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季漢彰武

作者:陳瑞聰
季漢彰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三卷 亢龍有悔 第378章 徐庶授首

第十三卷 亢龍有悔

第378章 徐庶授首

徐庶卻搖首說:「三軍因我在,才不致潰退,我若先逃,你們能擋賊軍嗎?」眾人皆啞然。
而此時劉備見張羡擋住曹軍,心中稍稍安慰,又不禁擔憂關羽,心想:他如今安危如何?一時間惆悵而不能飲水。他正要派朱皓去看看徐庶所部的戰況,結果軍師從事皇甫堅壽跌跌撞撞地跑了回來,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手腳顫動,他說:「明公!大事去了,后軍都潰散跑了,各部都亂了!」
此時天色已完全昏黑,曹軍在遠方屠戮著未來得及逃掉的漢卒,而漢軍諸將都聚集在一起,做最後的軍議。徐庶對身邊的拓跋匹孤、拓跋力微、黃忠、射堅諸人說:「此時夜色已至,月光未明,大概是最後逃亡的機會了。你們趁賊軍未及反應,挑選些精銳,都去追明公吧!」
張羡聞言大怒,當場就令手下兵卒射殺前面的這些潰兵,自語道:「你們若想自尋死路,那就去投水吧。」如此一來,潰兵只能改向東西兩面潰逃,而張羡則收攏了少許殘兵,正要做再戰之勢。而尾隨而來的曹軍看到漢軍竟還能反擊,也都露出踟躕之色。
那些潰兵們熙熙攘攘地擠在拒馬前,聲音高高低低地混在一起,對張羡道:「算了吧,關將軍都敗了,還能有什麼轉機,往南跑,我們這麼多人,他們哪裡殺得完?」
而另一邊,徐庶仍在督戰,西面的敗勢他已止住,正面雖呈梯式節節後退,但曹仁到底兵少,即使率部數次衝鋒,也已精和-圖-書疲力竭,實在沖不動了。故而徐庶在兩面實行包夾和齊射,到底用兵力的優勢將曹仁打了回去。
因張羡腰掛漆金的御賜中興劍,曹軍都知曉他是漢軍高官,於是有二十餘人來圍著他攢刺。馬很快被刺死,張羡也只能下馬步戰,又激戰數個回合,一個曹兵戳中了張羡,沿著鐵甲與裙擺的間隙劃破了一條大口子,隨著長戟往外抽出,裏面的腸子都跟著流了出來。
但這于大局形勢無補。
劉備後撤的消息很快也傳到徐庶耳中,他聞罷,面色如常,只是派使者對來援的張飛說道:「今日之敗,是我謀划不周的過錯,想要反敗為勝,已是不可得了,當務之急,當是全軍而退,君侯帶的多是騎兵,乃是我軍中精銳,不可輕棄,我麾下多是步卒,欲逃也難得,所以君侯當先西歸,我自率部殿後。」
但曹兵沒有救命的意思,他貪圖徐庶手中的雲龍玉抉,趁左右無人注意,先割掉了徐庶的頭顱,再奪下這玉抉揣進衣裳內,繼而向上級領功去了。
徐庶聞言,便從軍陣中站出來,對曹軍使者說:「都是戰場上跑馬廝殺的漢子,何必蠱惑人心?今日之敗,罪全在我,我甘願一死,但要辱我節操,我決不罷休!」
曹操捂著受傷的肩膀,對司馬防哈哈笑道:「司馬公真是惜才之人啊!」他隨即又嘆息道:「可惜,徐元直的才能我自然也見過,但他是義士,終究不能為我所用,便還是成全他罷。和_圖_書
在張飛率部回撤後不久,張楊部隨即為曹操中軍所擊潰。而後方司馬防的河內軍正在輪換,尚未來得及填補戰線,結果上黨軍被衝散之後,陣線頓時大壞,在中部形成了浩大的潰軍,漢軍隊伍全然不復行列,連同皇甫酈部、司馬防部也裹挾一起,一併向南潰退。
曹軍等了兩個時辰,見徐庶所部一直駐在此地,既不後撤,也不投降,終於決定於夜中進行終戰。曹軍騎士們沒有妄發異動,而是舉著火包抄漢軍兩翼,將其盡數合圍后,才派人問道:「你們是何人所領?何不歸降我軍?河內的司馬公、徐州的昌將軍,還有你們河南關老虎,都向我軍投誠了。若能棄暗投明,元帥未嘗不能放爾等一條性命!」
徐庶便攜眾且戰且退,將隨軍帶來的箭矢全部射出去。曹仁不知緣故,還道眼前的漢軍要率眾搏命了,於是便停止衝擊,與漢軍保持兩箭程的距離,一面與曹操會合,一面觀察徐庶的破綻。
於是他便對部下下令說:「賊軍勢強,我軍已敗,此時正當全軍返函谷,以圖來年再戰。」命令一下,董承部眾齊呼「我軍敗了」,隨即率眾脫離大隊,往西南奔去。
劉備不料局勢瞬間敗壞,心中極為擔憂,就問護衛中軍的徐州刺史張羡說:「如今尚能戰否?」
「什麼!」劉備大驚失色,半晌才怒道:「自晉陽建府,收集東西兵卒,我皆以國士之禮相待,俸祿兵糧,從不敢稍有拖宕。如和*圖*書今竟然臨陣棄我而逃!」
