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六十一章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為誰做官

第三百六十一章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為誰做官

「不管他會怎麼去折騰,最終的結果上,他賑災絕對虧不了底下的災民,而且也一定比其他人更敢拚命,他需要這樣一個政績,以便得到皇爺爺您的認可。」
只不過比起蘇為英,正英帝更缺少一個信息的汲取量,很多事情,他是一頭霧水,不知前因後果的。
能有個大致的印象已經實屬難得了。
而聽到趙邈這個名字,正英帝的眸光不由得一閃。
「我大抵是八歲就開始監國了。」蘇為英回答道:「那時候我娘跟各路的藩王和土司們鬧翻了,她帶兵親征,跑出去教訓這些人了,於是就留著爺爺您和我一同鎮守後方。」
若是沒有皇帝的支持,趙邈肯定不敢有這種想法,但是皇爺爺這次偏偏還給了趙邈一次遐想的空間。
「此生必肝腦塗地,報效朝廷皇恩!」
趙邈低下頭來,嘆了一聲道:「是老臣妄談國事了,只是如此軍事重機,臣是怕貿然換了人,賊寇攻來,江浙不保啊,徐起昌固然沒有立功,可他也沒有大的過失,留他駐紮,雖然剿滅不了這些倭寇,但是也能護得百姓周全。」
【武力:65】、【才識:71】、【統御:29】、【政治:65】、【魅力:72】、【道德:82】、【野心:10】。
何況再大的靠山能比皇爺爺這個靠山更大?
好狠!
這是一步一步的話術圈套,等著你陷進去。
「是。」趙邈點頭道。
「愛卿有這個才幹,能幫朕解憂排難,朕換了長孫明,讓你當這個丞相,又有何不可呢?」
在京城裡當官的人太多了,他也不可能把每個京官的名字全都給記下來。
「爺爺,這件事,您就大胆放給他去做。」蘇為英卻是不慌不忙地說道:「他啊,是陝西這塊地兒出來的讀書人,您說他沽名釣譽,這不就是一件好事嗎?」
蘇為英暗嘆一聲,給皇爺爺指出內奸,這直接是拿捏了啊,光是這麼一手策反,就夠長孫明折騰一陣子了吧?
直接自己親自上陣,帶著人去東征西討了。
「正英五年進士,現在的話,應該就是個翰林院庶吉士。」蘇為英如實回答道。
而蘇為英放下來的時候,摺子又變成了實體。
滿打滿算,其實也就幾年的時間,科舉入仕的人是多,但還不至於完全記不住人。
總的來說,這人給他的感觸不是很好。
只要咱爹不要把自己的命不當命。
雖然只是寥寥幾字,但是像這種災情,對一個地方的破壞力還是很嚴重的,碰到這種事和圖書情,正英帝當然高興不起來。
而正英帝卻也沒有停下「對峙」的意思,話鋒一轉,他又道:「愛卿是丞相所舉薦的人吧?」
除非把長孫明拉下馬。
他頓了頓,猶豫著說道:「舉薦是知遇之恩,臣懂得忠君報國,懂得知恩圖報,當然是心存謝意。」
絕對是一步妙手。
這就讓蘇為英對未來的動向上是有一個大致的認知印象的。
「可你不要忘了,你做的是大晟朝的官,做的不是長孫明的官,他舉薦的人是你,可讓你坐上這個位置的人……是朕吶……」
不過這會兒,確實能頂上這個缺口。
「讓他進來。」正英帝輕描淡寫地說道,不過眉宇間的神色卻是認真無比。
正英帝仔細地咀嚼了一番,深想片刻,已經明白了蘇為英的想法。
話說到這裏,趙邈也不敢硬著頭皮出頭了。
「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了。」正英帝點了點頭道。
「你的心裏,是不是很感激他的舉薦之恩?」正英帝又問。
「老臣當然是大晟朝的臣。」
「所以面對這份回家鄉賑災的工作,他會比尋常官員更加周全,更加縝密,畢竟他不光是要做事給朕看,還要給他家鄉的子弟們看。」
正英帝聽到這句話,依然是面不改色的模樣,「朕其實也是一個護犢子的人,但也不是什麼人,朕都護著。」
