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師正位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天師繼位 羅天大醮
張道陵忍不住笑得開懷,不過口中依舊謙遜:「此時尚言之尚早,仍需挽過末法劫數才可見功果。」
張道陵朝殿中四處掃了一眼,接著道:「因為那些不識時務的仙人都身死道消了!非止是太乙之流,吾等大羅真仙亦是如此。」
場中眾道士一靜,張懋丞等幾位真人料定張牧之這番動作必有緣故,也凝神抬頭觀望。
羅天大醮中的「請水」科儀,可藉助上界諸神之力,將今日所降甘霖都變作了甘露法食,洗凈一切污穢。
「只是機緣巧合罷了,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正一教下,天師府、上清派、靈寶派,以及天下符籙各宗諸多掌門真人、高功法師、真傳弟子都一起見證了新一任天師的繼位。
形如圓盤,色如明月,即使在青天白日依然散發著刺目的毫光,其中又有億萬雷霆隨生隨滅。
身後玉羅剎等中壇、下壇眾道士紛紛開口唱道:「龍德司靈化,神威鎮坎源,朝宗歸海內,利益及無邊。」
「看來還需等一陣子……等他和人爭鬥受傷時,頭頂圓光定會出現破綻……」墨麒麟心中念頭轉動,覺得自己還有機會。
張懋丞、任自恆、長青子、乾陽子等一眾陽神真人也出言相請。
這時候又有全真道王重陽朝四方拱了拱手,然後才對四位天師道:「我看那些太乙仙人似乎有別的心思,諸位仙友仍需早做防備才好。」
張懋丞等幾個陽神真人相互對視一眼,心中都暗自嘀咕。
「只待下任天師破去那邪佛身上國運,我等便傾力將他除去!」
「我記得前些年天師推演張家氣數時曾說過下任天師當有魔劫臨頭,但看這寶鍾的威勢,什麼魔劫都可從容應對了。」
許天師也道:「這事兒仍要看主劫之人的手段,再就是看無量光佛能否壓得下大日如來了。」
張道陵說著伸手從一旁小案上拿起茶盞喝了一口,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嗣漢天師府中古木萌發新葉,花草吐露芬芳。
玉皇殿前眾道人又談論了片刻,隨後便各自返回,準備明日的天師繼位大典。
並非是原本的功德金光,而是一團圓滿的法光。
陽光正好,天空一片湛藍,漂浮著朵朵白雲。
精精兒,空空兒等仙人似有意動,突然又反應過來,精精兒擺手推辭道:「道友明日將要繼位天師,想必繁忙得很,我們就不下去叨擾了。」
請水之後,還有揚幡,宣榜、盪穢、請聖、攝召、順星、上表、落幡、送聖,總共時長七七四十九日。
一是享受醮壇供奉,二也是賜福人間,相助主劫之人延續人道氣數,拯救末法劫難。
張道陵搖了搖頭:「當初人族五帝戰天鬥地,命眾仙開闢洞天m.hetubook.com.com世界一是為了封印那些厲害的對頭,二也是為了留後路。」
「上洞八仙一起下界所為何事?諸位真箇不知?八景宮中後土大帝說人間洞天將有大變,這是什麼意思?」
上清掌門任自垣今日穿了一身大紅法袍,湊到張懋丞前小聲詢問:「天師,這是至正年間太乙真人(第四十代天師)借蒙元朝廷之力煉得那口大鍾?原本放在大上清宮鐘樓上的那個?」
鐘鼓樓上,擂鼓敲鐘二十四通,龍虎山護國祈福羅天大醮開始了。
隨後精精兒、空空兒等這二十來位太乙天仙卻未返回上界,而是各自散開,往天下各地而去。
整個龍虎山上空突然顯出各色祥雲,道道霞光映照四方。
張牧之遲疑片刻,開口答道:「孩兒方才感應雲中諸仙氣息,發現這同是天仙,卻也有強弱之別。」
葛天師畢竟心善,沉默良久后才道:「指望各位仙友儘早決斷吧,大劫來臨正該齊心協力應對才是……」
而且這些天仙並不是各派供奉的歷代祖師,個個都面生的很,顯然並非三清真傳。
