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躍龍門
第一百六十九章 吾孫趙泗,有聖君之資!
是多的多的多!
所以到時候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帶著重孫子找個宮邸度假去?
正說著,拙已經將煉鐵爐研發報告資料拿了過來。
文字雖然樸實,但氣魄卻絲毫不小。
始皇帝定睛看去……
「以君為本,以國為本,以人為本?」始皇帝笑了一下,翻開竹簡。
當然,僅僅是相對以前柔和了一些。
這種涉及未來五年幾乎所有大事的計劃,辦好了……基本上就擁有了一個君王登基前的所有前置條件。
很早以前他還想著自己或許有一天老了,病了,在無可奈何之下放權。
他是一個極度在意權利的君主,因此哪怕拖垮身體也勤政無比。
不再是隨口想出來一個注意交給別人做的點子王了。
不過相比較一下更厚實,也更加高大,足有一人多高。
然後順便待在幕後看著這小子頭疼,為這小子查漏補缺外加擦屁股。
而現下,難以置信的是,自己居然要主動推動這樣的事情。
五年規劃,貼在外面就是一句口號,但實際內容,卻涉及頗多,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忙完的。
「殿下請……」
同時從爐子搭建的成本,人力投入,資本投入,都有一個明確的對比資料。
「有意思……」
大秦鐵礦的儲量遠遠高於銅礦的儲量!
就像是高爐煉鐵,就因此分析出來了一些趙泗沒說過的理論。
拙點了點頭去檔案室取資料,趙泗在其餘學者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高爐前。
不過不管怎麼說,單從立意和氣魄之宏大,這份計劃書,確確實實讓始皇帝有了一種濃厚的期待。
始皇帝一時之間,竟然已經開始規劃起來後來的事情。
對於古代的貨幣緊缺,不需要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自己的孫子,在做一份關乎於國家未來五年計劃的底層架構!
趙泗還打算給他們漲薪水呢!
始皇帝的底線就是中央集權,強幹弱枝。
如果可以做好的話……
韓非子雖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理論始和圖書皇帝都看過,而且彼此之間也有過詳談。
算算時間,那會自己的太孫也出生了,始皇帝不介意清閑五年,逗弄逗弄自己的重孫子。
始皇帝瞳孔下意識的一眯,呼吸甚至都放緩了些許。
畢竟政務,就意味著權利以及對帝國的掌控。
他是這個項目的總策劃和總指導!
「和韓非子之術有些迥異,看樣子李斯確實走出了一條新路。」始皇帝僅看提綱立意,就意識到李斯所作之三本論于以往學說論述的與眾不同。
「有存檔,殿下要看么?」
而青銅器,到頂了……
那種局面想想簡直太過駭人聽聞。
形狀大差不差,趙泗估摸著,理論也是大差不差。
簡單來說,一份報告在手,領導者一下子就能看到他的意義。
每一個計劃上,趙泗都寫明白了理由,預計的時間,可供參考的方案,預計的目標……
嗯?
故而,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沒有什麼高深的思想,有的僅僅是一份簡單明了的計劃。
奔馬疾馳,直奔匠作局而去。
所以從農具,武器,鎧甲,硬度,韌性等方面展開了一系列形狀對比分析。
趙泗這小子啥都好,就是太機靈了……
不華麗……一點都不華麗。
軍事武備未來五年的活動指南……
現在趙泗面前的爐子已經有點類似趙泗刷到的視頻的高爐形體比例。
其次,隱隱之間,似有章法規律,並不是歪七扭八胡亂塗抹,都是潦草的字,始皇帝已經一眼能夠認清哪些是出自趙泗之手。
整體比較高嘛,跟個圓柱子似的。
提升現在匠作局的科研人員的榮譽感只是其次,趙泗更在意的是吸引更多的人來參与到科研的學習和國家的建設當中!
也就是說,未來只要基礎工業跟得上,武器,鎧甲,大秦再也不會缺了,農具天下人也能夠人人都用的上了。
若真是以道家的無為而治,那始皇帝肯定還是接受不了的。
不過https://m.hetubook.com.com年輕人嘛,靜不下來……可以理解,字如其人。
所謂為國政事,並不需要華麗的詞藻,而需要腳踏實地。
從成本上來看,目前建爐子,人力投入其實大差不差。
而現在!