不過看到奏摺里的內容,正英帝的臉色難看了不少。
畢竟正英一朝是從正英三年才開始重新啟用的科舉制度,在這之前,就要追溯到他的那位五皇姐的代政統治時期。
重要的國策,用不上他,怎麼說呢,是專業上的不對口,有些國策是很難和治災有關的,而俞士敏是常年拿來治災的人手,故此比較透明,再加上蘇為英自己的官員圖鑑里,能人有不少,像這種能力的官員,還排不上頂部。
再加上皇爺爺把利害關係說的那麼清楚,正如他所言,長孫明在丞相這個位置上,這趙邈一輩子就沒機會當丞相。
萬萬沒想到,這孫兒,還真就不是一般人。
這是陝西大旱,要朝廷出銀子賑災的奏摺。
「你……是說不動的。」
趙邈已是滿頭大汗,他不知道陛下說這話的想法是什麼,更不知道陛下心裏想著的是什麼,身為新上任的禮部尚書,他心裏是想要爭取一個表現的機會,來把握住這個陞官的時運。
再往下看,長孫明已經為這次旱災擬定了幾位賑災的人選,而正英帝要在這幾個人裏面選www.hetubook.com.com出一位大臣前去賑災。
蘇為英的話音落下,正英帝難免多了一絲親近感,聽這孩子說話,那不就是自己從小拉扯大的孫兒嗎?
在大晟王朝,早朝的規矩是千奇百怪的,勤政的皇帝是每天一次早朝,怠政的皇帝可能是一周一次早朝,就比如說正英帝的父親泰熙皇帝,他的早朝規矩就是一周一次。
正英帝是沒想到蘇為英能那麼熟絡地報出他這一朝臣子的名字以及身份,但想了想,這孩子以後那是做過皇帝的,那他知道一些人也很正常。
想到這裏,正英帝忽然對俞士敏有了些回憶。
聽到正英帝把話說的那麼明白的趙邈。
趙邈這位被長孫明舉薦上來的禮部尚書,就要讓正英帝為之思量一番了。
正英帝想了半天,感覺有些印象,但深思了許久,還是沒想起來這個人到底是誰。
「若是這件事情沒做好,他是要被戳脊梁骨的,而恰好,對於那些愛惜羽毛,自稱傲骨的讀書人而言,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事情。」正英帝的心思還是比較敏銳的。
有句話說的好。
而且長孫明再有能耐,他也想不到自己親自舉薦上來的人,會是一個二五仔。
甚至能讓你在無關緊要的勝負上贏滿一百次。
只見一點血色般的紅暈出現在了他的額頭,可他卻絲毫不敢說其他的話語。
「你怎麼推薦他去賑災,像他這種只會讀書的書獃子,遇到事情就罵這罵那,讓他去賑災,你就不怕糟踐了百姓?」正英帝已經漸漸回憶起這個人是誰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禮部尚書趙邈叩見吾皇。」趙邈露出一幅老實憨厚的直臣模樣。
「憑你一個人,說得動朕嗎?」正英帝冷笑一聲說道:「朕去年就命徐起昌去南方抗倭,時至今日,已有三月之久,莫說是捷報,哪怕是一個大敗而歸,聽個響兒,朕也不會想著換了他。」
促成爺孫合作。
那麼,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蘇為英雖然說只解鎖了十歲以內的全部記憶,但是他是知道自己後面所做出來的許多事情,哪怕只是文字描述。
而這奏摺呢。
而正英帝執政的這七年以來,都是採取「間日朝會」的規矩,兩天一次早朝,來證明自己是個勤政圖強的皇帝。
正英皇帝做皇帝未必賢明至聖,但他毫無疑問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他能一點就透。
「長孫丞相過去這幾年,他這個丞相做得不錯,朕才會護著他,可https://m.hetubook.com.com這些年來,他又不知道分寸了,所以朕現在有點不喜歡他了。」
「而對於這樣喜好名聲的人,你要是給他去其他地方賑災,他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可是回到自己的家鄉,當賑災的欽差大臣,他一定會為之殫精竭慮。」
