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11章 小菜一碟
「要我說,其實要袁書記幫你也不難,只要你能幫袁書記解決一個大問題。」
「你看,這個風扇採用永久磁鐵勵磁的同步電動機帶動,額定功率只有12W-15W,使用家用220V交流電直接供電,連續開上一天也用不到半度電。它的葉片是用塑料製成,葉片長度可以選擇500-900毫米,轉速在300-400轉/分鐘,風很柔和,比大台扇和吊扇的風柔和很多,吹久了也不會生病,而且就算是身體什麼部位碰到了這個旋轉的葉片,也不會受傷。配上這個配套的架子,可以把它掛在床頭、書桌,廚房、甚至廁所里,特別是可以輕易的掛在蚊帳裏面,配上這個夾子,又可以夾在任意的地方。
想想看後世的4014所,將近1萬名正式職工,還有好幾千在單位打雜沒編製的本科生,沒有「雙985碩士畢業」的學歷,你連投簡歷的資格都沒有,那是什麼地方?那是人尖子薈萃的地方!
譚振華聽得眼睛一亮,問道:「袁書記?一把手?你跟他很熟?」
「嘿嘿,這個真的可以有哦,」譚振華怪腔怪調道。
鄭項青強壓住心頭紛亂的心思,努力回想,自己在上頭到底有沒有人呢?
街道上那個通用電器廠的廠長石金寬肯定是不能算的,雖然他有點小能量,不過他石金寬的街道小廠一年產值可是有1個億!連自己這小蝦米都可能要出事,石金寬能跑得了?
譚振華要害被拿,抽著氣嚷道:「潘叔,潘叔,您輕點,耳朵掉了,我說,我說還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行嗎!」
鄭項青咽了口唾沫,艱難地問道:「譚,譚同學,你說的生意,就是說的做這些?這圖,都是你畫的?」潘水生也回了同樣的疑問眼神。
被譚振華這麼一說,他也明白過味來了,華夏畢竟受幾千年封建傳統影響,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做生意也是一樣,自己要是能找到上面的人幫自己說說話,估計,這個危機也就能不攻自破,要找對了人,說不定還能撈個「改開的急先鋒」的稱號啥的,那就更美了。
事關自己小命,鄭項青最是積極,連忙狗腿捧哏道:「那這近渴怎麼解?」
「可是,振華,我們拿什麼去創匯啊,就拿你爸做的這個黑白電視機?」
鄭項青直搖頭,「就見過一面,是恰巧碰上的,沒說過幾句話。」
「可是我,我想不出來啊,我有什麼本事能幫到市委書記的忙,這個是真沒有哇!」
「啥?」鄭項青感覺今天的三觀已經徹底粉碎,他是抓破頭皮也想不出來,自己能幫堂堂的地級市一把手解決什麼問題。
「這……」鄭項青張了張嘴,卻啥也說不出來,是啊,人家是堂堂的地級市聞州市的市委書記,前程遠大,自己只是個知青回城的個體戶,這地位天差地別,人家跟自己既不沾親又不帶故,憑什麼冒著掉烏紗的風險來幫自己?」
鄭項青粗著脖子爭辯道:「那不一定,當時袁書記聽說我是『線圈大王』后,很是誇了我幾句呢!」
什麼?同學你https://m.hetubook.com.com說這譚振華前世明明是工科出生搞科研的,怎麼會這些江湖術?呵呵,這隻能說明這位同學,你實在是「圖樣圖森破」。
可是他左思右想,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到自己在上面還有誰。
想到這裏,他遲疑地說道:「也許,我能找到聞州市的市委袁書記?」
「黑白電視機?那可不行,這個玩意其實在歐美早就不流行了,人現在都流行彩色的,咱國家又落後又窮,才只能看黑白的,外國人誰買啊?我說的,其實是這個。」
潘、鄭二位都圍上來觀看,只見這都是些產品的設計草圖,譚振華指著這些圖一個個講解:「你看,這是電吹風,它的功率是2000瓦,吹風的電機做在了這個像槍型的把手裡面,可以在洗完澡以後吹乾頭髮;這個是電飯煲,可以自動幫你燒飯,燒好了還會自動關掉電源,這樣雙職工可以出門的時候燒上飯,回家就能吃了;這個是取暖器;這個是加濕器;這是電水壺這是……林林總總,差不多10多樣,只把潘水生和鄭項青看得是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那還有誰?對了,上次到石廠長這兒來考察的有一位袁書記,當時袁書記聽石廠長的介紹說自己是柳市的「線圈大王」,還誇了自己幾句,自己只當是官員們常用的官樣文章,也沒往心裏去,這位袁書記好像聽說是剛上任的市委書記,那可是聞州市的書記,自己待的這小小柳市,不過是聞州市下面管轄的一個小縣城而已。也許,自己憑著和老石的交和圖書情,能找到他?袁書記既然能誇自己,那應該會幫自己的,也許、可能……會吧?
