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赤旗

作者:趙子曰
赤旗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伍卷 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曼議定樊崇謀

第伍卷

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曼議定樊崇謀

楊音也不用多說,如前文所述,他亦是東海郡人,和徐宣、謝祿相繼在東海郡起的事,起事後,三人共同前來投附的樊崇。
董憲簡直搞不明白樊崇在想什麼。
「兗州北部、青州西部一帶,現已盡為爰曾、劉詡所有。力子都的部曲進至了楚郡,彭城一旦被他攻下,豫州、兗州的腹地等地,就將任由他部縱橫。劉昱和曹幹打下了山陽郡,昌邑是兗州腹地的重鎮啊,被曹幹奇襲得取,端得威名遠振,他兩部接下來若是用兵向南,便可長驅直入,威脅到豫州的汝南、潁川等郡。荊州的王鳳、王匡部剛剛擊敗了討伐他們的荊州兵,生擒得荊州牧,王鳳、王匡等部與劉昱、曹幹、力子都各部現也就是只隔著一個豫州了!
換了他是樊崇,設身處地的來想,這樣的好事,董憲那真是求都求不來!
董憲沒有想到,樊崇居然會覺得張曼的這個建議「不太適合」!
董憲沒和張曼一塊兒離去,他覷看樊崇神情,說道:「大帥,張曼提的建議,你覺得怎樣?」
言及田況,樊崇的髒話就按不下了,卻幾句臟口罵出,睥睨之間,據坐席上的樊崇幾分霸氣顯露。見他心意已定,決定了採納曹幹、張曼的建言,要出面來做盟主,徐宣諸人俱皆大喜。
因此,樊崇這會兒才會有逄安和謝祿兩人現都不在軍中,不知他兩人對組盟此事是何態度的此話。
「驕耭,你贊同他『王莽也許很快就會遣兵來討我徐、兗義軍』的判斷?」
樊崇再又問了一遍徐宣四人,說道:「驕耭、佳卿、子谷、董公,公等俱是贊成的了?」
諸葛稚等徐宣、楊音都發表過意見了,這才開口說道:「大帥,張曼的這一判斷,我也同意。」
一則,曹幹、張曼根據徐、兗現下的形勢所做出的「莽軍將至」的這個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他深表贊同;張曼所言之的「莽軍若至,來勢必洶,我徐兗義軍分則恐敗,合則必勝」的這一判斷,他也是深表贊同,認為張曼說得很對。
第二天,樊崇又接見了張曼。
樊崇摸著鬍鬚,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沉思的神態,他想了片刻,說道:「張曼『我徐兗各部義軍近期聲勢大漲,聲動東西,威震遠近,東州駭畏,莽軍恐將至』的這一判斷,我也贊成。既然你們也都贊成他的這一判斷,這一點咱就不多說了。但是,他隨後提出的這個建議……即就是董公剛又說到的『當聯合諸部,組成盟約,推舉我為盟主』的此議,驕耭,我想來想去,不太合適吧?你覺著呢?佳卿、子谷、董公,你們也說說,你們覺得他這個建議合適么?」
董憲回答說道:「大帥,張曼因此前未曾有幸得謁見過大帥,故此在他此次來謁大帥之前,先到了祝其,求見於我。我聽他說完https://m•hetubook.com.com他求見大帥的緣由和目的以後,深覺他『莽兵將至』的這個判斷甚是,同時,更認為他『當此之際,我徐兗諸部義軍不可群龍無首,宜當共舉一人為盟主,以能集結諸部之力,共抗莽軍,從而避免我諸部被莽軍各個擊破,又若共舉一人為盟主者,非大帥不能居此任』的此議,非常之對!是以,我才冒昧的帶著他,趕來拜見大帥。」
樊崇感慨地與徐宣說道:「張公真是個高士啊!他自稱留侯之後,我瞧他這話不是假話。哪怕留侯轉世,也只能如此了吧?天命、讖緯,無所不精!曹幹之名,我是最近才知,對他本不甚了解,只知他打下了昌邑,聽了張公對他的介紹,此人可稱英雄啊!驕耭,等張公走時,咱派個人跟他一塊兒去吧?當面見見曹幹。」——張曼的名字都不再直呼,改以尊稱「張公」。