「臣叩謝陛下隆恩。」
不過,蘇為英把名字、信息都說一遍,他就有印象了。
蘇為英感覺這次他和靈然主動聯繫皇爺爺。
【性格:嫉惡如仇。】
通報的話,就要讓太監從百米之外跑過來,這個動靜,正英帝是能感受到的。
這位禮部尚書是張躍下台以後新任的禮部尚書,同時也是長孫明舉薦過來的官員,可從這兩個孫兒口中,他已經知道長孫明這個丞相心懷異心。
「你的意思是……你要謝的人是丞相?」正英帝忽然哈哈大笑道:「你年歲已高,五十歲才坐到這個位置,朕體諒你。」
過了些許時間,他淡淡開口道:「愛卿平身吧,這才幾時啊?你就急著來見朕了。」
正英帝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案牘上的木質桌面,發出極有律動的聲響,然後不動聲色地拿起一壺茶,輕輕抿了一口。
【父親:俞池(陝西漢中成固縣正六品通判)】、【母親:董氏】
自從有了這兩個孩子,正英帝為了避免被其他人給發現,就特意把護衛的錦麟衛和陪侍太監放在百米之外的位置,以免被他們聽到動靜。
完全摸不著人。
「她堂堂一國之主,將國家棄之不顧給朕跑出去打仗了?」
「因為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告訴鄉親們,他在京城裡過得很好,他出人頭地了。」
「家鄉受災,像他這樣從陝西出來的讀書人,心裏無疑是渴望能有朝一日衣錦還鄉、造福故鄉的。」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從遠遠的地方跑了進來,「啟稟陛下,禮部尚書趙邈求見。」
正英帝一般情況下要在寅時就得起床,處理前段時間遺留下來的政務。
長孫明和皇帝,選誰當自己的靠山一目了然?
此刻的正英帝也有些好奇這個孫兒在奏摺上寫了什麼,他看了一眼上面的行書,字勢鋒銳,大氣磅礴,確確實實是一手好字。
但如今看來,這次表現,不僅沒有表現好,反而是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但是再細細品味一番,他又感覺有些不太對味,「你娘帶著人出去打仗了?」
「哼,朕就告訴你吧,朕要用的人,你推不倒,朕不用的人,你也保不了。」正英帝眯著眼睛道:「朕覺得他做的不好和_圖_書,這是朕要換他的理由。」
方方面面上,都很有經驗。
「你……是有什麼要事嗎?」正英帝瞥了一眼問道。
正英帝一口氣差點沒順上來。
【官員圖鑑。】
好好珍惜自己的小命。
爺孫倆互相探討了一番執政的經驗。
蘇為英點了點頭,「確實是這個道理,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皇爺爺您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都晾了他三年。」
話說到這裏。
正英帝之前一直以為孫兒說晉王帶兵打仗,是指揮那些將士們、那些將軍去和別人打仗,根本就沒有想到這老三能瘋到這種地步。
話音落下,蘇為英的瞳孔內閃起一張旁人所看不見的臣卡圖鑑。
「此時此刻,正是他迫切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機會,他必然不會放棄。」
皇爺爺這一手心理上的拿捏太准了,邏輯上也幾乎是無懈可擊,因為長孫明再怎麼去舉薦別人,只要皇爺爺不錄用,那就一直用不上。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為誰做官。」
「朕要護,只護那些懂得為國家做事的犢子,懂得腳踏實地替朕分憂的犢子。」
【俞士敏】
蘇為英則是在旁邊寫了一個名字——俞士敏。
但是!
