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僅敢惹事兒,也不怕事兒
是的,朱祁鎮這次操刀的「土木堡之變」,葬送的不僅僅是大明精銳之師,還帶走了絕大部分靖難之役時頗具戰功的武官勛貴和近半的文臣。
這次御駕親征,是朱祁鎮把他全部家底全部梭哈的戰役,這帶來的下場就是朱祁鎮一波葬送之後,他的親弟弟朱祁鈺接手這爛攤子的時候,根本無人可用。
至於瓦剌兵臨城下,一炮不發就棄城而逃的事情,反正他是做不出來。
而他真正意義上要負責什麼?
甚至他還想要找事。
所以,有時候陸成安真挺搞不懂朱祁鎮是怎麼輸的,輸的不明不白,能打的能用的,全帶上了,還能給他玩團滅了。
陸成安還在讀書的時候,就偏愛于品閱歷史,暢讀上下幾千年,悠悠華夏,譜寫的是一部又一部的英雄史,哪怕很多英雄都是悲劇性的,但是,這些人物身上,他們所行所事,是後人抹殺不掉的光輝。
誰沒有意氣風發少年時?
至於為什麼能有這個位置讓「于謙」頂上去,還真得謝謝朱祁鎮。
而大明也是自土木堡之變
www•hetubook•com.com,北京保衛戰之後,才徹徹底底確定了整個國家的風氣——「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唯一的問題就是陸成安並不懂怎麼帶兵打仗,但陸成安自己也不傻啊,他不會打仗,那就讓會打仗的人去打。
所以說,明朝的皇權很逆天。
而這個僥倖活下來的石亨,能力上是毋庸置疑的,放各大歷史遊戲中,武力值、統帥值起碼85起步。
但是,你在明朝被皇帝寵信,也真的是很爽的一件事情。
固然陸成安畢業以後,成了一個起早貪黑的社畜,每天勤勤勉勉地打工上班,下班之後玩玩手游消遣,但是真到了民族危亡的時候,陸成安的血還是熱的,依然還是少年時的滾燙。
也就是大多數喜歡明朝歷史的人最愛說的那一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也不知道明朝哪裡來的那麼多二五仔,但現在是北京城保衛戰的重要時刻,比起那個只會治理水患,還動不動想投降的軟骨頭徐有貞,這個二五仔至少在對
www.hetubook.com.com外態度上還算是個漢子。
陸成安最大的優勢甚至都不是這些內外的因素,最大的優勢是信息優勢。
而陸成安要找的人,正是原大同副將石亨,后因「土木堡之變」中戰敗,單騎逃回,現在被貶官下獄。
于謙能那麼快掌控軍隊,一言九鼎,也是因為明朝的軍部已經根本沒有人可以制約于謙。
真的是又菜又愛玩,誰看了朱祁鎮的操作誰癱瘓,多年低血壓都能給他治好。
陸成安不僅敢惹事兒,也不怕事兒。
當時的于謙既得到了文臣勢力的支持外、勛貴集團幾乎團滅,還有剛剛上位被于謙擁立的朱祁鈺的「蜜月期」。
因為他們心中的抱負,不是為了一位君主,一個朝代,而是心中的民族情懷。
甚至於陸成安還得找朱祁鈺要一個「提督各營軍馬」的許可權,才能真正擁有指揮軍隊的權利。
不過,廢立皇帝這件事,整個禮法過程是很繁瑣的,尤其現在還是大明頭一回皇帝被俘,底下的臣屬和孫太后全都是磨磨蹭蹭的。
哪怕陸成m•hetubook.com•com安幾乎是公開叫板,也沒有立刻就著手想辦法讓朱祁鈺上位。
真和「于謙」,「于少保」替換了身份,陸成安可能做不到「于少保」那般力挽狂瀾匡扶社稷的效果,可是陸成安絕對不會對不起自己這一身骨氣。
首先,作為臣子,陸成安不需要擔心被君主忌憚,限制發揮的空間,其次朝堂內外全部支持,順應民心,此外還是守城之戰。
陸成安得去都察院監找一個人,之前就說過,術業有專攻,陸成安哪怕再了解「于謙」是怎麼守住北京城的,也只是戰略上的了解,真正戰場上的細節,他怎麼可能做到細緻入微的程度。
所以陸成安有大展手腳的慾望。
其實就是負責穩住軍心,提高北京城內將士的士氣,接著只需要喊出一個字「打」,光是做到這些就夠了。
等到老太監金英尖細的聲音宣布退朝。
而這個原因很樸實無華,因為原來的兵部尚書鄺埜在亂軍之中被殺。
但,這件事情,哪怕其他人再磨蹭,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不久之後,hetubook.com.com陸成安就要升任兵部尚書,成為真正的軍部一把手。
所以說,土木堡之變這件事的離譜程度,別說洪武大帝朱重八和明成祖朱棣了,他爹朱瞻基在世,都要把他的皮給扒下來。
而上上下下多少代大明皇帝,除了叫門天子朱祁鎮外,多多少少都對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了。
很多臣子手上的權,都要皇帝一個字一句話才能放出來。
他等下要去郕王府,向朱祁鈺索要一個「放人」的許可權。
他又不是常申凱那樣的微操大師,十萬八千里還要指揮別人怎麼去打仗,還要讓陣地里的大炮挪一百米炮擊別人。
因為朱瞻基給朱祁鎮留下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底子呢?
不過,要從都察院監里把人撈出來,作為代理「兵部尚書」之責的「于謙」仍然沒有這個權利。
其中宋瑛乃是明朝開國將軍宋晟的第六子,娶了咸寧公主,真正的頂級勛貴;朱冕則是靖難之役有功于燕王,又追隨張輔屢立戰功的武進伯朱榮之子。
所以,這個劇情的難度是放在了新手教程上。
飛龍騎臉你給玩成這樣?
www•hetubook•com•com不過,陸成安要找的這個人也是個二五仔。
北京保衛戰中,石亨屢立戰功,也是因此受到了重用。
跟他一同作戰的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監軍郭敬全部戰死。
陸成安頭也不回地走出大殿。
陸成安內心有一股止不住的興奮感。
有些人知道自己做了這樣大不敬的事情,是冒犯君上的事情,但是,他們最終還是選擇這樣去做了。
有這個開局。
知道哪些人可以用。
天時地利人和。
要知道朱祁鈺早期對於謙的信任度可是超破了天際,既給了于謙全部的兵權,又讓于謙以文臣身份參政,真正的位極人臣也莫過於此。
朝堂清明、能人輩出、內部穩定、國庫充盈、海內昇平的仁宣之治大成期。
全都在抗擊也先入侵大同的時候英勇就義。
成化帝就能看出來,明代的皇權到底誇張到了什麼地步,當時輔佐成化帝的三位閣老,六部尚書,在歷史上被笑稱為「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畢竟按理說兵部侍郎要老老實實混資歷混幾年,還要等到時任兵部尚書的官員壽終正寢才有機會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