此醮會七七四十九日不停,三界諸神或是降下分神念頭,或是乾脆真身前來,紛紛在人間顯聖。
這一下天上就只剩下二十來位仙人不曾離去。
青城派前任掌門長青子走近前來,拱拱手對張懋丞道:「京師有邪佛竊取國運,下任天師進京降魔時我當邀請幾位同道在京城外守候。」
靈寶派掌門供奉的便是救苦拔亡系列尊神,如太乙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等等。
另外,朱祁鎮還下旨,讓新任「大真人」擇日進京,于宮中建祝延醮,為皇家受《太上延熹籙》。
另有其他高功法師,主持召請賞善罰惡之神,執掌生死之神等等等等。
張牧之收回目光,思索片刻忍不住笑道:「看來上界天仙也是良莠不齊!」
又聽一聲悠揚清亮的鐘響,張牧之頭頂,層層祥雲和三花上方顯出一口鐘。
葛天師撫著雪白長須,沉吟片刻后開口:「自西天諸佛入蠻荒弘法之後,天地大勢便發生了偏轉,接下來只要中原正統不失,天下靈氣不絕,這末法之劫便算過了。」
這是對雷霆大道明悟到極深境界才有的法則之光,同上任雷祖九天應元普化天尊腦後圓光一般無二。
「咱們佛門也有這麼多佛陀,菩薩,羅漢……也有龍華會,盂蘭盆會,千佛會等大型法會……」
墨麒麟趴在地上,銅鈴似的眼睛亂轉:「這道士失了寶貝蓮台,還故作大方把功德金輪也給了那和尚分身,我可尋個機會以魔氣侵入他的元神……」
玉皇殿前的廣場上,張牧之手持如意,閉目https://www.hetubook.com.com坐在麒麟上,金冠紫袍,寶相莊嚴,頭頂三花燁燁生輝。
張道陵聽了這話,坐在主位椅子上意味深長地笑問:「大家都知曉成了天仙就能入三清聖境和大羅天避劫,可是如今天地之間,那數劫前的仙人為何那麼少呢?」
「張天師之意我等都明白了,只是茲事體大,我等一時也不好決斷,且容我等思慮些時日。」
宮中廣場上擺設了許多法壇,壇上按神系設置了諸神排位,香爐,燭台,花瓶等等。
「如今無量光佛已正世尊之位,坐鎮大雷音寺講經說法,自可渡眾生入西方極樂世界,得無量歡喜……」
除了虛靖先生去往大羅天之外,眾仙都聚在一座寬敞的大殿中,通過圓光術觀看下界張牧之繼位的景象。
任自恆附和了一聲后又道:「也是這些太乙之流都是靠機緣成就天仙,平日里自在逍遙慣了,故而才各有性情。」
薩天師笑道:「紫微大帝果然如在八景宮中所說的那樣,是在傾力扶持自家女婿啊!」
右邊蓮花其色如青玉,散發著道家清凈、平和、沖虛的意味。
此後又有弔掛,說文,養供,唱步虛,念誥文,禮讚天尊……
其中種種繁瑣的科儀、典禮自不不提,無非上高祖師,傳下戒律,請三界諸神、人為證等等。
張牧之來到最中央自家主持的壇口,早有一襲道服的左夢魚躬身遞上法劍。
這隻是羅天大醮中的「請水」科儀而已。
種種神明形象在祥雲霞光中隱現,即使未開法眼的凡人亦能看的清楚。
若非在場大小道士都有修行在身,怕也堅持不了這麼長時間。
張懋丞聽了忍不住讚歎:「道友此言大妙!正因如此,我道家歷代祖師才立教傳法,讓無量眾生棄惡從善,化愚歸賢。」
張牧之聞聽此言,臉上表情立馬變得和善起來,收了墨麒麟后拱手笑道:「仙道無處不慈悲!幾位果是有道真仙!不若下來用些茶水?」
江西某處,無量光佛正領著幾百名佛門中人徒步行走在山野之間。
「請水!」張牧之手捏法決,開口念誦:「三光聚會中,五方河海清,天降九色氣,地涌萬物生。」
朝霞散開,天光明澈。
張牧之想想也是,於是就不再強求,只是道:「那便日後再和諸位攜手共進罷!」
「居然個個都是形神俱妙……隱在雲中偷窺,瞧著不似好來路……」
長青子呵呵笑道:「人有善惡之分,有賢愚之別,想來無論是佛家道家,上界下界應該都差不多罷!」
眾仙沉默,片刻後有紫陽真人拱手笑道:「張天師此言定有深意,若有所指不妨明言。」
