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秦海歸

作者:三月啦
大秦海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潛龍入淵 第十三章 陛下文治武功,將前無古人也!

第二卷 潛龍入淵

第十三章 陛下文治武功,將前無古人也!

待其墨跡微干,趙泗沒有猶豫,挨個摺疊一起收攏,捧著徑直朝著始皇帝駕攆走去。
而始皇帝,向來喜歡基礎建設。
「暫停駕攆,召開朝議吧!」
因為不管有沒有造紙術和印刷術,他們都有藏書萬卷,謄抄篆刻再怎麼麻煩他們也有專門的人為他們謄抄書卷。
「文治?」
若不是稱子成聖的誘惑,李斯何以會轉變自己的思想,接過遷貴令的重任。
甚至於,製造雕版的匠人,不識字也可以制。
不過李斯確實沒說錯,這兩樣東西,是直接能夠給始皇帝帶來天命加成的。
當然,李斯更在乎的是普及秦律秦法。
而現在,別的不說……
始皇帝捧著一沓秦律顯得有些愛不釋手。
始皇帝嗤笑了一下。
駕攆之外……
這種對內機構是一把架在群臣脖子上的刀不假,可是陛下都親自詢問我的態度了,這把刀總之是架不到自己頭上的,而且未來執行遷貴令,推行種種政策,多一把不受三公九卿限制的刀對於李斯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可惜,活字居然還需要考慮墨水問題,這一點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啊……」趙泗撫摸著面前的銅鑄雕版嘆了一口氣。
造紙術和印刷術,對於底層士子的價值不亞於仙糧對於黔首的價值。
印刷術,造紙術!
是擁有了一定知識文化的群體,他們對大秦輿論形象的扭轉才最為快速。
雕版弄出來相當於基礎建設,這點投入,未來的和圖書回報是大大滴。
秦律內容太多也太繁雜了。
印刷?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李斯和始皇帝的想法是一致的。
而現在?
銅鑄雕版內容是秦律,趙泗浸墨印刷。
可是他已經拒絕過始皇帝的好意,而李斯的臉皮又不像趙泗那麼厚,能過把發生過的事情拋之腦後。
活字跟雕版有所區別趙泗知道,但是他真不知道區別在墨水需求上也有分別。
「陛下何故傳喚?」李斯看著趙泗的笑意滿是疑惑。
更不用說,大貴族還能用縑帛來書寫……王離給趙泗縑帛讓趙泗謄抄算書的事情歷歷在目,光是趙泗演算謄抄的縑帛,其價值都夠十幾頃地了。
不就是印六百萬部秦律嘛?
最關鍵的是還得是讀書人,書法也得好一些,倘若書法差的跟趙泗一樣,就算謄抄出來也沒辦法用。
這個時代,已經有包子了,趙泗見過。還有麵條。
不過此處風景倒是不錯,於水邊山野之處召開朝議,也沒什麼不妥。
因為以上原因,秦律想要普及地方,本就是天下之大難。
很不錯,只要有些熟練度,一般來說不會印廢,速度也很快,趙泗略微熟練了一些以後沒用多久就把一整部秦律印刷出來了。
大秦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將治理關中的經驗應用到地方,可是地域擴大人口增多,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也呈幾倍乃至於十幾倍增長。
「待會你要在百官面前,當眾印刷秦律,去m.hetubook.com.com做準備!」
「詔李斯入內!」
關中花了幾百年,天下難不成要用幾千年?
始皇帝笑了一下,不得不說,今年,真的是一個分水嶺。
「陛下!」
有了造紙術和印刷術,又能需要多少時間?
貴族,並不在乎……
……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誕生,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的。
厚厚一沓子麻紙,字跡工整且排列整齊。
而紙張各印刷術的誕生受益群體是整個底層士階級。
趙泗離去,始皇帝看著手中印刷出來秦律依舊止不住讚歎。
秦雖以耕戰為重,但涉及這種利在千秋的文事,召開朝議也實屬正常。
動刀子的人是我,多把刀是件好事,總不能這把刀先把我給宰了。
「李相儘管去,大好事!」
知天命么?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百姓愚昧不識字,就算有三種仙糧誕生,大秦的形象扭轉速度也是緩慢的,因為他們不識字,極少出遠門,更不會花團錦簇的誇讚。
趙泗出去才用了多久,一部秦律就躍然紙上,放在以前,這是起碼要抄寫幾天的工程量。
