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中梟雄篇
第五十五章 背水一戰(三)
龍且領軍進抵這處平原,卻與剛出歧山口的李原軍遭遇,兩軍皆在移動之中,前鋒斥候交錯一通混戰之後,雙方安營紮寨,作長久對峙計。
斥候互拼之下,缺少了白廣季統領的李原軍吃了小虧,被呂馬童一番追殺,失了佔據有利地勢的先機。
一片河水沖積出來的大平原,滋養了這裏豐厚的牧草,養育了萬千秦國的子孫,不過今天,這裏卻成了一片殺戮的死亡戰場。
「楊喜,汝領一萬精兵出戰,限你一個時辰,破殺敵將,如何?」龍且精神一振,激將道。
有了這一場大勝之後,龍且相信,他在諸侯的眼裡,在項羽的眼裡,將不會再只是楚軍的一員猛將,而將是關中真真正正的秦王。
「另,莫再叫什麼秦王,以後稱將軍就是,我龍且此生,只願作霸王手中的一把利刃,不做什麼狗屁不是的秦王——!」龍且厲色掃視眾將,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韓信身上,這讓呂https://www•hetubook•com•com馬童、楊喜心中頓生妒意。
「韓郎中以為然否?」龍且緊盯著韓信,追問道。龍且方才的那番對答,其實,就是出兵之前,韓信向龍且提出的見解,當時龍且心裏其實是頗不以為然的。現在,呂馬童等人有驕狂之意,龍且正好拿韓信的說辭來堵一堵呂馬童等人的嘴。
秋風瑟瑟。
「末將領令。」楊喜大叫一聲,拍馬提一桿馬槊沖向前陣,位於左側的一萬楚軍接到中軍旗語,也是如風捲殘雲一般,跟著楊喜殺將而出。
聽龍且採納了自己的諫議,韓信心頭閃過一絲暖意,情切之下,也不顧呂馬童等人是什麼想法即脫口贊同。
呂馬童、楊喜俱是項羽跟前的親騎將出身,這次被派到龍且身邊,相當於外放的性質,不過他們俱知龍且在項羽跟前的地位,言談中不敢有絲毫的不敬。
呂馬童、楊喜與韓信和-圖-書之間,聊聊幾語即相互有了猜忌,這是龍且所希望的。只有屬下之間鉤心鬥角,彼此不合,他這個諸侯王才能坐得穩當。就算再親近的將領,不在跟前,也會彼此心存猜忌,項羽派呂馬童、楊喜到龍且的跟前,其一是鍛煉,其二還有監視的意思,龍且為人粗中有細,對項羽的用意看得明白。
「大楚威武!」
稍臾,前陣的快馬斥候即飛奔而來,對著龍且大聲報道:「稟將軍,敵軍約五千人,出營邀戰?」
龍且眯著眼睛,初升的陽光斜斜的照過來,讓他有一點眩目的感覺,這是一次等待了許久的大戰,也將是奠定他龍且真正地位的一戰。
龍且目光一凜,眸中殺氣四溢,緩緩說道:「李原,從微末起,一戰大樑,斬殺樊噲;二戰白馬,連破敵陣;三戰滎陽,孤軍守城;四戰咸陽,襲占秦都,汝等以為,此為僥倖,還是其它?」
第二日,秦楚兩軍擺開戰場,開始決
m.hetubook.com.com一勝負。龍且一愣,隨即大笑:「區區五千兵,也敢來擋我大楚兵鋒,正是不知死活?左右,哪位將軍願領兵殺敵?」
「這——,也許不過是李賊一時之幸?他哪可能是秦王的對手?」楊喜在邊上一策馬,討好的說道。
「諾!」眾將一時肅然。
「將軍,秦人出戰了!」旁邊,一聲驚呼打斷了龍且的臆想,這是楊喜的聲音,這個年輕人顯然屬於沉不住氣的一種。
龍且麾下,四萬六千余楚軍一律紅色夾襖、紅色頭巾,遠遠的望去,如同一片火紅色的海洋,兩軍陣前,兵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的龍且起兵四萬,直接向著身處絕地的秦軍壓迫了過來。
楚軍將卒激蕩的叫喊聲此起彼伏,在歧山之間回蕩,急促的鼓點、鮮亮的刀槍、粗重的喘息聲,構成了一幅讓人窒息的戰場畫卷。
天空中幾朵白雲被秋風吹得七零八落,兩邊的營寨中,各自升騰起造飯的煙塵,雙方將www.hetubook.com.com卒都在為接下來的大戰而作了準備。
韓信的情況,則與呂馬童、楊喜不同,鴻門宴后,看韓信不順眼的范增尋了一個由頭,將他發配到了龍且這裏。在權謀心理這一層面,韓信的感觸遠不如他在軍事方面的領悟力,在龍且設下一個套子后,他竟然不加辯別的陷了下去。
「秦王,這次出兵討伐李原小兒,我軍出動兵力達到四萬餘眾,加上雍王、翟王的二路偏師,是不是太瞧得起李賊了。」龍且身邊,騎將都尉呂馬童面帶不解,正在討教龍且。
楚軍大將龍且意氣風發,騎乘在一頭高大的黑色駿馬上,在他身畔,呂馬童、楊喜等幾員楚軍將領促佣著龍且,臉上個個笑意涔涔,唯有落在最後的郎中韓信神情木然,一付魂不守舍的樣子。
「大楚威武!」
龍且血紅色的眸中,抹過一絲得色,肅聲道:「李賊屢次擊敗漢王,可不是等閑之輩,你們可不要大意了,要是有失職之錯,可別怪龍某軍hetubook.com•com法無情。」
「哈哈,幾位校尉、郎中俱是少年英豪,不必相互謙遜,來日一戰,且看我大楚健兒擊破秦賊,取李賊之首級,為霸王執壺耳!」龍且大笑。
歧山南麓,渭水北岸。
「韓郎中多謀,我等不及矣!」呂馬童默然點頭,朝著韓信略一拱手。
「唏律律——!」
在咸陽至扶風的馳道上,一支身著紅色布襖,脖子上系著紅巾的軍隊正在快速的行進,這是楚將龍且率領的西征中路軍四萬兵馬。
不得已的情況下,李原將營寨扎于側附歧山,背靠渭水的地方,這個位置在軍事戰法上,被稱為死地。
「謹遵秦王號令!」呂馬童、楊喜連忙點頭答道。
韓信提了一下馬韁,正色道:「末將與將軍所慮同!李原雖年輕,卻足智多謀,非尋常人也,實不可輕敵。」
「末將願往!」未等龍且話落,楊喜即是急聲請令,方才斥候交鋒,讓呂馬童搶了一個先,這一回兩軍陣前,斬將奪旗,說什麼也不能再讓與他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