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九十八章 快去請陸成安出山!

第一百九十八章 快去請陸成安出山!

【正英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為晉王是不小心射歪了箭,才導致長孫丞相的死,閉口不談如何懲治晉王的事情。】
晉王還是清楚蒙古人最強的兵種是騎兵,騎兵這種兵種,想要攻城的難度還是太高了。
大晟王朝那麼多人呢,要說現在比陸成安出名的大臣也有許多,怎麼別的人不點名,這蒙古帝國就一定要陸成安出使到草原上呢?
【穆呼里認為巴林·阿露娜的勸說非常的愚蠢,簡直就是婦人之仁,在面對阿露娜的勸言,穆呼里非但沒有聽從,反而繼續實行了屠城的戰略。】
所以說這把京城內部的格局在晉王出手射殺長孫明開始,已經徹底亂套了。
【正英十五年四月,蒙古再次攻城,他們兩個時辰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攻城戰,佯裝久攻不下,疲於奔命后,再次往後撤退駐紮在了城外。】
之前晉王已經催促父皇調動鎮邊軍團回防蒙古帝國這片方向的進攻,所以吳明率領著三萬鎮邊大軍是能在第一線戰場和蒙古帝國交手的。
【「步步為營,阻敵難進。」】
晉王快要被這個老王八給氣炸了。
好嘛,這下白死了吧?
還不快去抬陸成安上來!
傻乎乎地以為陸成安各種全能,把陸成安送到草原上,想要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戰爭。
晉王想著一刀解決了長孫明,可能會降低朝野內部的爭鬥,就不再出現那種武臣在前面浴血奮戰,文臣在後邊瘋狂捅冷刀子的事情。
晉王思來想去,大晟王朝現在可以說是把一個王朝覆滅的全部要素都齊活了。
他這種戰術風格,如同定海神針一樣,再固守一段時間,蒙古人出動的將士損傷高了,傷不起人口的蒙古帝國,自然就會消退。
因為南方要抵抗魏王的作亂、貴州土司的叛亂,東南地區都形成了一個自顧不暇的格局。
地圖上,江西行省變得一片灰暗,貴州地區也同樣黯淡下來。
而秦王對於晉王的操作震驚了。
男人的浪漫,是拿騎兵跟蒙古一對一!
【吳明的親衛隊不斷開闢出一條生路,吳明單騎被迫帶領剩下的將士進行突圍。】
長孫明只不過是代表著世家集團的代言人,他是掌控了長孫家這個世家勢力,但背後也有其他世家的支持。
因為晉王本身也是一個利益混合體,大家犯不著為了一個死人而死磕到底。
【「毅守當下,絕不退後,蒙古人,你的攻城之戰,到此為止了!」】
不要跟蒙古人打|野|戰,在野外作戰,【吳明】還是能抵擋蒙古和_圖_書大軍的。
但凡是找其他人出使,晉王都不覺得對方身上出什麼問題。
【吳明性格沉穩,仍然認為這不是一次很好的出擊機會。】
晉王她又不傻。
【正英十五年一月,蒙古帝國以大晟王朝不遵守邊境和平的規則,不願意出使大臣與其邦交為由,悍然宣戰。】
這個文臣不斷地低語,慫恿吳明犯錯,晉王都懷疑對方是不是蒙古派來的姦細了。
但是你主動出擊,那就是以卵擊石了。
寧王就在這個時候,偷偷刷起了人物親密。
有了這塊地方作為經濟後方,陸成安才有充分的力量騰出手來去對付其他人。
晉王對【吳明】這張武臣卡的研究還是比較了解的,【吳明】在防守戰中的表現能力是很不俗的。
現在就差一個父皇在京城遠程操控將領進行戰鬥,導致戰事不利,屢戰屢敗,步步敗退了。
【「將軍,千萬要留有可用之軀啊,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等死在保家衛國的路上,也是對得起自己這滿腔熱血了!」】