不過提到外匯,不論是鄭項青還是潘水生,是立刻就不能淡定了。要知道,當時的華夏,正處於經濟建設騰飛前的準備階段,大量的老舊設備需要更新,大量的生產生活資料,還有生產科研技術需要引進,國家不得不拚命鼓勵各級政府和單位出口創匯,並將創匯當成了各級幹部的政績考核指標之一,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條。
譚振華一擰脖子,說道:「這是我畫的圖紙,我想撕就撕了,你管得著么?」趁著潘水生一滯,趕緊加上了一句:「那些都是遠水,可解不得近渴,過不去眼下的關口,那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過得去這關,我再給你們畫出來,還不就是幾天的事情?」
譚振華樂得休息一會兒,今天晚上他可是拿出了些真本事的,這可不是說那幾張其實沒啥技術含量,在他前世就是爛大街的的圖紙,那玩意只能糊弄糊弄80年代初期還沒見過世面的土鱉,他的本事體現在掌握談話節奏的這個「安門檻,拆門檻,送天梯」以及「一驚二問三送四賣」的套路上面,真正的「尖」「里」結合,將這兩位江湖前輩玩弄於股掌之上。
「你可以的,其實這個能幫的忙就是——」譚振華故意拖長了嗓音,吊了半天,直到吊得潘水生眉毛立起,眼看又要發飆,才脫口道:「外匯!」
「嘿嘿,解近渴的在這兒。」譚振華又從書包里抽出一疊紙,二人連忙接過仔細觀看,鄭項青遲疑地問道:「這個,看著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好像是個風扇?」潘水生也道:「看著應該是,可這尺寸……」潘水生和鄭項青越聽眼睛越亮,這個產品,實在是炎炎夏日的最佳伴侶,居家旅行的必備神器!只要價格合適,必火!
「外匯!」我怎麼幫袁書記解決外匯?哦不對,難道譚同學你能弄到外匯?」
譚振華摸著還沒長毛的光下巴琢磨的半天,說道:「鄭總,就算你跟袁書記能說上話,你倒是跟我說說,人家那麼大的領導,憑什麼幫你?」
奈何,受落後的生產力影響,華夏的工業製成品在國際市場上基本沒有什麼競爭力,只能用石油、稀土、木材等資源,還有一些傳統的中國商品,比如茶葉、絲綢、瓷器什麼的去換外匯,一點點的攢著家底。各級政府單位都被國家的創匯指標壓得喘不過氣來,這要是在自己的治下,突然冒出來一家能出口創匯的企業,那還不立刻當寶貝給供起來?只要能大把的創匯,那些政府的官員們,應當不會隨便捏死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的吧?
俗話說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想在那樣一個人尖子成災的江湖中混出人樣子,需要什麼樣的智商?什麼樣的情商?這點江湖術,對譚振華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
譚振華的這個舉動,直看得屋內二位目眥欲裂,鄭項青有求於人,是敢怒不敢言,潘水生則沒那麼客氣,揚起蒲扇般的大手,做勢預扇:「臭小子啊,那麼好的產品設計圖,你說撕就撕啊,你怎麼捨得下手!我今天非得代老譚教育你不可!」
潘水生愛不釋手的捧著這圖紙,他是
https://m.hetubook•com•com個鉗工,看機械圖紙那是本行,在所里又老是擺弄天線,簡單的電路圖也沒問題,他看了一會兒,又拉著鄭項青一起看,特別是電機以及線圈部分,那都是鄭項青的看家本事,兩個人湊在一起,完全把譚振華當成了小透明,邊看還邊嘀嘀咕咕地合計。
譚振華得意道:「我把這個起名叫「迷你風扇」,用是英文「MINI」就是「小」的發音直譯過來,中文意思還可以理解為「迷住你的小風扇」。
譚振華一泄氣道:「還以為你能通著天呢,原來是一面之緣啊,我估計回頭人家就把你忘了,那管個毛線用。」
潘水生看了看似笑非笑的譚振華,就覺得這小子肯定憋著壞水,今天自己被這個小子折騰的夠嗆,這心情倒像是做了過山車……咳咳,那時候國內還沒這玩意,領會精神,領會精神——忽上忽下的,好不難受,這個時候逮到了報復的機會,於是一伸手,擰住了譚振華的耳朵,說道:「臭小子,皮癢了是吧,有什麼主意趕緊講,要不我今天就代老譚教訓教訓他兒子!」
潘水生這才順了氣,鬆開手,「哼哼」著坐在一邊,聽譚振華繼續忽悠:
只這一句,就試出鄭項青的精明來了,才那麼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能咂么出味道來,可比現在還在晃腦袋的潘水生強多了。
一邊說,他一邊拿過隨身帶來的帆布小挎包——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書包,拿出幾張紙,就著床鋪攤開。
譚振華微微一笑,說道,「是,也不是」,然後不等二人反應過來,一把把畫著這些產品的紙全搶回來,然後三下兩下,撕了個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