唯有中央一朵蓮花尚未盛開,花苞隱在重和圖書重疊疊的祥雲之中,其色如混沌,宛若大道懸于天外,莫可言說。
其他三位天師卻未離去,葛玄葛天師嘆道:「道兄是否急躁了些?距離人間平定還有些時日……」
長青子連忙擺手客套,幾位真人之間氣氛融洽。
許多僧人感應到龍虎山的動靜后漸漸停了下來,忍不住回頭觀望。
這鍾有西瓜大小,樸實無華,通體籠罩著一層清亮如水的光明,一邊旋轉,一邊發出陣陣鳴響。
「轟隆隆!」原本清朗的天空中不知何時聚攏了許多雨雲,隨後淅淅瀝瀝的雨點降落下來。
眾位主持上壇的高功法師一起念誦祝香神咒,然後將線香插上。
張懋丞不好說自家當時推演的是張元吉的命理氣數,只是點了點頭:「任前輩說得有理,吾兒有此寶傍身,繼位后北上京師我也能放心。」
道家諸派私下仍按舊制稱「張天師」,上界仙人或神道中人則稱「真君」。
張道陵冷哼一聲:「非是我不念同門之情,實是大劫之中本就沒有猶豫的餘地!識時務者尚有幾分保全的機會,不識時務,只怕躲入三清聖境也避不得劫數!」
正在此時,閉目端坐的張牧之胸腹間有五色玄光一閃,隨後「轟隆」一聲雷震,腦後現出一團圓光。
次日,天氣依然清朗。
墨麒麟忍不住打了個響鼻,一下就泄了氣:「怕是等到天地崩壞,我也沒機會將這道士蠱惑成傀儡了……」
「人道氣數好辦,不讓異族入主中原罷了,這天地靈氣何來?」
人間,龍虎山上清鎮。
張懋丞搖了搖頭:「任前輩說笑了!太乙祖師當年也不過陽神道行,哪裡能煉出這等重寶來?」
羅天大醮一千二百醮位,便是請來一千二百尊神,因此請來之時每個神明都要念祈請咒,送聖之時也是每個神明都要念送神咒。
張道陵放下茶杯輕嘆一聲:「我也不想如此逼迫諸位道友,只是前些時日鍾離權來我這裏言說此事。」
「焚香!」
幾位陽神真人一愣,隨後一起大笑起來,張懋丞更是笑得開懷:「吾兒畢竟年少,才能這般豪氣干雲!」
張牧之隨後舉上醮壇牌位:「請法雨流潤天尊,普施法雨天尊!」
「如今人間大小洞天早沒了用處,還留著作甚?你們那些不成器的門人弟子窩在洞天里能證天仙嗎?」
這老仙不咸不淡地說了這一句,居然直接駕雲往上界去了,接著群仙中又有人目光複雜地看了張牧之幾眼,一樣轉身離去。
甚至全真教下許多真人也到場相賀,燕京正統皇帝朱祁鎮亦派遣官員、太監前來,頒下冊封旨意。
並在天師府中選了兩位德高望重的高功法師封為贊教、掌書,以佐大真人治教事。
「你說我能怎https://m.hetubook.com.com麼辦?看著八仙在下界大小洞天中遊走,我什麼都不做嗎?」
天師繼位后,上代天師張懋丞便宣布閉關,將天師府中大小諸事都交給張牧之執掌。
上空那些太乙天仙都笑拱手:「道友說的不錯!日子還長的很!以後總有相見的時候!」
「咚!」「咚!」「咚!」
故而那羅天大醮也由新一任天師主持。
張道陵點了點頭:「咱們先不談天地崩滅之劫,只說人間末法之事,一要人道氣數不失,二要天地靈氣不絕。」
張懋丞和任自恆都一起笑著恭維:「道長五嶽寶印之下,什麼魔頭都難逃鎮壓!有您相助我們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身負寶劍的精精兒在雲中拱了拱手:「我和幾位道兄在八景宮中得虛靖先生指點,得知人間將爆發洪災,特為抗災救民而來。」
許天師點了點頭:「張天師所言甚是,我聽說真武大帝已經在天河中訓練了一支強軍,同樣要交給主劫之人執掌。」
「我道家居於上界的歷代祖師都承負延續道統,弘法渡人的天命,想來不會如此。」
一眾仙人都起身告辭,並保證會妥善處理門人弟子和大小洞天之事。
精精兒身後那些仙人都一起點頭。
「請水」科儀結束后,天上雨雲散開。
各自壇口,依次開壇。
包括當代天師張懋丞在內的諸多道家陽神真人看了這口寶鍾,都忍不住兩眼放光。
