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嘔心瀝血之作
「吾等奉胡將軍之命,日後便跟隨大夫。」
就如同此次白裕昏迷,司馬興回陽城,胡進在新城。
沒有見到岑舟將軍,便不知道梁朗等人的安危,想起當初在酒樓一起飲酒時,便說過一起立下功勞回去。
在篝火、夜色的照亮下,伴隨著那幾人的靠近,這時候白衍才看清那六個人的模樣。
此次手中的竹簡,是他連夜嘔心瀝血之作。
正當大伯以為終於等到出頭之日時,誰曾想,李斯年事已高,連大伯在內,很多事情都已經忘記。
這無疑又再次給大伯燃起希望。
眼下,身邊善戰者的確越多越好。
此人便是此前白衍在陽城時,救過其一命的業。
卻沒想到來到廷尉府邸,根本進不去,沒人會相信大伯說的話,詢問信物,大伯也拿不出來。
但到後面,尚未抵達秦國,錢就沒了,此時想回去也已經沒有錢財,便只能一路乞討繼續走。
但後面還是不敢,畢竟就這般回去,根本與父親母親解釋不過去。
收起竹簡。
……
「懷,見過大夫!」
……
從黃昏直到夜色籠罩。
白裕被刺殺,拋開楚國想讓秦國鐵騎軍心動搖,無法短時間內伐趙之外,更多的也
www•hetubook.com.com是想報此前『白起之仇』。
那時候他便對自己說,日後他的命,是白衍的。
六人為首的男子,身穿秦甲,佩著秦劍,對著白衍拱手打禮。
任憑大伯如何提醒,李斯始終沒有記起。
胡進在竹簡內,直言這幾人都是做過先登之卒,皆是善戰的猛士。
白衍知道胡進在擔心什麼。
鐵騎大營旁。
其他五名男子,也都與業一樣,佩著秦劍,對著白衍拱手打禮。
眼下若是他們得知,白裕被刺殺中毒之後,軍中尚有白氏之人,並且已經穩住軍心。
然後……
看著接過竹簡的白衍,業整個人都十分興奮,此前在陽城之時,白衍便救過他一命。
秦國的國都,昏暗的夜色下,咸陽城內的街道上,依舊能看到不少行人。
大伯本以為,就算李斯不記得他,但稷下學子的身份,也足夠。
正當絕望之時,大伯考慮著,要不要拿著萬錢回齊,卻無意中發現,李斯雖然不養門客,但卻會收很多貧士之諫言。
不過讓白衍沒有想到的是,方才來到鐵騎大營,除了站崗的將士,還看到六個人站在大營旁,似乎在等著他。
上一次府邸定是和-圖-書府邸下人,不小心遺失他的竹簡。
白衍牽著戰馬,走在新城的街道上。
「為何廷尉大人還未歸來?」
白衍問道,目光有些疑惑的看著眼前幾人,似乎不明白為何這幾人會在這裏等他。
這一路上。
還好後面,李斯聽到大伯是稷下學子,故而送給予大伯萬錢。
「業,見過大夫!」
白衍看著竹簡,很快便明白為何這幾人會突然來說跟隨他。
「可不是!這都快到亥時,廷尉李斯大人都還未回府。」
於是大伯拿著萬錢,留在咸陽,謀划著等待機會,一舉成名。
有這幾人在,一般刺客也輕易靠近不了他。
一名名男子互相議論道。
咸陽。
眼下。
「呂相、長信侯之後,門客之禍,心有餘焉,斯乃廷尉,更是不可。」
看著業,白衍記得此前在陽城之時,業便是第一批的先登之卒,陽城攻破后,業便立下次功,成為一名公士。
等好不容易來到秦國,來到咸陽。
一卷竹簡,改了又改,看了又看,大伯感覺李斯若是看到這卷竹簡,定會若獲至寶,如識大賢。
至今,都沒有消息。
於是大伯硬著頭皮,繼續前往趕路前往秦國。
騰老將軍已經和-圖-書命人將竹簡送至咸陽,過不了多久,他就會被盯上。
白衍看著眼前這幾人,並沒有拒絕胡進的好意。
最後還是整整等了一天,方才見到昔日曾『有數面之緣』的李斯。
業為何會出現在這裏,而且似乎還是在等他。
