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季漢彰武

作者:陳瑞聰
季漢彰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一卷 黃初不初 第286章 東平故人

第十一卷 黃初不初

第286章 東平故人

只是張羡部畢竟不比劉德然,築營的地址極為考究,山營不止三面環山,而且還一分為二,管亥正面只能仰攻一面,欲行翻山也不可得,三次斫營下來,幾乎毫無進展。
滕耽說道:「我對此早有想法,一直想在軍中找一名東平老卒,能尋得他也是意外之喜啊!」
滕耽將其交給孔貞,且對他低聲說:「這就是毒酒,如果有機會,你可多毒死幾人。可若是時機不好,不能取用,在酒壺下還有個暗格,裏面藏有短刀,可以瞞過侍衛。等你出發不久,就可以取出來,這刀吹毛斷髮,鋒銳難當,定可以一刀結果了劉備!」
又過了兩日,滕耽終於湊夠了百余名沒有牽挂的東平教眾。又按此前所說的,準備了十六車簞食與壺漿,交託給他們。孔貞看過去,車都是用耕牛來拉,除自己外,所有人都穿著布衣短褐,面孔上滿是在田地久耕才存有的風霜。
而南路楊奉一行也是如此,皮山大營由關羽親自坐鎮。而關羽的勇武,不止在匈奴與白波中是如雷貫耳,即使在黃巾之中也有「關虎」的名聲,斫營之時,看見營壘上飄蕩的墨色「關」字大旗,幾乎人人怯戰。即使營中只有四千軍士,只要關羽標誌性的綠色長袍出現在陣前,無人能當住三四回合,也就更談不上什麼破營了。
他將自己的佩劍拔|出|來看了又看,忽然想說些什麼,才發現身邊沒有人。於是他走出營房,想找個人說些話。但走著走和-圖-書著,孔貞忽然又覺得一個人挺好,便佇立在道邊,細數地上殘缺又紛紜的落葉。
滕耽手指南方笑道:「明公豈不聞伍子胥殺吳王僚故事?」
管亥聽完后頗為意動,只是沉思片刻,他又產生些許新的疑惑,他說道:「闔閭能殺僚,是因為他們本是兄弟,吳王防備不足的緣故。而我軍與偽朝乃是仇讎,如何得見劉玄德?便是能夠見得,劉玄德貴為偽朝大將軍,出入定然常有侍衛照顧,哪裡有這樣的勇士能夠行刺得成?」
管亥不想他職位這般低,忽然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又問滕耽說:「你是怎麼找到他的?」
孔貞終於站穩了,他對管亥微微頷首,低聲說道:「敢不從命。」
得知漢軍重新在雲蒙山立營,管亥便故技重施,又親率大軍前來斫營。
孔貞接過酒壺,打開暗格審視片刻,又合上去,對滕耽點頭說:「我知道了。」
春秋末年,楚平王昏庸,以致太子建為人誣陷而掀起大獄。大賢伍子胥一家受到牽連滿門被殺,只有伍子胥逃往吳國,他心中的哀傷就如同藍田的玉石,隨時光愈久反而愈發深沉。故而伍子胥參与吳國政事,想借吳國之手滅楚復讎。
滕耽說出這個建議,顯然是胸有成竹,他拍拍手掌,讓部下領一個人進來,指著那人說:「只要讓他去行刺,自然是馬到功成,絕不失手!」
「他既然與劉備親近,真的可信嗎?」
忽然,他在昏和_圖_書黃中發現點點綠意,原來是一叢猶自深綠的蓍草。此前他從這裏頻繁路過,竟從未注意過。此時見到它們,孔貞想:古時蓍草就用來占卜,此時我忽然得見,恐怕是上天有所警示吧!
而後,滕耽又和一個白髮老人低聲談了幾句,那老人從車中抱出一個酒壺,那酒壺平平無奇,既不舊也不新,是兗州常用的款式。
時間一日日過去,二城的形勢也一日比一日危急。管亥知道不能再坐等了,若是斫營不成,便不能逼漢軍撤軍解圍。那麼便只能改換策略,將南北兩路合兵一處,在城下與漢軍決戰。但一旦決戰,就好似踏上崖間之索,滄海落葉,只有渺茫的一線生機,故而管亥生有遲疑,不敢輕易決斷。
管亥聞言,「哦」了一聲,再回頭看孔貞,眼神立刻變了,他問道:「你現在軍中擔任何職?」孔貞低頭慢慢答說:「稟大司馬,在下在軍中不過一百石吏,尋常負責運糧而已。」
正因為此事重要,所以不適合大張旗鼓,管亥並沒有派人來送行,當真讓滕耽全權處理此事。滕耽把他們送到東平富成東邊約十里的地方,對他們說:「我們只能送到這了,後面的事情就靠你們了。」
