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最後的三國

作者:風之清揚
最後的三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二卷 天下一統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進軍本州島

第十二卷 天下一統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進軍本州島

很顯然,這個大和國已經脫離了奴隸制社會,向著封建社會而邁進了。
劉胤此時伐倭,來得正是適逢其時,就算大和國現在已經是強勢崛起,但論及底蘊,卻是遠遠不夠的,但如果真讓它再發展個幾百年,到了大化改新的時代,再想征服這個島國恐怕得付出比現在要多一百倍的氣力了。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無法就食于敵,後勤保障的壓力就比較大一些。好在漢軍準備充分,攜帶著充足的糧草物資,所以他們的推進速度,是相當地快,很快就進入到了距離大和國只有幾百里的池田。
劉胤也沒有再給嚴詢增兵,現在派過去的五萬多大軍,已經足夠保證掃蕩整個倭國了,在漢軍派兵進入伊予島的同時,劉胤下令嚴詢率主力大軍登陸本州島,向本州島上的包括大和國在內的諸倭國發起進攻。
不過對於嚴詢而言,打本州島和打筑紫島完全是兩個概念,筑紫島面積較小www.hetubook.com.com,而且王國眾多,一座小島之上,竟然有五十多個王國,除了象邪馬台、狗奴國、投馬國這樣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國,其餘的小國也是有著數千到上萬不等的人口,可以筑紫島是這個時代倭國最為繁榮的所在。
大和國處於本州島中部的近畿地區,距離馬關海峽有一千多里的路程,這麼遠的距離別說是大和王不知漢軍要登陸來攻,就算是知道,他也是鞭長莫及。
筑紫島和本州島隔海相望,它們之間的海峽叫馬關海峽,後世臭名昭著的《馬關條約》便是在這馬關海峽南部的馬關港簽屬的。說是海峽,其實最窄之外也不過才一里多遠,兩岸之間,清晰可見,唯一的不利之處,就是海流洶湧,小船難渡。
而現在,漢軍可以不費吹灰地力地就能橫掃整個倭國,強大如邪馬台這樣的王國在漢軍的攻擊之下,都已經是土崩瓦解,區hetubook.com•com區一個剛剛興起的大和國,根本就不在話下。
馬關海峽不寬,這樣漢軍的船隊就無須象橫渡對馬海峽那樣每次來回都得要四五天的時間,一天之內它便可以折返多次,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便將漢軍的四萬大軍全部運載過了馬關海峽。
本州島就象一個殘月,南北狹長,大約有二千六百多里,東西較窄,最窄的地方只有百十來里,最寬處也不過才四百多里。
古墳時代到來的標誌,就是大和國的興起。
不過嚴詢顯然不準備放過他,井上悍然地反襲漢軍,等於是觸怒嚴詢,如果不將井上消滅掉的話,對漢軍的聲譽是有一定影響的,嚴詢這次不遺餘力地追擊井上,就是頗有意警告倭人,有膽敢來犯漢軍的威嚴者,後果自負。
在橫渡馬關海峽的時候,漢軍沒有遭受到來自對岸的任何阻擊,呻|吟然說大和國現在是倭國諸國之中實力最強的王國,但本州和圖書島面積極大,大和國的勢力還沒有能夠探到本州島和西南端來,而鄰近的小國,聞聽到筑紫島上邪馬台和狗奴國這兩個強國都已經亡國了,早嚇得是聞風喪膽,那裡還敢前來阻擊漢軍登陸。
劉胤現在的主要目標,則是鎖定在了本州島上。
這個時候大和國不但已經建國了,而且崛起的非常迅速,已經成為了本州島上的第一大國。大和國的國王稱做大王,畿內豪族葛城臣、平群臣、蘇我臣、大伴連、物部連等聯合組成統治機構,臣、連等豪族分掌國家的祭祀、軍事、外交、財政等,在朝廷內有較大的權力。地方設國(以國造為長)、縣(以縣主為長)、村(以稻置和村主為長),國和縣中有公、直、首等姓的地方豪族。
所以這次漢軍的橫渡馬關海峽極為地順利,在本州島西南部登陸之後,漢軍很快地完成了集結,向東推進而去,目標直指大和國。
嚴詢這次進軍本州島,m.hetubook.com.com除了在筑紫島上留守一萬人之外,其餘的四萬人,則全部都投入了進攻之中,其中便包括羅尚所率的三千虎|騎兵。
不過漢軍擁有著大型的戰船,絲毫不受這裏的海流影響,孫秀將全部的大中型戰船都調到了馬關海峽。
就拿整個四國島來說,即使到了後世,那也是整個島國最落後的地方,劉胤根本就無需在意他。
而剷除狗奴國的餘孽,其實倒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劉胤也不相信就算讓井上逃掉,將來他能掀起多大風浪?
大和國按照中國史書的記載是興起於公元四世紀,但中國的史書對於外夷諸族來說,例來是語焉不詳,只能記載個大概,僅供參考而已,這次平定筑紫島上的諸國之後,劉胤終於有機會了解到了倭國的詳細情況。
掃蕩伊予島在劉胤看來,確實不需要費什麼力氣,整個島上只有十幾個部落幾萬人而已,派上三四千人,便足以在伊予島上橫著走了。
倭國民和圖書族的形成一直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在史前的舊石器時代,倭國便有原始人類存在,但後來移洋過海的外來移民,卻是構成這個民族的主體,在彌生時代,大量的三韓人、東南亞的馬來人以及東南沿海的漢人不斷地遷居倭國,一直到大和時代,倭國的民族結構,才穩定了下來,後世的日本人素來以大和民族自稱,也就是說大和時代開始,整個島國才有了一個統一的民族認同。
本州島是倭國四大島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島,也是倭國統治中心所在。儘管在彌生時代,整個倭國的政治中心在筑紫島的邪馬台國,但這時代正是倭國新舊時代交替的時期,隨著邪馬台國的衰落,倭國開始步入一個新的時代,那就是古墳時代。
但本州島不同,儘管後世本州島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但此時的本州島卻是人煙稀少,一片荒蕪,除了剛登島時順手滅掉的兩個只有千戶左右人口的小國之外,百里之內,幾乎看不到人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