而且現在邊境,連之前防守很管用的吳明都守不住了,如今邊境兵力是完全喪失主動權的,大片土地空虛防備。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城池中的糧食即將耗盡。】
一起去看戲院提高快樂值,一起做政務,一起吃個飯什麼的,都是能提高親密的。
【在圍獵之中,晉王一時失手,將長孫明射殺當場,此事引起朝野震動。】
晉王前幾次模擬之中,有好幾次是隱藏著自己默默發育,並將勛貴集團打造成自己的退路。
她思維跟平常人不一樣。
你跟這長孫明講道理,他跟你講情義,你跟他講情義,他就說律法無情,按律當斬。
【而長孫明死後,以長孫家為首的世家集團又推出了以李姓為首的一眾文臣,這一新派系再次把持官場。】
金色機遇的強度,陸成安可太清楚了,畢竟他也經歷過好幾次金色的機遇。
她現在就想著輔佐陸成安平定江西的貴州地區爆發的叛亂,這偷偷刷親密度,也是順手為之罷了。
秦王覺得自己又看明白了。
【正英十五年九月,盡損三萬川蜀鎮邊軍團男兒的吳明聽聞京師的輿論,萬念俱灰,心存死志,希望陛下調遣他再去前線,此戰,有死無退,以報國恩。】
【正英十五年八月,長孫明在京師中散播輿論,宣揚吳明不僅是個敗軍之將,還是致使戰事潰敗的罪魁禍首,他不僅沒有守住大晟王朝的國土,還擅離職守,https://m•hetubook•com•com臨陣脫逃導致邊境的城池引來了屠城之禍,他是大晟王朝的千古罪人,而聖上卻偏信他言,不予處置。】
萬一對方名義上說是要陸成安出使,實際上陸成安一到草原,就下黑手把他直接砍了,那該怎麼辦呢?
她遠在京城,看不到真實的情況,但是從文字內容可以看出來,蒙古人完全就是引誘大晟王朝主動出擊。
但晉王弄死了長孫明,也無濟於事,死了一個人還會有下一個人接替,除非你把整個利益集團給打掉了。
政治就是妥協。
【長孫明在朝會中當場攻訐你是為了維護自家族人,才出來辯護,指明了吳明乃是河北吳家的人,暗示你在袒護敗軍之將。】
這還能不是內鬼啊?!
【吳明率部軍紀嚴明,這次兵亂內訌,以文臣方失敗而告終,但導致軍心渙散,士氣下降。】
這些人不願意停戰,戰爭就停不下來,而且很多時候,你作為首領,想要徹底約束自己的部眾同樣很難。
可你要這麼做,人家肯定就要跟你死磕到底了,世家集團跟你勛貴集團死磕,你還真不一定能吃下它。
而且現在還有一個蒙古帝國的入場。
請人去圍獵,然後一個不小心把人給射殺了,父皇還能當個沒事人一樣,無事發生?
有了晉王這個莽撞出手為前車之鑒,一旦皇室太過於偏向一方,這幫世家見機不妙,它投敵的理由就太充分了。
【隨著血腥的屠城過後,大晟王朝的士氣集體下降。】
由於福州府等地的發展越來越好,陸成安這次在福建招募的鄉勇,一口氣招募了四萬餘眾。
可偏偏蒙古帝國的人點名要陸成安,這不得不讓晉王突生防備之心。
【他決定執行屠城策略,以此來震懾那些不願意投降的敵人。】
【正英十五年十月,晉王邀請長孫明前往南苑圍獵,在圍獵中想要詳談最近在朝中發生的大事。】
世家集團在長孫明死後,重新有人接管,成了新的既得利益者,那麼他有什麼理由為了一個死人而去跟晉王這個既得父皇寵溺,又是勛貴派系一等一權貴的晉王殿下死磕呢?
【僅僅剩下一百多人的吳明部眾,撤離了前線戰場。】
尤其是現在晉王懷疑蒙古帝國的大汗——巴林·納拉,他的女兒巴林·阿露娜極有可能跟她們一樣,都有【女帝養成計劃】這個模擬推演未來的功能。
不然老是讓鬼嵬軍這種特殊兵種當重型步卒來用,未免也太浪費了。
想要通過戰爭和圖書為自己刷名望,給自己爭取晉陞之本。
又是自己的族人。
【正英十五年十一月份,江西藩王魏王與貴州土司曹東成一同叛亂,大晟王朝失去了江西省和貴州地區的控制權。】
瘋了是吧?
