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重日中天爭上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沐春
到時候,南京面對的局面,絕對不會如此孤立無援。
就不說,這十幾萬人有沒有異心。單單說,北京數路大軍,那一路大軍沒有十幾萬。就算是,這十幾萬忠心耿耿,死不旋踵。也不能改變大局了。
沐英的兒子沐春,與馮勝的侄子馮誠兩個人相對而坐。
有父親前車之鑒。沐春就一個字,穩定。苟在雲南。什麼也不做。朝廷有命,雲南都支持。但是努力活動,想辦法不去前線。他好歹是國公,一些稍微出格的事情,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懲罰。
如此一來,本來有病,心中憂懼,最後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想起飛漲的物價。
甚至在傷病之中,沐英的心態已經有幾分求死了。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治好病。
朱允炆想做什麼,其實也做不了什麼。
齊德對未來也不報什麼希望了。但是他是朱允炆一手提拔起來了。縱然沒有什麼希望,殉節而死也是應該的。在此之前,能活一天,就盡一分力。萬一,會有奇迹?
削藩是削藩王之權,而朱允炆變成了要藩王之命。
周圍除卻自己的護衛之外,就沒有外人了。
他甚至沒有爵位。
但是那又如何?
朱允炆頓時怒火和_圖_書中燒,有一種想要殺人的衝動。只是這股衝動,被他生生的壓了下來,因為正如丁顯所想。朱允炆也知道,此刻不是能殺丁顯的時候。
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齊德也知道丁顯的想法是有私心的。但是而今,只要讓北軍緩上一緩。不管用什麼辦法的都是可以的。只要有時間,朝廷才能重整旗鼓。只是。齊德隨即內心苦笑。
此刻朱允炆已經下定決心了。朱允炆心中暗道:「別的人也就罷了。如果天下沉淪,社稷傾覆,丁顯你難道還想活命嗎?」
昆明。
中原戰場崩潰,對他的打擊,簡直是天崩地裂一般。
這還是沐英能活到朱元璋死後的。更可怕的是,朱元璋對沐英怎麼看?
傅友德之死,前線崩潰,代表著朱允炆的根基已經動搖了。
他依舊是國公了。即便舉雲南投降,難道還能有什麼額外的賞賜不成,即便有,他也不想要。畢竟,沐春很明白,功高蓋主是什麼樣子。爵位已經到頂了,為家族計,最重要的不是什麼新功,而是不犯錯。
早已被無數人視為桀紂之君了。
所有人都躬身答應。齊德內心之中也微微一嘆。
如果說之前,方孝孺hetubook.com.com之死,新鈔崩潰,江南造反。這些事情僅僅是朱允炆文的一方面崩潰,北方戰線的崩潰,就是朱允炆武的一方面崩潰。
看朱允炆的手段就知道了。削藩並不是不可以的。甚至是朝野共識了。不管誰上台都會削藩。燕王上台不是也削藩了嗎?但是怎麼削藩卻是問題。
這才要忍耐。
難道他就是了嗎?
所以沐春早就有了決斷,效忠朝廷,誰在朝廷,就效忠誰?反正,只有不是傻子,不可能先打雲南,再打南京。只要,北京打下南京之後,北京就是天下正統。
而今,建文帝可不會有這麼好的下場了。
因為,南方士大夫會拚命支持南京朝廷。
丁顯是最能感受到局勢變化的。
已經沒有人用新鈔換舊鈔了。
如果東晉的皇帝想要有所作為,自然會受到門閥的限制。但是別人來打,東晉的門閥也是會拚命的。因為那不是別人朝廷,而是他們自己的朝廷。
不要看,朱允炆還有十幾萬京營。但是這些人能做什麼事情?
沐春說道:「我沒有什麼想法,等下去吧。」
沐春自然會效忠朝廷。
但是太子不在了。沐英傷心之餘,也發現一個件很尷尬的和-圖-書事情,那就是朝廷上下,已經沒有沐英的位置了。
真能重整旗鼓嗎?
給他最深刻的教育的是,就是沐英。
沐春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什麼也不做,等北京打下南京之後。再上降書。因為這樣做最穩妥了。
這種情況下。他再殺丁顯,只會讓本來已經不穩定的局面更加不穩定而已。
提前投過去,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只能落一個貳臣名分。何必啊。
從太子剛剛出生,沐英第一眼看見太子的時候,當時馬皇后開玩笑,讓他保護太子。沐英就已經是堅定的太子黨了。不客氣的說,如果有一天太子造反,沐英一定是行動總指揮。
外面是碧波的滇池。
他的權勢太大了。如果,不管他入朝輔政,還事情做其他的時候,都不大合適。而且沐英太了解朱元璋了。沐英忍不住想起,漢景帝評價周亞夫的那一句名言:「此怏怏非少主臣。」
就這樣,這一場小會,就草草結束了。
如果說,南京朝廷一開始就堅持方孝孺的立場,在不觸動儒家基本盤的情況下,進行有限改革。或許不可能在前線支持這麼久。但是到了現在https://m•hetubook•com.com,決計不是如此摸樣。
從歷史上來看,沐英當時擔心並不為過。
沐英之死,自然是病死的。但是沐英的病是怎麼來的?是因為年輕時候征戰沙場。舊傷複發。但是還有別的原因,就是太子之死。沐英與太子的關係,猶如兄弟。
就好像是江南世家門閥與東晉朝廷一樣。
是的。而今南北戰局已經分明了。北方贏定了。
他的關係是在太子身上的,而不是太孫身上。
沐英也未必能活到建文朝。
這不僅僅是因為,南京朝廷完全放棄新鈔,採用各種直接管制的辦法,來獲取民間財富。更多是戰場上失利,已經各地大族已經完全放棄了南京朝廷。
好好的削藩,在朱允炆手中失控了。這就是問題了。
而且,不會任何政治上的污點。但是沐春可以這樣想,但是馮誠是不行的。他可沒有國公的爵位。
甚至可以說,沐英死的正是時候。如果沐英不死,他一定會捲入靖難之戰的,而且是主將。他或許能將燕王給滅了。但是沐家平亂大功,在中樞就會有什麼好位置嗎?
丁顯才敢做出這樣的試探。
朱元璋覺得是一個威脅,就是親侄子也是敢下狠手的。更不要是不是義子了。
而沐英https://www•hetubook•com.com真正平定戰亂之後,沐家就成為風口浪尖了。會不會與國同休三百年,還真不好說。另外,沐英真能打敗燕王,也不一定。這裏面的變數太多了。
等塵埃落定再說其他的。
南京朝廷最大的問題是,他新不新,舊不舊。
朱允炆心中還存在挽回局面,即便不能挽回局面,也要延續南北朝之局面。
畢竟,朱允炆手中的牌都已經沒有多少了。唯一能做到的,就數駐防揚州,令山東軍撤退了。
未必。
如果,朱元璋傳給其他王爺。任何一個王爺都不會允許有這樣的一個前太子的死忠執掌大權的。如果,朱元璋傳給太孫。沐英的身份依然很尷尬。
如果在此之前,南京新鈔還不算是廢紙的話。而今已經是了。
朱允炆目光之中瘋狂之色,一閃而過。厲聲呵斥道:「此事不用再提。朝廷與賊人勢不兩立。」
這一次他們商議的事情是大事。即便,這才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
將家中富貴與權力,安安分分的傳承下去。
參看歷史上建文逃亡的傳說。建文真逃亡了嗎?這個不知道。但是士大夫們口口相傳,還寫入史料之中,這已經代表了立場。
馮誠說道:「而今天下局勢已經分明,不知道國公有什麼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