的第一個辦法穩妥。」
高況頭個開口,說道:「第一個辦法好!」
那天晚上,城內升起了兩堆火,這是內應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暗號。因是,自那晚次日開始,一直到今天白天,劉昱一方面只佯攻了兩次小台城和城外守卒營,一方面就是在苦苦等待。
「除了這個緣故,想不到其它原因了啊。」
胡仁說道:「校尉,你是說劉將軍在昌邑有內應?」
阻援此戰,曹幹依舊是帶了胡仁、高況、郭赦之、李順四曲。
這戶人家,當即是那兩個內應中一人的家宅。
高況說道:「居然仍用潘章這敗軍之將,來做主將。他是真不怕潘章再被咱打個全軍覆沒啊!」
「有道是『知恥而後勇』,潘章敗給咱了一陣,這一仗,他弄不好會拼起命來。《吳子》雲之:『一人投命,足懼千夫』。諸位大兄,山陽太守不聞有昏庸之名,他既仍用潘章為將,當是有他的道理。咱們不可因潘章是過咱們的手下敗將,就對他輕視。戰術上,還是要重視他!」
得到劉昱的召令時,陳直正在檢點剩餘的輜重、糧秣,劉小虎則是剛巡了一圈營,周通是在讀兵書。因此他三人來到的都很快。劉昱這邊才剛穿好衣服,他三人已絡繹到至。
郭赦之卻道:「第二個辦法更好吧?待他們渡水之際,咱們由后而擊,勝得豈不輕易?」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