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願意為陸成安付出所有,哪怕他從未正視過。
漢王為了製造一線生機,已經盡到了身為長女的職責所在。
因為,淮西二十四將是有開國屬性所加持的事件。
【你每天制定了自己的武藝訓練措施,不斷地提升體魄和各式技藝,在箭術、騎射、騎術、長柄武器上有長期的訓練準備。】
雖然成王極其討厭壞心思的寧王。
【在南方將出現二十四位受到陸成安辦學授業所影響到的地方將領,他們有的人可能是農民,有的人可能是落魄的將門,有的人可能是剛剛入伍的官兵,也有可能是出家許久的和尚,可能是起義軍的草莽,可能也會是沿海走私的鹽商。】
相對而言,這裡是為數不多暫時安全的地方。
燕王讓張氏硬抗四面八方的力量,張氏又不可能為燕王奉獻出全部。
為什麼皇室最怕的就是不同地方的世家合流。
燕王清楚應天府之中的各路勢力和集團力量錯綜複雜,她要在這裏獲得權力,第一件事情就是取得名義上的合法性。
而現在的成王還偏偏只能寄人籬下,她毫無作用,武力這個數值都需要一個成長期。
這是這一局,陸成安要做的前期運營。
而寧王怎麼想,都覺得若是真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解決這種混沌的局勢,陸成安必然是最為重要的勝負手。
寧王就察覺到機會來了。
何況,寧王從始至終的目標就一個!
所以,他現在需要一個自己的班底。
和長孫家最大合作關係的是津門王氏。
他的黨派之中,很多都是和長孫家有互相之間合作關係的中小型世家。
【應天府之中,依然如往日的繁華一般,似乎不受到外界的絲毫影響,這裏的百姓過著自己的日子,這裏的官員按部就班地完成著自己的工作。】
【正英九年五月,燕王帶著你來到了陪都南京,她一人孤身入應天府。】
唯一可能會出現的災情只有瘟疫。
那就是得到陸成安的心,得到陸成安的認可,她願意為陸成安付出自己的所有,哪怕陸成安從未真正地正視過她。
一個就是漢王給她留下來的張瑞張珣兩位屬臣和他們背後的政治力量與人脈。
他需要人才,需要一大批可靠的人才,一大批不容易受到家族勢力影響的人才。
此生無悔。
因為這樣的名門望族,他們在hetubook.com.com朝中又都有身負重職的官員。
有將有兵,一呼百應。
這是一個極其少見的南方事件機遇,至少能湧現出四、五位能力上限能來到金色品質的將領,十幾位基礎數值在紫色品質的武臣卡。
真是亂世出英雄啊!
可如果,他們所投效的皇室,不能為他們帶來收益的話,作為家族角度考慮,他們隨時能拋棄同他們合作的皇室。
【這些人的能力在剛剛起步的狀態下,能力或許不高,但他們的以後……將未來可期。】
從而在解決諸多問題以後讓整個王朝能有散發勃勃的生機,這裏需要的是內政能力,缺的是經濟。
【正英九年九月,陸成安到處宣傳自己的學說,在南方諸鎮帶動起滾滾的聲浪,他不僅為那些生來就能讀書的世家子弟傳播知識,也為寒門不第的學子傳授經文,更為那些麻木不仁的農民講學。】
而隨著幾次模擬記憶,寧王她也在反思,這樣的做法,是不是錯誤的。
首先。
所以,這些事情,陸成安都是不予考慮的。
她寧王,還有一些些錦麟衛的力量,還有身為皇室的名頭。
真誠是最強的必殺技。
要用這樣的班底來整合農民的力量,有正確的引導下才能迎來真正質變的起義力量。
每個月,成王只能做一個行動。
寧王覺得自己只要次次都努力去提高陸成安的好感,模擬推演中總有金石所開的一天。
眼下辭官的陸成安是最為脆弱的階段,他沒有一點點能支持他的力量。
比如說弘農的名門望族和山東的名門望族,兩個不在一個地方的世家,達成了合作的關係。
陸成安是不可能說把封建王朝直接推進到社會主義或者是資本主義。
這是政治投機,也是張氏這個世家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選擇出來的站隊。
而她在模擬推演中,一旦證明了這樣出擊是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那就直接在現實之中沿用這樣的攻勢手段。
陸成安已經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浙江杭州府。
不能!
