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革清

作者:緋紅之月
革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關(二)

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關(二)

晚上,一眾錦衣衛們都換了常服。也就是說作戰用的武裝帶換成普通皮帶。又專門洗了澡,噴了香水。
聽到倭國人的規矩,馮玉寬翻翻眼。宋成廉只是聽說過,這次有機會聽倭國人說,就請教這規矩到底是怎麼回事。
馮玉寬和宋成廉對視一眼,都覺得這就是廢話。不過宋成廉並沒有因此就完全當真。等官方手續完事後,宋成廉送的時候拉住北條,「北條兄弟,若是想請你喝酒,今日有空么?」
等老闆出去,馮玉寬對宋成廉說道:「倭國人幹事就這麼一個熊樣,你可別被他們給騙了。」
兔毛里襯在華夏政權統治領域內,只是個普通的衣服配件。誰也不在意別人怎麼穿。就算是在滿清統治的地區也是隨便穿,只看能不能買得起。
宋成廉一回憶,還真如馮玉寬所說。北條的話很巧妙,始終引誘著別人覺得那是將軍的命令。然而除了空對空之外,其實任何話都不能當真。
聽聞北條的目的,又看了北條的腰牌,很快就有人帶著北條和他的隨從進了貿易處,馮玉寬已經準備回去。所以很爽快的見了北條。聽完北條自我介紹,馮玉寬對身邊的常駐代表說道:「巧了。倭國也建起海關么?」
有人附和,馮玉寬覺得解氣,這才繼續講述下去。
這頓飯吃完,也沒叫姑娘。至少馮玉寬等人離開的時候並沒有叫,至於留在這邊的北條是不是叫了姑娘,馮玉寬與宋成廉完全不在乎。
江戶時代將軍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全國其他地區分成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必須聽命于將軍。靠著這些直屬於將軍的力量,德川家擁有隨時鎮壓大名的實力。
非頂級店也有非頂級店的好處,幾名人員叫過來老闆,將一個袋子與一個木盒放到老闆面前。
北條早就聽說大明錦衣衛們辦事爽快,此時更是大大確定。雖然覺得自己還是得按照倭國人的傳統辦事,然而身體卻十分誠實,北條低聲答道:「我會派人今晚來請諸位到吉原去。」
自從德川家康建立的幕府擁有嚴密控制下的政治體制,經過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兩代將軍,幕府統治趨於穩定。
「那北條說,讓咱們建一個專門做生意的區。就跟吉原一樣。我問你,他們若是給你指了一片地,你咋辦?」
面前的大明錦衣衛們腰間是一條皮帶,掛著槍套與刀鞘。www.hetubook.com.com臨戰時候,這幫錦衣衛們使用更長的綉春刀。現在並非戰時,錦衣衛們只插了一把短刀。
「桂太郎,你以後就是專門與明國貿易的奉行。」
大明錦衣衛們衣服外面黑色,裏面紅色。已經進入倭國貴族範圍,而錦衣衛們又穿了白色絲綢中衣,這套裝束放倭國武士身上,大概就可以被勒令切腹。僭越到如此地步,非死不可。
全國的大名分為三類,親藩、譜代和外樣大名。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制度即幕藩體制。
看了這幫傢伙的姓氏,一條、二條、三條,都是名門。看來各路大佬都拚命往這個大肥差裡頭塞人。
「你先弄清楚這片地到底歸誰,不光是以前歸誰,還有現在歸誰。這塊地旁邊是誰。到這片地的路是誰管。你若是覺得那北條說了將軍的意思,就可以相信。被坑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也是沒辦法。日本人愛光腳穿著鞋,又格外的講什麼體面。華夏這邊也不想失了面子。炫富當然沒必要,因為那太低級。只要更乾淨,更香噴噴一些,就是倭國人花多少錢都做不到的。
所以倭國的「鎖國體制」最終確立起來,更多的卻是針對歐羅巴來的洋教,並非針對中國與倭國的貿易。
抬起頭想感謝,就聽馮玉寬說道:「給你了。你好好用,好好學。也多增加些內容,把這個交給以後來的。俺這次回去之後就要退休啦,年紀大了,跑不動海路。以後就看你們這些小兄弟們。」
眼前的大明錦衣衛們不僅人手一條,槍套與刀鞘都是皮革製成,非常漂亮醒目。可見這些人在海那邊的大明起碼也是中級武士。
眾部屬們起碼非常禮貌的想北條桂太郎行禮,完全不在乎他們以前顯赫的公卿身份。
北條選的店並非頂級的店。也不知道是他現在消費不起,又或者是他擔心在這邊遇到什麼級別更高的大佬。
