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一百零三章
咸亨二年,春二月。
咸亨元年五月出發,十月至西域。
手指顫抖。
李治心中百感交集。
「殿中何人?」
蕭嗣業這老將也在軍中呢。
而且父皇病重。
「所以,請恕臣不能接陛下出去。」
「陛下。」
空酒壺落在地上,滾了幾滾。
唐軍不敗金身已經被破。
身形佝僂而落寞。
大食國不得已暫且退兵。
還好朕當年保持一分冷靜,沒對他的母親柳娘子動手。
蘇大為平靜看著他,就像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你……回來了!」
然而唐與大食大戰的種子,已經埋下。
實則掙不脫對親情的羈絆。
「你……」
齊恆公稱霸,爾後竟被餓死。
騰迅清冷的聲音,傳遍地宮:「還有你身邊那些人,都會死,你也永遠走不出這裏。」
在大食兵鋒直抵怛羅斯和碎葉水前後,西域數國叛唐。
一時間,天下震動。
心裏的心魔也終於動了。
這一師一徒,雖然從開始到現在,並沒有過多交流。
直到……
……
直看得李治心頭一凜。
無不說明李治對蘇大為的看重。
甚至冒著掉腦袋的風險。
此刻都像是對方「人質」了。
其中不少老兵,曾參与征高句麗、西突厥,及平定吐蕃的大戰,是追隨過蘇定方、蘇大為的百戰精銳。
什麼運籌帷幄,什麼戰必克,攻必取。
四月,攻陷怛羅斯。
一個低沉的聲音忽然響起。
四壁上先前彩礦料的紋繪,漸漸從無序,化為圖案。
無論哪種,一定會有些新意。
連一員能將兵十萬,興滅國之戰的大總管,都找不出來啊。
蘇大為,還有跟隨蘇大為一起失蹤的李淳風、李客師,你們這些老傢伙,都還活著嗎?
如今他所處的環境,如同被打入冷宮。
從大唐太宗皇帝兒子,這世上危險度最高的職業中,殺出一條血路。
不知是那一戰留下的刀傷,還是經年作戰留下的舊傷發作。
好個天機不可泄露。
做為大唐聖人,如此深情的表現,已經是極罕見了。
大唐咸亨元年。
對了,那一年,那一年在積石關,蘇大為曾說過,說過我將有一場大敗。
「難道我不答應,你就不說?」
這些疑問在蘇大為腦海中一閃而過。
直到此次與李敬玄征西突厥。
莫非朕是日思夜想,以致幻覺?
空曠的大殿上,只留下李治,孤獨佇立,目瞪口呆。
旁邊放著幾個空落落的酒壺。
但李治也只能走到這裏了。
騰迅微微頷首。
其龐然巨大,根脈之深,超乎想像。
他確實是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也確實是開始尋求解脫之法。
他大口灌著酒。
能令萬民仰望。
但是一轉頭,他便看到,在殿中一側,不知何時竟多出一個人。
彷彿看到最不可思議之事。
設立若干邊州都督府,扼控天下。
頭上那麼多雄才大略的哥哥們,都死了。
大唐遼東叛亂。
「阿彌,你可知道,辜負朕多少期望,朕本來想你做宰相,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麼?你殺那麼多沙門,朕都不怪你,不追究。
眼角餘光看過去,蘇大為心中一動。
有的是天降大火。
一生,只怕只有最後大限來臨時,那一次迫不得已的使用吧。
第二件對大唐影響至關重要的事是,高句麗發生叛亂。
自己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咕轆轆~
萬一不成呢?
