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季漢彰武

作者:陳瑞聰
季漢彰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六卷 蒿里行 第477章 馬邑合兵

第十六卷 蒿里行

第477章 馬邑合兵

麴光答說:「觀其旗幟,應當是中軍的輕車一師,由馬岱親領。」不待麴義繼續細思,他又連聲提醒道:「大人,西軍進軍如此之快,恐怕今早就要到山前了!」麴義聞言一愣,坐回案前觀望地圖,良久不語。
但實際上兩人心中都明白,這僅是一種表態。以曹操的戰術布置,雖然明面上是打算以合戰取勝,但劇陽是全局的棋眼,麴義一部的存在決定著東朝能否在戰略上取得優勢,是絕對不容有失的。故而一得知陳衝到來的訊息,兩人立刻回駐卧虎山,又在六棱山惻隱蔽處設置四路伏兵,打算沿路節節阻擊,為自己爭取時間。
麴義聽聞戰況,不由大為驚駭。他安排給麴光的雖非自己的先登老兵,也都算得上久戰精卒,如今竟被人以一當十,不禁連聲追問道:「這是何部?」
孟達低頭答說:「是度遼將軍去世了!」
陳沖既知戰場詳情,也不再猶豫,即刻率眾抵達馬邑城下,此時已是六月庚辰。兩路大軍相會,如同鐵浪翻滾,冷光四溢,西人們頓生勇氣,放聲高呼。而陳沖穿過這茫茫的人潮,直接進入馬邑城內。
麴義見此情形,又去找夏侯淵理論,然而夏侯淵仍不肯撤。麴義不禁心想:我投東朝又不是找死,豈有在這裏坐等滅亡的道理?他不撤我撤,莫非曹瞞能要了我的頭?
等他們走完這條近四百里的蜿蜒山路,最終跨過累頭山後,和*圖*書眼前豁然開朗。山脈在隘口分開之後,迅速朝東西兩面延伸,遠遠望去,在兩邊只能看到若有若無的蒼茫山影,凸顯出腳下的暗色平原。再往北走數里,就有一支打著西朝旗幟的人馬前來接應。
再說回頓兵于汪陶城前的麴義,陳沖趕到馬邑后,他也很快得了消息。夏侯淵前來與他商議,問其如何打算,他起初並不以為意,對夏侯淵答道:「臧洪無糧無援,困守于平原之上,尚能支撐數月。我莫非不如臧洪?」顯然是打算在劇陽繼續堅守。
回軍路上,斥候又傳來消息,說陳沖抵達馬邑之後,對軍中公開宣揚,說必斬麴義頭顱,不日便將全軍來攻。麴義與夏侯淵麾下大懼,但麴義卻不動聲色,對眾人笑道:「這不過是陳沖詐我撤兵罷了,若真要來攻,直接就來了,還放話做什麼?豈不知制勝當緘口閉言,出其不意嗎?」
麴義麾下眾人見西軍軍容極盛,不禁生出恐懼之心,都來問麴義安排。麴義也沒料到西朝有如此決心,心中又恨又怕,只好再去找夏侯淵說:「若是十萬人,此處還可以守,但現在西賊傾其全力,便不是我等能夠抗拒的了。」
他們先是自河東進入平陽,而後接連跨過霍大山、界山。一入太原郡,就遭遇了綿延的大雨,致使一路泥濘。但陳衝到達昭余湖畔,看著雨水下大湖表面的圈圈漣漪,周圍的百https://m.hetubook.com.com姓茫然地打量著陳沖的素色軍旗,陳沖這才恍然想起,自從上一次進入長安后,他竟再也沒有進入并州過了,仔細想來,距今竟也有十三年了。
麴義得聞,頗不能信,於心中猜測道:「莫不是多打火把旗幟,以此嚇人吧!」但前面猜測已然出錯,也不好開口明言,只能催促斥候再探再報,並令麴光率伏軍挫其前鋒。
然而次日,西軍便開始展開側翼,做出即將包圍卧虎山的姿態,同時又分出一支別軍,似要渡過渾河,斷去東軍退路。
劉備見陳衝到來,雙眉一挑,頓時答說:「殺人何等輕易?活人方是難事。」他語氣鏗鏘,眼神堅定,還一如二十年前一般,只是他的髮絲已經斑斑點點,顯露出不少白髮。
而後便是對劇陽麴義部的處置。麴義部雖然人數不足三萬,野戰不能當大軍一合。但他現在佔據險塞之地,正面強攻,短時間難以收得成效,恐又平白讓曹操取得戰機,而若棄之不理,麴義又危及西軍側翼,將來與曹操主力合戰,未免產生許多變數。劉備由是猶豫不決,一直等陳沖會合,就是要對此詢問計議。
西朝見此情形,也沒有深追,而是尾隨其後,目送東軍撤齣劇陽、繁峙、崞縣三地。等東軍自三陰山小道徹底進入代郡后,劉備在此處留下了三千人,由郭修帶領,用於修建塢堡,防止東軍再從此m.hetubook.com.com入境。