社會主義的條件,遠遠比資本主義的條件還要苛刻。
那種畫面簡直是每個男人的終極夢想。
作為曾經被父皇誇讚過的皇女,秦王少時明智、早慧,個人的能力是沒有多大hetubook.com.com問題的。
一個君主,重要的是戰略謀划,重要的是政治能力,其他能力只是附屬的,你可以想辦法讓自己的屬臣擁有那些各式各樣的能力,讓他們為你做事,只要你能把大局上的工作妥善處理好。
【作為南方最大的都城,應天府具備強大的人口儲備,燕王沉思片刻寫了一封書信給予天京府,也就是京城之中的父皇。】
當你強大的時候,他們能錦上添花,當你弱小的時候,在看準了你的潛力,他們或許會雪中送炭,但在你毫無翻盤的機會時,他們就不可能做到死節盡忠,為了你一個人而放棄整個家族的生存,所以就會出現噬主、落井下石的事情。
連續幾次模擬的記憶,陸成安對於她的態度都是不冷不熱,這方面,寧王也清楚是有自己設計套路的原因,把陸成安強行騙了過來。
結果她還是沒能理解晉王是怎麼做到的。
而與此同時。
大晟王朝這個時期,不具備這些發展的條件,陸成安就是有這個思想,他大跨步向前跑的下場,最終的結果只會跟上任大刀闊斧,各種政策一通亂改的王莽一個下場,他能做的……充其量只能是留下一個起步的萌芽。
【陸成安在南方的影響力提升了。】
晉王極有可能要派去邊境防守草原上的「來客」。
哪怕有漢王給他的張珣張瑞在這裏站台,有個張氏作為靠山,但燕王同樣清楚,她不可能讓張氏面對全部的壓力。
因為就連是現在精明能幹的晉王,成王都感覺晉王單獨面對這個局勢是無力回天的,晉王可能會解決一兩個問題,能去守邊境,能去平叛亂。
所以,寧王不斷地觀察晉王。
這些地方是有地形優勢的,天災落下的可能性比較低,而且當地的官府比較富庶,容易調解與民間的矛盾。
現在出現了這樣的地區事件,有淮西二十四將的事件效果影響,這意味著陸成安將有機會展現出一個理論上類似於「全明星」的陣容體制。
其實,寧王也想得到陸成安的人,又得到陸成安的心,可是呢,最有機會得到陸成安心的那次隱士之局。
畢竟女帝她也當過了,現在的寧王更追求一種精神上的共鳴。
京城之中的長孫家,這一次的情況,就和-圖-書做到了世家門閥之間的合流。
因為燕王也清楚,自己用張氏的過程中,也要防止張氏做大,從而把她運作成一個提線木偶。
你能用武力擊敗很多敵人,但你能孤身一人面對成千上萬的齊射之箭嗎?
時代的改變是有局限性的。
重要的是怎麼獲得百姓的支持,得到更多人對這個國家的認可。
她不是沒嘗試過在漢末三國中招募各式各樣的人才,人家看不慣你就是看不慣你,覺得你不行就是不行,這是立場的區別。
算了。
因為她不設計套路,陸成安也很難到她的手上。
但同時要在這個過程中拉攏一部分和張氏關係不對付,卻又能和張氏共存的世家。
一個就是身為皇室的身份,畢竟暫時還有正統的名義。
目的純粹,毫無雜質。
燕王是有自己的詞條加成,寧王就是用自己的努力鍛鍊出來的內政能力。
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成王也清楚自己這個是很理想化的想法。
張瑞張珣或許能為她效死力,但張氏作為一個世家,它投效漢王、投效燕王,都是為了自己的家族所考慮。
其他人沒有保護陸成安的力量。
他離開晉王,說明不想待在中央的朝廷軍手上,顯然是判斷出來中央朝廷不管怎麼鎮壓下面的人,都無法平息民怨帶來的滔天怒意。
不斷展現自己的能力,讓張氏背後的影響力擴散出去,拉攏張氏的朋友,讓自己這個政治集團更加強大,同樣燕王要在早期給張氏一個甜頭,打壓張氏在南方最大的政治敵人。
【恭喜你觸發了地區特殊事件——淮西二十四將。】
但在寧王的角度來看,真正的問題想要解決,得落實到根源,上面的命令是發出正確的,可下面的人,他們的接收量是什麼樣的,你得考慮到。
可如今的狀況,不是守邊境平叛亂,完成一項任務就能拯救大晟王朝。
光有武力,沒用啊。
根據陸成安的行為軌跡和做事路線。
【正英九年六月,你回到了浙江杭州府,因為曾有官身的緣故,你走訪杭州各地的農戶,開辦學說,推行社學,分享自己的知識。】
寧王就想通了陸成安想要破局的角度。
這樣地位的人,結果還聯姻了。
成王不是不信任秦王的能力。
一個君主手下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可能只存在一支力量,要有不同的力量,才能給君主製造出生存的空間。
這隻是你的能力,但這不是萬能的。
內政也得高,只有內政高,才能產量出士兵、民心、甚至是人才屬臣的不斷湧現,也得看內政的能力。
如果沒有這個模擬推演,秦王就是整個大晟皇室最強的皇室。
資本主義的出現,那是要經歷無數個積累和事件,從無到有最起碼也要兩百年的時間。
留在京城,讓一位皇室保底,這個策略本身是沒有問題,可要是想要真正讓整個破敗的王朝得到救贖,還是得要自下而上換血。
陸成安,她保定了。
這個跟「傻子」似的三姐把把都能迷得陸成安神魂顛倒,寧王試圖學習晉王的招數。
那就是鍛煉自己的武藝,其他事情,她沒有什麼要做的,沒這個能力,那些麻煩的事情,全都要看燕王的了。
死保陸成安的發育。
別說是推進了,就連資本主義的萌芽都不可能誕生。
秦王得在朝廷中央。
中央朝廷是出問題了,但地方官府的積弊就小了嗎?
