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不良人

作者:庚新
大唐不良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東海屠 第三十二章 三不朽

第六卷 東海屠

第三十二章 三不朽

這其中,自有玄機。
雖然有準備,但一時也是供不應求。
「謝過將軍,將軍不覺得,我砍掉他們的拇指,太過殘忍嗎?」
令他在買召忽城,就是泉蓋蘇文看中其人之勇,準備以他為先鋒攻略百濟,拓展高句麗的戰略縱深。
他回頭看去,瞳孔瞬時放大。
等待蘇大為的,極有可能便是被高句麗源源不斷的援軍纏上,全軍覆沒的結果。
將領身子一晃,一口熱血從喉頭衝出。
順手又將高句麗人存在買召忽的兵甲箭簇搬光。
只見海面巨浪激起雪白的泡沫,激濺而起。
其形制高大如樓,皆是半島少見的巨型海船。
「蘇都督,我們現在是回泗沘?」
蘇大為點點頭:「城裡已經控制住了,想必水師的船也快到了。」
「將軍,你看,那裡,從買召忽再前行數十里,隔著漢江,便是高句麗三京之一的漢城。」
隱隱還可聽到,從船上發出巨大的轟笑聲。
「即刻運糧。」
從高句麗方向,漸漸有煙塵揚起。
「乙支岐何在?」
熱浪滾滾。
唐軍斥候回報,二十裡外,出現大量高句麗鐵騎。
也就是說,原本在王文度死後,朝廷會任命劉仁軌接手在百濟的爛攤子。
乙支岐乃高句麗名將乙支文德的後人,其人亦是高句麗有名的勇將。
劉仁軌在蘇大為耳邊以只有兩人才能聽見的聲音道。
而背地裡,沒人知道蘇大為與劉仁願真正的關係。
在太宗時以直言敢諫聞名,累官至給事中。
而按歷史,大唐與倭國著名的「白江口之戰」,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是劉仁軌指揮。
卻意味著高句麗還未開始的戰略,胎死腹中。
這是一個年約六旬的將軍。
這批糧材器械,不知耗費了高句麗多少人力物力,如果要重新籌集,怕不得兩三個月。
城頭上,有軍士指向遠方海面。
「唐人,歹毒!」
「禮不可廢,軍中皆為袍澤,這次若非將軍接應及時,計劃不會如此完美。」
「諾。」
所以剛才蘇大為稱劉仁軌為「將軍」,劉仁軌說自己是白身。
援軍大將立於城頭,在海風吹拂之下,身形彷彿海草一樣微微搖動,似乎有些站立不穩。
那蘇大為、劉仁願、劉仁軌,皆屬於蘇定方這一派系。
仁川港是後世韓國第二大港,第三大城市,與首都漢城極近。
迎著咸腥味的海風,劉仁軌扭頭看向蘇大為。
若是換一個相互掣肘的將領,水師只用晚上一個時辰到達買召忽。
死得如此悄無聲息。
不過百濟大部份地區被義和降而復叛的地方貴族和城主佔據,建制混亂,令行不一,別說他們沒有去防備海上。
蘇大為大笑,長身而起,向黑齒常之和安文生道:「全軍撤出,把買召忽,不,把仁川還給高句麗人。」
金甲將哈哈一笑:「我現在是白身,毋用喊我將軍,就叫我的字,正則吧。」
高宗於是僅將劉仁軌免職,以白衣的身份隨軍。
蘇大為回頭,看到此次配合自己行動的水軍大將。
而蘇大為,為蘇定方指定的兵法傳人,衣缽弟子。和_圖_書
援軍大將狠狠一拳砸在拳頭。
「都督,這裏的存糧足夠兩萬大軍三月之用。」
就在此刻,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大叫:「火!」
舍人源直心說:「海風暴起,這不是憑藉人力所能預料的。」
永徽五年,劉仁願任蔥山道行軍子總管,隨盧國公程知節出討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
高句麗將軍聞言身子一震,血紅臉色瞬時轉白。
「阿彌,莫怪我交淺言深,以你對我的大恩,我必會全力助你,況且你我還有蘇大總管這層關係。」
高句麗人氣得在城頭跺腳,破口大罵,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唐軍海船遠去。
此前,李義府曾暗示劉仁願秘密除掉劉仁軌,但被蘇大為勸阻。
明面上,蘇大為和劉仁願關係降到冰點。
單一海戰而論,劉仁軌可排進大唐前三。
有這層關係在,劉仁願會和蘇大為翻臉?
二是四處灑上火油。
不知何時,從買召忽城騰起烈火。
結果,船隊在途中遇風沉沒,死傷嚴重。
蘇大為知道,其實最近幾年,劉仁軌過得並不太好。
蘇大為指著那個方向道:「終有一天,我要將大唐的旗幟插在那裡。」
趁著夜色和風速,這兩三天下來,沿路居然無人發現。
一個寬厚略帶沙啞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他出神的看著大海,看著唐人的戰船,心情不斷跌落。
「沒有想像中多。」
涉及蘇大為與劉仁願之間的秘密。
從這個角度,只能看到延綿起伏的黑色岸基。
