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最後的三國

作者:風之清揚
最後的三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蜀地風雲 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據

第三卷 蜀地風雲

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據

到了第三日,始終未聽到劉胤回兵消息,劉禪明顯地坐不住了。
可等了一日,沒有動靜。
眾將個個神情黯淡,領命而去,空蕩蕩的大堂之內,只有劉胤一個人默然佇立。
魏雪舞眉毛一挑,道:「黃皓從中作梗?想來也是黃皓與吳人有所勾結,欲壞將軍大計以助吳人,如此奸佞,將軍何不除之?」
郤正此時才明白,劉胤拒不奉旨,並非是有什麼謀反之心,而是他另有退敵的計劃。可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成都那邊無兵可守,天子與諸臣都處於一片恐慌之中,劉胤的奏章就算沒有被黃皓隱匿,也不一定能得到天子的首肯。郤正對軍事不在行,但幾十年的宦海生涯,卻讓他對宮廷內鬥清楚的很,如果這一次不是張紹以身家性命來力保劉胤,很可能劉胤現在就已經丟官罷職了,那政治的漩渦遠比戰場上的廝殺更為可怕,也更為陰暗。
魏雪舞又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劉胤的hetubook•com.com身後,她總是這樣的神秘莫測,來無影去無蹤,不習慣的人往往都會被嚇個半死,不過劉胤早已是習已為常。魏雪舞本身就是一個最頂尖的殺手,她的步履輕盈,行走之時可以象貓一樣悄無聲息。
聖旨發出之後,劉禪就在宮中翹首以盼,期待著劉胤的援兵早日回來拱衛京師。
劉胤長嘆一聲道:「陸抗偷襲涪城,本來只是一步險招,我自有破敵之計,但黃皓從中作梗,藏匿了我遞交給朝廷的奏章,陛下未解其意,一再催促退兵還京,破敵之計毀於一旦,這心情能好嗎?」
一看劉胤點頭同意,郤正如釋重負,含笑拱手而退。
「黃皓乃是天子寵臣,若無真憑實據,想要扳倒他,談何容易?」劉胤搖頭苦笑道。
「大哥,真的要奉旨回京嗎?如此一來,咱們的大計可就毀於一旦了,讓那些吳狗坐守涪城,真他娘的不甘心。」張和-圖-書樂一聽劉胤準備回京,當即就道。
這時候,以譙周、張峻等為首的大臣聯名彈劾劉胤,恃功而驕、擁兵自重、罔顧聖意、意圖不軌,肯請天子削奪其兵權,交有司論罪,另擇良將統其兵,即刻回援成都。
劉胤下令各營立刻整點行裝,準備酉時出發。至於郪縣的防務,則交由東廣漢郡太守打理。
劉胤點點頭,現在的形勢已經不容許他再做其他的選擇了,一切都得等回到成都再做定奪,雖然對於劉胤而言,未能實現自己的計劃是一種遺憾,他也只能是帶著遺憾離開郪縣。
陸抗攻陷涪城,對蜀漢朝廷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後主劉禪和群臣都深陷震驚和恐慌之中,最大原因還是成都只有一兩萬的御林軍,嚴重的兵力不足帶來的就是安全感的缺失,這個時候,黃皓提出來調郪縣的劉胤回援成都,劉禪甚至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將軍的心情看起來很糟,難道m.hetubook.com.com回成都不好嗎?」魏雪舞只是一名親兵,劉胤反擊吳人糧道的計劃她並不知曉,軍中能參与到這種機密的人,充其量也不過只有廖謬數人而已,全部都是高級將領。
此在陸抗所率的吳軍主力已經移師涪城,成都的防禦重心已由東面轉為北面,相對而言,郪縣的防禦地位便變得無足輕重了,其實朝廷要求劉胤從郪縣撤防而退守成都,從戰略層面上來講也並無失當,只是他們並不清楚劉胤在郪縣尚有反擊的手段。
劉胤心思聰慧,郤正雖然是含糊其辭,但他也敏感地捕捉到了幾個關鍵詞,流言可畏,應該是朝堂之上有不利於他的言語,黃皓既然敢藏匿自己的奏章,在劉禪面前盡獻讒言那更是在意料之中,還有上次被狠狠打臉的譙周之流,恐怕此刻也不會安份。
有這些人在背後掣肘,想成就一番大事,真的恐怕不是易事。
劉胤的心中,掠過一陣的悲哀,難道說https://www•hetubook•com.com蜀漢朝廷,真的已經到了無葯可治的地步了嗎?
劉胤無奈地道:「朝廷連降兩道聖旨,再不回京,那可就是殺頭之罪了。」
劉禪這個時候也沒了主意,便準備依眾臣之言,以董厥來替代劉胤掌兵。
魏雪舞露出詭異的笑容,道:「想要證據?這又有何難?」
內鬥!無休止的內鬥!蜀漢的政權亡在何處,還不就是亡在無盡的內耗之中嗎?國家已經處在了最危亡的時刻,某些人還是忘不了相互傾軋,罔顧國家存亡大義,這種奸佞之臣,要他們又有何用?
可朝堂之上所發生的事郤正卻又不好向劉胤明言,輕咳了一聲道:「劉將軍之意在下明白,但陛下的旨意說的明確無誤,恐怕不容有違。將軍還是先奉旨回京之後再稟明陛下吧,畢竟流言可畏。」
傅僉有些沉重道:「文宣,君命大於天,聖旨不可違,一切還是等回京之後再做計較吧。」
劉胤艱澀地道:「好吧,請郤大人暫且下去歇和-圖-書息,在下便去整點兵馬,酉時出發。」
草擬聖旨,派出使者,這個過程幾乎只用了不到一刻的時間就完成了,若在以往,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黃皓亦在劉禪耳邊吹風:「臣觀劉胤志大心高,有虎狼之心,初掌兵權,就已然不奉聖旨,他日若羽翼漸豐,又豈能將陛下放在眼裡,其謀逆之心昭然若揭,陛下不可不防。」
劉禪點頭允之,乃再次降旨,封劉胤為安西大將軍,統領三軍,即刻回師,命郤正為欽差大臣,前去宣旨,並督促劉胤于接旨之日帶兵返京。郤正也得到了朝廷的明確指示,如果劉胤仍拒不奉旨,立刻將其革職下獄。
此時張紹出班奏道:「陛下萬萬不可,安西將軍劉胤在郪東之戰臨危受命,力挽敗局,乃有功于朝廷,陛下不曾按功行賞,卻欲治其罪,豈不寒了禦敵守邊將士之心?劉胤忠心社稷,一心護漢,臣願以印綬擔保劉胤絕無二志,肯請陛下降詔再次宣他回京。」
等了兩日,還是沒有動靜。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