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認清現狀的秦王只想解鎖皮膚!
想到這裏,秦王稍加思索。
這就很尷尬了。
這讓大晟朝有了一個涅槃重生的機會。
「早期的陸成安,其強度平平無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磨礪,才能逐漸變強,而有了體驗卡,在現實之中是能提前預支陸成安未來的潛能。」
陸成安給漢王效力,對於晉王而言就是死局,很難有機會造反成功。
「漢王的龍場悟道、晉王的平北君侯,那都是皮膚解鎖后,才能換出來的體驗卡。」
之前的遺詔中,父皇哪怕是在倉促之中崩殂,都是選中了漢王當繼位人,就可見父皇對於世家派系的忌憚。
坐視父皇駕崩,與虎謀皮更不是一件好事,成則成,敗了,她進祖祠都得跪著進去,這已經不是孝順不孝順那麼簡單的問題了。
但是。
而晉王想要當上皇帝,陸成安就必須得是晉王集團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王者之道就是這樣的王者之道?
既然來到了和平時期,她秦王沒有什麼機會爭奪天下正統的機會,那她還兢兢業業什麼呢?
秦王心裏有些微微的痛楚,之前是沒有看透,現在是已經看穿了時局,從一開始,他們的父皇就沒有把她們視為有機會接班大晟朝的人。
「不行不行,那本王這也太功利
www•hetubook•com.com
了吧?」託孤長孫明,是不得已而為之。
既然都那麼閑了,順手研究一下陸成安這個名臣卡的強度,也沒什麼問題吧?
在和平交接政權的情況下。
哪怕秦王她自己知道,她是一個皇權派,而不是靠攏長孫家的世家派,可自己的父皇又怎麼能篤定這一點呢?
誰能保證這大晟朝的江山,到底是蘇姓皇室的江山,還是世家大族的江山?
「體驗卡的成立條件是解鎖皮膚。」
有什麼事情,是比提前就已經知道自己是個註定的失敗者,還要痛苦的嗎?
戰爭從來不是一件好事。
從始至終,都不曾懈怠過。
「讓陸成安在現實中,提前兌現陸成安之後的天賦。」
漢王現在已經嘗試走出自己的道路,利用陸成安曾經的政治資本,展開了適合自己的路線。
【正英十年一月,天京府秦王廣納天下名醫入府,以治己病。】
在知道真實的情況下,還要那麼做,那就是品性不端。
活到最後,他的發揮空間不就無限放大了嗎?
晉王的話,是她所走的道路不一樣,想要成全霸業,就得走造反的路線,走造反的路線,那晉王就需要一些激進派的人才www.hetubook.com.com,秦王也是能認可的。
導致遺詔被篡改,立了她秦王為帝。
「不是,我這笨腦子,想到哪裡去了。」
秦王沒這個大病啊。
何況,天下大亂,是野心家滋生的時候,她帶頭造反,贏得了天下,那還好說。
當這些問題剖析出來,秦王看得越明白,就越清楚,她想要上位,也得需要天下大亂的這個前置條件,才能成功反殺所有人。
這是秦王所看到利益交錯下的視角。
「囤個百來張體驗卡,一口氣給陸成安用上。」
這一點,秦王已經提前解決掉了問題,把曹賢清理出局了。
秦王嘆了一口氣。
秦王自信,在這樣不斷地試錯下,哪怕是沒有陸成安這樣的名臣卡竭力輔佐,她也能成就王圖霸業。
無論是個人利益的得失還是情感上的交融,晉王都是更需要陸成安的一方。
這讓其他姐姐妹妹怎麼看待她秦王?
父皇要是遲遲沒有皇子來續脈江山。
擺了!
