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基礎規劃
走吧走吧,還是早些走的好,否則時間一長他可就受不了了……
這大概,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吧……
楊晨揉了揉眉心,從一旁的書堆里抽出來一本,裡頭寫的就是報社的基礎規劃。
一聽楊晨讓人去打聽了,周言敬這才鬆了口氣。
聞言,楊晨長吁一口氣。
楊晨正埋著腦袋在寫報社規劃圖,聽見周言敬的話后慢悠悠的抬起頭,道:「行蹤是挺詭異,敲門用暗號,還認得軍用長槍,一般人的確沒這個眼界。」
「你聽懂了?那好,房玄齡和杜如晦那倆老小子一天天就只知道催我給他們草圖和基礎規劃,既然你聽懂了就幫著一起想想,看有哪些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楊晨把報社的規劃從頭到尾簡單的講了一遍,喝了好幾口茶,想了想又把自己的畫的報紙板塊也講解了一下,邊上的周言敬和小劍聽得瞪大雙眼。
因為酒館里也需要人打理,財務就顯得很重要了。
楊晨又問了一些,沒有hetubook.com.com問出任何端倪來。
楊晨抬起頭,道:「異常?誰讓你查異常了,我是要知道他的背景。」
周言敬看到一頭霧水,不解道:「校長,這是用來做什麼的?」
楊晨抬手在紙上打了個記號,心不在焉的道:「他們的酒是好酒,不拿來賺大錢多浪費。再說我已經讓小劍去打聽了,等他回來就知道了。」
楊晨之前承諾提供的長安鋪子其實就是原先的玉露香坊,那地方位置好,客流多,賣酒一定能賣一個好價錢。
楊晨悄悄瞄了眼楊玟,見她一臉落寞,心裏猛地一堵。
「怎麼就沒錄音呢,要是有錄音,我就不用再講一遍了。」
「大概還有半個月吧。」
高翼出了一千兩銀子和五個工人,這五個人都是高句麗的行貨商,而原本的酒廠是有三十個人的,其實這五個人去不去都沒差,但是既然是合作夥伴帶來的人,那肯定是要給面子的。
「校長,那www.hetubook.com.com幾個高句麗的行貨商行蹤詭異,您就這麼和他們做生意,萬一他們有圖謀怎麼辦?」
周言敬撓了撓頭,見這裏沒他事便準備走,楊晨正好畫得腦仁疼,招招手叫他過來。
當天晚上,李世民的旨意就進了楊家,楊晨領了旨后就給了李承乾,李承乾對讓他回東宮的事情早就有心理準備,面上也沒顯露什麼,只是恭恭敬敬的給楊晨行了一禮,就回去打包行李了。
如果這樣的話,李承乾回不回去好像沒差,頂多不在他楊家過夜而已……
楊晨臉上的笑意一下子滯住了,訕訕的道:「好好好……」
周言敬聽說楊晨跟高翼合開酒館,巴巴的從學院趕回來,面露急色,身上的書袋都沒來得及放回去,就來找楊晨了。
「校長真乃天才啊!」周言敬激動的拿起桌面上的紙,這時候才算看懂了楊晨這張草圖。
高翼是楊晨第一個異邦的合作夥伴,而且賣的還是他自己比較喜歡的酒和*圖*書,所以楊晨對這事很看重。
倆人正說著話,小劍就進來了,見周言敬也在,友好的朝他點了點頭,這才道:「公爺,已經查過了,沒什麼異常。」
「師父放心,雖然承乾回東宮了,但是還是會和從前一樣幹活的,師父您放心,田裡的試驗和棉花工廠的事我不會不管的。」
不怪他緊張,要怪就怪楊晨的身份不是一般人,唯一對方是軍探子怎麼辦?
小劍的諜報嗅覺異常敏感,自家公爺身邊突然出現一個男人,自然是要查一查的,楊晨正好也有這個意思。雖然他對高翼沒什麼惡意,但是高翼和他手下的高句麗行貨商行事很讓人生疑。
高翼似乎很相信楊晨,二話不說就讓楊晨用自己人當賬房,他自己甚至連個夥計都沒沾手。要麼是高翼沒錢請夥計,要麼就是真的很信任楊晨,二者選其一,楊晨還是比較偏向他信任自己,雖然這種自信有點莫名其妙,但是在這段時間的接觸來看,高翼對他的確有一種迷之和-圖-書信任,有時候他甚至還很遷就楊晨。
「還有……還有他每三個月都會返回高句麗採買,把大唐的絲綢之類的帶去高句麗,然後把高句麗的東西帶過來,就賺些差價。」
李承乾打包好行李來跟他告辭,手裡還拿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玉佩,硬塞著給了楊晨,楊晨差點感動的哭了。
「你來看看這個版面怎麼樣?」
報社的事情房玄齡和杜如晦很著急,天天催著楊晨趕緊把基礎規劃整理完,楊晨沒法子,只能有事沒事就在書房裡窩著,不過這樣也好,順便還能讓他處理酒廠合作的事情。
三個人在房玄齡家門口面面相覷,楊晨撂下一句改日再細聊,便出了房府。
原本關門的玉露香坊突然開始動工裝修,不少人都好奇起來,還有人以為玉露香坊要重新開張,派了人悄悄來楊家打聽,一聽說是換了招牌賣酒的,他們大多有些懨懨。畢竟玉露香坊長安只此一家,而酒,滿大街都是。
……
做報社這個主意是楊晨心血來潮的和_圖_書,但是李世民卻出奇的喜歡,臨走前還再三交代務必要給他一份完整的規劃,楊晨和房玄齡杜如晦一再保證后,李世民才回皇宮去了。
「還有呢?」
「你派人盯著他,一旦有消息就報給我。」楊晨吩咐道。
楊晨現在在畫的是報紙的板塊分類,他要先定好位置,畢竟往後的每期報紙都是要這麼寫的。
「那他下次什麼時候回去?」
楊晨的臉微微垮了,楊玟卻笑了,等目送著李承乾離開,連小曲都哼了上了。
周言敬詫異道:「那您還跟他們合作啊?」
酒廠的規模並沒有縮小,加了那五個人之後人數達到了三十五個,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這已經飽和了,但是他們有高句麗酒的技術,單從這一角度看,楊晨那三十個員工好像才有點多餘,不過好在楊家不缺那點銀子更不用裁員,而且楊晨有信心,這酒一定會賣的特別好,到時候說不定人手不夠還要招工。
小劍迷茫的道:「高句麗的行貨商頭領啊,他已經來長安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