以蘇大為的鎮定,這時也悶了一下:「如果我不答應呢?」
又倒過來。
之前蘇大為曾一度懷疑聖女便是騰迅化身。
能戰的,都死了啊。
但你為何……」
「那你懷裡的女人,便會死。」
念李敬玄舊功,將其貶為衡州刺史,后又改任揚州長史。
還有一絲,對蘇大為的期望。
要被恐懼給吞噬了。
洛陽,紫微宮。
「從陛下開始用替身上朝,自己在偏殿修鍊服氣之法,便已以是明顯的信號,陛下你已經倦了,累了。」
求援信遞至安西大都護裴行儉面前。
他看了一眼門外。
心裏也不免會有應激反應。
每次發作,便頭痛欲裂,痛不欲生。
實在匪夷所思。
他當然可以繼續反駁。
第三件事是,大唐官名復舊,同時改元咸亨。
其間互有生負。
連你抗旨不歸,朕都忍了。
從太宗時期,數十年間,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的唐軍,從未有一刻,顯得如此衰弱。
就到這裏吧。
無心理政。
需要尋找聖女解決。
對蘇大為的用心。
雙方總計投入兵力不及七萬。
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軍敗於西突厥。
當然,他知道那個緣由。
只有似有若無的檀香,在空氣里隱隱回蕩。
他只是默默點頭,平靜道:「臣知道。」
「明明說了半年回來,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都兩年了,為何現在才回來!為何現在才回來!」
但是蘇大為沒有。
做好最壞打算。
李治神色劇變,一句話在嘴裏接連改口。
一句話,能決定無數人的生死。
他並不相信,蘇大為真的會背叛大唐。
當時自己還將蕭禮錯認是蘇大為。
一聲嘆息:「蕭老連一滴酒都沒留下,喝得這麼乾淨。」
試探著道:「這次回來待多久?就不走了吧?柳娘子那裡,朕一直派人好生照料,還請孫仙翁為其調理,你可放心。」
真好啊,真想回到,那個時候。
除了聖人病勢加重,太子輔國。
一戰皆沒。
而大唐版圖的邊角,無數藩屬國,開始動搖。
臉頰的肌肉抽動著,彷彿見到這世上最大的奇迹。
又有帝王尊嚴臉面,被對方踐踏的憤怒。
李治看著他,聽著他吟出長詩,彷彿又看到昔年蘇大為站在含元殿上,朗朗吟出那首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朕卻要指望他相救。
面孔黝黑。
在這一瞬,都隨著唐軍覆沒,化為灰燼。
春夜寒冷。
蘇大為平靜的臉上,眼中閃過深思:「什麼樣的條件?」
突然聽到李淳風發出一聲輕哼。
昔年李治為了保養身體,找一替身糊弄朝臣,自己則尋偏殿潛修,便已經玩過一次。
八月,西域氣溫驟降。
蕭嗣業感覺自己渾身骨頭都在發痛。
在李治殷勤期待的目光下,蘇大為緩緩道:「陛下身上的事,蘇某雖不清楚來龍去脈,但也能猜出一二。」
但是,有意義嗎?
這一瞬間,許多熟悉的面孔從眼前劃過。
就連梅花,都在這寒風中瑟瑟發抖。
他是大唐的聖人。
唐軍不得不暫把精力投到東方。
少女笑著,奔跑著,回頭頻頻向李治招手。
但蘇大為明明這樣年輕,沒有自己幾百年的閱歷。
一時四下雪白,纖毫畢現。
以整個山巒為體的騰迅。
天底下有這樣的霸王套餐?
「阿彌,只要你救朕出去,還朕自由,你要何條件,朕都答應你,宰相夠不夠?國公呢?再不行,朕可命你為輔國大臣,可追責太子,如何?」
「我知道你想問什麼,你懷裡的女子,我也有辦法治。」
做為大唐朝廷致仕的高官顯貴,在這一刻,環顧身周竟無人可言說。
比身體傷痛更令他痛苦的,是精神的折磨。
一些銳意進取。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
什麼廟算。
蘇大為按住心頭的冷意,雙眸射出光芒,直透向騰迅。
守著大門的老太監,撩起浮腫的眼皮,向著殿內看了一眼。
恰在此時,外面烏雲破開縫隙,有月光自縫隙灑落,如一片瀑布湧入殿中。
轉瞬便消失在黑暗中。
只能依稀看到氳氤光霧中,那驚鴻一瞥的驚世容顏。
種種痕迹,皆指向巴顏喀拉。
若是換一個人,只怕已經要跪下磕頭,誠心悔過了。
證明自己,才是太宗最出色的兒子。
最後定格在那穿著石榴紅裙的少女模樣。
答不答應?
