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給朕宣晉王入殿!!!!!!
吳家從晉王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打上了晉王的標籤,中央朝廷贏了,吳家就必須要陪著晉王陪葬。
說到這裏。
被她媽知道這是他走漏的風聲。
「而就算是最缺糧的時候,父親都沒有搶過百姓一粒米,後面山西的百姓們自發捐助糧食給我們的軍隊時,我的父親看著一擔擔,一包包送來的糧食……老淚縱橫,那個時候,已經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老百姓們對咱們還是不離不棄。」
「百姓就是士族世家所壓迫的基層,而長孫明作為最大的世家,凌駕在皇權之上的權臣則壓榨著中間的統治階級,也就是士族世家。」
可陸成安的事情上,蘇為英是一點都沒有添油加醋。
想觀察一下他有沒有隨口胡謅。
還懷疑陸成安靠不靠譜?
「不過,朕怎麼聽來……晉王似乎在這次戰事中,沒有提供任何的幫助,全程都是這個姓陸的小子在打。」正英帝之前實在是不忍心打斷蘇為英的述說,因為全程的節奏實在是太快了,幾乎是沒有一個地方是可以略過的,全是細節,而今緩了下來,他難免有發問的想法。
「而父親感覺自己的身體已經很差了,死了也就死了,讓我不要太過於激動,就順著那些大臣做一場戲,讓我母上重新拿回來屬於她的權力。」
他們要是不出力,正英帝才奇怪呢。
「可就當潰敗之勢出現在了朝廷之中時,長孫明為了緩解頹勢,從涼州的本家向草原借兵。」
你到底是在幹什麼啊!?
晉王那可是老吳家的寶貝,而且晉王一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而三賢,正是我父、我……還有我的兒子。」
「晉陽很重要,對我們而言,這不光是個大本營,在這裏還住著太多太多幫過我們的百姓。」蘇為英說到這裏,深切地體會到了他父親當時的豪放之情。
「見到我們勢大,中央朝廷不得不提前出兵來剿滅我們日益壯大的勢力。」蘇為英繼續說道:「那個時候,我們幾乎是藩王勢力裏面最大的一支,其它藩王死的死、傷的傷、被軟禁的被軟禁。」
「這一時期,我娘和我爹是在山西這邊定居下來。」蘇為英頗為自豪地說道:「由於我爹的為人,就藩山西以後,一直推行親民、愛民、憐民的養民政策,當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敬愛我們一家子。」
從政治家而言,晉王極其的不合格。
「但是,這一看,朕都有玄孫了,真令人措手不及。」正英帝突然之間對晉王一脈很滿意。
合著就他教育出了一個廢物啊?!
「吳明想要最快時間支援到我母上,所要的時間太久太久了,我們根本等不到那個時候。」蘇為英又道:「這個時候,真的是砥礪前進的最艱難時刻。」
正英帝的目
和圖書光盯在蘇為英的身上,他倒是要聽聽四世三賢的晉王,到底是怎麼個賢法。
「後來者,分別是我和我的兒子。」
「我父親當時就一個心氣,我可以輸無數次,但是在外族入侵的時候,他不能輸,天京府可以放給你們,可是他絕不能容忍其他民族欺負到我們的頭上。」
「而後世三代之人,為了表彰我父親在這一時期……為我大晟王朝做出來的重要奠基和貢獻。」
這是被人民信任,這是人心所在的表現。
「接替了我母上的權力以後,阿父為了報復當年胡人軍隊幫助長孫明的做法,三出雍涼,征伐漠北,攻打游牧民族。」
「當時掌管中央朝廷的人應該是長孫明吧?」正英帝思考了一番道:「見你們勢大,集合全國兵力攻打山西平叛,反應已經是極快了。」
「這也給我阿父在軍中帶來了極高的聲望。」蘇為英繼續說道:「只可惜的是,我的母上由於連年不參与正事,在宮裡享樂,在內臣的進獻下,無意之中染上了丹藥。」
「不對啊。」正英帝又提出了疑問,「那晉王是怎麼和一個落榜的書生走到一塊去的。」
這生小孩的效率高啊,而且質量還挺不錯的。
但四世三賢那次,嚴格來講,晉王干出來的事情,皇爺爺抽十幾下鞭子都不為過。
說到這裏,正英帝緊張的情緒略微緩和了下來,可是隨後蘇為英再次丟出一個驚天消息。
「退後一步,就是死。」
同姓為本家人,別姓為外家人。
「原來如此。」正英帝恍然大悟,「那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為了照顧正英帝的心態,他沒有把很多蘇家不當人的事情給說出來。
一頓毒打是免不了的。
你在幹什麼啊?