朝廷派監察御史袁異式審訊。
但是因為蘇大https://m.hetubook.com.com為的出現,這一切歷史已經改變了。
這位大唐年輕的將星,手扶船舷,神情堅毅,雙眼明亮的看向半島陸地。
大唐在百濟設立熊津都督府,任命左衛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
簡而言之,軍中都是自己人才好辦事。
不費唐軍一兵一卒,就令高句麗人遭受巨大損失。
不可不察。
唐高宗顯慶四年,劉仁軌因處理「畢正義案」得罪李義府,被貶為青州刺史。
大唐水軍的海船停在海面上,等候從買召忽順江而出的小船靠攏,將船上唐軍留下的探子接上后,這才揚帆遠去。
「還是阿彌你眼光准,用兵如神,此次高句麗人吃了大虧,而我軍損失微乎其微,當真是後生可畏啊!」
看到這種情況,高句麗人不破口大罵才奇怪了。
此舉,既沒有多傷人命,又令高句麗減員數千,還替高句麗人背上數千張吃飯的嘴。
「早就聽蘇定方將軍提起,年輕一輩有個蘇大為,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買召忽即為後世仁川市,依著漢江,直通外海。
斬去拇指,便無法用弓箭,用兵器,幾乎宣告軍事生涯死亡。
顯慶五年,高宗發兵征討百濟,劉仁軌奉命督海運。
這次蘇大為準備妥當,船上已經預留了數百架獨輪小車。
就是當日黑齒常之用的那種。
但現在,乙支岐死了。
正是這次出征,令劉仁願與蘇定方,建立起特殊的關係。
「不算少了。」
糧食統計的結果出來,蘇大為有些意外。
結案后,李義府對高宗說:「不斬劉仁軌,無hetubook.com.com法向百姓謝罪。」
蘇大為自然不會因此對劉仁軌有任何輕視。
等到高句麗人趕到買召忽時,除了一座空蕩蕩的城市,空得可以跑老鼠的糧倉還有軍械庫外,只有數千名被斬斷雙手拇指的高句麗人。
但王文度在渡海時病亡,高宗於是授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代替王文度統軍。
蘇大為在買召忽不止是擄光了糧草和軍械,還做了兩件事。
「已經到了。」
「你說得對。」
想追都追不及了。
船借風勢,去勢如箭。
歷史上,蘇定方平定百濟后,劉仁願被任為都護,與新羅王金春秋的少子金仁泰共同鎮守百濟都城泗沘城(後世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
在頷間,生著如燕人張飛那般戟張的濃黑鬍鬚,顯得極為粗獷有力。
蘇大為向他點點頭。
否則歷史上,也就不會有李義府命劉仁願暗殺劉仁軌,結果被劉仁願拒絕的事了。
唐軍顧不得休息,一個個賣力的將糧倉里堆積如山的糧食搬運上船。
此時從港口處,停靠著數艘唐軍海船。
劉仁軌哈哈大笑,他似乎特別愛笑。
海風吹動蘇大為烏黑的髮髻。
「將軍,乙支岐他……他死了!」
劉仁軌不由有些奇怪:「蘇都督在看什麼?」
「將軍,唐人……唐人的大船!」
安文生在一旁安慰道:「能這麼順利攻下買召忽,而且獲得這批糧草,沒被高句麗人一把火燒掉,已經是超出預期,可解燃眉之急。」
若大唐軍中有黨朋。
白身,就是平民,沒有任何官職。
兵者,死生之大事。
雪白的風帆被海風吹www.hetubook•com•com得鼓脹。
但現在泗沘城上下,全都以為劉仁願與蘇大為決裂。
當真是一粒糧食都沒留下。
一是命斬斷所有高句麗人的拇指。
等一切弄完,已經過去了數個時辰,天光大亮。
好在唐軍這邊調度得當,總算沒出亂子,平平安安的將糧庫搬空。
劉仁軌,字正則,出身汴州尉氏人,漢章帝劉炟之後。
當然,這一切,因為蘇大為的存在,即將爆發的白江口之戰,也必將發生改變。
在買召忽發出信號后,大船已經放下河道小船沿港進來,逆江而上。
看到這一幕,高句麗援軍的臉色一黑,憤怒的罵道:「唐軍如此歹毒!」
就算有防備,也不知該向何處傳遞消息。
但見海面波光粼粼,三艘唐軍大船在水面上一字排開。
李治即位后,任青州刺史。
他一身金甲,膚色黝黑,雙掌骨節粗大,鼻樑隆準,雙眼若豹,眼中閃光熠熠。
「我之英雄,彼之仇寇,兩軍交戰,何來殘忍一說。軍中可不流行婦人之仁。」
而劉仁願與劉仁軌的關係,現在也可以說不錯。
若走海路,只有十八海里。
然而此人說話,卻透著溫文爾雅,語音字正腔圓,顯得極為沉穩。
這譏諷的笑聲,令買召忽城頭上的高句麗援軍,臉色漲紅,氣得幾欲吐血。
待到高句麗人援軍進城,悄然放火。
水軍來時,船上已經帶了足夠的鯨油和黑火油。
李義府在明知時機不當的情況下,強行督促他出海。
唐軍會給高句麗這個時間嗎?
因為力道太大,拳端皮肉開裂,鮮血迸出。
問題是……
倏忽間衝上半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