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於火紅年代

作者:新科奶爸
重生於火紅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十年壯闊安社稷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嫌隙又生

第五卷 十年壯闊安社稷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嫌隙又生

接到許書記的電話,閉門在家的孫祖傑有些哭笑不得:「老許,你這都快退休了,何必折騰這些?」
看著主席台上微微露出一些笑容的陶總,又看了一眼正襟危坐,臉色平靜的孫祖傑,難不成傳說的沒錯,孫祖傑之後的接班人已經誕生了?這也太快了吧,王平秋何德何能,許書記搖搖頭,也許是時代變化太快了,他這個老傢伙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說完,許書記就叫起了苦,孫祖傑有些無可奈何,畢竟是老戰友,他不得不解釋起來:「老許,我真是怕了你了,程學選去齊魯,我是有安排的,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許書記聽完,想了想,然後突然問道:「長健同志,事情定下來沒有?」
高校暫時沒辦法,但是搞搞工業還是有機會的,傳統工業不讓發展,那就想辦法搞一些高新產業,而要發展高新產業,就一定要找華投系,所以他很早就在尋找合適的人選,中原女婿程學選就是其中最合適的一個。
因為種種原因,孫祖傑一直不太喜歡兩商,而商長健在齊魯的作為,也讓孫祖傑有些不安,這個人也許是在中樞太久了,政治手腕一等一的,程廣根本不是對手。
而孫祖傑這一輪的調整,打的是清理錢國耀黨羽的名義,誰也不能說他有錯;而且並沒有涉及到最核心的將領調整。這種情況下,他是不好說話的,要不然台上的同志還怎麼開展工作?
許書記渾然不覺自己已經站了隊,還找來了一位華投的年輕人,在他眼裡,那是為了中原的發展,並不是一家之私。就算王平秋過來,他也會協助他在中原站穩腳跟,這是一位老同志的責任,不管未來怎麼樣,鬥法都不能夠搞那些歪門邪道。
呂書記聽完,連連搖頭:「老許,你說得太晚了,中樞已經安排好了程學選同志,他會調任齊魯宣傳部長!」
一旦他做得不好,穩定不住局面,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到時候該怎麼收場?黨精心培養的人才出了問題,到時候會不會引發一場政治大地震,誰也不知道。
陶總和孫祖傑苟合上了不要緊,還聯合起來挖別人的牆角,這就不能忍了。氣都不通一聲,安國富就被丟到了朔方,這也太欺負人了,這甚至比滇南書記還不如!
「孫總,我這怎麼是折騰,在您眼裡,也許是小事,但在我眼裡,卻是為了中原發展的大事。您也知道,中原老百姓苦呀!」
另外還有一件事,孫祖傑讓商長健解除黨校校長的職務,但是到目前為止,他還是沒有執行,這都三個月了,時間不短了,他準備等到什麼時候?
當然了原始積累總是那麼的殘酷,王老闆起家也不是那麼光彩,這一點愛達電子也差不多,誰讓十連跳樹大招風,對著他們挖就是了。
這種情況下,江東本地沒辦法提拔,想來想去,本土同志就想到了被孫祖傑調到西秦的章葆家,章葆家雖然背景一般,但能力無可挑剔,很善於招商引資,算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同志,既然別人都不合適,那就選他了,這樣一來章葆家意外的變成了江東省長。
閔老聽完之後,笑著打起了哈哈:「永勝同志呀,中樞怎麼安排,我們這些老同志就不要隨便出手了,如果沒有原則性的問題,就交給他們考慮了,你不要忘記了,你也已經退休了!既然退休了,就好好的頤養天年吧,想那麼多幹什麼!」
呂部長有些納悶,華投、高新中心屬於孫祖傑的基本盤,你把孫總的嫡系搞到中原輔佐王平秋,不是笑話嗎?不怕這兩位打架嗎?