劉備深以為然,將麾下五千晉陽軍調三千給張羡,並將中興劍賜予張羡說:「我之生死,今日都仰仗將軍了!」
劉備如此率中軍撤離,便是徹底讓張羡與徐庶所部陷入了絕境。
一些晉陽兵見主將受傷,便試圖過來為張羡解圍,但終究不能突圍過來。張羡自知必死,也懶得去攬腸子,而是從腰間抽出御劍,揮手將流出的腸子截斷,繼續與曹兵死斗,曹軍見此形狀,也不由得恐懼後退,只是圍著張羡,卻不再上前。張羡對此笑了兩聲,便拄著劍坐在泥地上,呼了兩口氣,隨即沒有了動靜。
董承這一退,周遭的漢軍不明所以,只能見到傍晚時分,有一大部士卒倉皇撤走。他們俱皆驚惶,相互言語道:「莫非賊子在後路也有埋伏?」謠言越傳越廣,陳王劉寵與冀州刺史袁譚聞言,也隨即脫戰而走,繼而引起了整個后軍的不戰自潰。
眾人吃了一驚,都勸阻道:「徐君乃是霸府智囊,我等俱死,也不當令徐君有損,徐君當先行才是!」
投降的司馬防聽那聲音,對曹操說:「是霸府的智囊,徐長史啊!明公若得他相助,大業易興耳!」
張飛得知消息后,回說一句「珍重」,也不再留戀戰場,率部自東南撤走。
荀攸說道:「只能讓鎮東先行殿後,我等稍整軍勢,隨後跟上!」而法正則已然急了,伸手在嘴裏吹出尖銳刺耳的呼哨,抽鞭猛打乘馬,留影馬當即騰空疾馳而去和-圖-書。沿途漢軍步卒拋矟棄甲,舉火而逃,四周野外火光連綿不絕,壯觀無比。劉備與親隨飛馳而過,見此情形,不禁涕淚長嘆:「本欲舉火歸故鄉,不想竟狼狽西歸,我該如何去面見庭堅呢?」
眾人皆知其苦心,不禁流淚拜謝,當晚就點出三千精兵,趁著昏暗的夜色悄聲離去了。
張羡見主帥已然撤離,不明所以,但仍然誓死抵抗,可部眾的戰意卻低沮至極,曹騎們越過馬拒,殺入徐州軍中時,可謂所向披靡,很快就將漢卒切割成數部,張羡也深陷重圍之中。
隨後徐庶又勸慰說:「老師還在長安,只要有他在,府中哪裡會缺智囊?你們才是軍中的棟樑,勿要多說了,快去吧,來日還多的是你們廝殺的時候,你們早走,我也能伺機逃脫,你們再猶豫,就都死在此處了!」
北面的豫州軍剛好迎面撞上來,張羡便令部眾將隨身帶的木頭都插在地上,設置一道簡易的拒馬,並派令兵上前,齊聲對前來的潰兵們說:「不要退!退不能活命,往北還能反敗為勝。」
張羡也知道形勢緊急,對劉備說:「事急矣!我軍若是現在往南撤退,恐怕全軍都將不復陣列,我等也要葬身此地了!明公,我願率眾北拒,以重刑明律,賊軍也疲乏,今日擊退過去,就是黃昏,他們也要收兵,那我軍明日還能整軍再戰!」
孰料這時候,在南面的漢軍大部發生了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整個戰局。
此時天色已然向晚,暮色朦朧,張hetubook.com.com羡自知此行定然是九死一生,就向劉備討了一碗酒,一飲而盡。諫議從事朱皓唱《大風歌》為之壯行,張羡隨即領翻身上馬,高呼一聲「壯哉」,便領眾向北馳去。
說罷,他傳令擊鼓,在月色之下,曹軍向漢軍射出暴雨般的箭矢,在將大部分人射倒在地后,騎士們再上前衝殺砍刺。一直等到第二天天明,曹軍在屍山中辨認漢軍的首級,一名曹兵發現徐庶被屍體壓倒在血泊中,手腳受了數箭,胸口還有些許若有若無的起伏。
建平將軍董承得知漢軍前線不利,左翼又遭到曹軍橫擊,知道漢軍已經到了極為危險的局面。他心中卻大喜過望,心想:我如今率眾在最後處,劉備左支右絀,定然無力再制衡我,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說罷,他當即擁劉備上馬,劉備尚還猶豫,據鞍不動,對眾人說:「可翼德、雲長、元直、鎮東等部該當如何?」
說罷,劉備斫刀而起,欲親自去看。此時,法正、朱皓、孟達、還有荀攸、韋康都涌過來。法正說:「敗局已定,眾難復用,請明公趕快退回東都,令陳公張邈等人守河南,遲則一戰而喪天下!」
此時的徐庶所部多已受創,能戰的大約只有八千餘人。故而徐庶將這八千能戰之士聚集一處,其餘傷員都放他們歇息,叮囑說:「若賊軍來,可奉兵降之。」而後他親自巡視屬下,問他們道:「我今與諸位同死,可有遺恨?」漢軍皆高聲答說:「與徐從事同死,不恨!」徐庶聞言大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