然而相比起蘇為英還能用得上這張臣卡,蘇靈然就基本上不用這張臣卡了,因為在蘇靈然所掌控的大晟王朝里,大部分時間上……他都遇不到什麼災情。
「可現在呢?他徐起昌除掉倭寇保一方太平了嗎?」
【個人詞條:災情勘察(可以最快速度了解到災區的災情情況、擔任賑災事務時,工作效率將大幅度提升,才識方面的賑災能力+3)、水利安民。(建設有關於水利項目的工程時,建設速度會大幅度提高,擁有一定治理水患的能力,才識方便的治理水患能力+5)】
沒有多時,一個長須,鬢角已有白髮初現的中年男人走入殿中。
只要讓我們贏得了最重要的一次勝利,那麼你就完蛋了。
【年齡:29歲】。
「趙大人,你上了年紀,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再進一步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了,可是呢,這丞相的位置已經有人坐了。」
「臣聽聞陛下對抗倭的主將徐起昌略有不滿,似有另行差遣的意思,臣懇請陛下三思。」趙邈說到這裏停下,醞釀了一下語言組織,再次開口說道:「臨陣換將,對戰事並無益處,今日無早朝,於是,老臣便擅作主張,動身入宮向陛下說道說道。」
「這些政務該怎麼去處理,很多都是爺爺您教會我的www.hetubook•com•com。」
「他沒有,朕要換掉他,又有什麼過錯?」
「這俞士敏是何人吶?」正英帝遲疑片刻道。
趙邈渾身上下的汗毛已經悚然而立,他不再有半點的遲疑,雙膝結結實實地跪了下來,朝著地面狠狠地磕起了頭顱。
當他再次看向正英帝的時候,額頭上的鮮血已經是慢慢地溢了出來,「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
很有文人那股沽名釣譽的味兒,作風上,他是不喜歡的,正英帝更喜歡那種多做事少放屁的人。
而且還是甜蜜的圈套,讓你知道這裡是個套,還能心甘情願鑽進去的那種。
正英帝意味深長地看了趙邈一眼。
只是正英帝很難順著一個人的名字就能想到是誰。
說著蘇為英拿著奏摺往正英帝的身上碰,只見之前還是實物的奏摺彷彿成了什麼虛幻的物件。
而在殿內。
「朕看著呢,誰是真心為江山好的,誰是虛情假意的。」
你可以在無數次的交手上贏過我。
「你們怎麼還能替我批奏摺?」正英帝有些好奇地問道,「你們不是碰不到人嗎?」
至少在開局就能為大晟王朝解決很多問題,還可以給下一任接替位置的皇帝準備一個很好的江山社稷來擴充大晟王朝的發展空間。
「晉王繼位的世界里,你是給她監國的吧?」正英帝情不自禁地問了一聲,「小小年紀就聰慧如此,真令人感慨。」
【身份:翰林院庶吉士。】
正英帝是看著蘇為英批一份,他看一份的,起初他還擔心這小子沒什麼見識,沒什麼眼力,怕他耽誤了事情。
「你想要更進一步,權傾天下,也得讓當宰相的那位……把位置讓出來給你才行。」
作為一個正常的皇帝。
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這種暗樁丟在長孫明那邊,若是長孫明沒想明白這人是個隱藏禍患,相當於皇爺爺能一直知道長孫明這邊的真實情況,還能時不時讓這個姓趙的捅一下刀,扯一下後腿。
這是一張通用臣卡,是淡紫色品級的特殊官員,專門面對一類事務,再加上此人是實用性官員,不參与黨爭,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對皇帝做出來的事情進行評頭論足。
趙邈站起身來,微微拱手。
沒有絲毫的遲疑,再次低下了頭顱,對著正英帝重重地磕了一個響頭。
「朕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朕也有眼睛。」
「我們是碰不到人,但是能碰這些東西。」蘇為英對此做出了解釋道:「不過拿了這個東西以後,它也碰不著人了。」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