「這些仙人簡直莫名其妙!」張牧之面色一沉,又朝剩下的幾位現任詢問:「幾位怎麼說?」
墨麒麟極有眼力地朝天上呲牙咆哮。
「紫微大帝新納了一位天妃,據說是當年相助人族征戰三界的大神應龍氏。」
來自各派的大小道士又排演了幾日,直至五月端午,羅天大醮仍在大上清宮舉行。
下方眾陽神真人慾要再勸,上方空空兒也道:「多謝諸位道友好意!明日想必道家各派祖師都會關注此處,我們這些太乙仙人和諸多大羅真仙少有來往,呆在這裏不太好看……」
天庭四大天師自然坐在最上首,待人間諸禮畢之後,薩天師朝祖天師張道陵笑道:「當年天師曾說張家氣數難滿八八六十四卦之數,今日主劫之人正位,天師當可無憂矣!」
上界,諸多大羅天仙自出了大赤天太清聖境后並未散去,而是被祖天師張道陵請到自家天師府中做客。
自此以後,張牧之便摘了「小天師」的頭銜,可稱「正一真人」,「弘道真人」或「靈威真人」。
任自恆滿臉白須亂抖,口中嘖嘖有聲:「了不得!了不得!也不知小天師用什麼寶材煉成的寶貝,居然有煉天地萬物復歸混沌的法意。」
張牧之主持的上壇,請的是三境至尊、十方上聖。
張牧之剛欲謙m.hetubook.com•com虛幾句,突然眉心一皺,站起身來朝天上看去。
而且這些仙人衣著裝束也不統一,披羽衣者,著道袍者,穿各色常服者皆有。
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龍虎山天師府,第四十六代天師的繼位大典在上清鎮大上清宮舉行。
在即位前先舉行了為張牧之升籙的儀式,由《上清三洞經籙》升為只授于歷代天師的《上清大洞經籙》
張懋丞心情大好:「吾兒今日斬斷諸般因果牽扯,道行更進一步,已經走到我們前頭去了!」
張懋丞笑著點頭,又發現張牧之並未參与幾人的對話,於是笑著問:「吾兒在想什麼?」
左邊蓮花其色深紫,片片花瓣間閃爍著霹靂電光,隱含雷霆大道的威嚴,肅殺之意。
大殿中突然一靜,一眾大羅仙都屏氣凝神,想聽張道陵如何往下說。
片刻之後,張牧之頭頂三花、寶鍾等異象一收,睜開眼睛站起身來朝張懋丞和眾位真人躬身道謝:「累得父親大人和幾位前輩擔心了。」
「那小子前些時日已經繼承了雷祖尊位,若你們遲遲不能決斷,到他飛升之後,可不似我這麼好說話了!」
「臣張牧之與臨壇官眾等,上啟至尊至道元始天尊、無極大道太上道君、太上老君、高上玉皇、十方已得道大聖眾……
一眾大羅仙人都沉默下來,個個若有所思,紫陽真人面上有些尷尬,低頭思慮片刻后,似是下了某種決心,抱拳道:
第四十六代天師張牧之被人道天子封為「正一嗣教護國闡祖靈威弘道大真人」,賜金印、法衣、秩視一品,領天下道教事。
皇帝朱祁鎮又賜下三清道尊金像,玉如意,拂塵等物,並在天師府中敕建「弘法殿」,以示對新一任天師的尊崇。
隨後張牧之轉身,大喝一聲:「開壇!」
「再者我所說也是實情,等那小子真正執掌雷部,你以為他會賣我這祖宗的面子嗎?」
張牧之隨意地拱拱手:「幾位仙友好來!呆在上面做什麼?有事不妨下來一敘?」
壺公提著拐杖勉強還了一禮,呵呵笑道:「你尚未證天仙,並無資格同吾等為友……吾等也沒別的事兒,只是看看所謂主劫之人有什麼本事罷了……」
張牧之身著紫色天仙洞衣,手持龍虎降真香,左邊是上清掌門任自恆,右邊是靈寶派掌門葛守常。
雲中有幾個仙人正從高空俯瞰下來,有持杖懸葫蘆的,有背負寶劍的,有手持拂塵的等等,大體一望居然有三四十位。
「那四五十個仙人中只有七八個我尚看不透,其餘大多和我此時的法力相當,甚至還有些不如我的……」
上清派掌門任自恆請的是後土地祇,五嶽神山,四象聖靈。
張牧之抬手將衣袖一揮,一陣大風衝天而起,瞬間將幾朵浮雲吹得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