燕王只能竭盡全力利用自身的兩個優勢點來打這個局勢。
張氏是一個地方的豪強,是一個比較全面的南方世家,可是應天府這邊,如張氏這樣的世家,又何止一家。
寧王得到這個分析,是反向推斷出來的。
漢王這樣的做法沒問題,也是強勢讓失控的中央朝廷恢復了,能讓中央朝廷回歸正常的狀態,能做出正確的指令。
陸成安沒有接納,她也因為想法而蹉跎,痛失了最好的機會,那次寧王感覺是自己和陸成安心貼著心最接近的時候。
之前的人才市場是匱乏的。
但是成王不得不承認,現在整個大晟王朝,內政能搞得好的幾個人,一個是寧王,一個是燕王。
萬一基層的官員陽奉陰違,那麼他們拿到了正確的指令,能不能做出五成的正向效果,那都得打個問號。
如此一來,世家之間爭奪利益的尖銳關係就不復存在,結合起來的世家,那就只對付你一個皇室,而不會互相之間對付,這就極大地威脅了皇族的統治和安全。
本來是擔心陸成安和晉王在一起,又要被晉王趁勢追擊,但轉眼一看,陸成安因為個人的原因離開了平叛官軍,告老還鄉https://www.hetubook•com.com。
她之前想得很簡單,就是想得到陸成安的人。
淮西二十四將。
經過呂布那次模擬記憶的成王,已經意識到了武力高只是輔助你獲得天下的一個工具。
成王眼界上去了,面對難題越想就越感受到痛苦了。
至於京城之中的問題,有秦王和父皇頂著壓力,其次漢王已經做完後手,還有燕王和晉王的分頭行動。
【鄉里鄉外聽說這樣的事情,紛紛來到你的學堂之中聽學。】
他們依附在長孫家的身上生存,同時長孫家為了擴大影響力,又和地方政權的名門望族聯姻。
要是能獲得陸成安的真心相對,那就……
陸成安走在前頭,身後站著淮西二十四將,姿態不一的諸將齊聲奉令、氣宇軒昂,而陸成安振臂一呼,掀起滔天聲浪。
她要通過張氏獲得其他人的支持時,也要不斷地扶持其他家族的力量,讓自己這個政治集團的內部力量趨於平衡。
和世家,只能互相利用,不能完全把希望投注在他們的身上。
所以古往今來,世家合流往往意味著權臣要當道,亂世要來臨的前兆。
思來想去,寧王是不想留在京城。
作為聰明人的寧王,她當然清楚陸成安其實並不怎麼喜歡她。
寧王在留下了三個錦囊以後,她看到了陸成安南下在浙江杭州府辦學的事情,當即決定脫身京城,選擇和陸成安匯合。
沒有父皇的點頭,哪怕她是皇室成員,也沒法干涉應天府的內政,無權管轄這片區域。
那是需要鍛煉的。
晉王打仗,寧王要是能輔佐晉王的話,這個局面會好看很多,至少晉王不會成為一個只會打的武夫。
更何況,現在皇室頹危,各地都不怎麼認可大晟王朝的皇族,在沒有正當合法的程序下,燕王仍然是個擺設,是個沒用的傀儡,無權無勢無根基。
她寧王要麼是跟著秦王,要麼就自己開闢新的路線。
但,這個局面,成王是真的不相信秦王能做什麼。
燕王這邊在焦頭爛額地對付她不怎麼嫻熟的業務,在思考怎麼通過手上的牌,獲得一個結結實實的根據地。
陸成安要引導的是一個真正能稱之為正義的農民起義,向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討回屬於自己的公道。
無論是為了這個局勢,還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寧王都有必須去尋找陸成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