任酒水從嘴角溢出,沾染了鬍鬚,浸濕胸襟。
一甩手將空酒壺擲出,一時悲從中來。
如今,如今真的蘇大為回來了。
「我現在無法告訴你,須你先答應。」
他能出現在這裏,是因為大能的神通。
西達鹹海,北至西伯利亞冰原,東至庫頁島,南至華夏最南島嶼。
那可是十萬唐軍府兵精銳。
「昔年太宗即位,便請高祖退避,頤養天年,如今太子登基在即,陛下也在此靜養,一引一啄,莫非天定乎?」
這絕不是沒有意義的壁畫。
聰明人面前,說那些借口有什麼用。
都在與內心黑暗中的孤獨、恐懼搏鬥。
不管李治是否明白,這就是他的真實想法。
若是尋常異人,被他眸光一掃,自然纖毫畢現,再無秘密可言。
而如今,他不過是一個久病的中年胖子。
蘇大為向著李治深深一拜,揮袖而出。
似在驚嘆。
說到這裏,竟意外的找到一絲心理安慰。
無數大唐英魂熱血澆鑄的西域,無數大唐士卒埋骨之地,已經搖搖欲墜。
眼神深邃而平靜。
一個年老昏聵的老太監,懷抱著拂塵,斜靠著殿門。
李治激烈的心跳,陡然停住。
那麼基層、底層,普通士卒,能活幾人?
就連蘇大為的天目窺探,也被阻隔在外。
李治用力頓了頓腳:「你知道,朕等你等得多辛苦,你知道朕這兩年,是怎麼過的嗎?」
嘴角帶著似有若無的笑意。
此殿偏僻,只有一盞清油燈。
「為何?」
「你回來了?」
連大將身邊親軍尚不能保全,連中層將領都幾乎盡沒。
而每一位帝王晚和_圖_書年,必沉迷於佛道之術,煉丹、尋長生之法。
大唐,怎麼會失敗?
那時的他,對皇帝的寶座,連想都不敢想。
又轉過頭去。
據稱輔政的武后,為此大發雷霆。
然後被一隻大手抄起。
他眼中透著精芒,透著深沉,還有一種痛惜之色。
那是一副副原古先民壁畫般的圖符。
看向外面的黑夜,心情無比蕭瑟。
李治從方才的亢奮中醒悟過來。
而且因為自己參加此役,朝廷那些懷疑蕭禮給李敬玄挖抗的聲音,自然也就平息了。
幕後定然有更強大的手,在推動一切。
畢竟,他考驗蘇大為已經十八年了。
對方以「天機不可泄露」,不吐出任何有用信息。
大唐!
西晉郭璞注:「或作女媧之腹。」
當要擁有一切。
以及,東亞最強大的帝國。
最終,喊出了只有在私下場合,才會喊出的稱呼。
他做了生平第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不曾想,最後竟落到這般田地。
此次交手規模不算太大。
形如飛龍。
經過半月深思熟慮,為維護大唐在西域的統懾。
若非新晉兵部尚書蕭禮是自己二兒子,這顆大好頭顱,說不定真得被斬。
他的肩膀顫抖。
「蘇大為,也不是什麼都料中了,他曾說老夫兵敗,就算不死,也得遭個流放,結果是李敬玄被貶,老夫稱病致仕,還能苟活於世。」
李治微微一愣,腦中急轉。
彼時李敬玄對新晉兵部尚書蕭禮多有不滿,言蕭禮不知兵,把朝廷精力投在遼東,忽略西域,乃捨本逐末,欲斷大唐國本。
民間有言:無不敗之軍,也無不滅之國。大唐自立國起,凡數十載,正所謂強弩不可穿魯縞,大概,已經到了盡頭。
泰山封禪之後,無論是他個人,還是大唐,都顯出頹勢。
「莫非,蘇大為真與囚禁朕的人一夥?」
蘇大為聽著騰迅說話,只覺得荒謬。
這是不爭的事實。
那個時候,只想著我為九五至尊,我為皇帝。
蘇大為在沉思。
一種怒其不爭之意。
來自西北的寒風,吹過蔥嶺,過秦嶺,入長安。
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
比之垂垂老朽的李治,那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李治劇烈咳喘著,大聲道:「來人,朕不舒服,來人!」
「沒有。」
但是李治更傾向另一種可能。
好像,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顯然情緒激動至極。
又雲:「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
嗚嗚~~
他身上帶著若有若無的一團霧氣。
究竟是誰勾引的誰,已經不記得了。
然而,沒有意義。
李治臉上露出錯愕之色。
安西大都護府,搖搖欲墜。
蘇大為搖頭:「我現在不能確定是誰囚禁陛下,不過,這不重要。」
他之所以堅持到現在還沒瘋。
先後征服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等廣大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始為吐蕃所阻。
蘇大為看向李治,雙眼冷靜得可怕。
仰頭灌著酒。
所謂當年的離開,只是一個陰謀。
甚至遠超一般詭異。
向著騰迅緩緩問出對他最關鍵的問題:「是不是要救小蘇,就一定要答應你的條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那時候,上官婉兒帶著蕭禮披甲上殿。
良久,他踉蹌倒地,發出野獸般凄厲號叫。
李敬玄僅以身免。
縱然奪舍成功,以那老貨衰敗皮囊,還是五肢不全之人。
「參見陛下。」
「蘇大為,阿彌!你,究竟去了哪裡,若你在軍中,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我大唐……大唐敗了!」
賊你媽的!
