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父皇,打不了,哈哈哈哈!我們投降吧!
故此,她必須想辦法和父皇見面談判的同時,還不能讓自己身陷京城,被父皇和漢王聯手軟禁。
父皇派來的涼州總督固然想盡了辦法想要滲透晉王的權力中樞,可局勢已經被晉王捏在手上,他再怎麼努力,都很難在這種情況下,凝聚出什麼力量。
誰給的勇氣!
【晉王雖然高歌猛進,但沿途也沒有做攻城之舉,只是在城外駐留,經過不同的地方,就向地方官府索要糧食來進行補給。】
勛貴是晉王之本。
【「所以,父皇,我的意思……很簡單的。」寧王沉凝片刻道:「今日若降,那還是太上皇。」】
可問題是,寧王的立場是什麼呢?
不是,大姐,你是真想和肥婆碰一碰啊。
【「第五,大晟王朝天京府的軍防如同虛設,先前的大將軍還是我先前所說的晉王外祖父吳英,因此他們對我軍的軍防了如指掌,真要打起來,信息上同樣不是對手。」】
算是比較簡易裝備的騎兵,只能配有一匹戰馬。
【「眼下老三勢大,攜重兵而來,說是為了涼州的將士們討軍餉。」】
父皇要削她的勛貴,晉王不接受,父皇要奪走她的人,晉王同樣不能接受。
喜歡玩弄人心!
你讓晉王除掉自己的左膀右臂,她就失去了還手的能力,再也沒有資格成為大晟王朝之內的棋手,只能淪為父皇手下的棋子。
「漢王要哄,本王難道就不能被哄著嗎?」
你們神仙大戰,你們肉搏的時候,別帶上我老四啊!
喜歡算計人?
【難不成他正英帝會仙術,能變錢?】
【燕王以雙方都是大晟子弟兵的理由,不願意傷了和氣,一旦發生交火,那麼性質就將徹底變化。】
是勛貴們的支持,這才使得晉王有這個底氣和其他親王叫板。
「可以壓迫父皇讓步,卻不能形成直接的謀反格局,要記得借勢壓人。」
【這支討餉軍的士氣更加凝固了,他們在立場上更加支持你了。】
兩萬涼州武卒,兩萬涼州輕甲武士,五千涼州輕騎,五千晉虎|騎。
晉王的出兵,打了寧王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晉王打了自己那些勛貴小弟們一個措手不及。
【你率軍出征的消息,很快就從涼州傳遍了隴西關中、山西和-圖-書晉陽等地。】
「帶上兩三萬人,要是父皇識破了我的想法怎麼辦?」
小八已經一封書信寫給了晉王。
【「無規矩不成方圓,今日她敢這般做,來日她同樣敢這麼做,若是一昧的滿足,帶來的只會是貪慾橫生的饕餮。」漢王很是平靜地說道:「父皇想的不該是如何退兵,想的應該是如何治權。」】
往那一割據,就說你難受不難受吧!
是誰讓你給漢王賜婚的?
【「第八,京城中的諸位親王,大多都是清閑慣了的,沒有太多的作戰經驗,而晉王親身經歷了涼州的叛亂,無論是行軍打仗的經驗,還是帶兵的手上都遠勝於我等。」】
這五千涼州輕騎是涼州人自帶的兵種,只要會騎馬就能算是騎兵。
這些都不是晉王能輕易丟掉的東西,萬一事情有變,她還能利用這些力量,為大晟王朝尋求延續國祚的機會。
【他在皇宮內召集諸王,一同議事。】
這樣的軍事力量出動,晉王不信父皇不被她給唬住了。
你要砍晉王的勛貴體制,這同樣是送晉王走上絕路。
我寧王還沒有憨到這種地步,更沒有這種送相公的習慣。
「現在就等誰贏了。」
裝瘋賣傻結束的寧王,長舒了一口氣。
給漢王出謀劃策,幫她搶相公是吧?
【你親自率領這五萬人的涼州軍團「出行」天京府,你給行動定性為替邊軍索要這些年朝堂拖欠下來的軍餉。】
經過晉王這段時間的運營,她已經陸陸續續在涼州軍隊裏面安插自己的親信,以此來掌控整個涼州兵權的順利運行。
【固然沿途的官員都知道晉王意圖不軌,來勢洶洶,但他們都忌憚晉王會攻打他們駐守的城池,到時候守不住,要被正英帝責罵,守住了,正英帝又不想傷到晉王的話,他們還是要被責罵。】
「這次的發難,有待深思。」晉王沉吟道:「邊軍不能大量調動,若是出事,邊塞有失,本王就是千古罪人。」
【「此事,還容朕三思。」】
【「第一,晉王遠道而來,為民請願,更是為將士們討餉,此事我們有錯在先,因此是一敗之處,敵軍士氣遠勝吾等。」】
【「他們收了軍餉,因為銀子而凝聚www.hetubook.com.com起來的士氣,也就散了,這時候沒了士氣的軍隊,便是我們彈指可破的存在了。」】
與此同時。
【「第九,父皇您心裏並不想對晉王動手,晉王是您的心頭肉,您就算是現在依然抱有仁善的想法,那麼就不可能出全力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怎麼可能有勝算這一說呢?」】
晉王反敗為勝,將陸成安營救下,是寧王心中所願也!