而之前魏王造反的路線,是一路打到南方安徽、南京等等地方,牽扯地區極遠,這就導致沒辦法從南方拉扯出兵力來抵抗蒙古人的進軍。
【正英十五年二月,吳明固守邊防,阻擊了蒙古人兇猛的攻勢。】
【蒙古施行了圍點打援的策略。】
這把的局勢,跟寧王上位的那一把有的一拼。
【正英十五年三月,吳明大軍中的隨行文臣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思維,意圖效仿陸成安大破土人聯軍的兵法,趁夜出動,夜襲在野外紮營的蒙古軍隊。】
還能這樣操作?
晉王真是恨不得一刀把這個隨行文臣給砍了。
之前大量的土人,都是強悍的勞動力,現在還能轉化為軍力儲備,是陸成安沒有料到的。
能打的全殺了,讓你們這幫軟骨頭上去打仗?
而此時此刻,關注于如何應對江西、貴州地區叛亂的陸成安,哪裡還會顧得上人物卡上的互動。
蒙古人一路打下來,只怕是暢通無阻。
大晟王朝最大的問題,不是國家已經衰弱了,本質上是內耗過於嚴重,抱團互相攻擊的情況,遠比同仇敵愾一同禦敵的現象嚴重多了。
【大晟王朝的隨行文臣再次提議,言「今日蒙古攻城疲倦,已顯敗像,此時不攻,更待何時,將軍若是躊躇不前,只會錯失封王拜相的大好時機!」】
之前她們看齊王的劇情模擬時,還在嘲笑人家大宋拿文人制約武臣,結果搞得敗仗連連。
另外一方面。
陸成安這邊同樣意識到了事態變化的嚴重性,這藩王挑准了一個最佳時機叛亂。
【蒙古趁勢發動了攻城戰的總攻。】
在己方的防守區域內,吳明布置的防守策略和守城要略,都能讓對方的攻堅舉步維艱。
【隨行文臣認為吳明不聽他的策略,致使現在進入了孤立無援的狀態之下,憤而協同其他副將想要架空吳明的軍權。】
哪裡想到,一個長孫明倒下,世家還能推出下一個人前來搭台唱戲。
【成吉思汗的長女巴林·阿露娜制止了屠城這種殘酷的行為,認為如此粗暴的做法,只會引起大晟人更加猛烈的反抗。】
【正英十五年六月,固守許久的吳明糧道被蒙古人截斷,大晟王朝的援兵在野戰之中被蒙古人殘殺殆盡。】
結果好幾次,她這https://m.hetubook.com.com個當領頭人的大哥都沒有想著造反,底下的小弟就慫恿她趕緊反了,趁著大好機會奪取江山,藉此君臨天下。
說實話。
總歸還是跟著陸成安一起封狼居胥的將領。
【吳明】作為能協同陸成安一起封狼居胥的將領,能力顯然是不差的,而且對於戰機的把握很敏銳。
萬一這幫犢子不講道理,你一直搞我,我跑去投敵,那該怎麼辦?
還未等晉王擔憂,畫面開始推動。
還請什麼陸成安出山啊。
【你力勸父皇,現在乃是多事之秋,絕不能聽信他人讒言,錯殺朝中大將。】
先讓陸成安把南邊的叛亂給平定了!
說白了,當一個集團越大,集團的人數越多,這個集團慢慢就會變得極難控制。
而朝堂之中,也只是朝野震動了一番后,沒人為長孫明討回公道,長孫明死了就死了?
你是當人家底下的部下是吃白飯的嗎?