將匠作局塞進航貿軍府是無奈之舉,畢竟匠作局拿得出手的東西還不是特別多,沒有那個資格支撐起來一個完全獨立的部門,偏偏匠作局的科研經費需求還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生產線,得從零開始了。
如今,匠作局將會自成體系,再不受任何部門的制約。
這才哪到哪呢?還遠遠不夠!
但這依舊不妨礙始皇帝臉上的笑容越來越重。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鐵器,還有上升空間。
可惜……現在的始皇帝已經不復年輕,駕駛著大秦這輛戰車不斷加速飛速疾馳之下,始皇帝也感受到了其中的隱患。
「孤曾經答應過你們,匠作局遲早有一天會如五穀園一般獨立開來。」
而另一邊,始皇帝順勢撈起來趙泗案几上的三本論和趙泗剛剛起了一個開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這樣一來,朕倒成甩手掌柜了。」始皇帝笑了一下。
獨立開來,部門升級了,那部門裡的人事豈不是都要升級?
綜合來看……
始皇帝在這一刻甚至已經開始在考慮如何把執行這份計劃的重任交給趙泗了。
他不太肯定,上一輩子不太關注這方面的東西,不過刷短視頻倒是刷到過手工土法高爐鍊鋼的視頻。
周圍的墨家弟子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這是人人有份的大好事!
字雖然一如既往地潦草,但是現在最起碼潦草的能夠分清楚寫的是什麼字,嗯……或許是看習慣了?
匠作局都是一些技術宅,對於權力略微淡薄一些,但得到趙泗的肯定依舊振奮無比。
但是那玩意誰看詳細啊,趙泗也就大概記得一個形狀。
該說不說,經過趙泗的調|教以後,匠作局這一點是最值得趙泗和-圖-書自豪的。
簡略看了一半,始皇帝合上竹簡,復又拿起趙泗寫到一半地《大秦第一個五年計劃》
也沒什麼文采……
甚至還,有點小期待?
性能上來說還是比堪稱黑科技的大秦青銅器略低一籌。
「實驗過程和製造原理有記錄存檔么?」趙泗開口問道。
哪怕,自己不願意聽……
「好了,不要急著開心!」趙泗擺了擺手壓制住眾人的喜悅。
和李斯的《三本論》不同,《三本論》是思想概述,而趙泗所寫,是一份計劃書。
當然,現在大秦一個煉鐵的爐子還沒有……哦不對,匠作局有一個。
錢荒,是中原每一個封建朝代都要面臨的問題。
趙泗心情振奮之下,不作他想,就連自己正在寫的五年計劃都放了下來,直勾勾奔著匠作局而去。
這一點,永遠是不容動搖的。
可以媲美青銅器的鋼鐵冶鍊技術,已經足夠堵住滿朝文武的悠悠之口了。
甚至因為只是一份草稿的原因,上面塗塗抹抹,有些句子始皇帝甚至得靠猜,因為趙泗為了方便,有些想法只是寫了兩個關鍵字,壓根就沒細寫。
一時之間,匠作局歡呼更甚!