寧王也是乾脆放飛自我了,反正不想讓漢王大獲全勝,又不能給父皇看出來我擺爛了,所以故弄玄虛,給父皇一種我真的在給你想主意了,其實內心一直在哈哈哈哈狂笑的狀態。
晉王出身再怎麼尊貴,沒有了勛貴們的支持,她也無外乎是第二個寧王,第二個燕王。
【手上有銀子的話,大晟王朝眼下就不會落到如此地步。】
寧王面對晉王有些無差別打擊的亂來之舉感到非常的吃力。
【晉王從涼州的出兵可謂是暢通無助,坐鎮關中的藩王燕王目視晉王的大軍前往天京府,在這期間不做任何的阻攔。】
【「那麼老四你呢?你的主意是什麼?」正英帝的目光放在寧王的身上。】
現在正英帝的臉上,全是晉王扇的巴掌印。
「必須施足夠高的壓,迫使父皇于城下議事,同本王交換條件才行。」
【正英帝點了點頭,秦王說得也有幾番道理。】
另外一萬的騎兵,則是晉王的最大尊重,也是她手裡的利器。
我三姐就是硬!就是沒有那麼多的花里胡哨,惹怒了就起兵,你服不服!你不服下次繼續賜婚!繼續賜婚就繼續打你!
【正英十年十二月,坐鎮天京府的正英帝面色沉重,神色陰晴不定,他千算萬算,委實是沒有算到晉王會做出如此「逆天」之舉。】
反正誰都是我小八的明公,我可以是任何一個人的忠臣。
面對這種情況,晉王的決定自然是武裝鬥爭,形勢威懾。
【「父皇不聽吾言,來日必生大患!」你嘆了一口氣,「要是當年不放晉王出京,豈能橫生如此禍端?」】
「誰贏換誰的旗幟,而我還是我,我還是大晟王朝的親王!!!」
【你算準了晉王不敢出兵,認為情況最差,晉王最多也就是
和-圖-書
留守涼州,可哪裡能想到你的好女兒晉王會公然「叛亂」,朝著朝廷所在的天京府發動攻勢。】只不過我小八的反應速度比較慢,對局勢的判斷也不明朗,所以沒辦法一開始就買中勝負手。
因此,走一步看一步,都寫一份書信,理論上也不費事。
【「第三,山陽公吳英乃是晉王的外祖父,他正在為吾等拚死作戰,與叛亂的魏王打仗,他要是知道了晉王的事情,難免橫生異心,作戰不出全力也就算了,要是在東南這塊地方擁兵自重,也是我們吃不消的。」】
陽謀硬吃,反正就不許別人搶男人是吧?
【所以對晉王的要求,都是能滿足就滿足,只要對方滯留在城外。】
【「若是再一意孤行,今日之我,便是往後的父皇。」】
「其次,就是本王可以掀桌,但不能撕破臉皮了,否則就是不死不休,徹底崩盤的局面。」
【「諸位可有良策,以退老三的大軍壓陣?」正英帝在堂中向你們發問。】
五千晉虎|騎是晉王的核心戰力了,培養這五千的重騎兵所砸的資源,足夠讓晉王去養一個五萬人的涼州輕甲武士,那種能帶甲胄的類型。
晉王碰到陸成安,那不是獅子變成小貓咪,任由陸成安揉搓。
【「第二,朝堂之上,群臣不和,無法動用全力作戰,此為二敗之處。」】
【清君側,為父皇掃除那些剋扣糧草的貪官污吏!】
這下直接去天牢韜光養晦,無論出什麼事情,反正漢王和晉王之間,她最起碼兩邊都沒得罪。
【「言之有理,秦王你怎麼看。」正英帝點了點頭又問道。】
【你對涼州軍隊的掌控度已經來到了七成左右。】
即便是寧王,都不得不服氣晉王的脾氣,至少她面對這個情況,就敢翻臉,就敢掀桌。
想到這裏,晉王直接開始調動起人手,分配出了一個列隊。
到時候皇位上的爭奪,漢王贏了,她能出來,晉王贏了,寧王甚至還能加官進爵。
吳英代表的勛貴將士們還在關中與魏王的前線部隊廝殺,後方勛貴派系的帶頭大姐晉王就帶著涼州兵干到京城來了。
【「來人,將寧王帶下去,關入天牢自行反省。」正英帝深吸一口氣道。】
我寧王憑什麼出和*圖*書謀劃策啊?