要非張曼是董憲帶來的,又要非因魯縣、昌邑這兩仗,曹幹、劉昱已是聲名鵲起,樊崇還真不一定會這麼快就接見張曼——畢竟雖然樊崇至今還保持著他起事前的樸素作風,但說到底他剛打完一場大仗,有很多事情要忙,但在接見過張曼,聽完他的話后,卻于張曼拜辭之際,樊崇起身,竟是親自把他送出了堂外。送走張曼,轉回堂中,重新落座,樊崇撫須沉吟。
諸人的意見,樊崇盡皆聽了,他斟酌多時,說道:「少子和子奇都不在軍中,也不知他倆是啥意思。」
樊崇今年有三十多歲,常年的繁重農活下來,造就了他強健的體格,看起來不算魁梧,但當他坐著的時候,整個人就像是個石墩一樣,結實精幹,他長了一張國字臉,濃濃的眉毛,紫紅的臉膛,為方便打理之故,鬍鬚不很長,現在正在撫須的手,黝黑粗糙,布滿老繭。
「少子」,是逄安的字。「子奇」,是謝祿的字。
董憲忍不住了,說道:「有何難也!」
便是爰曾、劉詡、董次仲的部曲不及樊崇多,而樊崇部的地盤將與爰曾、劉詡的老巢接壤,因料爰曾、劉詡、董次仲必也就不敢在此時此際違逆樊崇,不擁戴樊崇為盟主。
徐宣頷首說道:「大帥,儘管而下咱們還沒得到風聲,王莽有無發兵來討咱們,但這兩個月來,不說咱們,也不說才起事的遲昭平、徐異卿等部,只說爰曾、劉詡、董次仲、力子都、劉昱和曹幹等各部,咱徐、兗之地的各部義軍的確是不約而同,厚積薄發,各都干出了許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各部俱皆踴躍進戰,所向披靡,在咱徐、兗的地面上,掀起了偌大的聲勢!
第二天的接見,從下午一直聊到入夜。
「這也就是說,王莽再不派兵來打咱們徐、兗義軍的話,咱們徐、兗義軍就將能與王鳳和-圖-書、王匡、秦豐等的荊州義軍會師聯合矣!一旦被咱們聯合,再加上河北的諸部義軍,山東之地,泰半為我等有矣!王莽所剩下的便只有垂死掙扎。眼下來看,張曼『王莽討伐咱們的兵馬很可能在今年就會派出,至多夏后秋時就將會到達徐、兗』的這一判斷,是有道理的!」
如果把諸葛稚「勾通商量一下,說服他們」的此議,比作「王道」,用道理、德望來勸說爰曾、劉詡、董次仲;董憲的「三不難」,就有點「霸道」的意思了,妥妥的以勢強壓。
楊音說道:「大帥若是此慮,倒確也是不可不慮。力子都與我部已是盟友,姑且不言,這個建議是曹幹令張曼來向大帥提出的,曹幹、劉昱兩部也可姑且不言;唯是爰曾、劉詡、董次仲三部,咱們與他們之間素來來往不多,聯繫頗少,聞之,爰曾、劉詡此攻濟南等郡,擄掠甚豐,他兩部部曲已號稱『百萬』,百萬必是無之的,然加上董次仲部,他三部合計,一二十萬的部曲總該是有。他三部現擁眾如此之多,要想他三人擁戴大帥為盟主,確然不會容易。」
諸葛稚說道:「我部兵鋒現已進達汶水沿線,逄公與謝公現正一率兵圍攻奉高,一率兵圍攻梁父,奉高、梁父一下,汶水沿線之東岸地,便盡為我部所有。我部就將會與爰曾、劉詡兩部的根基之地,盧縣、肥城和東平郡的北部諸縣相接。咱部與他兩部之間的來往、聯繫,以前是不多,可是能想見得到,以後定然很多。那麼,藉著『莽軍將至,議立盟約』的機會,咱部與他兩部勾通商量一下,說服他們,同意參盟,亦即非不可能之事,不會很難的了。」
不過也是因為地位不及徐宣、楊音之故,聞得樊崇詢問,諸葛稚未有首先應聲。
已從樊崇處得知,他已決定採納曹幹的建議,出使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三天,張曼請辭。樊崇不放他走,又留了他一天,仍是暢談入夜。第四天,樊崇才放張曼回程,並派人隨他同行。
徐宣倒是覺著董憲的分析很有道理,他說道:「佳卿、大帥,董公所言,我以為頗有理也。他兩部在濟南等郡之所以能連戰連勝,的確是賴大帥之力啊。若沒有我部攻北海等郡,田況被我部留在了青州東部,以田況用兵之能,爰曾、劉詡等又焉會能得濟南等郡?且則,非只是『共抗莽軍』,退一步說,我部之地將與他兩人的根基之地接壤,日後我部與他兩部間,少不了來往密切,為能更好的友睦,誠亦是當盟約先立。以此往言,盟約或可能成。」