他這個當兒子的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正英帝突然快如閃電般地質問道:「那你的兒子名叫什麼?」
聽完前後故事,正英帝非但沒有對陸成安有所憤恨,反而是對晉王所做出來的離譜之事,血壓是噌噌噌的往上直冒。
「阿父……是想要用自己的死,為母上立最後一次威,讓她更好地繼承這個新的朝廷。」
「不對啊。」正英帝驟然之下發現了一個之前沒怎麼注意到的盲點,「這四世三賢裏面,怎麼還混入了一個外家人。」
「是。」蘇為英很果斷地承認了,「整個戰事,都由我父來承擔,我母上就負責在晉陽坐鎮大後方,前線的事情都是我父親一手操辦的。」
「陰差陽錯……陰差陽錯。」蘇為英也不知道這方面的具體情況,「好像是秦王設計,想要把我娘給踢出圈趕去就藩,就在皇爺爺您這邊進獻讒言,讓我娘和我爹成婚。」
「什麼事情,他都要親力親為,什麼事情,他都要一個hetubook.com•com人做到盡善盡美,一路上,他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一路上,他很少被人支持,大部分人都是敬畏於權勢,而不得不為我父效力。」
不行了,正英帝必須要狠狠地提前「敲打」一下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女兒,雖然不會把從蘇為英口中得知的事情說出去。
「在多次吞服丹藥,出現了意外以後,我阿父就嚴格約束她,不允許我阿母成天吃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而在我們決定奉天靖難,清君側地反抗朝廷時,可謂是一呼百應,山西各地的總兵、守備紛紛歸順。」
「後續的作戰中,又有多地將士的造反、歸順,吳明的川軍支援,我們才迎來了反攻的號角。」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想要在臨死之前,做最後一個局。」
「曾經的我們,很弱小,但此刻的我們,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我們。」
她那行為能說是女帝嗎?
「而在這裏,我的母上進位登基稱帝,屬於我們的時代,也才剛剛開始。」
「阿父當然不能容忍這樣的胡人入內燒殺搶掠,他立刻下令放棄攻打天京城,放棄作戰,先去邊境禦敵。」
「蘇懷啟。」蘇為英反應很快,他一下子就感覺出來這是正英帝的試探。
「這些利不是平白出來的,長孫明想要利,就只能掠奪其它人的東西。」
晉王卻嗑藥磕得樂在其中!
「第一個人是陸成安,也就是我的父親。」蘇為英頓了頓道:「這是四世三賢的一賢。」
省得再來坑人。
「那孫兒先前也說過,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打下了長孫明掌控的傀儡中央朝廷里,一共有兩家人出力最厲害。」蘇為英聽到了正英帝的保證,立刻開口道:「一個是吳家,一個就是我爹。」
但正英帝一定要提前教育好這個貪玩的混蛋!
