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3章 匈奴因劉璋產生的變故
劉豹與去卑之間,完全可以稱作勢同水火!
也是河套地區最富饒的一塊土地。
久而久之,矛盾已然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呼廚泉的做法,無疑更加劇了劉豹與去卑的爭奪。
單于呼廚泉的想法是聯結曹操,共同抵禦秦國。
當然了,這一世在劉璋的干預下,匈奴人在河東損兵折將,傷亡慘重,早已徹底縮回了河套。
據衛覬透露,自從董卓死後,并州的朔方郡,五原郡,西河郡,雲中郡,上黨郡都有較大的人口損失。
按照目前的形勢關係,能不能活著都是一個問題!
可是,也正因為有了左賢王的位置后,一切都變了。
自此之後,西套,前套,后套成為了匈奴人的牧場。
匈奴不敢觸怒秦國鋒芒,只得放棄所有城池返回河套。
去卑有頭無腦不假,無勇無謀也不假,可並不代表去卑是傻子,是弱智。
匈奴南北分家后,漢帝將歸順的南匈奴安頓在了河套地區。
但是在與和-圖-書秦軍交手前,匈奴人比起歷史上可絲毫不差。
匈奴人的東邊便是曹魏領土。
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日後與劉豹爭奪單于的位置。
兩郡之間並沒有實際接壤,中間有著河套平原之一的西套平原作為分隔。
憑什麼呼廚泉的親兒子無法繼承單于,反而要將單于位置讓給劉豹?
尤其是靠近河套地區的漢民,幾乎都成了匈奴人的奴隸。
因此,去卑心中的野心便開始膨脹。
之前黃河沿岸城池的百姓,可就遭了殃。
整個河套,已經不能用富裕來形容,簡直成了人間地獄!
如果能夠趕走或者是消滅鮮卑人,匈奴又可以成為大草原的王者!
嫡長子擔任左賢王,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劉豹上位后,豈能有去卑的好日子過?
更有甚者,便開始沒事找事!
直至不久前,矛盾大幅度爆發,險些大打出手!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單獨指向後套平原和_圖_書。
以及西套與前套中間,在朔方郡內的后套平原。
左賢王是誰?
俘虜大量漢民后,匈奴人徹底解脫,連牧民的工作都可以交給漢人。
或者說,從始至終,統治河北的勢力,就沒想著要將匈奴如何。
所有佔據城池中的物資,人口,財富盡皆被洗劫一空!
左賢王,就類似於漢朝的世子。
在於扶羅剛剛死的時候,所有人都是這個想法。
可人總是會變的。
這些人不僅要被當做苦役,肆意打殺,平時根本不能滿足溫飽。
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支持去卑反抗。
連原本佔據并州黃河沿岸的眾多城池,也盡皆放棄。
一旦閑下來,就會閑得難受。
大可以集結匈奴所有力量,向鮮卑人發動襲擊。
不過,此套非西套,而是指的西套平原往北的后套平原。
自從黃巾之亂,董卓亂政后,匈奴也坐不住了。
左賢王劉豹則對去卑的建議表示堅決反對。
他們可不單單www.hetubook.com•com是獨自返還。
歷史上蔡琰被匈奴劫掠,就是因為匈奴人在黃河沿岸劫掠所致。
在漢朝剛剛建立時,匈奴單于的位置與漢朝帝位一樣,都是由嫡長子繼承。
慢慢的,呼廚泉也開始默認,並暗自支持去卑。
說起河套地區,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具體|位置分佈。
又開啟了他們習以為常的劫掠生活。
不過,並非完全都是好事。
去卑認為,將匈奴人從草原趕走的鮮卑人,目前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
算是過上了大爺的生活。
誰不想將單於一直在自己後人中傳承?
北地郡往北,便是并州所屬朔方郡。
首當其衝,便是匈奴有頭無腦的莽夫,右賢王去卑。
一到了冬季,更是會被大量凍死!
在這裏,匈奴人就是絕對的天!
自從上次於河東戰敗后,矛盾更是日漸突兀。
據說遷徙的百姓要以十萬計!
包括去卑也不例外。
沒有人願意退讓一步,以及單于呼廚泉的放任。
和-圖-書當然也不能忽視上一輩的遺留問題。
按照法理,呼廚泉死後,單于位置歸還於于扶羅長子劉豹。
除此以外,在被秦軍擊敗損兵折將后。
攣鞮豹,自稱劉豹。
呼廚泉的哥哥于扶羅死的時候,將單於之位傳給了呼廚泉。
如果曹操同意,在秦國逼迫過於緊張之時,便率部東遷。
自此將再無所畏懼!
如果不是秦軍血洗匈奴大軍,河東郡的百姓,也要被奴役!
這裏土地廣闊,水土豐茂,非常適合牧民生活。
漢朝強大時,匈奴人非常老實,規規矩矩在河套地區待著,時不時還會聽從漢朝皇帝調遣作戰。
連漢朝都有人走茶涼一說,更不用說在弱肉強食的草原匈奴人了。
這才造成了如今劉豹是左賢王,去卑是右賢王的問題。
正所謂忙的時候,沒心思想亂七八糟的事情。
河東郡百姓遷入關中,可以過上好日子。
不論是一統河北四郡的袁紹,還是取袁紹而代之的曹操,都沒有想著解決匈奴這個大患和_圖_書。
等到董卓身死後,匈奴更是佔據了黃河沿岸的不少城池,一度延伸到了河東郡。
相反,去卑非常惜命,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死於劉豹之手。
按照匈奴現有的制度,單于死後,將會由左賢王繼位。
大量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北地郡,朔方郡,以及并州緊鄰黃河的這些郡縣開始苦不堪言。
匈奴人放棄了前套與西套,所有族人盡皆遷入了后套。
單于呼廚泉,左右賢王劉豹,去卑就秦國過於強大的問題,討論應對之策。
哪怕是後來左右賢王的設立,也是為了更好的過度。
朔方郡更是徹底淪為了空城,一個居住的漢民都沒有。
右賢王沒有反駁父親呼廚泉的提議,不過也提出了自己莽夫的意見。
河套平原分為三部分,緊鄰北地郡的西套平原,在朔方郡和五原郡交界處的前套平原,也稱東套平原。
這种放任的政策,著實苦了并州以及黃河沿岸的百姓。
自古以來,便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