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走了一步臭棋
「那我要問了,燕副使留下樞密郎中令佟健,也是為了混淆視聽?」
其實,八賢王內心深處,並不認為燕七是在造反。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被林若山這頭豬給問的啞口無言。
「那個……」
楊克急忙附和:「臣附議。」
「燕副使還留下了戶部尚書萬良、禮部尚書趙青、刑部尚書齊英。難道,燕副使留下這些人,都是為了混淆視聽?」
……
他知道,八賢王所作所為,還是想要讓張勇武領兵百萬。
八賢王一聽,心裏涼了半截。
丟人啊。
斷了糧草,燕七就沒了後勤。
「沒錯!就是混淆視聽。」
「咳咳!」
可氣!
得寸進尺!
「肅靜!」
到那時,他將會成為歷史的唾棄者。
八賢王急了:「皇兄,大華的江山是百姓的江山,豈能建立在皇兄的信任之上?」
有冷萬山在此,想要以武力解決老皇帝,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臣附議!」
開玩笑呢!
……
到時候,可就麻煩大了。
老
www•hetubook•com•com
皇帝盯著八賢王:「不建立在朕對燕七的信任之上,難道要建立在你對燕七的不信任之上?」林若山的詰難,八賢王根本解釋不了。
「燕副使留下左都御史安四海,也是為了混淆視聽?」
八賢王眼神冷漠,只好退而求其次。
老皇帝還要不同意。
竟然還強行要張勇武統領百萬兵馬?
「臣建議,立刻命令張勇武將軍統領百萬兵馬協防京城,以免燕七造反,殺入京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請皇兄採納。」
質疑聲越來越強。
他沒想到,老皇帝對燕七這般信任。
八賢王一臉忠心的起來。
可是,聽了林若山一席話,八賢王就沒辦法自圓其說了。
老皇帝聽著八賢王污衊燕七造反,真的就當放屁,哪裡會相信半句?
這怎麼行?
傻子才幹這種事情呢。
「老八,沒有確鑿證據,就不要亂說,以免寒了忠臣之心。」
真要對老皇帝動手,冷萬山會立刻從青木和*圖*書獵場退到冀州,再從冀州徐徐撤退。
而且,燕七臨走之時,再三強調,若有任何流言蜚語,只當是放屁。
「這……」
林若山這廝竟然同意了?
臉色鐵青。
八賢王徹底無言以對。
八賢王哼了一聲:「林若山,你不過是個被丟棄的棄子而已,燕七故意把你留在這裏,就是為了迷惑視線,混淆視聽。」
看樣子,的確有造反的「嫌疑」。
「只要給燕七按上一個造反的罪名,張勇武統領大華兵馬,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老皇帝的手重重拍在扶手之上。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若是強行逼迫,老皇帝必然翻臉。
當朕是個糊塗鬼嗎?
可是,面對林若山這頭肥豬,本王竟然笨嘴拙舌,一問三不知。
八賢王急忙跪在老皇帝面前:「臣弟一時情急,言語莽撞,冒犯了皇兄,還請皇兄海涵。」
如何做持久戰?
最後,定格在八賢王身上。
一幫大臣又開始煽風點火。
「而且,關於燕和*圖*書七造反的消息,來自於突厥解三甲散布的謠言。」
八賢王再一次針鋒相對:「皇兄,臣弟也是為了大華社稷,為了祖宗基業。臣弟以為,不管此事屬實與否,應該警惕,提高戒備。」
本王認慫。
這種信任,甚至於超過了對太子的信任。
「臣附議!」
「林尚書質疑的無比正確啊,燕七留下這麼多心腹,很明顯不是造反嘛。」
老皇帝終於開口了。
內心深處,十分氣憤。
此言一出,眾人大駭。
林若山腆著大肚子,哈哈大笑:「按照八賢王的理論,燕副使留下我,是為了混淆視聽?」
他總不能說林若山不重要吧?
沒有糧食,燕七打個屁的仗啊。
「燕七屯兵高麗,必有著造反的可能,臣以為,應該立刻斷掉燕七的糧草,直到燕七說出此去高麗的真正目的,方能恢復糧草供給。」
心裏,更是一片冰涼。
沒想到。
八賢王看著老皇帝身邊、坐輪椅上,警惕心十足的冷萬山。
老皇帝哪裡會相信燕七造反?
hetubook•com.com
群臣也開始懷疑起來。
「解三甲反叛大華,確鑿無疑!他乃是罪大惡極的罪人,其言豈能相信?老八啊老八,你這是聽信奸謬之人的讒言詆毀忠臣,你該當好好反思。」
「皇兄,我也是為了大華社稷著想。」
八賢王知道讓張勇武統兵百萬的計劃,已經落空。
老皇帝哈哈大笑,起身,親手扶起八賢王,神情親切:「皇弟這是幹什麼?快起來,你我乃是手足,還需要這般生疏嗎?來,朕扶你起來。」
八賢王認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才抓著這個痛點為己用,向老皇帝逼宮。
啪!
老皇帝強硬的揮揮手:「大可不必!朕相信燕七不會造反。」
而且,燕七帶走了絕大部分資源。
「謝皇兄免罪之恩。」
八賢王很驚詫。
老皇帝真是受夠了。
張勇武站出來:「臣附議。」
他凌厲的眸光向群臣掃了一遍。
誰能說他不重要?
「哈哈哈!」
這相當於斷了燕七的糧草。
林若山是燕七集團中委以重任的二號核心人物https://www.hetubook.com.com。
那絕對是白痴。
林若山在一邊發話了:「沒問題,我完全同意八賢王的建議,給燕大人斷糧,沒有任何問題。燕大人忠心不二,豈能在乎這個?」
「八賢王說燕七造反,這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這廝腦子傻了吧?
太窩囊了。
要說辯白不過燕七也就罷了。
憋得沒法子。
八賢王心裏咯噔一下。
可妙就妙在,這消息是解三甲從北疆散布而來。
「皇兄,此言差矣,燕七若真是忠君,又怎麼會放棄北疆,轉身去了高麗呢?豈不知北疆正在苦戰?燕七沒有現身北疆,扎身高麗,絕對有貓膩,絕對是為了造反。」
噗通!
「對呀,哪有因為混淆視聽,留下這麼多重量級的大臣的?這些大臣都是寶貝,誰也不敢荒廢。」
「臣弟這般做法,既給了燕七申訴的機會,也防止大華遭受燕七荼毒之禍。皇兄,您可接受?」
老皇帝輕咳一聲:「皇弟,燕七一心為公,為了大華朝廷鞍前馬後,費盡心思,乃是大大的忠臣,你怎麼能隨便質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