雖然盤坐在雲床上,卻顯得心浮氣躁。
那是李客師與蘇大為兩人同屬鯨息的獨有呼吸之術。
可是,真的敗了啊!
哪一個沒有一大幫擁簇,哪一個不比他更得父皇歡心?
目光彷彿跨過無數時間長河,落在蘇大為身上。
太宗沒做到的事,在他手上一一做成了。
李治隱隱覺得聲音有些耳熟。
民心惶惶,一時間,風雨飄搖。
……
第四件事,則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李治猶豫了一下,終於不忍了,眼睛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你是怎麼進來的?可知朕如今處境?」
輕輕搖了搖。
這令李治吃了一驚。
蘇大為聲音抑揚頓錯,極富韻律和感情。
常自負知兵,屢有驚人之語。
「我等了許久,就是為了等到你,只要你答應,許多問題,自可迎刃而解。」
蕭嗣業雙眼大瞪,喉嚨咯咯作響。
「是。」
他雖有金剛六如所傳意識和圖書轉生法。
朝中宰相李敬玄自去歲大病一場后,性情大變。
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蘇大為既在此出現,有兩個可能,一是蘇大為根本就是與那幕後之人聯手。
大唐在動蕩中,經過了一年元日。
他此次能回來,便是明證。
渾濁的雙眼中,亮起光芒。
父皇的一切,朕都要繼承。
終於,輪到他了,熬出頭了。
直到遇見那個命中的女人。
因病重無法視事,隱居養病的聖人。
但那蕭禮不過蕭嗣業二子,有何能耐鎮住左右領左右府,還有朕的百騎緹騎。
李治的臉孔脹紅。
正在嗚咽嘶吼的蕭嗣業突然像是被點了穴般,身子一僵。
如潮起潮落。
更讓人在意的是他的腰上,掛著一個紅漆葫蘆。
更有對方辜負自己期望,令自己苦心造詣,計劃落空的怨念。
六月,兵鋒直指碎葉水。
還有李客師、李淳風這些人。
濮王李泰。
他想衝出殿外,他想怒吼,他要咆哮老天不公。
巴顏喀拉山,神女峰地宮之中。
「不行了,朕不成了。」
似乎,就沒有一個好消息。
這個時期,大食帝國對外征服達到一個高峰。
「陛下,你執掌大唐二十載。大唐在你的帶領下,東西萬里,設立安西、安北、單于、北庭、安東、安南六大都護府。
站在殿中之人,一身青衣,兩肩寬闊,氣定神閑。
哪怕蘇大為不懼這威勢,可小蘇呢?小蘇怎麼辦。
殿宇冷清。
聲音繼續響起,透著平靜。
一處僻靜偏殿。
商貿繁華。
臉孔漲紅。
他在推演騰迅的意圖。
這聲音渾厚,低沉,頗有些遺憾,又似帶著無數複雜的情緒。
不過想起蘇大為,蕭嗣那張皺紋密布,隱透著愁苦肅索之色的臉上,忽然又浮起一抹自嘲。
穆阿維葉繼任哈里發以後不久,就調兵遣將,東西兩面出擊。
爾後,他猛地抬頭。
一眼之下,心中頓時一驚。
萬國來朝。
死在洶湧的胡人鐵騎下。
要建功立業,證明朕的偉大。
奇怪。
可恨啊!
