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隴右的天空
第二百七十八章 屯田
此次五六十萬的蜀中百姓南遷,安置地點也就選擇在建寧郡。原本建寧郡有人口十一萬,夷漢比例為七比三,但後來隨著蜀中漢人的遷移南下,許多夷人則離開了他們的聚居地遷往別處,建寧郡的人口增加到了二十萬,夷漢比例卻成為了三比七,到現在,反倒是漢人佔據了絕大多數。在南中七郡之中,建寧郡也是唯一一個漢夷人口倒掛的郡。
屯田方案最大的好處就在於朝廷對難民進行集中管理,將所有的人力物力進行合理地分配,以提高生產效率。一農一戶的經營模式對於一片荒蕪的南中大地而言,力量過於單薄,只有整合起來全部的力量去開墾屯田,才可能產生效益。
劉胤的方案得到了張紹和霍弋的支持,並很快地進行了實施,畢竟幾十萬人就是幾十萬張嘴,每天的消耗那是極為地驚人,儘早地將荒地開墾出來,種上莊稼,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否則的話,https://www.hetubook.com.com沒有等到魏吳的軍隊攻來,蜀漢王朝就已經是自行覆滅了。
蜀國的軍隊常年地征戰在外,以打仗為主,屯田這些「小事」自然不放在他們的心上,但現在看來,蜀國必須要向曹魏學習才是。
不過這些頭領個個都不在乎,他們統治著一方地方,富得流油,又豈會在乎朝廷給的那點薄俸,這此光閃閃的頭銜才是他們所追求的。有了頭銜,就等於是向天子稱臣,於是這些頭領絡繹不絕地到味城向天子進貢。
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保渡過開荒期的困難時間,雖然南中氣侯溫暖,無需向北方那樣一年只產一季糧,春種秋收,但就算是雙季稻穀,也需要時間來讓它生長,更何況開墾所用的工具種子,這些難民也是極度地匱乏。顯然那種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已經是不適用於南中的生產了。
所封的高官倒是不假,不過厚祿和-圖-書就未必了,現在蜀漢朝廷的正牌官員每人都只能拿到一兩成的俸祿,劉禪胡封亂批了一大堆的官職,自然沒有拿出錢來的打算。
劉胤率先提出了屯田的計劃。屯田之法也不是劉胤的首創,早在三國初年,曹操就曾在豫州和淮南大規模的屯田,既有軍屯,也有民屯,還專門設有典農校尉和典農中郎將來管理。曹操的屯田政策從根本上扭轉了中原赤地千里白骨於野人盡相食的糧荒局面,為曹魏勢力的崛起立下了殊功。
所以遷都於建寧,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最起碼建寧漢人佔據多數,劉禪呆在這兒也安心,真要把他扔到夷人的狼窩之中,那就真的是寢食難安了。
雖然說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定下了不駐兵不運糧的政策,但也不過是用來安撫南中諸夷族的一個綏靖政策,其後在馬忠等人歷任庲降都督之後,數度平叛,如果蜀漢朝廷沒有在南中駐兵,僅憑庲降hetubook.com.com都督一個光桿司令如何撲滅南中夷族的反叛。
遷都南中,由此而帶來的方方面面的矛盾車載斗量,最突出的莫過於和南中各蠻夷部落的關係。此次大規模的南遷,必然給繃緊神經的各夷人部落頭領製造了更為緊張的空氣,蜀漢的天子遷居南中,在南中大地上的震動自然是不亞於一場七級地震。
所以蜀漢朝廷一直沒有疏於對南中的統治,除了派兵屢屢鎮壓個別反抗的夷族部落,大規模的遷移蜀中人口也是政策所需,四十年間,累計有十數萬的漢民移居到了南中,主要聚居地就在建寧郡,南遷的漢民帶來先進的農耕技術,促進了建寧郡的發展,建寧郡在南中七郡中,開發程度是極高的。
否則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將流離失所,餓死於山野之間。
其實早在諸葛亮南征之前,南中地區就有不少的漢人聚居,參与叛亂的雍闓、朱褒、高定就是南中的大姓豪強,死守永昌和圖書的功曹呂凱亦是當地士族。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也曾大舉起用當地的大姓士家來維持南中的秩序,後來蜀漢朝廷增設興古、雲南、朱提三郡,改益州郡為建寧郡,以庲降都督治之。
雖然五六十萬的難民湧入建寧,但對於地廣人稀的建寧郡而言,倒也不顯得有多擁擠,建寧的平原壩子多的是,開墾出來可都是良田,別說是養活幾十萬人,就算是養活數百萬人,也不在話下。
劉胤提出的方案中,軍屯和民屯並舉,互不牽連,民屯以五戶編為一伍,十戶為什,百戶為屯,千戶為部,每部設一屯田校尉主管,種子農具耕牛等則由官府來提供,產出的糧食到時候由官民五五分帳,屯民先期所需的口糧則由官府供給,等到有了收成之後,再行返還。
一堆虛職換來一大堆的金銀珠寶糧食財物,劉禪只覺得這買賣還是挺划得來。
夷族頭領們最擔心的就是漢天子會侵吞他們的土地,搶奪他們的奴隸,不禁m•hetubook•com.com是人心惶惶,甚至有的部落已經在磨刀霍霍了,雖然說幾個桀驁不馴的部族已經被馬忠和霍弋給收拾了,但要知道整個南中還是有著兩三百萬的蠻夷,比蜀漢全盛之時的人口都多。這兩三百萬的蠻夷,很可能就是兩三百萬的暴徒,一個不慎,後患無窮。
蜀漢在屯田這一方面做的顯然沒有曹魏的好,除了在漢中和沓中有些小範圍的屯田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屯田,而且這些屯田也基本是軍屯,並非是民屯。漢中和沓中的屯田也是為了給北伐前線籌措糧草,還沒有上升到以屯田來提升國力的高度。
劉禪採納了張紹的建議,卻南中諸蠻夷以撫為主,切不妄動刀兵。
於是,劉禪派使臣前往南中各大部族,對各大部族的頭領實施冊封,都加封了高官。比如孟獲的兒子孟虯此次就承襲了父親御史中丞的位子,成為此次南中封官職位最高的,其他的各大頭領或被封為將軍,或被封為都尉,總之是各有司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