吳學明今年剛剛五十一歲,考慮到他的年齡,未來十多年,他肯定是孫祖傑在華宣部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孫祖傑對商長健不滿,卻不清楚此時此刻,宮老對他也十分不滿。他簡直難以置信孫祖傑竟然在提拔王平秋這個原則問題上做出這麼大的讓步,要知道跨出這一步之後,王平秋就會遠遠領先於同輩。
許書記是文化官員出身,與上下周邊之間的關係也很有原則,不幫不派,不團不伙,所以他的立場就比較m.hetubook.com.com中立,能夠比較冷靜的看出這件事的利害關係。
相比于陶總,許書記畢竟和孫祖傑更加熟悉,兩人又是淮西兵團的戰友,情感上不太一樣,所以他最後才說出了一番心裡話,而正是這番話打動了孫祖傑。
這七天的會議結束了,但是發生在第五日和第七日的連續兩件事,讓宮老敏感的意識到了一點,孫祖傑和陶國輝一旦聯手,對於其他各派政治勢力而言,就是相當大的優勢,所以他不得不有所考慮了。
說完,商書記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我們省也來了一位,希望他也能帶一些項目過來吧!」
呂部長與許書記不太熟悉,不過這樣的老同志來訪,他無論如何面子都要給足,兩人找了一個涼亭坐了下來,呂書記就主動問起許書記的來意。
提前幾個月知道自己的接任者,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許書記總覺得怪怪的,這個王平秋今年也才剛剛四十六歲吧,竟然就能接掌中原省這樣的大省?
至於其他的項目,你讓程學選想想辦法,學選同志幹了幾年投資,應該比較清楚哪些適合中原的發展。」
呂原點點頭,緊接著許書記提出了第二點,一個好漢兩個幫,王平秋過來最好也要有一個幫手,而且是能解決問題的幫手,這個人最好是來自於華投或者高新中心。
中原是人口大省,經濟也不發達,各種問題不少,很考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能力,我希望中樞在中原省人事班子的調整上,注意到這一點,不要讓平秋同志背負不必要的負擔。」
孫祖傑笑著說道:「到時候你們讓程學選去談,愛達電子的周小三跟他關係不錯!液晶屏幕……」
許書記笑著點點頭:「長健同志,你別瞧不起工程師,工程師裏面有才華的可不少!想當年,我當記者採訪時……」
不知不覺間,各地的黨政高層出現了不少江東出身的同志,呂原和華慎中慢慢的顯露出來,兩個江東起身的同志竟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我還對你不滿呢?真以為你跟宮永勝關係好,又是鮑文迪的老部下,我就拿你沒辦法?孫祖傑暗暗發狠,準備找機會收拾一下宮老的愛將,當然他之所以因為許書記的一句話就動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商長健影響到了孫祖傑對未來的安排。
出身華投的嫡系秦安平是華辦副主任;他的大秘黃新堅,則成為華組部副部長;他的四大金剛之一的喬傑已經是正部級的燕都市委副書記。
章葆家離開之後,空下來的常務副省長則交給了西都市委書記,副省長秦簡樸則接替西都市委書記,從而補充資歷上的缺陷。
所謂的四大金剛,是孫祖傑在政壇除華投系以外,最早的班底。其中老范已經退休,喬傑是別人推薦過來的,范思煌本身是他從郭總那裡挖來的,只有程廣是孫祖傑提拔于微末之際,兩人感情非同尋常。
接著許書記表示中原是一等一的大省,省內大佬眾多,中樞也要在這一塊做一些安撫,這樣王平秋可以比較順利的開展工作。
頓了頓,許書記比較坦率地說道:「王平秋同志被派到中原擔任省委書記,我是有些不以為然的,我聽過一些這個年輕人的事情,我總覺得國輝同志有些拔苗助長了。這種情況下,程學選放在中原,也可以做一個比較……」
都是明白人,許書記的說法,呂原立刻心領神會,他笑著說道:「老許,你有什麼建議,就請暢所欲言吧!」
他是副部級幹部,中原可以先給他一個常委副省長,過渡一下之後,就可以去洛州或者商州擔任一任書記,這樣通過他就可以搞來一些華投的大項目,在這兩個條件比較好的城市,做好落實工作。」
而就在第五天的調整中,中樞就新一任輿情辦主任的人選達成了一致。也許是為了補償孫祖傑或者其他原因,由陶總親自提議,吳學明這位輿情辦的創始人,再次回到了輿情辦。這一次他的職務是華宣部副部長兼輿情辦主任,並正式躋身正部級幹部序www.hetubook.com.com列。
程學選年輕,能幹,又在高新中心負責投資,人脈很廣,只要能弄來幾個項目,中原省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搞一把,上億人口的省份供幾個項目,還是辦得到的。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分頭離開,許書記來到自己的紅旗車附近停了下來,考慮了一會,想了想說道:「走,去找呂原同志!」
齊魯是一等一的政治經濟大省,孫祖傑安排程廣過去,一是為了齊魯的發展,二是去交朋友的。結果程廣兩件事辦得都不是很好,這裏面有程廣自己的因素,但是商長健這位省委書記肯定也起了不少壞作用。
這個宮永勝也是的,思路到現在還沒有調整過來,退休了就應該有退休的樣子,對一些問題要能夠接受,要知道新陳代謝是必然,現在最重要的是多活幾年,這才是最重要的,此時此刻,閔老很想得開!