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找不出來。
下旨要斬李敬玄首級,夷平三族。
調整身體至完美狀態。
乃是聖人李治病體沉重。
哪怕再怎麼理性。
悔恨啊,悔沒聽蘇大為之言。
「是臣。」
「恥辱啊!」
這一仗,幾乎摧毀了他數十年來的信念。
「你已經老了。」
那是心中暴戾的陰神在躁動。
一停下,就感覺要被黑暗吞噬了。
怎麼能失敗!
命其收容波斯總督卑路斯,抵擋大食兵鋒。
那人何時來的,又是何時避過看門的太監進來,李治竟全然不知。
西域叛亂。
赫然便是離開大唐兩年的蘇大為。
改天換日。
蘇大為向著李治深深一禮。
莫不是要奪了那老太監的?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似狼,似獸般的痛苦哀號聲,從蕭嗣業身體不斷發出。
出現在大食人面前的,是敞開胸懷的富饒土地。
也不重要了。
悲憤之情,難以自抑。
可以說是除了安西大都護外,大唐折衝府僅存的精銳。
只是到這個時候,蘇大為依舊保持著冷靜。
為何朕竟落到這般田地?
雙眉如劍。
騰迅的聲音,依舊是從容不迫,好像掌握一切生靈生死的神明。
渾身沐浴著光芒,純潔得好似天使般的騰迅,佇立在冰棺旁。
此時雄踞中亞的大食國,經過四大哈里發時期,進入倭馬亞王朝,即穆阿維葉一世時代。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友離為憶君。
這是大唐百姓這些年來,最寒冷的一個元節。
李治急切道:「既已知道,那你救朕出去,待朕重掌大權,定不吝重賞!」
總不能兒子陷害老子吧?
只不過,這一次是玩真的。
萬一轉生失敗了呢?
但太子年幼,羽翼未豐。
下旨令太子李弘掌國,皇后武則天輔政。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沒有人知道他在此。
氣脈悠長。
隱隱化為大地龍脈一部份。
盤膝而坐,髮鬢已現灰白的大唐聖人李治。
這一次改元與舊時不同。
唐軍也就勢撤回四鎮休整。
如此激烈的政變,權力更迭,居然沒有在朝堂上掀起巨波,這也是李治自己種下的因果。
不行,不能太興奮,不能功虧一簣。
既勾起蘇大為昔年背叛自己,離開大唐,抗旨不遵的恨意。
早些年他以自己年老,一直裝病,那時嘴裏說病,可從沒認為自己真的不行。
這個時候,還會有誰來?
守殿的老太監,竟看不見他。
看著那團模糊的身影。
而聖女,又是苯教出身,自然需要返回聖地。
「
www.hetubook.com.com蘇……縣……阿……阿彌。」
若蘇大為在此,唐軍何至於到這一步。
一定要不停的奮鬥啊。
他遲疑著,向前緩緩走了兩步。
似乎,大唐雄踞天下的局面,已經悄然改變。
但是又不敢深想。
這一生,他都在隱忍,都在掙扎求活。
他的眸光深沉,言語里,有許多未盡之意。
「你你……」
不行,不能停下。
那是一種衝破禁忌的快|感。
有的是天穹破裂,各種妖魔從破口湧入。
他不禁再一次想起了那個人。
雖然看似冷酷,看似任意妄為。
那個無數次想起,卻又故意選擇遺忘的大唐名將,蘇大為。
大唐藩屬突騎施與之交戰,大潰。
難道大唐不是百戰百勝的嗎?
滅高句麗,平西域,設都護府,滅吐蕃。
「那你……」
外面並沒有別人。
這種人,有自己的底線和堅持。
畢竟蘇大為也不是全知全能。
太宗的武才人。
這既是天道,也是李治帝王運勢,到頭了。
昂首闊步從殿門走出。
他當然知道,不會有人理自己。
太憋屈了啊!!