比起人家蒙古那個簡單的政權結構,大晟王朝現在是經不起戰爭考驗的,甚至有人會鋌而走險,在戰爭之中為自己爭奪政治資本。
但那一局,陸成安是有金色機遇【隱龍在淵】作為保底的,這一局,就得靠自己的判斷來穩紮穩打了。
【正英十五年七月,長孫明以吳明防守不力,沒有守住邊疆,甚至葬送了三萬大晟將士,致使邊疆慘遭蒙古屠城,要求正英帝嚴懲因為戰敗而退離戰場的吳明。】
固守的策略是正確的,蒙古人暫時沒有找到最好的攻城辦法。
但真正想要給蒙古人予以強力的回擊,還得讓陸成安頂上來才行。
【漢王在朝會中支持了你的看法,認為現在戰事為重,萬萬不可處斬將領,寒了為國家捐軀的將士之心。】
【城破。】
畢竟女帝的範圍很寬廣,大晟王朝的女帝是女帝,蒙古帝國的女帝,那也是女帝。
但是,在長孫明死後,其他長孫家的族人,不足以接住這個大旗,沒辦法發揮出長孫家作為世家的底蘊,自然沒法和晉王相提並論。
這一致對外都沒有打完呢,就著急清算別人了?
目前福建的民心和政權還是很穩定的。
這次模擬,難捶的根本不是藩王和土司這兩方勢力,而是隔壁覺醒了金色機遇的蒙古帝國。
哪一次金色的機遇,帶給陸成安的提升不大?
因為每個首領的背後,都有支持他的集團勢力。
【蒙古方的將領穆呼里認為在此地折損了太多蒙古兒郎,深深痛恨著嚴防死守的大晟將士。】
尤其是【女帝養成計劃】的人選一般挑中的都是那些女帝和*圖*書候選人。
游牧民族因為人數少的緣故,每一個人都很精貴。
內部派系分割嚴重,邊境兵力不足,年久失修的邊防,還有多年沒有經歷戰爭的將士經不起血與火的廝殺。
能不能打贏不清楚,但是拖住對方進攻的步伐不難,因為吳明在武臣卡上的天賦就是——固守。
【必須要打到大晟人嚇破了膽,見到他們蒙古人望風而降!】
別說群臣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就是她們幾個皇女之間都是各有心思,想要抱在一塊兒想辦法,同樣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上升到國家與國家的戰爭時,那就不再代表個人的意志,當陷入戰爭的泥潭中,一方的首領想要單方面的停下戰爭都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他還得對付藩王和貴州土司才行。
晉王看完這段內容,血壓又上來了。
一想到陸成安前面幾次模擬,又是封狼居胥,又是燕然勒石,晉王說什麼也不可能會把陸成安出使到草原這邊去的。
現在回首一看,咱大晟王朝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還想什麼?
最可氣的是,群臣之間的矛盾,還是父皇挑撥的,為了保證自身的權威不受到群臣的威脅。
因為,不只是互動送禮物能提高好感,寧王發現只要經常在一起做事,就能提高人物卡之間的親密。
【效果顯著。】
別說晉王了,其他親王看完了,頭都有些暈眩了,你一個文臣跑過來湊什麼熱鬧啊,還指點起別人的老本行了?
沒事得罪什麼晉王。
而晉王身上的壓力驟然升高,蒙古這邊的國情,她晉王是不知道的,但是大晟王朝的國情,她還能不知道嗎?
現在陸成安差的是戰馬,來給自己的鬼嵬軍組建成一個騎兵式兵種。
但也不是說,寧王一點都不想去顧及國家大事,而是她在這邊,怎麼去管京城和邊疆的事情。
【吳明以「軍情不明,不知蒙古營帳布陣」為由拒絕執行夜襲的戰術。】
他本來是想北上援助京師的,但現在是徹底被這邊的叛亂拖住了腳步。
陸成安招募地方鄉勇后,開始命令呂琯和陳濟為他訓練這些鄉勇的紀律性和訓練度。
極有可能那些臣子,壓根就沒有把蒙古帝國當成一回事,還把別人當成一個蠻夷部落,從而輕視對方的戰鬥力。
在福建招募鄉勇。
【他認為對於大晟人的仁慈,不僅不會讓大晟人對於他們感到感恩,還會認為他們是個好糊弄的部落,致使降而復叛的情況發生。】
下一秒,一個炸裂的消息再次彈框。
【大晟王朝前來援助的援軍折損12304人。】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