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大勢已去
軍署內眾人沉默。
董正厲喝,制止了念誦。
還有什麼不可信的?
「懷智,你去軍中安撫軍心,一定不能生亂!」
董正大聲道:「元武帝是什麼人,你們比本王清楚,他說不追究就真的不追究?」
董正攤坐在座椅上,只覺得前路一片灰暗。
現在有重來一次的機會誰不想抓住?
董正對孫建還是放心的,他是左副將,要論判首的話自也是其一。
孫建領命而去,他知道董正是怕城門被將士們直接打開。
不止是普通軍士,就是將官們此刻都頗為動容。
「孫建!」
原本將士們就對未來下場惶惶不可終日,而今一道旨意有了定論。
「朕從未否定南府軍功勛,鎮守江淮十余年,其功勛何其之大,朕www.hetubook.com.com看在眼裡,並非朕疏忽,而是實在無法調動,有爾等鎮守,朕才能安心!」
南府軍造反的緣由還真的在此。
這是真正的殺手鐧!
「朕一言九鼎,若過時限……」
「等吧!」
大勢已去!
眾人東拼西湊將聖旨全文拼出。
此刻縱兵成匪已沒有意義,就是讓軍士們放開搶,他們都不不會搶。
「朕不忍爾等走上絕路,更不忍眼睜睜的看著爾等誤入歧途,大寧崛起,傲立於世,建功立業就在當下,因而朕願給你們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只懲叛首,而不傷及無辜,兩日內若能主動出城投降,朕便允爾戴罪立功,將來得爵位封地也尚無不可……」
右副將賀懷智也出和_圖_書了門。
這就是緣由。
兵部尚書盧植等一眾官員也面如死灰。
陛下計謀太深,圍而不攻,讓人心思變,讓軍心動蕩。
一向自負聰明的盧植也沒了主意,他頹然而坐,低沉道:「等死吧!」
「南府軍建於元武三年,番號乃是御賜,說是朕親建的軍隊都不為過……朕聽聞爾等造反,心痛至極!」
宣旨的人是雄武大將軍竇英,就在安曲城城門之下,他高聲如雷,其聲傳至城牆之上,還清晰可聞,因而在城牆上的守城將士,皆已知曉,並迅速傳開。
都是算計!
不說其他人,就是董正自己都有些動心了……只可惜,他是叛首,並沒有機會。
只懲叛首,不傷無辜。
造反?
「在!」
「朕知曉hetubook.com.com爾等為何誤入歧途,是因心有積怨,戰爭在前,卻留守後方無所事事,而不能征戰沙場,建功立業……才由此聽信蠱惑,走上不歸路……」
董正又在征糧署得了好處,分潤于士兵,便跟著他造反。
他們心虛了!
也許從一開始,元武帝就沒有把他們真正當成對手。
「我現在就想知道……方屆再做什麼?」
「是!」
因為他們要抓住唯一的機會……
恰逢征糧署建立,留守南府軍不能上戰場也就罷了,還充當了後勤運輸職責……
董正咬牙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我完了,他也完了!」
「停!」
一道旨意讓所有人的心都亂了!
隨之而來,便是無盡的恐懼。
能造的起來嗎?
眾人和-圖-書沉默,這話還真的能信。
盧植搖頭道:「我想方屆應該已經投降了吧……」
在這場叛亂中居於高位的都沒有什麼機會,就像他這種。
元武帝一言九鼎,人盡皆知,說是開疆拓土可封王,大寧便有了一位朔武王。
「是!」
說是旨意,這又何嘗不是陛下的心裡話。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話能信嗎?」
五萬南府軍,在戰時被抽調兩萬兵卒入了南境戰場,當時戰爭已到尾聲,並開始反攻,前去混一圈,說不得就能建立功勛,可卻輪不到他們。
他們都知道完了!
「你立即去城牆處督戰,若發現消極不戰者,嚴懲不貸,若發現散播亂言,擾亂軍心者,殺無赦!」
限期兩日,出城投降。
他又轉向了自己的親衛統和圖書領,不害怕是假的,從此以後可不要想的再睡安生覺了,也許睡夢中就能被砍了頭……
「孫建,城門就交給你了!」
「淮安王?」
使得將士們心有積怨,而當時朝廷重心皆在戰爭,又沒有人管,便心有不平。
這是為何?
他抬頭環顧眾人,竟無人與之對視,皆是低下了頭。
更是直接將鎮南軍內部分開。
「胡兵,再調集一隊人馬來軍署!」
軍署內的眾將士,皆面色不自然,甚至有人都羞愧難當,直接低下了頭。
是因知情人自會傳播,他們想要拉上更多的人投降……
后又仁慈寬恕,不再追責,反允戴罪立功,若罪行抵消,即可建立功勛……
算計!
現在還算穩定,要不了多久,這道旨意就會傳遍全軍全城,根本壓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