另外還有一件事,這幾年,鐵交部三天兩頭的欺負中原,許書記恨得牙痒痒,狗日的丁越,我引來一個華投出身的嫡系跟你打擂台,我倒要看看你怎麼辦。
港島目前存在諸多問題,根源在哪裡?我們的駐港機構有哪些弊病?有沒有解決的辦法?你幫我好好看一看。
而第三條就是程學選可以為齊魯的高新產業發展起到一些作用。沒想到人還沒去呢,商長健竟然就敢在外人表示不滿了。
而他的猜測果然沒錯,會議結束之候,身邊的齊魯省委書記商長健就笑著低聲說道:「老許,你們中原有福了,來了這麼一位,肯定會過來不少項目的!」
當然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除了愛達電子以外,在深南,天翼手機又扶持了另外一家企業,這家企業的老闆姓王,搞電源起家,見到隔壁的十連跳發展迅速,也開始搞起了代工。
孫祖傑準備讓愛達電子去中原,王老闆搬到西川,至於十連跳,想去哪裡隨他們的便,牛逼轟轟的說是他養活了中國人,那就看看到底是誰養活了誰吧,沒有了中國,十連跳完全可以去美帝和印度發展嘛,么么噠,那些地方很適合灣灣這些不要臉的。
到了第七日,這次中央局會議討論了其他幾個人事安排,其中核心議程就是濱海市長、中州和滇南省委書記的安排。
當然了,閔老也知道這些天有些老同志有意見,他們可能要發言,那是他們的事情,畢竟孫祖傑捅了他們一棍子,他們叫一叫的權力還是有的。孫祖傑這麼獅子大開口,未必沒有漫天要價,坐地還價的想法,看著就是,何必那麼早說話呢?
但是,緊接著,在中州書記上,陶國輝和孫祖傑又一次聯合起來,呂原提出提前調整中州書記,原因就是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書記省長不能同時調整。而省長是本地人,由他帶著,新書記可以儘快適應,所以書記就要先走一步了。
代工項目,是孫祖傑為中原選擇的未來發展項目。這一點前世某十連跳企業的發展就是證明,雖然也許技術含量不是很高,也許這類企業對於職工也是一種折磨,但是中原是人口輸出大省,發展情況還比較落後,確實很適合代工企業的發展。
兩人都十分熟悉章葆家,這位蘇南出身的基層幹部,做過縣委書記、市長、市委書記都表現不俗,能力非常強。
「高新中心副主任程學選!」
孫祖傑想了想,接著說道:「老許,你是記者出身,政治經驗豐富,政治敏感性強,退居二線之後,我想請你多關注一下港島。
許書記笑著說道:「我們中原的省長是從朔方過來的同志,一向勤勤懇懇……」誇獎了幾句搭檔,暗示自己會幫著做工作,讓老搭檔和其他的中原同志配合好工作。
許書記聽到這裏,十分欣喜:「愛達電子想搬走?沒問題,只要愛達電子願意來,我們一定給出最優惠的條件!」
而薛向民調走之後剩下的江東省長,最後原江東省副省長,現任西秦省常務副省長章葆家同志竟然意外回任。對於這個人選,孫祖傑和陶國輝都沒有起作用,完全是呂原和華慎中兩人的考慮,hetubook.com.com而背後起決定作用的也有江東本土的同志。
這兩年下來,齊魯的發展還是按部就班,孫祖傑就有些著急了,齊魯不能出問題呀,這要是再來一個沉淪十年,麻煩就大了。
「這小夥子明顯是個做實事的人,怎麼能安排到宣傳部去?簡直是浪費人才,呂部長,調令下了沒有?要是沒下,我就去聯繫孫總。
另一方面就是給程廣增加一些發言權。孫祖傑對程廣有些恨鐵不成鋼,這個老小子做事可以,謀人不行,被壓制得死死的,不派人增援不行。
