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上來先送走一個徐有貞
在他身後則是一個珠簾,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裏面有個穿著雍容華貴服飾的年長女子,應當就是當朝太后了。
陸成安現在替換的人物是「于謙」,他固然是兵部侍郎,雖官職不小,又有一些權利,可宣揚主戰想法、反對南遷的話兒,按道理,也輪不到他來說。
但他們都不敢現在站出來反對徐珵,一方面是不想成為出頭鳥,一旦開口反對南遷,成為主戰派,就要擔負整個大明的命運和大明的百姓,倘若北京城沒有守住,有一點點的閃失,就要背下千古罵名。
但轉念一想,徐珵畢竟是主動過來通氣,想要奉上投名狀的人,也算是自家人,要是貿然開口殺了,她也很難做。
【就緒成功——】
這臣子的數量也太少了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的于謙已經時任兵部侍郎,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有實權的職位。
胡濙人都傻了,他正打算舉出文皇來壓徐珵,結果所有的話全給搶了不說,對方還徹底進入了瘋魔狀態,得理不饒人。
這就有點尷尬了。
「事態緊急,殿下,不斬徐珵首級示眾不足以立軍心。」
朱祁鎮帶了朝廷最精銳的雄兵出去打仗,一波全部葬送,現在京城內的兵員,大多都是新兵蛋子不說,還有不少潰敗下來的敗軍,士氣很是萎靡,但徐珵也是為了留個面子,就沒有說是潰軍,而是用疲軍和-圖-書一詞來形容。
「如此,何以讓朝堂取信於百姓,讓朝廷取信於各地軍馬?」
王直、胡濙等人官職都在他之上。
她不能反對,只能默認。
陸成安在心裏想著。
而陸成安則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蘇瑜舟其實心裏也沒個譜兒。
本來就對投降派頗為不喜的陸成安到了自己該出場的時候,也是踱步走出。
原本是君上臣下的關係,在劇情之中驟然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也是讓蘇瑜舟始料不及的,但她料想以陸成安的性格,她應該是很安全的。
「殿下,徐珵若在,就一定有人會在戰時想著南遷之事。」
所幸這次蘇瑜舟替換的身份是【于謙】的髮妻,要做的事情並不多,只要他陸成安作為【于謙】,把【于謙】應盡的責任做全了,這新手教程就能遊刃有餘地解決。
隨著一聲提示音。
「徐珵,你好大的膽!」另外一個大臣猛然出列,怒斥道:「此舉跟投降何異?」
正是因為專門研究過於謙的陸成安,替換成於謙的「劇本」,或許實在是太過於了解于少保的所作所為,在朝堂面對群臣,陸成安的心裏竟然沒有半點的緊張感。
蘇瑜舟怎麼都想不到,陸成安替換的人正是「于謙」,而自己則是替換成了「于謙」的髮妻董氏。
蘇瑜舟缺少了太多的信息量,她完全不知道這些人物之間的關係也m.hetubook.com.com就算了,還要了解所處時代的背景。
「既是疲軍,朝中更無大將,如何一戰?」
這些人最該站出來。
再認真掃了一眼,四十多位大臣正在對峙。
若是南遷,他的乖兒子就一輩子都回不到京城來了。
不過看這個情況,這如果只是簡單的文字模擬,就不會出現現在這個情況了。
陸成安不給他開口機會,繼續道:「文皇(朱棣謚號)把陵墓安排在這裏,就是向子孫表示不再遷都之志,先且不說祖訓在此,若是主張南遷,你置天子於何處?我們棄城而去,又怎麼重迎天子歸位?」
徐珵越說越是有理,其他人也不敢說話,因為這話題,不好接,接的好不好,都要結果論,結果不好,搞不好就是惡臭萬年。
「太后,主張南遷者可斬。」陸成安字正腔圓地說道:「爾假託星象,提出南遷,更是迷惑軍心。」
應該……安全。
沒了他那位做皇帝的兒子,孫太后哪裡有半點地位可言,所以徐珵在她的心裏已經是跟死人無異了。
垂簾聽政的孫太後起初也是想南遷的,徐珵這話在事前跟她通過氣,可是現在陸成安這麼說,孫太后哪裡有南遷的念頭了。