華夏版圖之大,遠邁秦漢。
無非是心中最後執念難消。
戰局一度僵持。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現在想來,衰老的軀體,都有一種住的激動亢奮。
還有一個飛舞上半空,人首蛇身,好似傳說中女媧的天女,手捧巨石,飛向天空。
哪怕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無法保持這樣完美的狀態。
後為太子李弘勸阻。
但是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你至少應該透露一點信息,讓我做判斷,否則我怎麼知道,你要我做什麼?難道要我去死,我也答應?」蘇大為雙眸亮起血紅之芒。
他忽然長嘆了一口氣,佝僂的腰肢挺起,一瞬間,從一個頹喪的中年男人,又變回那個九五至尊,那位天可汗,大唐聖人。
如今太子李弘年富力強,正是大展鴻圖有為之時。
遭遇平生未有之大敗,簡直奇恥大辱。
並沒有因為被騰迅誘至此處,而有絲毫情緒起伏。
地宮四壁,已經從毫無生機的石頭,化為蠕動的血肉。
只當看不到。
首先是大食興盛。
若是蘇大為在此,當不致於有此大敗。
物極必反!
一陣如猿啼般的嗚咽之聲,從蕭嗣業深埋在膝上的白髮中傳出。
他已經失去了權柄。
那自然是小蘇的身體出了狀況。
更像是蘇大為後世所知,那個關於華夏創世的神話。
但騰迅並非普通異人。
一個人能裝一時,絕不能裝一世。
還活著嗎?
設身處地。
裴行儉面對西域各國叛亂,還有虎視眈眈的大食威勢,左右支絀。
地宮中,隱隱傳出悠長的呼吸聲。
為的是將自己架空。
大將哈賈吉·本·優素福在阿卜杜勒·馬利克時代率領阿拉伯軍隊向中亞挺進,東線大軍于公元664年,即大唐麟德元年,佔領波斯。
李治一時啞然。
就算知道,又有誰在意?
假若是自己,到了這種境地,面對一個幾乎是無法戰勝的,如神祗般的存在。
此時的蘇大為,實過冷靜,簡直剝離了一切人類的情感。
但若非萬不得已,誰又願意舍卻肉身?
他心中像是有一團烈火在燒灼。
李治暗呼僥倖。
以至晚節不保。
同一時間,來自帝國核心,聖人李治的聖旨,也由傳旨太監王承恩,頒于裴行儉。
對李治來說,只怕比殺了他還難過。
各種念頭,在李治心中交織。
還遠遠的放在角落。
向那陰影中高大男子看去。
哪一個不比他強千百倍?
大唐九五至尊,天可汗,聖人,這麼多加在他頭上的冠冕,如今,無人問津。
然後揮師北上,進軍中亞內陸地區。
而且可惡的頭風,不時的發作。
懷抱拂塵的老太監聳拉著眼皮,倚著門檻,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
大唐之盛,前所未有。
他一直在想,想找出答案,找出是誰在幕後。
甚至做出一些衝動之事。
能興滅無數邦國。
「陛下,你的身體、精神、意志,已經過了最好的時候。」
凡以此強大者,也必以此敗亡。
李謹行、阿史那末、鍾子期、婁漢道、權定疆、蕭崇信、言忠節、魏仲道,那麼多大唐中層將領,未來可能培養獨當一面的種子,死了,都死了。
他還得繼續裝老實孩子,盡心伺候好太宗起居,展現自己的孝心。
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半個月後,被西突厥與回紇聯軍大敗。
他沒有心思去細想這些。
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
他的手指下意識指向對方。
包裹著騰迅的光芒,如一枚光繭,隔絕內外。
「
和圖書來啊,快來追我啊~九郎~~」
這份定力,也不由令桂建超心下暗自動容。
但是要救小蘇,這似乎又是唯一希望。
隨著這兩字傳出。
在經過短暫試探后,雙方展開激戰。
莫非朕也要落如此下場?
幼年時,他弱小,只能看著頭頂那一個個厲害的哥哥們鬥來鬥去。
雙眼深深的看向蘇大為。
站在大唐第三代帝王的角度,李治無疑做得很出色。
情緒、精神、意識,一切都保持在完美無漏的狀態。
這一仗太慘了!
蘇大為也很期待,看著新帝登基,會給大唐帶來怎樣一種氣象。
憶昔麟德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那目光如同冰刀一般,深入李治骨髓,彷彿看透他的心肝脾肺腎。
業已致仕的蕭嗣業,身上裹著厚厚的羊毛氈子,坐在廊下。
但現下,聽騰迅所說,這一切,皆是她的安排?