孫祖傑費盡心思將程廣安排在齊魯,未來準備派上大用處的,結果商長健壓制了他,孫祖傑自然非常不滿意。
所以孫祖傑才想到了調整齊魯領導班子,一方面是為了考察海學群和薛明波,這兩人都是所在省出類拔萃的地方同志,調換一下,換個地方發展,看看表現怎麼樣。
難道孫祖傑真得對下一代幹部沒什麼興趣嗎?他真得就那麼放心青委出身的同志嗎?明顯不是嘛!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不得不說,此時江東的情況很特殊,省委副書記是一位女同志,常務副省長又是外省調來的同志,而對典公展這個南都市委書記,江東本地的同志又有些看不上,典挖挖那一套,江東人玩了多少年了。
所以許書記滿口答應:「好,好,那我就和您說定了!」
濱海市長成干林,鮑總和寧總事先已經做了不少工作,所以這個議案,提出之後,很順利的表決通過了,這樣一來,第二個出頭椽子出現了,年輕的直轄市市長,誰都知道意味著什麼。
再說了,孫祖傑在會議上說了,傳統產業要小心,不要在搞了,我們中原家底薄,也不敢亂上大項目,所以最好是搞一些高新項目,這樣日子可以好過一些。
許書記當然有理由,王平秋調到中原,中樞肯定會給一些好處,問題是現在政務院孫祖傑是實際的大當家,你得把他的人搞來一位,他就樂意了,要不然給項目也許大方,後續支持不給力,那麻煩就大了。
這些年港島問題越來越麻煩,我不想再縱容他們了,但是怎麼做,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這一塊也請你給我出出主意。」
許書記笑著說道:「這兩年,我跟高新中心副主任程學選打過幾次交道,這個年輕人是中原女婿,人不錯,我想請他來我們中原。
原因很簡單,中原這個農業大省太需要一些工業項目了。中原被定位為中國的糧食供應基地,所以中原發展工業和城市化,都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許書記之所以這麼小心翼翼,就是因為長期在中樞工作的他,很清楚這類問題的敏感性。曾經在華宣部與孫祖傑共事過一段時間,他親眼目睹孫祖傑初到中樞時遇到的種種風波。
三個年輕人再加上同樣擁有正部級職務的樂國英和吉堅兩位年輕同志,這五個人同時登上了歷史舞台,未來怎麼走,就要看他們的造化了。
而齊林森留下的明陽省長,也同樣由齊魯出身的現江東省常務副省長韓福願接替,他同樣也和呂原搭過班子……
許書記聽到這裏,心裏也不由得暗暗吃驚,他第三點理由一出,孫祖傑立刻就同意調人,由此可見,他雖然表態支持,但是內心深處,對王平秋也是不以為然的。
「當然是真得,我都這麼一把歲數了,還能說謊不成!」
「中樞給安排了什麼職務?」
呂部長聽完,也覺得蠻有道理的,這位老同志考慮問題確實周到,所以他笑著記下來,表示會和祖傑同志彙報。他感覺這位老書記應該有中意的人選,那就要問一問了。
宮老有些迷惑,不過他也承認,孫祖傑這一次以未來換現在,取得了不錯的成功,還沒有上任,他就為未來執政打下了良好的機會,在幾個核心部門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愛達電子以代工各類電子產品比如電腦,mp3等等起家,隨著華投系的迅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逐漸與灣灣的代工企業拉近了距離,所以天翼智能手機開始不惜代價的扶持愛達電子,幫助這家代工企業在智能手機和_圖_書時代站穩了腳跟。