「這所謂的四世,分別是我母上晉王掌權時期,我父親陸成安掌權時期,我的掌權時期和我兒子蘇懷啟的掌權時期。」
天京府我可以放給你們拿,讓你們掌控,因為現在的我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再次拿回來天京府。
「四世三賢,分別說的是三個人。」蘇為英在心中打好腹稿,覺得差不多了以後,沉吟片刻,先把這個稱號的釋義解釋清楚。
「自晉地起兵,最艱難的時候我們只有七百不到的騎兵,只有上千人的晉王護衛隊。」
「但是,高強度的政務,幫助我娘治理朝政,我的父親因此而一天天消瘦,我無數次都偷偷看到了他在屋裡咳血的事情。」蘇為英說到這裏越發的不忍心,「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需要忙活的事情太多,而我父親也只是一個人。」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晉王亡,則吳家滅。
「將我父陸成安認為是和_圖_書四世三賢中最重要的首賢。」
「而山西有我們在,所以當地的百姓日子還算不錯。」
「三年,我父親終於是撐不住了,倒在了床榻上,在他身體即將不行,快要離開人世的時候,他喊我入宮殿中詳談密事。」蘇為英把自己憋了很久很久的秘密說了出來。
「也正是在山西這塊兒長期積攢的民心,在中央政府實行削藩的政策,要將屠刀落到我們一家的頭上時,整個山西的老百姓們是義憤填膺的。」
尤其是聽到長孫明居然利用在涼州的人脈關係,向草原上的蠻夷借兵,這讓正英帝的心中多了深深的憎惡之情。
有丈夫沒有資格參与奪嫡,但是有孩子,還是一個男孩,就有很大的概率隔代傳位,從而達成奪嫡路線的成功。
「數次北伐之下,我父親是封狼居胥,打到了對方的聖山之上,祭拜我大晟王朝的列祖列宗。」
「你這一手……是避免吳家做大,從而影響到皇權,形成協助我娘進行造反的勢力。」
「但是他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為我母上整頓吏治,清除貪腐。」
「皇爺爺,吳家主要的勢力,都被你給分到了西南的邊軍方向。」
正英帝嗤笑一番,「這不可能吧,晉王能吃得了這種苦日子的痛?」
從蘇為英的語氣里,正英帝都能感受到陸成安的疲倦!
「但是,我們卻做到了。」
而蘇為英在心裏面過了一遍記憶,又要確保不能把晉王在皇爺爺心裏的印象分拉得太低。
「從最初幾乎做不到有效的防守,被朝廷軍一碰就碎的防線,再到中期有來有回。」
雙方不光是血緣上的關係,還有政治共同體的關係。
然而,這卻是一個版本陷阱。
實在是太不當人了!
什麼被害妄想症!
「而山西距離西南所在的位置,跨越了大半個王朝。」
「從無打到有,從北打到南,打到即將攻陷天京府的時候,我們的手上已經有了接近十萬的大軍。」
唇亡齒寒的關係,吳家是不可能不出力的,甚至晉王造反的主力軍,最重要的力量,可能就是吳家。
「草原方向的胡人立刻響應了此事,因為長孫明答應,只要重新搶回來京城的控制權,把我爹給趕出去,那麼胡人就可以在京城連搶三天,長孫明都不會出手阻止。」
「老三的孫子確實是懷字輩的。」正英帝點了點頭,不在這個問題上過問。
而有的人卻不忘初心,當年的捐糧之義,陸成安就不可能放棄山西的百姓任由別人的劫掠和侵擾。
戰爭是一場洗禮,有的人會為之沉淪,變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下一秒,正英帝有點忍不了了,他猛拍桌子,「不爭氣的東西,給朕宣晉王入殿!!!!!!」
「這是我們為之奮鬥卻迎來勝
和-圖-書
利時,最好的形容。」「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蘇為英心中的豪情也被當時陸成安的心懷給感染了起來,「無論這些來打多少次,我自一人擋之。」
當上女帝成天玩樂,還琢磨什麼靈丹妙藥把生龍活虎的自己給活生生地吃癱瘓了,老「昏君」正英帝都不信這個!
「以山西一個地方打下了整個天下,即便是現在想來都感覺不可思議,勝負之分能有一成,都很難說。」
這年頭對外家人和本家人分得還是很清楚的。
「於是皇爺爺您就把我娘趕去山西就藩了,畢竟您這邊有個規矩,就是有丈夫的人,就沒資格參与奪嫡。」蘇為英指出道。
「這件事情,我不知道怎麼該跟皇爺爺您說。」蘇為英也面露尷尬之色,一副不方便開口的樣子。
「說句實話,直到現在,我都認為那是一個奇迹,即便是再來一次,也很難復刻。」
最不靠譜的就是這個晉王!這個當上女帝以後卻全程不知道在幹啥的摸魚怪!
「但是他的威望太高,他只要一天不死,就很難立威,所以他料想有人會想要擁立我娘親重掌天下,從而治他于死地。」
都能闖出四世三賢的名號,讓民間認可,這不就說明了三代人都幹得不錯,都是好皇帝嗎?
