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公務員

作者:名劍山莊
大明公務員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只手托出新日月 第一百五十八章 高舉孟子大旗

第五卷 只手托出新日月

第一百五十八章 高舉孟子大旗

只是他沒有想到。
因為很多理論說得再好,還是需要人來做的。
朱元璋的態度會如何啊?
其中固然有很多錯漏,矛盾的地方,需要進行梳理。但是用之作為政治工具,已經有了與理學對壘的實力了。
首先,儒家是講究道統的。很巧,孟子在宋儒的推動之下,地位一日高過一日。在漢唐的時候,孟子還僅僅是儒家諸子的一員,但是到宋代就有孔孟之稱了。孟子的地位也在提高。
很多看似尋常的思想,其實是很多思想家苦思冥想的思想武器。
太子是朱元璋一手培養出來的,太子的很多思想,都是朱元璋沒有見到何夕之前朱元璋思想的映射。今日更是如此。就太子來說,孟子被封禁這一件事情,太子也覺得不好。但是如果以孟子的思想為基礎培養出一些革命思想,太子也不覺得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因為剛猛相濟。
太子心亂很亂,一方面覺得未來自然是很好的。另外一方面又對未來充滿了警惕。
朱元璋並不是太願意。
將民定義尋常百姓,那麼保障百姓權利為民,對抗封建禮教,就形成了可能。畢竟孟子可是提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的。那種因m.hetubook.com.com為違背封建禮教,就要讓宗族行私刑殺了,這種行為真符合孟子之心嗎?
朱元璋沉默了好一陣子。太子說道:「父皇,茲事體大,這一件事情急不得,還是從長計議得好。」
這不重要。宋儒就已經說了,六經注我嗎?當今宋儒將六經斷章取義的時候,也沒有想那些先賢的原意是不是這個。而今何夕也不用想他們的。
子思是孔子嫡孫,是孟子的老師。他的最重要的代表思想,就是中庸。而子思的思想,更是理學思想的來源之一。
換太子是不可能了。
何夕擔心的東西是真的。
民重,所以很多事情要從為百姓出發,而永嘉學派提倡事功。這被理學稱為王霸之學,不屬於儒門正道。而加上民重為前提,以安民,護民,愛民為前提的事功,難道不符合儒學先賢的學說嗎?
但是他並沒有失憶,朱元璋對孟子地位打壓,刪除孟子章節,嚴重打擊了思孟學派發展。而今讓朱元璋調轉一百八十度,從打壓孟子,到推崇孟子。這等於讓朱元璋自打嘴巴。
畢竟,人生不滿百,能規劃好自己身後的幾十年,就已經很了不起https://www.hetubook.com.com了。想再多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今日朱元璋要做這一件事情,為什麼要將何夕與太子找過來商議,因為何夕搭配太子,是朱元璋給未來大明留下的班子。朱元璋不僅僅要注意未來的改革方案,也要注意改革方案的實行。
「以此為本,才能最大降低阻力。還請陛下明鑒。」
這樣的事情,不僅僅在大明,那麼是後世也是一樣的。
而何夕添加在其中的思想,更具有革命性。
因為何夕能想到的東西,朱元璋大多能想得到。
其次,孟子學說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在何夕看來,就是民重君輕。這一個學說,太有發揮的餘地了。
何夕說道;「陛下,變法必有所本,而民貴君輕,是最合適的理論基礎。民為貴,民何以貴?什麼是民,這都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以思孟為開局,融永嘉學派,儒家各派為根基,接納科學邏輯思想,這就是大明變法的理論基礎。」
而今何夕拿來,對準理學,決計管飽,管用。
只是何夕提出這些,也是有些擔心。
什麼是民?這個概念足夠何夕發揮了。
理學攻擊永嘉學派最重要一點就是這裏。永嘉和*圖*書學派是一個力主北伐,恢復中原的學派,於是理學就攻擊永嘉學派,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這些思想,有些是何夕早就想過的。有些是何夕觸通旁類的。比如永嘉學派的一些內容,是何夕到了南京之後,與解縉詳細交談之後,才融會貫通的。從這一點來看,解縉絕對是大才,特別是在理論建設上。
太子本質上也是一個政客,他看過很多高尚名義做到卑鄙之事,對於利益這一塊了解很深。在這一件事情,他自己都沒有答案。、
那就加以彌補了。
怎麼彌補,給何夕更多更激進的支持,用以平衡太子這方面的動搖。好讓朱元璋想要的改革與革命推行下去。至於更長遠的事情,朱元璋就不去想了。
朱元璋為什麼對孟子不滿,就是孟子對君主的態度,是所謂儒門之中最刻薄的。別人都講忠君。而孟子說什麼?「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這讓骨子裡很缺少安全感的朱元璋,十分不滿。
所謂思孟學派。並不是思念孟子,而是子思孟子。
前文說過,科學方法論,就是一種具體分析事物,做事的一種方法體系,具有一定的工具性,與永嘉學派很契合,這幾個學說環環和*圖*書相扣,次第鋪展開來,最少一個完整的體系就有了。
但是理學與儒門不一樣,理學是儒家的主流。但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真正有自己主見,有自己想法的,有自己堅持的學者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而已。
朱元璋也要考察兩人心性,也權衡自己的下手的輕重。
將高舉孟子大旗,有什麼好處。
何夕的師承一下子清晰了。絕對是儒家門庭出身的。他與理學之間的爭鬥,就是儒家內鬥,甚至可以說是思孟學派內部爭鬥。因為理學很多內容,都與子思有直接的關係,特別是天命論,心性論等。
只是有些事情能騙得過別人。卻不能騙得了朱元璋。
太子也能看出何夕這種做法的隱患,這才說道。
而今特彆強調民本,民重,就能化解這一點了。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理學與而今的何門儒學,並沒有什麼區別。兩者之間,不難替換。
雖然對於理學來說,大抵是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
可以說,現在後世稱為何門的思想,才算是正式形成了。
但是問題是,儒門太廣闊了。可以說,千年以來,儒家早已將中國文化與儒家文化畫上了等號。甚至可以說,大明識字的人,都www.hetubook.com.com是用儒家學說啟蒙的。他們自稱儒生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因為如果美好的未來,不是朱家的未來,真的有意義嗎?或者說,真有一個美好無比大明王朝的未來,而不是相反?
恐怕孟子復生於地下,與何夕交談,也會贊同何夕的做法吧。
而之前先賢對於孟子的思想的解讀,何夕可以刪刪減減拿來用。或許有人說,當時那些大家或許不是這個意思。
他這一句話,讓朱元璋下定了決心。
朱元璋這些年早就不怎麼關注儒家了,他現在案頭書,都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選等等。
當然了,這種體系建設,別人未必信服。不過很多學說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說,而是對自己人如何講。
甚至在民重這一條邏輯線上,何夕有太多的素材可以發揮了。遠的說民國的一些思想,人民民主專政。代表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等等。加上西方民權思想,何夕都能左右采頡,融入其中。
朱元璋也確實有這個擔憂,只是朱標一句話,讓朱元璋發現,他這個兒子在這一件事情上太不堅定了。那該怎麼辦?
最後,思孟學派,永嘉學派,等各學派的思想,再加上何夕添加的科學思想,邏輯思維,形成一整套自圓其說的理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