楊音問道:「哦?子谷,此言何出?緣何也不見得會很難?」
諸縣位處在琅琊郡郡治東武的南邊,屬於琅琊郡北部地界的範圍,相比逄安、徐宣、謝祿、楊音等,諸葛和-圖-書稚投從樊崇的時間較晚,他投從樊崇時所帶的部曲也少,比不上徐宣等皆眾達萬人,故在樊崇軍中的地位不及逄安、徐宣等,但用後世的話說,他在起事前,也算是個中小地主,頗有些文化,其人的性格又果斷、忠誠,因此,現如今他在樊崇帳下亦是頗得重用。
簡言之,董憲的這一個「三不難」,就是一句話。
二則,既然「莽軍將至」、「我徐兗義軍分則恐敗,合則必勝」的這兩個判斷都對,那就說明什麼?說明以「共抗莽軍」為由,而來組建這個徐、兗各部義軍的聯盟的話,爰曾、劉詡等等義軍,十之八九,他們是都會同意的,亦即,這個「聯盟」組成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
聽罷董憲的話,楊音微微蹙眉,說道:「董公,議盟、立盟,所為者,是為共抗莽軍。如果反而因此,使我部與爰曾、劉詡、董次仲部鬧出了不愉快,豈不得不償失?」
樊崇下了決心,說道:「好!那這個盟約,我就出面來組了!力子都與爰曾等處,即日便各擇人往赴!驕耭,子奇說的對啊,這個盟約如能組成,不僅咱們可以共抗莽軍,青州田況也將不足為慮。田況這狗日的!委實驕狂!莽軍若不來,盟約成后,老子就先打他!」
不僅僅只是議說盟約此事了,知道了張曼是個「得道之士」后,樊崇虛心向他求「道」,求解「讖緯」,並把自己軍中的巫師、方士叫了來,與張曼相見,一起說話。
徐宣撫須說道:「大帥,我看張曼說的有道理。」
頭個應聲的當然便是徐宣。
尤以董憲喜之最甚。盟約如果能成,樊崇盟主如果能做,且看你力子都,還怎一再欺負於他!
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卻樊崇當下居然還在遲疑?會覺得張曼的這個建議「不太適合」?
樊崇問楊音、諸葛稚,說道:「佳卿、子谷,你倆別不吱聲,也說說看。」
楊音于在座的諸人中年齡最大,快四十歲了,相貌清瘦,生得一張嚴肅的長臉,眼角已有隱約的魚尾紋,所謂「相由心生」,只觀其面相,即可能知,他應是一個不苟言辭、生性嚴謹的人,事實也正是如此。仍按後世的階級劃分來做劃分的話,他在起事前,屬於「破落地主」,祖上闊過,他的祖上在前漢當過縣令長一類的官,但莽新代漢以後,他家裡就再沒人出仕過、當過官吏了,他家的家境迅速敗落,到他聚眾起事時,他家的經濟條件已經是與一般的中農家庭無異。不過,因為他家裡不管咋說,祖上是當過官的,破船猶有三千釘,所以和正兒八經的農家還是頗有不同,他從小識文斷字,讀過幾本儒家的經典,現於樊崇軍中,論打仗,他稱不上好手,談到文化水平,他和徐宣、諸葛稚等可算是少有的幾個文化人之一了。
https://www•hetubook.com•com憲慨然說道:「論部曲人眾,他兩部加上董次仲部,就算是已有眾一二十萬,比之大帥部何如?不及也!此一不難。爰曾、劉詡此次北攻濟南等郡,為何能連戰連勝?不是因為他兩部能戰,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田況所率的青州主力,在青州東部與我部交戰,無暇去救濟南等郡,是乃是其所以在濟南等郡接連戰勝、擄掠甚豐,實賴大帥之力也。他兩人對此焉會不心知肚明?此二不難。正如諸葛公所言,奉高、梁父一下,我部的地盤與他兩部的根基之地就將接壤,論部曲,他兩部沒有大帥的部曲多;論能戰,他兩部也遠不如大帥的部曲,這個時候,他兩人敢拒絕參与大帥牽頭組的盟約么?他兩人又敢不擁戴大帥為盟主么?此三不難!」
數日前,張曼在祝其見到他,把這些與他說過,問過他的意見之時,他當時可是篤定的判斷認為,樊崇絕對是會接受張曼的這個「舉樊崇為盟主」的建議的。
諸葛稚,是琅琊郡諸縣人,其先本為葛姓,秦末時,陳勝帳下有一大將名叫葛嬰,戰功頗著,而因故被陳勝殺之,漢興以後,論功追思,文帝封葛嬰的孫子為諸縣侯,葛嬰孫子的後裔,遂便以諸葛為姓,這個諸葛稚,即是葛嬰孫子的後人。
