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四次大敗(二)
運河被切斷的消息以六百里快馬的速度送到了京城。連最努力鎮定的老十三都維持不住心情,難得的罵人了。反倒是老十四,一臉的憤怒,卻不吭聲。
想到這裏,雷虎稍稍試探道:「劉團長,像都督不好么?」
將軍班隆眼瞅著前面的士兵攆著兩頭野豬沖了過來,彎弓搭箭,嗖嗖射去,一頭野豬中箭,隨即發出怒吼。班隆心中很是失望,他以前真能做到一箭就重傷野豬,現在卻做不到。只是三天沒吃飽飯,就這般樣子了么?
想出了個思路,班隆前去見巴賽將軍,行禮后就詢問大將軍準備如何應對眼前局面。
雷虎當即命道:「把他們的炮車打退!」
「參謀長為何發笑?」負責指揮臨沂守軍的劉時旺打趣的問道。
「我等前往青州。」巴賽大將軍有些不自信的說道。
班隆心中大喜。將軍這麼講自然是最好,若是由班隆說出來,一旦被否定,那就只能考慮強行突圍。
等劉時旺率軍而去,雷虎想到了錢清。自己這邊好歹有臨沂這麼堅固的城市可以把守,錢清深陷清軍重圍之中,才是無比危險的事情。
江、浙、皖、贛、湘、鄂六省所征漕糧為征米,是漕糧的主要部分,作為八旗旗人兵丁餉米和王公百官的俸米。其中22萬石為糯米,又稱白糧,從江蘇省的蘇州、松江、常州三府與太倉州,以及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府徵收,供應內務府、光祿寺,也作為宮廷和紫禁城兵丁、內監與王公官員俸米等。
負責架橋的工兵營長注意到錢清的目光,有些尷尬的說道:「附近有家大戶,家裡有壽木,看著不錯。」
班隆板著臉答道:「立刻都吃了!」
也不管工兵營長有沒有聽出諧音的意思,就指著運河說道:「那邊也處置一下……」
可說完,參謀又覺得不太能相信這樣的事情,指著遠處綠色的山野,「這麼多吃的,他們為啥要打獵?」
「那就得對罵好久。罵一兩天也有。」
「打獵?」參謀思索了一陣,突然明白過來,「這麼說,有道理。」
正盤算見,遠遠就聽和圖書到水面上傳來動靜。再過一陣,動靜越來越大。岳鍾琪知道事情不對,趕緊讓手下戒備。過了好一陣,有兩艘小船急匆匆劃了回來。
楊從容撓撓腦殼,不自信的說道:「俺覺得他們像是在打獵。」
不等老十四說話,老十三嘆道:「漕運的錢才是大事。」
親兵滿臉喜色的去叫人,班隆不禁回想起昨天的事情。另外一位將軍先去打獵,送來了半頭豬。在大帳里的北路軍主帥巴賽將軍當即大罵起來,說的都是他跟著康熙西征準噶爾,沒吃的,把最後一口吃的給主子。弄到一碗水,給主子喝,自己喝馬尿。
總之,在這群成年人無可奈何之際,年輕的弘晝反倒承擔起勸說的責任,「此時還不到漕運之時,只要擊破賊軍,還不耽誤。」
岳鍾琪卻沒有這麼樂觀,「只願上天眷顧,能一舉擊破才好。」
雷虎收起獰笑。對於霍崇的六師弟劉時旺,大家還得有些最起碼的禮貌。
本以為說的十分清楚了,卻見劉時旺居然皺起眉頭,不解的問:「清軍看打不下來,豈不是要退么?」
清軍並沒有如漢軍參謀所想的那般摘野菜充饑,這幫人根本就沒想到有這樣的解決辦法,最重要的是,這些軍戶出身的軍人也不懂得分辨野菜。
天色黑了,鄂爾泰與岳鍾琪沒有去休息。鄂爾泰看著準備好的火船,對岳鍾琪贊道:「岳兄這法子真妙。火船燒了賊軍的浮橋,正好能令他們收尾難顧。正好各個擊破。」
聽的班隆將軍等將軍都低頭不語。既然送豬給主帥只會換來大罵,班隆也不想觸霉頭。自己趕緊吃完是正經。
又過一陣,有些人跑了回來。經岳鍾琪手下盤問,乃是最前面小船上的人。這一問才知道,原來漢軍竟在水裡放了鐵鏈。鐵鏈上還連了鐵蒺藜。船隻過去之後就被鐵鎖擋住,落水的人又被鐵蒺藜割傷,勾住。根本別說去燒了浮橋。連靠近浮橋都辦不到。
這邊話音未落,已經有偵查員跑來稟報,「參謀長,一支清軍繞過山路,想繞到咱們背後。」
隨和-圖-書班隆將軍一起來打獵的都是親兵和親信,把兩頭野豬吃的乾乾淨淨,就詢問班隆將軍,接下來該怎麼辦。