經過數番博弈,李敬玄得武后首肯,親率十萬唐軍,前往西域平叛。
只有乖巧順從,艱難乞活。
李治的瞳孔猛地收縮:「你……」
「陛下,你不認識臣了?」
太子承乾。
蘇大為不知政變之事。
「但是,你須答應我一個條件,我才能告訴你一切。」
有的是卵胎被巨人一斧劈開。
絕不可能叛唐。
這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無論是太史令李淳風、丹陽郡公李客師、袁守誠,又或是行者和熒惑桂建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騰迅身上。
一眼可看到殿中,那個古舊丹爐后,一方雲床上。
蘇大為冷笑中。
騰迅依舊是方才那樣,光芒吞吐間,隱約見到她的嘴角微微泛起:「天機不可泄露。」
只能努力瞪大眼睛。
說起這句話時,李治不由想起兩年前的事。
未及赴任,便病死路上。
「阿娘那裡,我已經看過了,感念陛下照顧她,特來致謝。」
一想到這裏,一種莫名滑稽、荒謬,無可自抑的憤怒,各種情緒念頭紛沓而來。
朝中大小事,一時悉決于武后。
朝廷震蕩。
吳王李恪。
令蕭嗣業原本傳奇的一生,在晚年添上恥辱的一筆。
蕭嗣業心中情緒奔涌。
能念出這樣詩句之人,必然有一個乾淨的靈魂。
這不是威脅,而是陳述事實。
李治清楚,若自己現在死在這裏,只怕也無人知曉。
站在那裡,身形異常高大,如巍巍青山,天人臨凡。
「陛下。」
何況,這偏殿如此荒涼。
證明朕的存在!
唐軍損兵折將。
然而,沒有意義。
就算想奪舍轉生,又到哪裡去找軀殼?
但李治已經無心聽這些了。
從登基時起,想做遠超秦皇漢武,超過太宗皇帝的千古一帝。
李治目膽眥裂,戳指指向蘇大為,厲聲道:「蘇大為,你……好大的膽子!你敢負朕!」
「你……胡說!朕還沒老,朕還活著!」
這一瞬間,他腦中飛快的閃過從小到大,這一生的畫面。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
世事如棋,殊難預料。
李治雙手下意識揮舞著,彷彿他昔年初登大寶時,站在龍椅前揮斥方遒。
「這些年,朝政皆由武后、太子在打理,陛下醉心長生之事,沉迷佛道密宗,煉丹服藥,修鍊秘法,早就無心政事。」
只是縱然李敬玄身死。
甚至有了上次的事,群臣大概真以為,聖人又找地方修鍊想求長生去了。
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再然後,阻擋大食軍的吐蕃人,一夜之間,忽然不見了。
「那你為何要將我引到這裏來?」
殿前五珠青松,蜿蜒而立。
還要做出比父皇更偉大的偉業。
蘇大為沉沉道:「時代不同了,陛下該將大唐託付給太子。」
對大唐,也飽含深情。
恰好照在那人身上。
其中有曾經歸降的西突厥、回紇。
李治已經老了。
裴行儉親率精銳一萬,並統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僕從,共計大軍三萬,沿碎葉水列陣,與大食黑甲兵隔河對峙。
要他在這種情況下答應,實在難以決擇。
紅裙飛舞翩翩。
她一定生得極美。
此時殿外烏雲籠罩星月,殿內黯淡無光。
他的內心,終身都在與太宗的影子搏鬥。
但顯然,都有著同樣的打算。
媚娘。
「你眼下出現在這裏,乃是我的意志,將你接引至此。」
李治又不好意思自己走過去拿燈。
阿彌,已經不是過去那個阿彌了。
何況此法究竟若何,沒試過誰能知道。
手裡還抓著一個。
蘇大為所問,何嘗不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似是復甦的內臟。
誰知,竟是蕭禮擁兵叛亂。
視線穿過門檻。
「是。」
一個個強大的敵人,都倒在面前。
他的表現,真的太穩了。
替身沒有,李治是真的被人幽禁於此,出不去了。
不想竟被他言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