而晉王本身就是被下套的人,她很清楚,自己回到京城,大概率是會被父皇所控制的。
「就當如此,留慕容師、周昱二人坐鎮涼州原地布防,其餘人隨本王闖天京!」
以現在晉王的權勢,她要是有其他的想法,先別說謀反了,就是想分裂大晟王朝,她也是輕而易舉的。
兩者結合在一起,便是晉王的根本,而陸成安則是基於這個根本之上的重要一環。
【朝野震動!】
【你已兵臨城下。】
這點晉王是很清楚的。
她立場是和晉王一樣的。
【「忠言逆耳利於行。」】
不會說好話的好大兒,是晉王之根。
話是那麼說,但寧王有一個非常陰險的破局辦法,那就是以陸成安為主將,禦敵晉王。
「從始至終,該著急的其實都不該是本王,而是父皇。」
【你拿出來的號召,得到了涼州軍團大部分人的認可,大晟王朝的欠餉歷史淵源已久,但至今沒有人敢於向朝廷討回軍餉。】
後面陸成安回到京城另有他用了以後,父皇就派遣了京城中親近皇帝的派系前往涼州擔任總督節制晉王在權力上的放縱。
旋即,晉王又猶豫了。
【「等到老三軍隊里的糧食快不夠了,父皇你再出面給他們糧食,再把拖欠的軍餉給這些將士們。」】
現在的情況混亂突出一個覆水難收。
【但他們大晟王朝東邊打打,西邊敲敲,哪裡還有那麼多的銀子可以拿出來。】
【「第四,真正想為出全力的人,空手赤拳,我們這幾位親王,手上是一點權力都沒有,如何禦敵?」】
【「第七,我們不能勠力同心,朝堂之中卻有叛徒,有晉王的人,動向是晉王了如指掌的。」】
【策是好策,想法是好的,但基本上沒有施展的空間,所以正英帝也不會用秦王的主意。】
還是涼州的大兄弟們靠得住,只要給夠錢,立場立刻是圍著你轉!
晉王眼前一亮,「帶兩萬人,只要對外號稱有十萬人就好,帶的人太多了,糧食損耗得就太嚴重了,還是很消耗本王力量的。」
包括正英帝也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就帶五萬人,把我的精銳親衛一起帶出去,這種地步,該尊重還是要尊重的,不然怎麼唬住大姐和https://www.hetubook•com•com父皇。」
「贏麻了。」
不過,父皇也並非是對涼州進行三不管的放任政策,在平定叛亂以後,父皇最早是想立陸成安為涼州總督,來限制權力的集中。
高級的站隊,就是哪都站。
【你的負面聲望大幅度提高,你在廟堂之間的政治聲望接近冰點,你的臭名昭著,為世家文人所不喜!】
狂噴一頓,寧王感覺自己很爽,尤其是勸降父皇,也算是陰陽怪氣了一番。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們先穩住他們,閉門不出,就讓他們在門口候著。」】
「我若是叛亂,則北地有失,涼州重兵之地,貿然失控,西北都將失去一道天然屏障。」
漢王大勝,非寧王所願也!
【「吾大晟,又如何不因此而滅?」】
這才是最滑稽的地方。
對父皇,我沒異心,對漢王,我沒異心,對晉王,也是沒異心的。
涼州武卒,差不多是經歷了兩三次大規模戰爭的精銳步兵。
「父皇再『忌憚』本王的權勢,也不敢和吾翻臉,因為我在涼州的存在,是具備著能讓大晟王朝覆滅的可能。」
勛貴,同樣代表著晉王的自主權。
而只要兵權在晉王手上捏著,翻臉以後,這種控制不住兵權,只享有政治地位的總督,晉王分分鐘就能將人軟禁下來。
【「十萬雄兵踏玉關,百將依在望泰山,戰戰戰戰戰戰戰!」】
【「我軍只怕是九戰九敗。」你清了清嗓子說道。】
【「親小人,疏賢淑。」】
我的主意!我的主意是取消漢王和陸成安之間的婚事!友誼是一根繩子,只要繩子沒斷,咱們就是最團結的。
行,那你確實厲害,確實夠硬!
「學不來賈詡的聰慧計謀,還能學不來他的明哲保身?」
【「第六,我們手上沒銀子又沒糧食還沒有可用之兵,這是硬實力上的差距。」】
但,基本上是沒什麼用的。
「這便是我的自保之道。」
不是,你真叛亂啊?
「讓父皇不得不為我讓步。」
兩萬涼州輕甲武士,則是標配了輕式甲胄的涼州鄉勇,有一定裝備基礎,綜合戰力還是不如涼州武卒的,但比普通的大晟步兵要強上不少,畢竟晉王是砸了錢在裝備上的。
「涼州基本上還是要留大半的兵力來防守邊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