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帝國第一駙馬

作者:天香瞳
帝國第一駙馬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697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第697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還請陛下明鑒!」
「薛懷仁,你來說!」
某些時候不是他們貪生怕死,而是雙方真有很大的差距,再打上幾年戰爭,把大康真的拖垮了,別想再有崛起的機會……
朝臣們點頭,這都是能夠想到的後果。
朝臣們諫聲有起。
這一番話,讓所有人都為之震動。
打又打不過,因而只能求和!
他們以為關寧會像以往那般言辭厲喝,或是以強勢糾正他們的態度。
「一個優秀的劍客,明知會死,但還是拔出了劍,這便是亮劍精神!」
但現實是殘酷的。
此刻眾臣皆是無所畏懼,戰意強烈!
聽到此,眾人微微一怔。
「此話並非虛言,不止是現在,哪怕以後有更危難的時候依舊如此。」
新朝新氣象,在這位陛下的帶領下,他們相信大康能夠繁榮富強,但這需要時間。
「臣附議!」
「此事休得再提。」
大康終於安穩下來。
一想到此處眾人就心生懼意。
有朝臣大聲道:「一時的忍辱負重是為hetubook.com•com了國家,相信平民百姓會明白的。」
關寧淡問道:「跟梁國求和,他們必然會趁機提出苛刻條件,同樣會要求割讓懷源二州,你們說答應還是不答應?」
兵部右侍郎江令科開口道:「陛下即位以來,力主改革,推行新政,使得新朝煥發新氣象,只需幾年時間,就能改善民生,國家富強,到那時我們完全有實力能夠奪回割讓土地。」
所以暫時的退讓,甚至是示弱都是能夠接受的,要從大局出發……
雖然那時關寧還未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但人們卻將這一天記為新朝之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傻子做法,而且還有可能把大康帶入深淵。
「亮劍未必能贏,但不亮必定失敗,未戰先退,不是朕的風格,朕也同樣希望你們也能跟朕一樣,有戰鬥的勇氣!」
薛懷仁站了出來,沉聲道:「陛下曾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
「只要我們跟大樑相談,一定能夠達和*圖*書成協議,大樑退兵,百姓才會安寧,朝局才會穩固。」
「是啊!」
回顧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也太不容易。
「永遠記住,一個人低頭慣了,那便直不起腰了。」
因為現在僅有梁國進攻,若見之有利可圖,可能魏國都要參戰,到那時大康是絕對扛不住兩國同時進攻的。
龐青雲出列,其身後武將相繼高喝。
屆時都有國滅的風險。
關寧沉聲道:「真到了那一步,在最前方的會是朕,而不會是你們,所以朕希望你們能在朕的身後,跟隨著朕!」
求和罷戰之念,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關寧低沉道:「有元武一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
朝臣們為之震動。
去年正是歲日之時,關寧大軍入城,也是這一天,隆景帝蕭成道駕崩。
這是怎樣的氣節?怎樣的擔當?
關寧直接質問。
陛下都有如此態度,那他們還有什麼顧忌?
而今,只差五天便又到歲日,新的一年將要開始了和圖書
「若真到了危難時刻,朕自會頂到前方,親赴戰場,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國家都滅亡了,換誰來統治還有意義嗎?
關寧接著道:「我們可以跟梁國求和,但梁國必然會提出苛刻的條件,割地賠款不在話下,這根本不會為大康贏得喘息之機,反而會把大康拖垮!」
眾臣諫言。
誰都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大殺四方,迫得四海臣服。
在這種帶動下,朝臣們皆是高呼。
這時關寧開口道:「你們有顧忌是因為前線戰事失利面臨崩潰,但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在朝中傳的那份戰情是假的……」
新朝建立的時間太短暫了,還差幾天就剛好一年。
關寧開口道:「若每當遇有敵國進攻便想著求和罷戰,戰意士氣就是這麼一點點的消退耗盡。」
「沒錯。」
這才是他說這麼多的主要目的,越到危難之時,越應該團結。
「陛下,求和吧,大康已經不起戰爭的摧殘!」
「上下一心,才能贏得勝利。」
和*圖*書有一朝臣附和道:「新朝建立時間太過短暫,我們還需要發展,小不忍則亂大謀!」
他希望滿朝文武能迅速從之前,前朝餘孽作亂的影響下走出,共同面臨戰爭。
「臣自當緊隨在陛下身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個人低頭慣了,那便直不起腰了。
隨即薛懷仁,公良禹等人也是如此。
「還請陛下以國家安危為重!」
「陛下,求和吧!」
關寧沉聲道:「魏梁二國使臣來訪,就在這裏以發起戰爭逼迫朕低頭,朕是說了什麼話回應,爾等可還記得?」
「臣自當緊隨在陛下身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關寧低沉道:「朕能夠理解你們的想法,並非是真的懦弱,而是迫於情勢不得不如此。」
「只是暫時的求和,為我們尋得發展之機。」
「今天,朕還是這個態度。」
眾人沉默,隨即禮部右侍郎郝華正開口道:「割讓也只是暫時的,只要能為我們換來和平發展的機會,也是值得的。」
在江令科之後,立即有不少和*圖*書朝臣附議。
眾人點頭,這話說到了他們心坎。
眾臣若有所思。
薛懷仁附和道:「巨額賠款才會一直拖著國家。」
他們當然記得。
「若割讓懷源二州,那朕與僖宗何異?朕跟那些前朝餘孽有什麼區別?」
「梁國是強大的,但朕相信我大康的軍隊不會畏懼戰爭,朕相信士兵們不會膽怯,他們會戰至最後一刻!」
卻沒想到是這般。
那一日讓他們也分為提氣,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國家羸弱,而因此向別的國家委曲求全!
在江科令說出此言后,不少人都心有意動。
很多時候不得不迫於無奈的妥協求和。
關寧站了起來。
終於將要迎來發展時機,卻有戰爭降臨,朝臣們也極其排斥抗拒。
大康根本就打不過梁國,這是他們都確信的事情。
關寧接著道:「不管雙方國力差距多大,不管敵人有多強大,我們首先應該想的是戰!」
王朝建立后,天子去鎮守國門,王朝滅亡時,君王去殉國也不投降敵人。
「可你們想過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