雷虎打打看不起劉時旺的判斷力,只能勉力解釋,「劉團長,若是有人打架,一時間打的血肉橫飛,死了好幾個人。你覺得他們能打下去么?」
現在既然已經沒有輜重,能考慮的就是向東南,走青州那邊。然後一路前往蘇北。至少那邊現在還是大清的地盤。
鄂爾泰卻嘆口氣,岳鍾琪知道鄂爾泰的失望,只能勸道:「總督大人,咱們給朝廷寫奏摺吧。」
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各省漕糧的征兌截至限期為每年十一月,屆時,各監兌官須坐守碼頭,驗明米色,將各船米數兌足,面交押運官。漕船起運日期,各省不同,根據路程遠近而定,南方六省的漕糧稱為「南糧」,南糧定有運過淮安的時間期限,稱為「過淮之限」。
聽到這裏,雷虎有些愣住了。這話也不知道該算是稱讚還是嘲諷。至少從表面上說,像霍崇不是壞事。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劉時旺嘲諷雷虎故意學霍崇。
按照史書上講的作對比,雷虎是客卿。錢清他們不姓霍,是外戚。此時的大漢政權實際上是客卿與外戚掌權。不過說起來,好像開國時候,大多都是如此。若是這麼講,大漢可是有光明的前程。
雷虎雖然有點訕訕的,卻努力爽快的說道:「送到嘴裏的肉,怎能不吃!」
漕糧被稱之為「天庾正供」,朝廷向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東八省徵收漕糧,額定400萬石。除去改徵折色及截留他用的部分,實際徵收一般在300萬石左右。漕糧是宮廷及王公百官、京師八旗兵丁的主要食糧來源,因而漕糧的征、運受到清政府的高度重視。
小心等著,就聽巴賽將軍繼續說道:「此次出兵之前,就聽聞臨沂被賊軍奪去,我等不能走臨沂。唉……」
岳鍾琪聽得失望,卻莫名有些安心。至少現在能確定之前選擇避戰沒錯,雖然不知道對面的將令是什麼人,至少如岳鍾琪
和圖書所料,也是一名果斷細緻的將令。做事相當周全。
劉時旺有些意外,「為何不讓他們多些人進來再打?」
收集起運河上的木船,釘上鐵環,用大鐵鏈串起來。再鋪上木板,就是一條很方便的浮橋。幾段浮橋上的木板讓錢清感覺有些醒目。有紅色有黑色。和其他沒有上色的木板頗不相同。
老十四聽到這話,才開口說道:「皇上,此次賊軍敢在濟寧與官軍決戰,定然有恃無恐。臣以為,不可過分催促鄂爾泰。那鄂爾泰備受先帝恩寵,他弟弟又被霍崇所殺,必須得信他才好。」
呯呯呯的槍聲在小清河對岸響起。楊望富舉起望遠鏡看了好一陣,才放下瞭望遠鏡。
弘晝見十四叔這麼講,索性問道:「岳鍾琪呢?」
小麥主要征于河南,供內務府宮廷之用。豆(黑豆)征于山東、河南二省,作為京師官兵畜養馬、駝的飼料。
聽鄂爾泰說的都是他所期待的結果,岳鍾琪反倒覺得有些不安。畢竟漢軍這麼做等於是切斷了運河漕運。若是這麼幾天倒也罷了,若是漢軍在這裏堵幾個月,是真要出事的。
「大人,這豬怎麼處置?」親兵試探著問。
這邊正在瞎想,就見城下有了些變化。清軍終於把炮車推到了漢軍炮兵火力覆蓋範圍內。
此時乃是四月,上一批糧食已經運完。漕運糧食來自江、浙、皖、贛、湘、鄂六省,漢軍堵住了濟寧的運河,若是讓運河無法通航幾個月,今年京城就別指望得到糧食供應。
這種時候的豬肉當然沒辦法仔細處理,豬肉的腥臊味依舊濃重,吃的班隆將軍不時皺眉。不知怎麼的,這腥臊的豬肉讓將軍想起了吃的獅子頭,開水喝起來也讓將軍想起美酒。
劉時旺想了想,說道:「雷參謀長說話和我大師兄越來越像了。」
每年這大批漕糧,都是由水路,主要是大運河北運至通州,在通州卸船以後,將其中一部分運往京師,分倉儲存。其中輸送京師糧倉的部分,稱為「正兌米」,供八旗兵丁餉米;留儲通州倉的部分,稱為「改兌米」,是供王公百官的俸米。hetubook.com•com王公百官的俸米,須自行前往通州領取。以上幾項,以入京倉的八旗甲兵之米糧數額最大,每年約240萬石。