看著看著,臉上露出了明顯的笑容,始皇帝下意識的摸著自己的鬍子,手指不經意的在案幾之上叩動,眼中的神色從審視變成了欣賞。
就像大專學校憑努力升級成本科學校一樣……
「而今天下邸定,百廢待興,故有此書,以供未來五年施政改法所參……」
你要整個大貓小貓兩三隻,一個月支出幾百貫的獨立部門肯定沒人管,但是匠作局光人手都足足有兩百多人,俸祿加上科研經費,開銷不是一筆小數目,沒有體現出來價值之前,只能掛靠在航貿軍府之下。
「我孫嬴泗,有聖君之資!」
字跡依舊是熟悉的潦草,不過說來倒也清奇,趙泗這小子的字也不是沒有練習,偏偏到現在也寫不出來端正的隸書。
或許是因為趙泗的影響,亦或者是因為和圖書身體的好轉,面對這種更顯柔和的思想始皇帝反而能夠沉下心來看下去並接受了。
實際上迄今為止匠作局的所有支出都是走的航貿軍府的府庫。
每一件造物,都有完善的對比實驗,詳細的實驗數據記錄,理論推導,以及規模化成本預估和性能分析。
至於說將這份計劃書交給扶蘇來主導始皇帝壓根沒想過。
不用擔心通貨膨脹……
畢竟客觀來說,就目前大秦軍隊的武備全都是青銅器,融化了以後鑄錢,那可是實實在在的購買力。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倘若自己留在咸陽,怕不是趙泗這小子會事無巨細,天天向自己稟報。
這也就意味著,趙泗,已經真正意義上具有了為一國計長遠的想法和能力。
趙泗的計劃書做的太大了,幾乎囊括了大秦的方方面面,到時候群臣直接找趙泗奏事吧。
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可是始皇帝越看越喜歡,越看,臉上的笑容越重。
但,僅僅只是一點罷了……是極限性能測試下差了一些,已經完全滿足了取代青銅器的前置需求。
只不過航貿軍府有海外的金山銀山,又直接隸屬於趙泗,獨立於三公九卿,因此才沒那麼多破事。
「官府的爐子是能改的,地方上的司爐就說不定了,至於工匠倒是不妨礙,其實區別不是太大,無非是流程稍作更改。」拙愣了好一會見沒人回答開口回答道。
這更像是一份大綱,而不是正式的內容,可以說是分外簡陋了。
始皇帝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放權了。
各地基礎建設的修建提議。
「現在,就是孤兌現承諾的時候,匠作局日後獨立開來,直接對孤負責,所有經費支出,人事任命,科研立項,由孤一應審批。」
可惜……因為時間太短的原因,始皇帝才沒看一會,就已經戛然而止……
「恭喜你們!」趙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世人只看見他始皇帝威震天下,卻不知他的權威來自於事必親為,來自於和圖書點點滴滴的小事。
「這樣就好……這樣一來,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金錢!」說罷,趙泗深吸了一口氣,看向圍在自己身邊的眾人。
「現在先不看,回頭抄錄一份送到宮中。」
比起來獨立自主證明自己,始皇帝更相信趙泗會想盡一切辦法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人讓自己輕鬆一些。
「除了匠作局獨立開來以外,你們的一應賞賜還要另算,參与研究的報告單獨給孤一份,孤會稟報陛下,論功行賞!」趙泗臉上露出笑容。
可你要說這小子沒進步吧,也不盡然。
快是夠快了,但不夠穩當……
「這小子,恐怕寫完以後,就要上書給朕,屆時又去當甩手掌柜,這可不成。」始皇帝摩挲著自己的鬍鬚仔細想著。
這是,整個大秦未來五年的規劃書!
長期的人口生育促進提案。
「這就是煉鐵的爐子?」趙泗繞著看了一圈。
「以前冶鍊青銅的爐子能改成煉鐵爐么?工匠還能用么?」趙泗開口問道。
心中暗暗思量之下,始皇帝開啟了認真閱讀模式。
而另一邊……
獨立開以後,匠作局從此名義上的領導只有趙泗一個了!
始皇帝沒想到第一次即將到來的放權居然是以這種形式到來。
凡涉此策劃之政奏,悉奏於太孫?嗯,不錯的想法。
趙泗翻開資料進行閱讀。
當然,平心而論,韓非子提出的理論和措施以及未來預景更合始皇帝的胃口,實際上始皇帝一開始的策略未嘗沒有韓非子思想的影響。
「另外順便把詳細的報告給我拿一份,從成本到性能分析。」趙泗擺了擺手說道。
譬如鋼鐵,因為對標的是青銅器。
「平身……爐子在哪?帶我去看!」
「好!」
哪怕是鐵器已經取代了青銅器的漢唐時期,錢荒還屢見不鮮呢……
匠作局之內,趙泗正在接受正在匠作局工作的學者們的迎接。
匠作局是趙泗嚴防死守不能和朝堂有沾染的地方,因此提升他們的主觀能動力只能從俸祿和榮譽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