徐宣卻能理解樊崇的疑慮是在何處,他說道:「大帥,你是不是擔心別部義軍,也許會不願意結盟,或者不願意擁大帥為盟主?」
他頓了下,摸著鬍鬚,補充說道:「當然,話說回來,董公所言之『三不難』這些話,咱也不必急著就與他兩人明說。『組盟』此事,大帥如果定下,如果決定了便採納曹幹的建議,那麼大帥可先遣一能言之士,往去謁見他倆,試探一下他兩人的口風,他兩人若是聞言之下,無有拒意,即皆願擁大帥為盟主,則萬事不提,他兩人若做猶豫,可再稍將此語暗示。」
「董公,張曼是你帶來的,對他的這個判斷,你肯定也是贊成的了?」樊崇又問董憲,說道。
楊音看向董憲,問道:「董公,此話怎講?」
諸葛稚拈著鬍鬚,說道:「依我看,也不見得會很難。」
「驕耭」者,不用多說,自然就是徐宣;「佳卿」、「子谷」,分別是楊音、諸葛稚兩人的字。
樊崇帳下,現今部曲眾多,「卒史」、「從事」不說,只「三老」這個級別的將校就足有十餘人。——在樊崇軍中,「三老」不是大帥一人的獨稱,樊崇固是「三老」,像徐宣、逄安這樣本就有部曲,是帶著部曲來投樊崇,且其本有之部曲為數不少者,又或是因勇猛善戰,被樊崇令以統帶萬人以上的部曲者,也都可稱「三老」。這會兒在堂中的徐宣、楊音、諸葛稚三人,便亦都是「三老」。也所以,為區別樊崇的身份不同,徐宣等才會m.hetubook.com.com尊稱他「大帥」,不呼他「三老」。不過在這麼多的「三老」中,僅次樊崇、地位最高的僅只三人,逄安、徐宣、謝祿而已。包括時下在座的楊音、諸葛稚,也都只能算入到第二檔次的將領之中。
四五日後,張曼風塵僕僕的回到了爰戚。
諸葛稚和逄安俱是琅琊郡人,他們與樊崇是一派系。諸葛稚亦道:「逄公素來敬服大帥,只要是大帥的意思,逄公絕對不會反對。大帥,逄公處也無需多慮。」
徐宣贊同,說道:「組盟和舉大帥為盟主兩事,曹幹可謂是首倡了,派個人去見見他,理所當也。」笑道:「見見他這個人是一,曹幹送給大帥了這麼些厚禮,咱也回送些禮物給他是二。」
一開口,說的不是官話,是琅琊當地的方言。
論在樊崇軍中的地位,逄安、徐宣、謝祿僅次樊崇;論在樊崇軍中的派系分別,徐宣、謝祿、楊音等因俱東海人,是屬同一派系,徐宣和謝祿的關係非常好。
又既如此,「盟主」的位置,就不只是一句「空話」了,是實打實的將會成為徐兗諸部義軍的「共主」了!——即便這個「共主」的權力,不會像真正的「主君」的權力那樣大,可也是「主」呀!只要當上這個「盟主」,那樊崇在徐、兗的地位就會與而下截然不同。儘管說樊崇現已是徐、兗諸部義軍中部曲最多、實力最強、名聲也最大的一個義軍領袖,可他現在終究還只是「徐、兗諸部義軍中一部義軍」的領袖,尚非是能夠位居其餘諸部義軍領袖之上。
楊音說道:「說服他兩部參盟,可能不會太難,但要想令爰曾、劉詡甘願擁戴大帥為盟主?子谷,只怕沒有那麼容易吧?」
徐宣代表楊音、諸葛稚、董憲,說道:「回大帥的話,曹幹、張曼『約盟』此議,我等俱皆贊成;『舉大帥為盟主』此議,董公所道之『三不難』頗是也,我等更是贊成!」
他沒有回答董憲,而是問陪坐堂中的餘下幾人,說道:「驕耭、佳卿、子谷,你們怎麼看?」
聽得樊崇再次叫自己的名字,詢問自己的意見,楊音點了點頭,說道:「大帥,徐公所言是也。張曼『莽逆之兵,至多夏后秋時便有可能會到』的此一判斷,吾亦以為然也。」
原因有二。
他笑與樊崇說道:「大帥,子奇處無須多慮。子奇與我私下裡說過多次了,他早就認為,大帥該當成為我徐、兗諸部義軍的盟主。他與我說,大帥如果能成為我徐、兗諸部義軍的盟主,大帥一令之下,力子都、爰曾、劉詡等諸部義軍共來助陣,田況雖悍,何足掛齒?青州早為我部有之!子奇此人,大帥你是知的,稍輕躁也,故他的這些話,我未曾向大帥說過。大帥若主意已定,決定現下組盟,子奇知道后,只會大喜贊成,他定然不會有任何一點的異議。」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