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是啥(二)
雍正給霍崇定了個性,老十三和哥哥的想法完全一樣。這一對比,兄弟二人就明白了這件事是沒錯的。
老十三點頭稱是,「皇上聖明,這等人真是居心叵測!」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張角的太平道發展到中國的許多地方,教徒人數達到了幾十萬。而張角就以教主的身份來佈道,據歷史記載,他佈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給人治病來擴大影響。張角還自稱「大賢良師」,把自己看成大眾的先覺者。他把全國信徒按照地區,建立了軍政合一的組織「方」,共設三十六方,各方首領稱「渠帥」,在民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讓這樣的制度擴張開來,那朝廷又該置於何地呢?
就如滿清朝廷,要是什麼事都由皇帝親自指派,皇帝累死也忙不過來。而且每次都要各種布置,國家哪裡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
說完,雍正又惱怒起來,「此案辦了之後,便要那些密奏的,嚴查此等人物!若是hetubook•com•com朕早知道霍崇竟然如此,早兩年不過一道旨意就能處理了他!」
眾人一路衝到淄川縣,拿出了聖旨與山東巡撫的公文,辦案開始了。
能用人,就如皇帝一聲令下,官員在制度下營運起來,進而解決問題。皇帝要做的只是詢問那幫做事的人,事情做到什麼地步,都遇到了什麼。
這行動可謂快捷,大有兵貴神速的姿態。雖然他們只有幾人,到了山東之後見到山東巡撫,山東巡撫一聽立刻派了五十人馬跟隨欽差一起去辦案。
老十三連忙說道:「皇上,此事並非小事。霍崇又在山東有點聲望。若是讓山東巡撫督辦此事,霍崇又沒有造反的證據。把他抓起來,反而讓官場眾人不明所以。便是給霍崇這狗賊一個臉面,派欽差侍衛到山東,與山東官府一起將霍崇抓了,將其送回京城。不然,山東官員們若是自己動手,怕是要打草驚蛇。」
雍正
https://www•hetubook•com•com想了想,覺得自己的十三弟說的沒錯。山東官員的那個尿性,想的定然是霍崇的財產,甚至有些不成器的只怕還要通過通風報信從霍崇這裏勒索一筆。
老十三聽完連連點頭,就與雍正商議起如何完善密奏制度。至於霍崇本人,兄弟二人其實並沒有放到心上。
霍崇能賑濟,而且是真的賑濟,並非這時代簡單的救命。這足以證明霍崇不僅有財力,更有足夠的營運能力。
有營運能力靠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需要大量能執行霍崇想法的人。這就證明了霍崇能聚眾。
張角是中國東漢時期(約公元2世紀)人,早期道教派別太平道的創始人。他與兩個兄弟張寶、張梁三人都信奉道教。
霍崇能用人,又建立了一個「種福」的體系。這就不能再用「聚眾」來形容。
東漢末年他們兄弟三人宣傳太平道,加上早期流行的「黃老」思想,並把這種思想化
https://m•hetubook.com•com為自己的教義,廣泛向信徒們宣傳。太平道的教義宣稱在天上有鬼神監視人們的行為,並根據人們行為的善惡來增加或減少他們的壽命,要求人們多行善事,少做壞事。雍正想了想,「讓山東巡撫操辦此事。」
說完,看著怡親王並不認同的神色,雍正問道:「十三弟,可有何不妥?」
霍崇就是個能用人的人。這個傢伙不僅能用人,更是組建起了一個「種福平台」,這就比用人還要高了那麼一點點。他有了制度,靠這個制度將百姓給組織起來。
霍崇那江洋大盜的做派,得知消息之後定然要逃跑。雖然雍正知道自己絕非是空穴來風,胡亂殺人。可下頭的人並不知道,霍崇這麼一跑,到時候又是各種對雍正不利的說法。
種福,指的是霍崇給種下的福報。既然是霍崇種下的福報,從霍崇這裏接受種福的百姓得到了收益,自然要拿出一部分回饋給霍崇。
由於當時社會腐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張角就順勢而起,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動了黃巾大起義。在起義失敗后,太平道也就基本上銷聲匿跡了。和*圖*書
想來這兩位都覺得霍崇此時不過是地方上一個大戶,頂多是披著官皮的大戶。收拾霍崇真的如探囊取物一般。
第二天雍正親自下旨,命貼身侍衛張衛領了幾名侍衛,領了聖旨直奔山東。
雍正聽到這裏,眉頭已經皺起,恨恨的說道:「這些官員想的都是這些小事。全然不把國家大事放到心裏。眼見霍崇能納稅,就縱容著霍崇。哼!便是那些狀告霍崇的,滿心想的也都是錢。這才讓那霍崇做大!只是朝廷派遣欽差,也太看得起霍崇那狗賊!」
想到這裏,雍正嘆口氣,「便依了十三弟!」
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么?
現在雍正靠著真憑實據催收欠銀,朝廷裏面已經各種混淆視聽的說
和-圖-書法。甚至各種說雍正是暴君,是抄家皇帝的風評。
根據董知縣所寫,霍崇可不是那種出行就前呼後擁,帶著數以百計的徒眾招搖過市的那種人。如果霍崇真的這麼干,那些攻擊霍崇的人早就把這個拿出來當做霍崇的罪行了。
一個人不用通過聚眾、擺排場,就能調動錢財和人力組織賑災。這就是能用人了。
大概是的。
老十三怡親王平素被認為是一個寬容的人,是一個可以饒恕別人的王爺。此時他根本不提及霍崇到現在也沒有害過人,是不是可以饒恕。而是直接詢問雍正,要派哪方人馬去抓捕霍崇這個當代張角。
說到這裏,雍正一時說不下去,生起了悶氣。
「皇上,臣督辦清理欠銀之事。各地官員此時都如熱鍋螞蟻般,霍崇經營數年,已經頗有財產。若是讓山東巡撫督辦此事,山東官員們想要的只怕是霍崇的財產。」
雍正甚至有些感嘆,「這等賊人竟然能逃脫密奏,真是該死了!可見密奏當更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