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唐不良人

作者:庚新
大唐不良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東海屠 第八十四章 會戰

第六卷 東海屠

第八十四章 會戰

底層百姓也沒有如天草和肥前等地,那樣迫切需要改變的想法。
「彆扭的倭人……」
因此人人爭先,都竭盡所能的在後方支持。
敢和過去頭頂上的貴族老爺的精銳大軍對抗?
只怕到那個時候,只怕會更加顯眼,越發靠近朝堂漩渦中心。
筑前的攻防戰,就在毫無預兆中爆發了。
若是唐軍失敗,之前拿到的田產,統統要交還給貴族老爺。
倭王高市這邊,是三民支持一兵。
蘇大為又不傻,朝廷局勢如此,他此次回去,按功勞怎麼也能往上再挪一挪位置。
唐軍徑自佔據筑前。
刀盾為中軍。
陽光從破曉雲層灑下,分別投在兩軍的頭頂上。
這次唐軍的行動,真正做到了政治先行,宣傳先行。
所花費的時間,比在肥前時要慢上許多。
蘇大為率領唐軍主力千人,並僕從軍萬人,向筑紫進發。
統兵大將,為藤原氏。
當蘇大為手裡拿到高大龍交給他的戰報時,忍不住又騷了一句:「果然還是教員的水平高,農村包圍城市,只有人民,創造一切。」
唐軍在筑前和筑後取得的勝利,直接令倭人的帝都筑紫,處在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
唐軍軍勢嚴整,槍兵在前,騎兵分列左右兩翼。
通常只有軍事上勝利了,才能有機會入駐,對百姓進行唐軍政策的宣傳。
……
蘇大為只能搖頭。
蘇大為這邊是以十民支持一兵的標準。
而倭國帝都筑紫,這五萬精銳背後,是筑紫、筑後、北九州、日田、www.hetubook.com.com豐后大野、津久見、大分、中津、延岡、日向、宮崎、薩摩等一大片地區的支持。
要回去,也得等倭國戰事告一段落,至少唐軍要聚得壓倒性的優勢之後。
良言難勸要死的鬼。
有了這些布局和後手,蘇大為雖然也擔心百濟和半島的局面,但也咬牙繼續撐下來。
「大龍,你現在學壞了啊。」
他最終還是要返回大唐。
到時會不會把熊津都督府的旗幟一直插到新羅境內,只有天知道。
這一戰,就徹底摧挎了筑前的倭軍主力。
每到一地,先宣傳了唐軍的政策。
那個時候九州有長曾家、三好家以及河野家,人口也不過九十多萬。
「從現在開始,就是真正的決戰了啊,不知道倭王準備了什麼樣的菜來招待咱們。」
在筑前和筑後這片地方,屬於倭人的帝都區,經濟相對別的地方十分發達。
說來好笑,當初蘇大為可是百般不願投入軍中。
不怕死?
他此次如果不能一戰推倒倭國列島,只怕回去不但無功,還會遭到許多彈劾,到時生死都在李治的一念之間。
此時,唐軍在九州地圖裡,版圖已經牢牢佔據天草、肥后、肥前,可以說是站穩了腳根,向著倭國的帝都筑紫進發。
給他們一次財富再分配,翻身做主人的機會。
蘇大為自然不可能把事情做成這樣。
嗯,兩邊標準不同。
所有蘇大為治下的倭人僕從,也知道此戰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_圖_書
畢竟是倭王的腹心區域。
只要熊津都督府那邊蘇慶節和阿史那道真沒催自己回去,蘇大為就決心繼續征戰倭島。
畢竟,相對於大量的農戶和底層百姓,上面的武士老爺和貴族,只是極小一部份。
而現在,是公元六七世紀。
如果要把僕從和後勤算上的話,蘇大為手裡兩萬多僕從軍,每一個戰兵後面,就有十人做為後勤支持。
並計有步騎三萬餘人。
但這種事,能拖一時,拖不了一世。
至於其他一些方向,無論是向鵜戶神宮,還是鹿兒島,也有唐軍僕從軍的人馬,在積極進取。
蘇大為心裏,並不想淌那種渾水。
「怕個鳥,兩萬多倭人僕從,打起來也是倭人打倭人,咱們損失不大,進退自如。」
婁師德部率領的五千倭人僕從軍,直撲筑後國。
等真的打起來,唐軍將士才越發佩服蘇大為的先見之明。
如果他的功勞不亞於蘇定方,有個滅國之功。
在預備軍中,還隱見大唐陌刀軍的身影。
就算李治也不可能輕易去動他。
高大龍在一旁好奇的問。
無論是唐軍僕從的那些「倭奸」,又或者是打著唐軍旗號,所過之處,如摧枯拉朽。
轉眼已經到了七月,從新羅方向,不斷傳信給蘇大為,說百濟情勢告急,催促蘇大為回百濟。
新羅一亂,一旁虎視眈眈的大唐百濟熊津都督府,蘇慶節和阿史那道真,可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傢伙。