更要命的是,上億人口的中原省,竟然沒有一所像樣的高校,這讓他這位記者出身的高級幹部情何以堪。
孫祖傑接著說起了他對中原的支持:「老許,你想要一些項目,我也確實可以給你們推薦幾個項目,愛達電子你清楚嗎?天翼手機最主要的代工廠,他們在浙東的代工廠成本已經比較高了,正準備換一個地方,搞幾個大型的生產基地。
再聯繫到孫祖傑自己本身是主持樞密日常工作的副樞密使,這也意味著孫祖傑在中樞的核心部門都有布局,這樣一來,上任之後,他將會非常順利的接替陶總的工作。
對於第一人選薛向民,孫祖傑和陶國輝又同時表示支持,投票通過,這樣一來,宮總又被悄無聲息的挖掉了一塊牆角。
中樞高層關於未來的鬥法又一次開始了,情況錯綜複雜,要是摻和了這種事情,一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唉,看來自己猜得沒錯,得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免得被牽連。
許書記說完,就給商書記說起當年他採訪華投的一些見聞,商書記聽得將信將疑:「真得,假得?」
許書記想了想,就把自己對王平秋的想法說了出來:「我十分歡迎中樞派平秋同志接替我的職務,但是有件事我想提醒中樞注意。
想到這裏,許書記覺得自己原來想留在中原養老的計劃得改變了,王平秋順利還好,要是栽了跟頭,鬼知道會出現什麼,要是被牽連了,那就太冤枉了?而一些對王平秋不滿的人,會不會搞出什麼幺蛾子,到時候讓他來背這個黑鍋,說不準呀,不得不防。
這一點孫祖傑應該也是贊同的,他的態度也證明了這一點,也許正是這一點,他才會在無意之中選擇了孫祖傑,而一個資歷深厚,威望很高的老同志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許書記消息不太靈通:「你們省來了哪一位?」
「您讓我參与港島問題,我當然義不容辭!」許書記立刻答應了孫祖傑這個要求。兩人又交流了一會,孫祖傑才放下了電話。
剛才老許的話透露了商長健對他安排的不滿,這也引起了孫祖傑的不安,這樣的老同志說得每一句話,都不會白說。這個商長健竟然在外人面前公開流露出了不滿,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滇南書記人選,最後因為閔老講話了,也遂了宮老的心思,齊林森順利接替明陽省委書記,成為第二個年輕的省委書記,也同樣站在了風口浪尖處。
我和孫總都在淮西生產兵團工作過,認識幾十年了,這個面子他還是要給的。至於齊魯宣傳部長,讓孫祖傑另外派一個人就是了,孫總夾帶里人才眾多,也不在意!」
得,呂原又頭疼了,最後好說歹說,告訴他,會幫著聯繫陶總,闡述他的意見。只要孫總和陶總意見一致,安排程學選去中原,也有可能。
這一個交易,孫祖傑當然大賺特賺,陶總也不算虧,問題是旁觀的各位可就尷尬了,尤其是給孫祖傑出主意的閔老,相當尷尬!合著,我們這半天表錯情了,你們兩位竟然偷偷的談好了!
想來想去,他再一次要通了閔老的電話,準備和老爺子好好談一談,孫祖傑現在有些不太對勁呀,是不是要想想辦法,後面幾天就要討論這一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樞密院的人事安排,您老可要使使力呀!