更糟糕的是清軍丟失了糧草輜重,搶光了那幾戶漢人士紳的家,搜出來的糧食也不過一天就被吃光。現在兩大困難,一是打不過,二是沒吃的。靠打獵,沒辦法提供給一萬多清軍食物。
即便此時上層都很清楚霍崇那個「師父」劉叔與霍崇之間的關係,也知道所謂劉時旺這六師弟的來歷。但是該給的面子不能少。
火船靜靜出動了,看著小船隊在黑暗中越走越遠,距離漢軍第一道防線越來越近,岳鍾琪忍不住屏住呼吸。估算著得多久之後,火船小隊能通過漢軍最外的關卡。
因為漕運的效率就這麼糟糕,此時正好去年的漕運已經抵達。至少半年後才會出現問題。
船上的人見到岳鍾琪就連忙稟報,「大人,不知怎的,前面的船被什麼攔住,都翻了!」
「咱們見到清軍靠近就用炮轟,和對罵一樣。真的讓清軍死了幾千人,他們眼看打不下去,就會想別的辦法。」
除了糧食供應,各種南方商品以及銀子,也都得走運河運輸。京城若是無糧無錢,即便談不上餓死,起碼也會非常難過。
劉時旺欲言又止,最後嘆道:「一個人一個樣。何必非得都一個樣呢?」
除此之外,來自異鄉的自己也已經身居參謀長職位。劉時旺都在自己麾下作戰。
劉時旺帶著嘲笑的語氣問道:「這不對罵了?」
參謀連忙問河對面清軍到底在幹啥。清軍的動靜十分奇怪,真的是十分奇怪。你說他是為了試探漢軍在河邊的安排吧,清軍放槍的位置距離河岸很遠,還飄忽不定。你說他是無意這麼乾的,卻總是靠著河岸不太遠。
錢清此時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危險。她站在運河邊,看著面前呈現灰綠的河水上輕微起伏的浮橋。
錢清撲哧一笑,隨即大聲說道:「的確不錯。升棺發財,是好事。」
雷虎指著這幫膽戰心驚的清軍說道:「這些人根本就不懂打仗。他們以為勝利是奪取了哪些要地,打跑
hetubook.com•com了多少敵人。咱們就算是扔下臨沂,和清軍打贏了毫無關係。」鄂爾泰卻很有信心的樣子,「不過是些賊軍,能造浮橋已經算是厲害。那霍崇又沒來,更是不用怕。」
好在參加圍獵的清軍都餓急了眼,攻擊接二連三,終於擊斃了野豬。參加狩獵的情菌門歡呼著,揮舞著兵器向野豬衝去。彷彿打了一場大勝仗。
打不過就只能撤走。向北不行,向西不行。能考慮的方向只剩下向東和向南兩個方向。
雷虎覺得劉時旺是羡慕。甚至有些同情起劉時旺來。霍崇身邊理應親近的人,最親近的並非是霍崇的師弟們,而是霍崇的徒弟們。大徒弟錢清,二徒弟楊望富。這表姐弟兩人是公認的霍崇心腹。
之所以採取火攻這麼不靠譜的手段,其實也是岳鍾琪知道,一旦京城知道了這局面,定然會勒令鄂爾泰與岳鍾琪拚死殲滅賊軍,恢復運河運輸。那時候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
「放他們進來。劉團長,你帶兵在山區堵住他們殲滅。」
如果此時在臨沂的雷虎聽到這話,大概會放聲大笑吧。因為此時的雷虎就在城頭看著城外畏畏縮縮推著攻城武器的清軍,忍不住獰笑起來。
劉時旺想了好一陣,才搖搖頭,「這個……他們肯定打不下去。能打的都打完了。」
「咱們是牽制清軍,能讓清軍頓兵城下才好。反正其他幾路只要打贏,這一路清軍肯定要退下去。他們自然是退的越晚越好。」
自己的老爹提起他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就沒啥好話,都是各種嘲諷。最正面的評價大概就是「沒腦子」。至於十三叔「不是堅毅之輩」的評價么,也不知道該怎麼講。
「要是兩邊一個勁的對罵,你覺得能罵多久?」
弘晝看著有些失態的十三叔,心中很是訝異。安撫十三叔幾句,弘晝目光落到曾經試圖和自己爭奪皇位的十四叔身上。
肚子里有食物,班隆總算能集中注意力在打仗上。清軍退到小清河畔,就發現漢軍已經抵達小清河北岸,小清河南岸要害處也被設置了防禦陣地。清軍這一萬多人完全無法突破漢軍防線,退回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