正英帝還是挺好奇【四世三賢】的世界線。
「確實擋不住!」蘇為英沒有否認,但是他語氣認真地說道:「可惜……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父親很清楚,他身體不行了,而權勢早晚是會回到我們蘇家人的手上,他的繼承人是母上,同樣也是我。」
「當時中央朝廷打來,路上的百姓,沒有一戶是不給我們提前通風報信的。」蘇為英說到這裏的時候,越來越驕傲,越來越自豪。
「第二次肅貪政評的大案下,我父親一口氣是殺了三萬多貪官污吏,連坐並誅數個士族大家。」
「很多百姓的日子在長孫明的壓榨之下,都過不下去了。」
「那會兒面對朝廷軍的不斷征伐,我們其實已經是有些撐不住了,但是,留給我們的選擇也沒有其他,只能是在這裏硬頂著。」
「最終阿父病重以後,群臣果不其然都是趁勢彈劾我父親濫用職權,擅殺朝中大臣,近百人上書,以『天下共主為蘇而不為陸,不殺陸成安,無國之正統論』的所謂禮法之論,請殺我父。」
四世三賢顯然是代表著四個時期的三個賢者,那陸成安說什麼也不該有這個代表的資格,他又不是皇帝。
「在我們大破長孫明借來的胡人軍隊以後,再一次攻打天京府的時候,那已經是一年後的事情。」
「儘管說,我是不會生氣的。」正英帝想了想還是給蘇為英做出承諾,萬一他真不說了怎麼辦。
正英帝也難掩心
和*圖*書中的激動,這樣的過程曲折卻又真實,在真實之中卻又帶有著不可磨滅的史詩感。
而蘇為英立刻就跑了。
「同時還許諾了種種的好處,最終胡人通過涼州,借道討伐晉陽一帶。」
「幾乎整個朝廷軍的動向,我們都了如指掌。」蘇為英又指出了當時晉王軍的不足,「但我們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不足。」
正英帝的腦袋還是嗡嗡作響的。
「這一時期朝廷之上的所有大臣,都唯我父是從,不敢不聽他的號令。」
「晉王不忍殺,就把我父親押入西苑養病,但可惜的積重難返,阿父還是在重病之中離世。」
蘇為英的話音落下。
吳家人出力,正英帝也不算太意外。
必須得讓蘇為英開口說完全部的事情,再讓他好好地去分析陸成安這個女婿到底靠譜不靠譜。
有百姓,有民心,有軍隊支撐的陸成安可以輸掉無數次,所以他根本就不急於一次分出勝負,哪怕長孫明因此而苟延殘喘了起來。
「縱使困頓難行,亦當砥礪奮進!」
「我父親他親臨戰場,穿著的是一身破爛的鎧甲,戰事緊急的時候,他就連束髮都來不及,我最常看到的是滿身血污卻在前線指揮作戰的他。」
蘇為英的語氣跌宕起伏,所說出來的話也很有代入感,正英帝的眼中已經慢慢浮現了一個個畫面。
「旋即,我父在天京府外立下無字碑,然後以皇室夫婿的身份,代使君權,一夜之間就把整個天京府內,與前朝有關的官員全部斬殺殆盡,替換了整個天京府原有的守備力量,安插了自己的親信來護衛皇宮。」
不管怎麼說,他對晉王還是要保持質疑、質疑、再質疑的!
「這些百姓捐贈的糧食非常關鍵,為了感謝這些百姓,我父親面對三軍將士,向這些長途跋涉來到軍營捐糧的百姓們下跪致謝。」
「他們集結兵力最猛的一波,朕感覺你們擋不住啊。」正英帝猶豫了一下道。
「到了這個時候,我父的名望可謂是盛極一時。」
「是吃不了這樣的苦日子,但是對百姓好,又讓自己過上還算可以的生活並不難。」蘇為英搖了搖頭道:「在我爹的勸說下,我娘這才免去了在山西修建宮殿的想法,拿這筆銀子過日子不是很簡單嗎?至少吃飯是不愁的。」
「為了調養阿母的身體,阿父就把她給軟禁在了西苑。」
如果代入到晉王一家子的視角中,正英帝都忍不住緊張起來了。
「長孫明操控秦王繼位以來,他是世家出身,而不是真正的皇帝,他推行的政策,為了拉攏世家出身的大族,都是利好士族卻損害百姓利益的。」蘇為英開口說道:「皇爺爺,你要清楚,你想要獲得什麼,就得付出什麼,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有那種取之不盡的東西。」
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