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最後的三國

作者:風之清揚
最後的三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五胡亂中華(下) 第八百五十六章 遷都之爭

第九卷 五胡亂中華(下)

第八百五十六章 遷都之爭

不過劉胤也明白,此中的關鍵人物並非是劉禪,劉禪的耳根子軟,真正讓他拿主意的事並不多,如今功勛卓著的姜維在朝中舉足輕重,說話一言九鼎,那麼從姜維的角度考慮,遷都長安究竟有何不妥?
條件不成熟,劉禪也只好繼續地縮在南中,就算這個地方再荒涼再偏僻,但總的來說安全是沒有任何問題,劉禪自然選擇貓著不動。
不過僅剩一個永安城未曾收復,對於站到了亡國邊緣上的蜀漢政權而言,不吝是一個奇迹,而今天,蜀漢的疆域已經從益州一地擴展了雍州、涼州、并州,幾乎囊括了天下的半壁江山,僅僅永安城未得,也是瑕不掩玉的。
搞政治並非是劉胤的特長,但劉胤也不可能真正地置身事外,不管劉胤願不願意,姜維已經隱隱地與他對立了起來。
劉胤拗不過他,只得隨他一同渡河,返回了臨晉關。
不過對於姜維將都城遷到雒城之事hetubook.com.com,劉胤並不贊同,經過連年的大戰,蜀中早已是赤地千里殘破不堪了,而且蜀國朝廷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來重建成都城,昔日蜀都的繁華早已是過眼煙雲,不復存在。
既然劉禪已經決定將都城暫時地遷住雒城,劉胤自然也沒有反對的理由,更何況,劉胤還有更為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消滅五胡,不管將來蜀漢的朝堂上會有怎麼樣的狂風巨浪,但今天劉胤是無瑕顧及的。
當然那些個時候蜀中的情況也不穩定,雖然姜維收復了成都諸地,但涪水以東,還是為晉國和吳國所佔,三國爭雄益州局面也未曾改變。
由於只需要進行簡單地修繕即可入住,長安無疑成為遷都的首選,劉禪困居南中已久,在那些蠻荒之地,他也不可能此間樂,不思蜀,等到局勢穩定,劉禪的最大願望,還是遷都回去。
也許姜維早已將諸葛亮和-圖-書視作是他人生的標杆,也許姜維骨子裡還有著對權力的渴望,自從上次的劍閣之戰,劉胤就已經明白,不管他願意與否,他已經走到了姜維的對立面。
所以,姜維才會把劉禪緊緊地抓在自己的手中,姜維的一生都是和敵對勢力做鬥爭,對外,他的對手是司馬昭、鄧艾、鍾會,對內,他的對手是黃皓、譙周、諸葛瞻,儘管這些對手已經大多灰飛煙滅了,但劉胤的強勢崛起卻又讓姜維不得不謹慎起來。
等到姜維奪回閬中,奪回江州之後,曾經丟失的領土終於是回歸了蜀國,而在姜維的一再奏請之下,劉禪最終決定遷回蜀地。
但現在劉胤無心於此,歷史上蜀漢之亡,其實更多的原因就在於無窮無盡的內耗,將本來已經羸弱不堪的蜀漢王朝拖向了黑暗的深淵,而立志改變這一切的劉胤自然不願意重蹈覆轍。
權力的爭鬥永遠是殘酷而慘烈的,這www.hetubook•com.com是一個看不到硝煙的戰場,有時候要比真刀真槍廝殺的戰場更可怕,更兇險。
現在蜀國朝中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黃皓死於劉胤之手,譙周也等於是被劉胤所滅,而諸葛瞻戰死疆場,原來制約姜維的三大勢力如今已經是煙消雲散不復存在了,而姜維依仗收復蜀地的功勛,在朝中可以迅速地培養自己的力量,掌握權柄。
但遷都長安,卻是意義非同凡響,首先長安做為前漢的都城,保留下來了許多的宮殿。當年取得長安之後,劉胤就刻意地下令保護這些宮殿的完整性,並派兵駐守起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將來蜀漢朝廷遷都關中做好準備。
僅管對長安城心儀不已,但劉禪還是聽從了姜維的安排,將都城暫時地遷到雒城,相比遷都長安有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雒城雖小,但卻有著足夠的安全,這也是顛沛流離多年之後,劉禪比較現實的想m.hetubook.com.com法。
劉胤有著左右戰局的能力,他卻無力左右蜀漢的朝廷,既然劉禪已經下定主意將都城暫時遷往雒城,劉胤也只能是遵從劉禪的意願了。
此前,劉禪也多次地流露出了想要遷都長安的想法,畢竟重現前漢時代的輝煌,那是劉禪做夢都想的事情。不過長安屬於新奪得的地區,民心支持不支持,周邊的環境如何,安全是否有足夠的保障,這些都是劉禪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將蜀漢的都城遷往長安,而長安是劉胤實際控制的地方,那麼劉胤這一派的勢力實力便會大增,此消彼漲,姜維顯然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結果的。
與劉諶的交談一直談到了黃昏,劉胤本欲在蒲津關給劉諶安排住處,但劉諶卻是詭異地一笑,死活拉上劉胤乘船擺渡回西岸的臨晉關。
也確實,現在在朝中,唯一能與姜維相抗衡的,只有手握重兵的劉胤了,姜維有收復故土之功,劉胤則有開疆拓土之勛,m.hetubook.com.com很難區分出兩人的功勞究竟是誰的更大。
不能不說姜維打的確實不錯,在劉胤北伐之後,就是姜維在蜀地獨撐大局,在夾縫之中求得生存,與魏吳兩國的搏奕之中最終搶得了先機,收復益州,姜維也是功不可沒。
說實話,劉胤對姜維極是景仰和推崇的,認為他是蜀漢歷史上最後的真正的英雄,以一己之力試圖力挽狂瀾,雖然最終的結果失敗了,但依然不可否認姜維的赤膽忠心。
有鑒於此,劉禪還是比較猶豫的,畢竟相比于夢想,還是現實的安全更重要,關中三面環敵,而且都是強敵,安全係數與蜀中相比,自然是大打折扣,所以遷都長安的事,便一拖再拖。
但同時劉胤也知道,忠臣未必就不是權臣,正如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諸葛亮,無人可以否認他對蜀漢的忠誠,但諸葛亮在世之日,權勢滔天,整個蜀國上下,只有他一個人說了算,事必躬親,就連皇帝劉禪對他也是唯唯諾諾,言聽計從。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