從商鞅變法,到現在一統天下,幾代君王的努力,百年的時間跨度,耗費了多人人力物力,刑殺了多少人,才讓關中老秦人能夠初識秦法。
「這麼說來,傳統墨水應用於活字大概率是不太能的,恐怕得改進墨水,而且活字對於製造也有一定要求吧?好像是鉛活字?應該是合金吧……和*圖*書感覺夠嗆,不過回頭可以用鉛做一些活字試試,話說這個時代鉛叫什麼來著?」
而造紙術和印刷術,對於實現李斯的人生理想,也很重要。
「不過現在雕版也夠用了,一批銅鑄雕版,只要印刷內容不做變動,可以用十年,甚至是數百年……用來批量印刷書籍肯定是沒問題,知識的成本會進一步變得低廉,不過報紙文書之類的,在活字弄出來之前恐怕是沒戲了……」趙泗捧著手中的銅鑄雕版。
這件事,也很重要。
熟悉的冷氣撲面而來,因為印刷而熱的滿頭大汗的趙泗舒適的呼了一口氣。
「可我記得你的字寫的沒有這麼好看。」李斯認真的說道。
重複捯飭了許久,趙泗總算掌握了一定的經驗,六十多個銅鑄雕版盡數印刷,案幾之上幾十頁分開鋪好的紙張,秦律躍然紙上。
除了武治,還有文教,竹簡造價高昂,工期較長,書籍抄錄不便,流通緩慢。
趙泗迄今為止一直被蒙在鼓裡,而李斯放開三公九卿的角度一看,遷貴令要我來啊。
揶揄過後,李斯認真觀看,爾後始皇帝又遞來咸陽送來的信書,對於成本和製造周期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立馬就意識到造紙術和印刷術意味著什麼。
「好!」
而另一邊,趙泗已經見到了墨家弟子送來的銅鑄雕版。
因為手藝不太成熟,第一批印出來效果並不是很好,沾的墨水有點多。
大秦才多少戶人,登記在冊的攏共也就和*圖*書六百萬戶左右。
爾後看向趙泗:「這就是你說的紙?」
只要有雕版,不需要識字就可以印。
「有此等利器,陛下文治,三皇五帝,也概不能比了……」李斯臉上帶著笑容。
眼下,成本下來了,秦律的印刷速度上來了……等到造紙的生產規模加大,成本會進一步下降,說句不好聽的,以目前大秦的國力,是可以做到家家戶戶一本秦律的。
那麼,什麼才是天命呢?
而現在,大秦一統天下,又需要多久讓天下人如秦人一般了解秦法?
趙泗和李斯並肩行走。
自從上一次想明白以後,李斯已經改變主意了。
以目前造紙的成本和付出,大秦遠的計劃難以縮短。
而竹簡一來貴重,二來書寫不便,三來還需要篆刻保存,何其難也?
雕版要用銅鑄,確實成本不低,可是這一套雕版能用的時間可太久了,十年?百年?只要保養得當,幾百年都用不壞。
難不成還是因為趙泗提出來的對內機構?李斯暗暗心想。
可惜,這是在大巡天下的路上,甚至近處也沒有行宮。
不管有沒有仙糧仙種,他們都不缺吃的喝的,甚至於在這個普遍吃麥不脫殼的時代,他們已經能夠用磑磨面人工篩取吃上白麵粉了。
但是,百姓在乎,底層士子在乎!
始皇帝想成就前無古人不可超越的偉業,李斯又何嘗不想和先賢比較一番?
可是可以制定一個小目標,譬如六百萬戶百姓,每家每戶一部秦律!https://m.hetubook.com.com
畢竟,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他畢竟不是趙泗,心裏得顧忌始皇帝的想法,以及對自己的態度,故而這幾天一直都在斟酌,自己該如何圓潤的一改反對態度來支持始皇帝的英明決策。
畢竟……只有真正的大貴族,才無所謂科技進步不進步,時代發展不發展。
「一部秦律,盡數印刷妥當了!」
「一部秦律,半車竹簡!」
始皇帝接過一沓子麻紙,眼中微微讚歎。
「是也!」趙泗點了點頭。
大不了征徭役,三五年時間,十年時間,總是沒甚麼問題吧?
貴族和黔首之間的差距,相隔了一個時代之久。
將秦律普及到家家戶戶,這是大秦正在做的,又是對於大秦十分遙遠的事情。
成本不算低,但現在已經到了大秦可以承受的範圍。
明晃晃的金色,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常說秦朝時期是青銅器時代,但是實際上剛生產出來的青銅,顏色並非青色,而是如同黃金一般亮閃閃的金色,因為顏色一樣,故而有時候也會用金來代指銅的說法。
要知道,鑿制墓碑的匠人,有很多壓根就不認識字。製作雕版也是同理。
讀書人嘛……
「看看……」始皇帝將秦律推至李斯面前。
李斯還沒見過紙,初見不由一愣。
底層士子得到了好處,最起碼罵的時候,也沒那麼理直氣壯了。
二人一併入了駕攆,李斯和趙泗端端正正的躬身行禮,只不過李斯身子還沒直回去,趙泗已經麻溜的跪坐在冰鑒旁邊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