他在聽取黃胤同志關於濱海新區建設工作的彙報時,最後說了一句:「三年之後,我就要退休了,到時候會把工作全部移交給祖傑同志。你們要多向他彙報,多聽取他的意見,他的想法對於新區建設至關重要。」
孫祖傑對做事的幹部多青睞,就對琢磨人的幹部多反感,商長健已經幾次觸到了他的霉頭,不知不覺間,孫祖傑的觀感就變得很惡劣。
所以他氣得直咬牙,但也無濟於事,但是讓宮老想不到的是,陶總和孫祖傑聯合挖他的牆角還沒有完。
但是浙東基地的人力成本逐漸增加,代工企業有意往人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轉移,這也是發展的必然。
此外,這個年輕人我和李省長都打過幾次交道,對他有所了解,和圖書我們都知道他做事果斷,有板有眼,是個難得的人才。中原情況複雜,他更容易得到鍛煉,這是優點二。」
許書記這才滿意離開,這位老爺子在中原工作了幾年,感情很深,所以聽到商長健對程學選不以為然之後,果斷截胡。
這一點與蘋果扶持十連跳的路數差不多,作為一個志向遠大的電子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代工企業,要不然關鍵時刻,就容易出問題。
相比于閔老、陶總執政初期的艱難,孫祖傑未來執政一開始,應該就可能掌握大權,這一點甚至於陶國輝都承認了。
章葆家比孫祖傑小一歲,在這個年齡段成為江東省長,未來他的前途不可限量,這也許是江東本土的同志推動章葆家回任的重要原因吧。
你們中原要是感興趣,可以安排到中原省,別的不說,安排十幾萬人就業不成問題。如果你們再圍繞著愛達電子做一些配套,中原的信息電子產業,就有了一定的基礎,你們可以考慮一下!
「祖傑同志,你有安排我懂,但是商長健同志好像有些不以為然,你人派過去,要是起不到作用,那麻煩就比較大了,也失去了鍛煉的意義。而放在中原就不一樣了,程學選是中原女婿,中原人可以接納他,這是優點一;
因為是省部級幹部調整,老同志們沒有與會,所以陶總和孫祖傑耍弄陰謀,呂原發言,陶總和孫祖傑同時支持,其他同志見兩位主要領導都同意了,以為早就達成了默契,等宮老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震驚之餘,許書記就是深深的擔憂,與朔方不同,中原省是中國一等一的大省,人口眾多,但並不發達,各種問題錯綜複雜,年輕的王平秋這麼早過來,能不能鎮得住場面,他真是很擔心。
至於樞密院的安排,閔老確實有些想法,但是他畢竟已經交出了權力,這個時候沒有足夠的理由是不好隨便亂說的。
「好像中樞會議通過了,但還沒有下調令。」
資歷、功勞、能力樣樣頂尖的孫祖傑尚且遇到這麼多困難,王平秋到時候會遇到什麼,那真得說不準了。想到這裏,他隱隱覺得陶總有些不智,也許這個人確實不錯,但是太早把他放到風口浪尖處,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至於打架,那也不可能,大家如果能夠在中原搭班子,那是好事。陶總讓秦平讓去高新中心不就是想著與華投系拉一拉關係嗎?那麼讓兩家的嫡系湊在一起,打好關係,不管陶總還是孫總應該都挺支持。
閔老那是一等一的政治高手,他對現在的局勢早就洞若觀火。相比于陶國輝,孫祖傑似乎對宮永勝更加不放心,而宮永勝也看不出有多少退讓的意思,這個時候老爺子才不插手呢,你們打你們的,不管誰贏誰輸,都得供著我老人家,我吃飽著撐著拉偏架!
隨著天翼vPhone手機的暢銷,愛達電子和王老闆也開始了迅猛的發展,而產業一旦形成了聚集效應,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他們代工,就連蘋果也給了他們一部分訂單,畢竟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誰也不願意在一個企業身上弔死。
許書記發現,自己今天的截胡,真是神來之筆,能在退居二線之前,幫著中原的發展找到一條出路,也算是對得起中原的老百姓了。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讓一個華投出來的工程師擔任宣傳部長,也虧祖傑同志想得出來。」
這些位老同志能量很大,都要退休了,也沒必要得罪,所以他接著問道:「老許,你說得這麼明確,是不是有合適的人選了?」
這句話流傳出來,被公認為陶總計劃全退,要不然不會這麼說話。事實上此時大家也基本看了出來,孫祖傑和陶總完成了一次規模很大的交易。陶總以自己的犧牲保住了青委的大旗,同時獲得了未來的領軍位置。
如果商長健能力強,也就罷了,關鍵是他的能力點都用在了琢磨人身上,齊魯的發展卻沒有什麼好的思路,孫祖傑這就不能忍了。
「好了,老許,這句話到此為止,不要再說了。你記住,兩個年輕人的鍛煉,你千萬不要插手,免得授人以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