他無論如何,都要親手將竹簡,奉與李斯,讓李斯見識一下他的才學。
三十余名中年男子,正在翹首以盼,每當看到一輛過路的馬車,都忍不住神情緊張的看去。
只要李斯看到他的勸降之策,定會識得他一身才學,定會登門拜訪,請教於他,甚至向秦王嬴政引薦他,也未嘗不可能。
當時大伯看著僅剩不多的錢財,也曾想過都沒錢了,要不要很乾脆回去。
卻不曾想,李斯給錢之後,下一句話,就把大伯投靠的目的徹底封死。
等了許久,終於等到秦國伐韓的消息,於是大伯興奮得連夜撰寫『伐韓不如伐楚之論』,注重強調趙有李牧,非一時之功,韓則囊中之物,板上魚肉,得知利小,反噬其威,不如伐楚,得勝以攝天下諸國,以顯秦國雄威。
聽說這幾日,秦王嬴政就會派遣使臣,前往新鄭,勸降韓王。
大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難和圖書,剛開始還可以硬氣,不屑素羹野膳。
那六人見到他之後,連忙匆匆上前。
因為秦國大軍安營在東城外,而鐵騎大軍則在西城門,故而白衍從東城門走到西城門,走了許久才到。
其中一人,曾經還與白衍有過一面之緣。
而這三十余名男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皆無官職、爵位,都是一身粗布衣,手裡拿著一卷竹簡。
白衍也拱手打禮。
楚國定會再找機會刺殺於他。
「諸位這是?」
這也導致大伯在離開齊國的時候,萬錢所剩不過小半之數。
他一直在等著有機會。
在好友這事上,白衍挺羡慕白裕的,雖然白衍不知道白裕曾經的過往經歷,但他卻能感覺到,白裕與司馬興、胡進二人關係是有多要好。
也不知道下一次,能否見到岑舟將軍。
原來昔日大伯在離開齊國臨淄之後,一路上路過各種城邑,皆是好菜好肉的吃著。
新城是個大城。
大伯聽到,心裏哇涼哇涼的。
「啄,見過大夫!」
那二十左右,體格壯實,膚色能看得出常年風吹日晒,但此刻配上秦甲、秦劍,卻給人感覺十分精神。
在領功后,他由於聽從白裕的建議,留在陽城,故而與業,再https://m.hetubook.com•com也沒有見過面。
直到今日聽到白衍率領鐵騎大軍北上的事迹,剛好胡將軍找他,問他願不願意跟著白衍。
而看到沒有一輛馬車是他們要等的,臉上失落之情,難以掩飾。
之後他一直都沒有找到白衍,聽說是留在陽城。
在一座府邸之外。
府邸外。
第二日,天還未亮,大伯便把竹簡送到廷尉府,看著府邸下人講連夜撰寫的竹簡與他人竹簡一起帶入府內。
司馬興與胡進,都在時刻關心著白裕。
大伯在三十余名貧士之中,那憔悴的眼神之中,時不時踮起腳尖,滿是著急的看著遠處。
若是此刻白衍在這裏,仔細觀察這些人,就能在這三十餘人之中,發現一名中年男子,赫然是他大伯。
不過比起在齊國時的一臉傲氣,此刻大伯不僅神情憔悴,就連身上的衣物,都已經破破舊舊,一些破了的洞,比白衍的舊布衣都還要大。
通過李斯,進而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
每逢路過舊友故居之城,都會上門拜訪一番,若是舊友在家,那定是酒樓醉談半宿,興緻上來,還會多住兩三日。
他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下來。
六人年紀都不大,二十多左右。
業率先說道,隨後把手中的竹簡交給白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