1616年,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採取了進一步禁教措施。主要內容是:第一、進一步取締洋教;第二、一切外國船隻均不得在大名領地通商,只能在長崎和平戶從事貿易活動;第三、中國船隻不受此規定之限制。
宋成廉覺得理解不能,只能央求道:「能不能舉個例子?」
老闆這才趕緊點頭哈腰的表示明白了。和圖書然而到最後也沒給說個明白話。
北條喝的來勁,突然就沒了那般壓抑,心中所想不覺就說了出來,「聽聞大明商人把一些東西賣給了中國大名,將軍身邊有人很不高興。」
宋成廉很是不解,「難道幕府真準備開國么?」
「不是不要臉。霍兄弟說的那句話,還是咱們山東人說的。那個有錢就好點的那個……」
而內在衣料,譬如大宋的兔毛里襯。便是穿在裡頭,不到級別的也不能穿。
「呵呵呵。」馮玉寬乾笑起來,「兄弟,你再想想。那個北條那一句話能確定這些是將軍所說的?」
寫的亂糟糟,看字跡還是很多不同時間段。可見這是一個長期積累,並非一時間的興起。
黑色與紅色在倭國屬於貴族專用的顏色。同時使用這兩種顏色尤其是貴族專利。
宋成廉立刻掏出小本本想記錄。馮玉寬拿出一個小本本丟給宋成廉,宋成廉接過翻看,就見頭幾頁裏面先是列了許多針對倭國的行動要點。
與之前的倭國幕府相比,江戶幕府實力全面超過它們。
既然大夥都不在意,北條桂太郎覺得自己也沒必要想太多。不管是多麼肥的差事,起碼先將好處弄到手再說。讓眾人準備一下,北條前去拜訪華夏朝廷設在江戶的貿易處。
北條回想著看過的繪本。頭上是黑色的幞頭軟帽,看上去就是沒有雙翅的官帽。繪本中錦衣衛上衣是右衽,面前這幫人則是對襟。
馮玉寬想起禁海令就一頭火,夾槍帶棒的罵著滿清的禁海惡性,又把這所謂的倭國版禁海令講給宋成廉。
宋成廉聽著馮玉寬的經驗之談,微微點頭。
「我們這一間,費用我們出。這些夠么?」
大夥在乎的是江戶幕府的安排。北條肯定不是那個能做主的傢伙,所以他說的應該是幕府將軍的意思。
見到差不多了,馮玉寬問道:「北條桑,你說的不能賣東西給別人,是怎麼回事?」
馮玉寬聽得哈哈大笑,宋成廉搖頭苦笑。北條卻沒有停止,他帶著酒勁說道:「如果你們想賣東西也不是不可以。你們可以修建一處所在。專門在此銷售……」
北條連忙搖頭,「將軍大人也不高興。雖然閣下賣的都是些普通貨物,然而我們幕府是有規矩的。」
其中主要內容是:第一、禁止日本船出海貿易和日本人與海外往來,偷渡者要處以死刑;第二、取締一切洋教的傳教活動,對潛入日本的傳教士應該和_圖_書予以告發和逮捕,徹底殲滅洋教的影響;第三、對駛抵日本的外國船隻實行嚴密的監視,貿易活動也由幕府進行嚴格的管制。
說到這裏,宋成廉這才明白了事情的根本。回想著北條說的那些,宋成廉嘆道:「馮大哥,你這麼說完,我才知道以前我想岔了。幕府所做的一切看著是要針對咱們,其實他們是針對倭國國內。」
幞頭軟帽本身頂部就有一個10厘米的空心部分,以前這部分是容納髮髻的。180+10,再加橡膠底的皮靴,這幫山東兄弟們從腳底板到帽子頂,都快要兩米了。
聽到這裏,宋成廉趕緊附和著馮玉寬的怒罵。表示滿清朝廷還不如倭國。
吉原客人們的目光都看向這幫兄弟,兄弟們則俯視著這群身高160左右的傢伙。眾人都沒說話,除了對看之外,各自向著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姑娘的錢另付。誰叫了誰給錢。我說的是飯錢。」
然而這些行動依舊不牽扯中國船。畢竟中國與倭國貿易這麼多年,大家知根知底,倭國知道中國並不會接著貿易將洋教人員送到倭國境內。
常駐代表宋成廉知道面前的北條就是自己未來打交道的對象,笑道:「這不很好么。把東西賣出去,大家都省事。」
「不能穿,難道就凍著?」宋成廉大為訝異。便是聽說過有這麼一回事,真的聽到倭國的官員這麼講出來,宋成廉也覺得有些獵奇。
「他們不是敢賴賬,他們每一次都會選對他們最有利的說辭。若是這般能大佔便宜的,他們當然不會賴賬。」
譬如,衣服顏色就有規矩。黑色,紅色等布匹絲綢,那可不是誰想穿就可以穿。
再往下看,有一篇挺工整的東西,應該是總結。裏面所寫的與馮玉寬所說的非常類似。只是馮玉寬說的是具體執行,那篇東西說的是執行方向。
馮玉寬糾正道:「倭國與中國的貿易從來沒有被中斷過。擴大我們的貿易,和開國政策毫無關係。說起來,倭國在這方面還真比滿清強!」
北條看著對面的大明錦衣衛,心中很想指責這幫人。然而幕府並不想與大明交惡,這話說出來的時候就變得不那麼咄咄逼人。
至於整個倭國的民眾都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許同中國和圖書、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准在長崎一地進行。