下一秒,陸成安的一雙眼眸悄然之間掃了掃四周的環境,在觀察周圍的情況。
徐珵想南遷,就是對朱祁鎮的安危不顧。
因為他也不和圖書知道這個劇情模式到底是怎麼展開的,如果和之前一樣,只是一個模擬的文字遊戲。
朱祁鈺冷漠道:「架出去。」
陸成安作為一個文科生,又是歷史愛好者,也是有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比如說文天祥和于謙這兩位,所以陸成安對相關歷史也做過了解。
「太后,臣夜觀星象,恐有大變,眼下天子北狩,瓦剌大軍不日兵發北京城下,京城內兵員空虛,危若朝露,怕是強弩之末,臣主張暫且南遷,休養生息,待我王師重振旗鼓,再回京都。」徐珵拱手道。
「再者,若是棄城離開,京都的百姓又該如何處之?」
朱家子弟,怎麼能做出棄城而逃的行為。
官場上,抬頭不見低頭見,大家都是留一個底線,這個時候貪生怕死很正常,可陸成安一張嘴就是要置人于死地,簡直是個怪物。
得有個人接這個口。
「那就拖出去殺了吧。」朱祁鈺忽然開口,他雖然性子有些軟弱,可是聽到陸成安所說話的,越想越認為陸成安說的很在理。
「太后,郕王殿下,請斬徐珵。」陸成安順勢跪在地上。
不愧是土木堡之變后的大明朝堂,就是臨時提也沒辦法提上來太多的可用之才。
「徐大人,你又是棄百姓于不顧,又是置天子於事外,還違背文皇祖訓,不義不忠不孝,你佔了一個應有盡有。」
畢竟替換身份后,陸成安就是m.hetubook.com•com她名義上的合法「相公」,真要是對她動手動腳,她也沒地兒哭去。
孫太后沒有說話。
一聲凄厲的慘叫聲,讓整個朝堂徹徹底底地安靜下來。
徐珵頓時整個人呈現出失魂落魄的模樣,他大喊道:「本朝……本朝沒有以言入罪的說法啊。」
朱祁鈺很是猶豫,不光是性格上的問題,其次徐珵說到底還是朱祁鎮的臣子,朱祁鈺有什麼權利處決對方?朱祁鎮要是回來,朱祁鈺也沒法給他一個交代。
一看陸成安化身的「于謙」主動過來扛過旗幟,胡濙立刻出列,準備支持陸成安的說法時。
簡單來講,這幾個老狐狸就是不想承擔責任,他們承擔不起。
兩人眼前再次一黑。
而在陸成安正前方不遠處有個身材高挑,面容英俊的男子,要是陸成安沒有猜錯的話,此人應該就是景泰帝朱祁鈺,那個證明了自己一輩子是個好皇帝,也能當個好皇帝,結果卻被奪門之變篡位的老倒霉蛋。
話語權在朝中的比重很大。
「我主張南遷,怎麼就成了迷惑軍心?」徐珵頗有些不服氣地說道:「請問于大人,眼下京城可戰之兵有幾何?可戰之將有幾人?我等南遷,這大明江山仍有半壁,瓦剌,蠻夷也,等到各地王師聚集成軍再行北伐之事,何愁江山不復?」
首先,歷史上的北京保衛戰就是贏了的,其次北京保衛戰從戰略角度上是守城戰和圖書,瓦剌自己就是不具備攻城能力的,最後嚴格意義來講,這場危機是作為君主的叫門天子朱祁鎮自己作妖弄出來的,大明其根本的戰鬥力是完勝瓦剌的。
而之所以現在叫徐珵,是因為徐有貞這個名字是徐珵在提出南遷之議后改掉的名字,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徐珵的政治污點,他不得不改名。
侍衛頓時上手將徐珵活生生拽著出去。
殿中一位大臣單獨出列,跪在殿前。
徐珵還想掙扎。
殿內的氣氛很不對勁。
朱祁鈺被這幾句話帶動了節奏,老朱家的血脈此時已經有覺醒的前兆,他咬了咬牙道:「拖出去斬了。」
陸成安心道原來這矮小老頭就是徐有貞啊。
「哼。」徐珵悶哼一聲,「于大人,此話怎講?」
陸成安以【于謙】的身份進入這場模擬,北京保衛戰確確實實就跟簡單難度一樣。
徐珵瞪大眼睛,整個人都快氣炸了,他不過是提出了一個南遷之議,雖然有投機取巧的成分,但對方兇殘到直接拿自己的腦袋立威,是不是不太正常啊?
先聽到的就是令人心煩意亂的爭辯聲,陸成安清醒過來,先看到的是大殿中赤紅色的基柱,金黃色的帷幕在兩邊飄蕩著,在殿中還有股極好聞的香氣。
陸成安接著補刀。
要只是一個簡單的文字模擬遊戲,以【于謙】的身份進行模擬,陸成安想要過關還是還簡單的。
比起陸成安接受新身份的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