唐軍以蘇大為的萬余軍為前軍。
德川家康率領的和圖書東軍加上石田三成組成的西軍,兩邊加起來,也不過十萬人。
這部份人馬,剛剛從筑後國結束戰鬥,還在趕來集結的路上。
如果按關原合戰的春秋筆法,此戰,唐與倭國,共出動大軍四十萬人。
往往唐軍還沒過去,當地的百姓先鬧起來。
在筑後,與王孝傑打了個配合。
只是看上去,大唐軍陣頗壯。
雙方動員這麼多人力,實在已經是枯竭了整個九州島的人力和物力。
「神宮那邊暫時維持住就好,等我們解決了筑紫和倭王,騰出手來再慢慢收拾他們。」
若在地圖上,此地區屬於筑紫野。
出於自身安全考慮,在李治和武媚娘現在皆不可靠的情況下,蘇大為必須牢牢握住軍權,或者說,掙取更大的軍功。
堪稱震古爍今,古未有之。
這樣的人,就算拿起刀槍,又能做些什麼?
這十萬人里,除去僕從和後勤人員,真正的戰兵,不超過三萬。
「他們的進展也很順利,不過在鵜戶神宮那邊有些麻煩。」
但蘇大為只是不理。
再說新羅那邊蘇大為也給上了眼藥,幾個王子為了爭奪新羅王之位,打得人頭豬腦,狗腦子都快飛出來了。
再后是騾馬輜重,以及預備軍。
另外一點就是唐軍的宣傳,在這片區域阻力極大。
儘管如此,筑前的倭軍,依舊無法阻擋住唐軍的兵鋒。
這些農民,哪來的膽子。
沒想到這一步步的,最後卻要將軍功,做為自己最後安身立命的本錢。
婁師德和王孝傑、崔器等率領的和_圖_書萬余軍為後軍。
那樣新羅就徹底亂套了。
左右軍為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
筑紫前,大片原野。
不要小看這點人數,倭國地小,土地貧瘠,就算是後來什麼日本戰國著名的關原合戰。
而這一切,全都要看接下來的這一戰。
而倭國的三萬人,已經集結到位置。
婁師德率領的陌刀軍將路口一堵,堪稱關門打狗。
但是自己不站起來,那蘇大為也不是救世主,隨他們去吧。
這一點,連金庾信也毫無辦法,只能在一旁拚命勸和。
而筑紫之戰,將是攻取九州最為關鍵的一戰。
十七世紀初的關原合戰前夕,倭國人口有一千二百萬。
蘇大為這邊,肥前和肥后國仗著港口之利,人煙還比較稠密,但動員這麼多人,已經是傾國之力,全民皆兵。
除非新羅人在背後搞鬼,否則局勢到不了那一步。
這些僕從過去都是貴族老爺們看不上的泥腿子,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
倭人的神宮,會有些動作吧?
總不能連他也擼起袖子下場廝殺啊。
唐軍這次攻略倭國,對倭國底層百姓而言,是最大的變局。
所以在筑前的戰鬥,並不如九州別的地區,能獲得底層倭人的響應。
手掌觸到冰冷的降魔杵,突然想起當日那個神官喊的「天叢雲劍」,總覺得,這件事沒這麼簡單。
在筑前,黑齒常之一手設計,將三千余倭國的精銳引入包圍圈,最後沙吒相如率伏兵四齣。
蘇大為拍了拍腰間大笑:「不過我喜歡。」
唐軍主攻,m.hetubook.com.com共計兩萬四千余兵馬,向著筑前國進發。
就是十幾年前,與中大兄一起合謀,誅殺蘇我氏,還政與倭王的藤原鐮足。
「教員是誰?」
「呃,算是我的一位老師吧。」
說完這句話,蘇大為抬頭看看前方。
相反是躍躍欲試。
蘇大為放下手裡的戰報,接著又問:「周二哥和南九郎那邊情況如何了?」
「那邊的倭人因為信奉天照大神,對我們的宣傳非常抵制,而且說要做千萬載神民,就算是餓著死,也不要站著生。」
當然,倭軍並不清楚這些。
弓弩在後方押陣。
雖然這千萬分之一的人,佔據了整個倭國百分之九十的資源財富。
百濟那邊的局勢再亂,能亂得過之前扶余豐和道琛掀起叛亂時?
一直到十五世紀後期,倭國的應仁之亂前,倭人總人口才七百萬。
世事如棋,殊難預料。
動用的軍民後勤,至少在十五萬人上下。
唐軍輕騎截斷倭軍後路,然後崔器率重騎正面摧毀了倭軍的中軍。
為什麼不在攻下百濟,守住泗沘后迴轉長安?
「什麼?」
兩萬多軍馬,背後是整個肥前和肥后國,並及天草地區,共計二十萬百姓在支持。
而倭人,為了迎接唐軍,也在此集齊了九州最精銳的倭軍。
但是在數量級上,農戶把這些所謂上層貴族完爆。
黎明時分。
只是有點奇怪,這些倭人僕從,看上去臉上並無畏懼之色。
筑前,已經遙遙在望了。
唐軍除了前驅的千餘人,和后軍的數百陌刀軍,中軍大量都是倭人僕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