下面的袍子類似百褶裙,看著並不寬,其實完全拉開的時候能比眼看到的部分寬大一倍。不僅適合行動,戰鬥時候也很舒服。
看著馮玉寬費力回憶,宋成廉趕緊幫著想,突然就想起來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這句吧?」
之後的交談相當開誠布公,北條照本宣科般再次宣布,按照幕府將軍的命令,江戶的貿易點只能與幕府做貿易。大明官方不能夠私下銷售。如果被發現違背命令,大明貿易點就得做出解釋。
大意就是倭國全國都有規矩,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全部包括在這套規矩之下。
「在那片地上修起來?」宋成廉小心的詢問。
宋成廉心中感動,連忙問道:「馮大哥,多謝啦。不過我還是想問,難道倭國人就不聽將軍的話?將軍發話了,總得算數吧?」
正不知道改怎麼評價,就聽馮玉寬繼續說道:「不過你別弄錯,這肯定是將軍的命令。然而將軍可不會承認,卻又會盯著這個北條做事。如果北條能夠多爭取到一點,那將軍可不會說讓一步,絕不會。他們不僅要霸佔住這一點,還會覺得能多擠出來兩點。這種得寸進尺放到咱們山東,不說被打死,起碼也被罵死了。這麼做的人羞也羞死了。可在倭國,根本沒這回事。」
吉原是個四面都挖了壕溝的地方,宛若城寨。山東大漢身材高大,霍崇選拔前往倭國的這批,又格外選拔高個。全員超過180的幾個人進入吉原,立刻就鶴立雞群。
馮玉寬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冷笑道:「我們只是做生意,他們拿錢來買,我們又有什麼辦法。難道不做么?」
沒多久,北條就來了。馮玉寬也沒有給北條什麼瞎嗶嗶的機會,以山東人的豪爽,先給北條勸了幾杯苦艾酒。然後就見北條臉色紅潤,精神變得興奮。
馮玉寬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句。倭國窮成這樣,你以為他們能多有骨氣。他們怕的是連這樣的窮日子都維持不下去,榮辱啥的,你說他們不知道吧,也冤枉了他們。可窮成這樣,所謂榮辱和實實在在的好處相比,還是先把好處落袋為安……」
雖然是對襟,左邊還是在右邊前面,漂亮的銅扣讓衣襟完全對稱。
帶著這樣的感受,北條桂太郎謙卑的從將軍府邸退下,立刻前往自己的官署。沒多久,手下們就到了。
老闆本想說夠,卻和圖書臨時停下,拿起一大粒食鹽放進嘴裏。片刻后就帶著齁鹹的痛苦表情吐出鹽塊,卻答道:「閣下,請姑娘的話……」
老闆打開一看,木盒裡是十瓶香水。袋子里則是大粒的食鹽。這臉上立刻露出諂媚的笑容,「幾位閣下要我做什麼。」
「他們敢賴賬?」宋成廉有些意外。
提起滿清的禁海,馮玉寬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甚至有些惡狠狠起來。宋成廉知道馮玉寬對滿清的厭惡,只能把話題轉到北條代為轉達的消息,「馮大哥,為何這件事不是由幕府將軍發話,難道他們看不起咱們么?」
親藩、譜代也擁有封地和軍隊,單純靠他們就有能與外樣大名作戰的實力。將軍直屬領地加上這票傢伙,外樣大名想造反是千難萬難。
便是有所針對,也是禁止倭國西南的外樣大名通過貿易自由從中國購買商品。以保證德川幕府的絕對強勢地位。
馮玉寬連連擺手,「你可也別把倭國想太好。俺之前說過,倭國人嘴裏就不說個准信。你不能用咱們所說的去想倭國,只要那麼想,沒有不吃虧的。」
北條懂些漢語,馮玉寬與宋成廉所說的話聽了個大概。看對方好像根本不在意他們這份差事,北條心生敬畏。看來面前這兩個傢伙的確如傳說中那般,有著更尊貴的身份。並非是簡單被派來做貿易。
從這個角度,現在的將軍允許「大明」在江戶建立起貿易點,已經說明現在的大名被逼急了。非得靠這條貿易線解決將軍眼前面對的嚴重問題。
便是如此,北條桂太郎心中也頗為羡慕。那皮帶有巴掌寬,倭國大明們當然用得起,高級武士們也用的起。至於中級武士們可就未必。
北條趁著酒勁,開始講述起倭國的規矩。
因為洋教的問題,1623年,幕府下令禁止西班牙船隻來日本。之後十幾年內,德川幕府連續五次頒布了所謂的「鎖國令」。
日語中的「中國」與稱呼中國的說法不同。這個中國指的是日本地名,大概就是毛利家的地盤。也就是長州藩。
宋成廉此時可不敢再把馮玉寬的話當做耳旁風,想了想才答道:「就是不要臉?」
到了門口,就見一眾倭國勞工正在「大明錦衣衛」們的監督下搬運貨物。車輛進進出出,上面放滿了各種柜子、竹簍、還有油紙包著的不知道什麼物件。
「感謝大人!」桂太郎的額頭緊貼著榻榻米,感覺自己彷彿剛浸泡在溫暖的熱水中,渾身汗毛全部豎起。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