到了這裏,滕耽終於將自己的計策和盤托出。他打算讓孔貞以東平百姓的名義,領百來人與十幾車簞食壺漿到軍營中犒軍。然後以東平故人的名義求見劉備,劉備必不疑有它,到那時,可讓孔貞當眾獻和-圖-書毒酒,若劉備不飲,也可在孔貞身上藏短劍利刃,如專諸般一刀結果了他!
孔貞聽他說完,木然地搖了搖頭,說道:「我也沒有別的要求,只求我死後,滕公能夠信守諾言,替我照顧好我妻兒。」滕耽見他面露死志,也就只好對他行了一禮,先去安排其他事情去了。
管亥對滕耽失笑說:「當年荊軻刺秦王,秦舞陽的神態也不過如此,先生如何敢指望他呢?」言語之中,是打算否掉這個計策了。
聽聞如此篤定的言論,管亥心中驚訝之餘,也不禁仔細打量此人的樣貌,但他很快失望了。此人三十多年紀,短須赤幘,儒服布履,一副普通官員打扮。面目雖說勻稱,但也說不上俊美。而且在管亥面前,此人手指微微發抖,顯然有些懼怕。但面色卻通紅,大概是因為心中激動。
於是他便採下五十根蓍草,按《易》上所言進行占卜。最後卜得離上兌下,是個睽卦。他自己不得要領,便去詢問滕耽,滕耽聽了卻很高興,他解釋說:「離乃火,兌乃澤,火在澤上,這是主客不容啊!若按常言解釋,說明你此去,必定有一死。而《易》中解此卦,多以無咎為結,還有遇雨則吉的意思。說明你此去,一定會馬到成功!」
這一天,管亥府中簿曹從事滕耽忽然獻計說:「明公,既然作戰不利,我們何不另闢蹊徑?」管亥不明所以,求問道:「戰場之事,終究是兵戈為上,又能有何奇策?還https://www•hetubook.com.com望先生教我。」
滕耽話說完,營帳中一時寂靜無聲,只有管亥在來回踱步,越想越覺得此計絕妙。再和滕耽言語時,他緊握住滕耽的手,對他說:「子合,那這件事就盡數交給你了!一旦事成,我願任君為司隸校尉!」隨後又與孔貞說:「孔君,兩縣數萬百姓的性命,就交到你手裡了。」
等出了營門,陽光灑在孔貞身上,他的神態才稍微好了些,滕耽對他說:「你今日先去歇息,這幾日你都不會有什麼事情,等我安排好了,自會再知會你。」說完,他又靠過來,低聲與他說道:「你若有什麼未了的心愿,可此時去辦,若是缺錢少人,我都會儘力安排。」
說到這裏,滕耽也不賣關子,向管亥介紹說:「這位孔貞是劉玄德的舊部啊!當年劉備任東平校尉的時候,他任東平陸縣裡的濟枯亭長,與劉備頗為投契。東平軍操練的本營,就設在他亭下哩!」
秋風蕭瑟,葉落如雨,晚秋的太陽緩緩西移。到了訓練的時刻,大部分士卒紛紛往營外走,孔貞一人站在道旁,等他們盡數走完,這才慢慢走回營帳。自從被滕耽看重后,孔貞與各位將軍一般有單獨的卧帳,寂靜的氣氛讓人窒息,但也讓人敏感,孔貞就這樣懷著萬千思緒,躺在行榻上思考過往。
於是伍子胥暗地裡聯絡吳王僚的兄弟公子光,將刺客專諸推舉於他,又請求鑄劍大師歐冶子,打造了一柄短止半尺,卻又鋒銳無比的魚腸劍和圖書。等公子光宴請吳王僚來家中飲宴時,專諸將魚腸劍藏於魚腹中,而後扮作蒼頭上前獻魚。
孔貞聽罷,微露笑容說:「若果真如此,我定給滕公一個交代。」
「孔貞是名孝子,他之所以加入我軍,都是為偽朝所逼,而其父母也是教眾啊!此前留在濮陽。年前,因做事嚴密,才被調到臨淄供職。孰料父母都為偽朝所殺,雖曾與劉備投契,但與偽朝可說是仇深如海,定不會反覆。所以我才斗膽向明公提出此議。」他說出這些話時,管亥再看過去,見孔貞攥緊雙拳,眼中幾乎噴出火。
但吳王僚對此心知肚明,無論伍子胥如何勸諫都無動於衷。伍子胥心想:吳王在我走投無路時接納我,這等救命之恩實是做牛馬也難報,但我父兄之仇也高如吳山,若今生不報,則對不起九泉之下的魂靈。也罷,也罷,只能做一次惡人,來世再向吳王道歉了!
走到吳王僚跟前,專諸忽然發難,如閃電般取出短劍,揮手割斷了吳王僚的脖子。吳王侍衛如飛雲般趕過來,用長矟刺死了專諸。但這時候,公子光也放出埋伏的武士,將這些侍衛也都殺光了。此事之後,公子光得償所願,自立為國君,史稱吳王闔閭。而闔閭因此深念伍子胥大恩,重用伍子胥為相,終也使其報仇雪恨,滅國焚都,開棺鞭屍。
但滕耽卻絲毫不減顏色,回笑道:「那是因為明公身居高位,積威溢於言表,又與他不相熟啊!但若是面前的是劉玄德,那又不一樣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