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即將開始的盛宴
此外還有從莫斯科出發經過中亞抵達波斯灣的歐亞南北線;越過耶路撒冷,通過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到摩洛哥的的亞非北部路線;以及從開羅南下,經過蘇丹、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尚比亞、辛巴威、波札那直抵南非的亞非南部路線。
最後嘛,大殺器只能摧毀,或威懾。並不能佔領那些中國需要的地區,常規戰爭的優勢還要盡量確保。
孫笑現在也明白,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加厚中國的戰略優勢,如果能在44年自己離開之前就開始正式和談,自己走後也能順理成章的儘快結束戰爭,那當然更好。
當然,現在看起來,中國似乎也並不急於打通亞歐海上交通線,劉伯承留在開羅—亞歷山大一線,控制著埃及最富裕的一小塊土地,以此為基礎開始組建獨立的埃及共和國。
國內資本已經形成某種共識(形成這種共識也並不難,是個人就能看出來),只是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就能讓國內資https://m.hetubook.com.com本飽足至少一個世紀!
當然,吉布地(法屬)、索馬里(意屬)、厄利垂亞(意屬)都有不錯的空軍基地,從埃及撤退下來的噴火、颶風、P40等飛機以及新增援上來的P38、B25、A26等飛機足以把所有試圖出入紅海的北約艦船打成碎片。
姑且不提如果這些路線完成,會給中國國內資本帶來如何龐大的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僅僅建成這多達二十幾萬公里(包含龐大的支線鐵路)的工程本身,就是一次饕餮盛宴。
實際上,不僅僅是鐵路,公路、水運、港口,整箇舊大陸的水利設施、農機投資、住房……
除此之外,盟軍在這附近的港口裡還部署了大量魚雷艇、炮艇和潛艇。
所以,中國如今是真的全國一心,想要儘快戰勝同盟國,取得世界霸權,以便安心享受。
這遠遠超出了孫笑長久以來的目標,但他對此也無可奈何。
當然,想要利用好蘇伊士運www.hetubook.com.com河,也有很大的危險——英軍撤到蘇丹南部—衣索比亞—索馬里一線后,在這裏部署的航空兵可以有效威脅亞丁灣以及紅海航線。
如果實在不行,那就確保這場戰爭即使打下去,中國也不會輸吧。
特別是亞丁灣和紅海的交界處曼德海峽,水域十分狹窄,盟軍甚至可以吉布地設置岸炮,直接封鎖整個海峽。
僅在鐵路交通這一個方面,中國就一口氣規劃了泛亞鐵路網、歐亞鐵路網和亞非鐵路網三個龐大的工程。
是,沒錯,現在孫笑風頭一時無兩,他現在是打個噴嚏整個世界都得跟著一起感冒,但時間不等人啊。
所以,孫笑希望,在自己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中國在東方能夠確保佔領澳洲,使敵人徹底失去在東方反攻的基地。
為了更有效的威脅北約東西航運線,英國人在1943年4月份發起一次兩棲登陸作戰,順利擊潰阿拉伯人武裝,佔領了阿拉伯半島上的亞丁港。
整個中國,所有中國人,www.hetubook.com.com都在暗自期待這場狂歡,而主持這一切的孫笑,也在這一刻達到了其權勢的絕對頂峰——更美妙的是,大家都知道孫笑快要死了,他本人不會參加到這次盛宴之中,也無法利用他自己的權勢阻止大家狂歡。
更多的人提出,只有所有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才算取得戰爭勝利,這些人認為,現在任何跟同盟國的談判都是沒必要且無意義的,中國必須且必將取得整個世界的霸權,包括新大陸。
要做到這一點,孫笑認為,首先要確保敵人的戰略轟炸機怎麼也飛不到中國的領土上空,這樣可以確保在洲際導彈發明之前,敵人的大殺器對中國的戰略威懾力降到最低。
再怎麼說,44年他走之前,這場戰爭都不像是能結束的樣子,人們在他活著的時候願意聽他的,等他死了,他到底想不想和談還不是要根據活人的需要隨意改變?
當然,在盛宴召開之前,最後的一些障礙仍然需要搬走消滅,否則讓人家盟約翻了盤,召開盛宴的就該是https://m.hetubook.com•com敵人了。
在西方至少要完全確保蘇伊士運河的暢通,以便亞歐北約能夠是實現更加有效而直接的交流。
這將是前作未有的戰後繁榮,而且持續時間必然很長。
另外,這場宴席可以做的更大一點,更豐盛一點,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簡直完美。
中國本土方面,1943年萬國大會剛一結束,內閣就提出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而且這次反擊成功也確實是有現實意義的,這意味著盟軍徹底封鎖了紅海和亞丁灣,即使華軍已經佔領蘇伊士運河,現在也根本沒法利用。
而所謂泛亞鐵路網,就有從廣州出發直抵新加坡的東南亞大鐵路;從中國雲南出發經過緬甸-南亞諸國-波斯-伊拉克-敘利亞直抵耶路撒冷和安卡拉的南部路線;以及從中國西域出發經過俄羅斯中亞地區到布列斯特與現有鐵路網併網的中部路線。
接下來還有礦產資源、農業產出和世界各地高級人才(甚至還會有世界各國的美女只為合法留居身份就哭著喊著要嫁給https://m.hetubook.com.com中國人)向中國匯聚,而中國則向全世界輸出輕重工業製品,文化產品,金融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以及中國的意識形態。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不斷鼓動孫笑內閣,要求國家進入總動員體制,以澎湃的國力迅速壓倒已經頹勢盡顯的同盟國。
大家到時候只需要安心紀念他就行了。
……
第二點,當然是加快己方大殺器和大殺器載具的研發工作,確保己方大殺器可以投放到敵人——或者說的更明確一點,美國的心臟地帶。
雖然很水,雖然亞丁港根本沒有華軍,雖然阿拉伯人也不是真正的北約成員,但這確實是一次勝利,是盟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撤退/崩潰—失敗—撤退/崩潰惡性循環中極其少見的一次反擊成功。
在劉伯承的計劃中,唯一必須拿下的,就是蘇伊士運河,控制這條運河,意味著亞洲北約和歐洲北約實現打通了海上交通線,早已疲憊不堪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
我們在這裏只需要說明一點,大家就可以大致清楚這是怎樣龐大的計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