夏侯淵自然聽出來其中的怯意,但是他身受曹操重任,自覺輕易不能放棄,便說道:「你等我傳信元帥,元帥手書到后,我們再撤不遲。」
與劉備再次相見時,陳沖發覺他獨自一人坐在桌案前,握劍似有所思,而雙眉低撇,顯得情緒低落,頓知公孫瓚病死對他的打擊並不小。陳沖見狀,便問道:「病劍猶令賊懼,老鋒何放其輝?」
而後他們沿著汾水溯流而上,抵達晉陽后,他們轉道路過龍山,再進入羊腸道。狹窄的山林正釋放出沁人的幽香,天上不斷地有飛鳥群在頭頂盤旋,就像一團烏雲籠罩,讓人們想到即將面對的大戰,加上自身走得極慢,又不知前方戰機如何,這讓將士們的心情也如同朦朧的天色一般晦澀。
陳沖聞言笑道:「若要與惡虎相搏,怎麼能不先除走狗呢?」而後又變色肅然道:「去,必須去!不除麴義這等反覆之賊,何以安定人心?」一旁侍衛聞得,都從中聽出幾分怒意。他們不禁心想:像陳使君這樣的人物,都對麴義憤慨,只怕此人是必死無疑了。
主意一打定,麴義也不再猶豫,當即命令部下收拾行裝輜重,當日便下了卧虎山。等到夏侯淵收到消息,麴義一部已經下山五里了。夏侯淵頓感大驚,但事已至此,他也難以再在山上堅守,只好於山間放了一場大火,依靠山上的火光硝煙,遮掩著撤下山去。和*圖*書
兩人接下來便商議起接下來的兵事。陳沖先問起劉備對公孫瓚余部的處置。公孫瓚病逝后,劉備便以朱皓去子城主持大局,余部則交給文則暫代,說到這裏,劉備對陳沖說:「文則威望不足,難以統率全部,還是得啟用伯圭的一些余部。我聽說趙子龍在雲長麾下,眼下不如調過來,由他與文則分領吧。」劉備對趙雲陣斬曹洪一事印象極深,欲委以重任,陳沖自然也是極為讚許。
眾將細想,也確實如此。如今西朝首尾難顧,以卧虎山這等布置,哪怕西朝分出八萬人來攻,也難見成效。唯一可慮的就是西朝全軍而出,但此舉太過冒險,稍有不慎,便會因進退維谷而軍心大潰。想來西朝也不過是指望以詐嚇人,讓他們不戰而退罷了。
夏五月,陳沖率領的八萬新府軍一直奔波在并州群山之中。
陳沖從言語中聽出不對,問道:「是出了什麼事?莫非平城失守了?」
傳令下去的時候已是深夜,麴義惦記軍情戰事,便在帳中觀摩地圖坐等消息。他本以為消息要到天亮才到,不料只過了兩個多時辰,麴光倒先回來了。麴義見他甲多泥垢,滿身狼狽,腰間還裹著一塊傷布,心中頓時一沉,當即站起來扶住他,低聲問道:「遇敵如何?」
此戰雖未與麴義一部一戰,但也算達成了解除側翼威脅的原定目標。由於未經大戰,西軍不做休整,即刻回師馬邑馳援平城。
陳沖聞言一和_圖_書震,立刻令孟達敘述詳情,這才得知前因後果,這叫他又是傷感又是欣慰。大戰之前,軍中大將竟不戰而亡,這實在令人氣沮,但公孫瓚臨死前的舉措布置,也確實延緩了東人的攻勢,還給自己留出了頓兵休整的時間,對於公孫瓚往日堅決魯莽的指揮風格來說,這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麴光啞著嗓子回道:「賊以三百精騎開路,后眾不見接應,我便率眾襲之,然其不為所動,反擊我軍,竟一合而破!我部三千餘人,僅千餘人得脫。」
然而兩日後,斥候又再度傳來消息,聲稱西軍稍稍休整之後,竟眾號三十萬,擺開陣勢排陣十里向劇陽挺近。觀其前鋒,精甲密布,飛騎成潮,已進至六棱山口的龍潭湖。聲勢極為駭人,怕是只留了數千人屯守外,其餘諸部已經盡數出動了。
領頭的人陳沖極為熟悉,正是當年從司隸府調到晉陽霸府的騎都尉孟達。被使者待入中軍后,他一眼認出陳沖,當即打馬過來拜見說:「謝天謝地,使君你終於到了!」
第二天一早,未到卯時,馬岱一軍先抵達卧虎山前。他們不急著進攻,而是在周遭列陣飲食,視先登軍如無物。而後很快,西軍的各路前軍猶如溪流一邊源源不斷地會合而來,為了顯出威勢驚人,中軍各師還著五色旗幟,到了晌午,太陽從雲層中顯露,將旗幟與其下將士鐵甲相互映照,霎時映照出一大片耀眼炫目的七彩光芒,完全分辨不清哪裡是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