每一次模擬推演,她都是按照當時的情況,分析出現有的弊端,她值得結盟的隊友和必須剷除和分化的敵人。
所以,晉王是對陸成安渴求度最高的人。
利用這個模擬推演的機會,學學醫術,養一養自己的身m•hetubook.com.com體。
長孫家作為北方的望族世家,秦王和寧王都是長孫明妹妹的女兒,而一旦父皇傳位想要傳位到她們兩個人的頭上。
甚至秦王懷疑自己的父皇壓根就沒有喜歡過母妃,只不過是臨時和長孫家形成了一種政治同盟而表現出自己對他們的重視,暫時結姻。
做這些事情都比禍亂天下,當一個陰謀家強。
打鐵還需自身硬。
要麼,就是與虎謀皮,坐享其成,等著父皇駕崩,一邊利用長孫明立他為帝的機會,一邊想辦法削去長孫明的羽翼,鬥倒權臣。
每次推演模擬中,他死的都比長孫明早。
以晉王念舊的性子加上骨子裡的豪橫,她看重的人,就不可能給人放跑了,何況在秦王看來,晉王可能真的很喜歡陸成安。
秦王轉念一想,「漢王和陸成安、晉王和陸成安,她們都是真心相愛的,我是為了解鎖皮膚而解鎖皮膚,就是兌現出來這些體驗卡,來穩固我大晟朝的山河,那也沒意思啊。」
不過父皇還有一點是預判出現了失誤,那就是沒有能料到長孫明的手能伸那麼長,連宦官集團的曹賢都能勾結。
長孫明不僅把自己的父皇熬死了,還把自己的政敵山陽公吳英一起熬死了。
在不知道的情況https://www.hetubook.com.com下,不得以為之,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事實證明,山陽公吳英並沒有辜負正英帝的託孤,在寧王統一天下的推演模擬中,在天下大亂之時,是山陽公吳英幫助秦王壓制住了長孫明。
毋庸置疑,皇權最適合繼承的人會是漢王。
萬一重振天下的人,不是她們蘇家的人,而是換成了別家的人,她們蘇氏宗親,還能有活路嗎?
他死了。
「知行合一!天下第一!」
而當這些事情的迷霧,被秦王越看越清楚的時候,以她的見識和判斷,已經意識到,在和平時期,她距離這個皇位只會越來越遠。
「咱這是良師益友,咱這是志同道合啊!?」
畢竟晉王作為一個派系的首腦,不可能讓一個主帥,親自當衝鋒陷陣的大將。
做得過分了,那是要得到一世罵名的事情。
在出身問題上,漢王的母上是自己父皇的原配,身世足夠清白,正英帝沒有後顧之憂,不必擔心外戚勢力滋長。
前兩輪漢王的模擬,就是漢王死太快,迫使己方的集團分崩離析,無法形成有效的力量。
父皇是不可能把江山留給一個可能會出現問題的人。
「再得到陸成安的體驗卡。」
幾次推演模擬下來,秦王在天下大亂之中,見過太多太多的慘狀和圖書了。
因為漢王要登上皇帝,陸成安不是一個必須存在的人,漢王可以在不依賴陸成安的情況下,順利當上皇帝。
因為血統。
因為長孫明是象徵著世家一脈的人,父皇駕崩,擔心後繼人壓不住,只能進行安撫,而且長孫明有了託孤的名義,有些事情也不能做得太過火了。
「我又不是想讓陸成安當我的丈夫。」
說一套做一套的狡詐小人?
「我現在去想辦法解鎖陸成安的皮膚。」
而在託孤方面,父皇選中了三個託孤重臣,一個是自己的舅父長孫明,一個是晉王的外祖父吳英,另外一個是內相曹賢。
至於她和寧王。
軍功派系的這些武夫們,關鍵時刻還是能站出來限制權臣一家做大的,而且正英帝極為信任山陽公吳英的忠誠。
突然,秦王猛拍自己的腦袋。
你沒有過人的能力,光靠自己的臣下,又有什麼用呢?
「那豈不是無敵?大晟朝不是直接起手如有神助?」
只是,山陽公吳英犯了一個所有人都會犯的錯誤。
當然,父皇也不會坐視長孫明成了託孤大臣后一家獨大,重要的山陽公吳英,其代表的勛貴集團是局限長孫明做大的寶劍。
再者,晉王和陸成安生下來的孩子,從詞條中的表現來看,無疑是日落西山的大晟朝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