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18章 廠長主任
「咦,我說鄭大王,你現在能耐那麼大,還會有事要我幫忙?」那中年人的回答中帶了調侃。
人是回來了,可麻煩也跟著回來了。這些人當初去南雲插隊,好歹還有個工分,雖然生活艱苦,餓肚子倒也不至於,可這一回到柳市就成了徹底的無業游民,既沒有工作當然也更沒有收入。
他們也不吵也不鬧,等縣政府開飯的時候,飯菜剛端上桌,這幫人就呼啦一圈一擁而上,先把飯菜吃了個精光!弄得縣政府的官員們是面面相覷,哭笑不得。
進了廠門,鄭項青輕車熟路地找到了石金寬的辦公室,直闖了進去,見了端坐在辦公桌后那40歲左右的中年人,也不客氣,一把抄起桌上的大白瓷茶缸,「咕咚咕咚」給自己先灌了個半飽,然後才說到:「石廠長,我這邊有個天大的難題,你幫是不幫?」
沒錢就要餓肚子,知青們經過幾年的「再教育」,早就不是當初那些青澀單純好忽悠的主,所謂冤有頭債有主,當初你石金寬石大主任忽悠大夥去的時候胸脯拍的「砰砰」響,答應了大伙兒去個一兩年就回來,而且還包分配工作,可這一去短的也有五六年,長的超過了十年,安排工作的事情更是水中花鏡中月,那不找你石金寬算賬找誰?
況且這些知青當年沒學到什麼一技之長,大多數只能靠兩膀子力氣吃飯,而當地的企業能安排的勞動力和就業十分有限,這事就這麼拖著了。
這鄭項青不是個繞線圈的個體戶么?怎麼又成了柳市通用電器廠的車間主任了?www.hetubook.com.com要解釋清楚這個原委,那話就長了,咱們從頭說起。
鄭項青卻不回答,他先轉身去關了門,然後再回頭,找了張椅子坐下,這才開口:「石廠長,我這次去了趟寧都,見了一位高人,他不但給了我一個產品,還指點了我一番道理,我聽得是茅塞頓開啊!」
石主任上任沒多久,全國上下掀起了一片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再教育的運動,石主任當然得響應號召。他費了不少心思,又是到學校宣講,又是挨家挨戶拜訪,動員了他街道上初、高中的學生們好幾十號大姑娘小夥子跑到南雲省支邊,其中就有這位鄭項青。
鄭項青道:「我聽說點消息,這政策,可能要變!」
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啥商品能生產出來都不怕賣不掉,知青們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也不吵了,也不鬧了,再加上都是在南雲邊疆吃過大苦頭的人,上班這點辛苦在他們眼裡那是毛都不算一根,當真乾的是熱火朝天,風生水起。
鄭項青折騰了一天,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
這些人在南雲修了幾年地球,除了極個別的幾個最不安份的偷跑過了國界到緬玉國深山老林里去打游擊,現在還生死不知的以外,其餘的,在落實政策以後,又都回來了。
要說這石金寬,那是個認真的老好人,既然到了這個崗位上,那就「我是祖國一塊磚,那裡需要哪裡搬」,認認真真的干起了這個主任。
所以他只有先好言安慰,安撫下眾人,
和*圖*書然後找領導反映。
石金寬思索了一陣,振奮精神道:「既然你那位朋友說了,老謝廠長也是這麼認為,正好那位上次到我這裏考察也留了口風,讓我有問題隨時可以去找他,那麼大領導說話總該是算數的吧?要不我們就去走一遭?」
這兩間房,一間是他的卧室,一間是他的「辦公室」,他的「線圈車間」就在坯子里。這還是他父母早年留給他的遺產,可憐他知青下鄉,聽到父母因思念他而病重的消息,趕回來的時候,父母已經不在了,後事還是街坊鄰居們幫著收拾的,只留給了他這麼兩間小屋棲身。而那個坯子是在他在落實政策回城以後自己加蓋的,也就是在那裡,他開始了自己艱苦的創業,現在除了他自己,還有4個同樣是回城的知青,因為回城后找不到工作,在他的「線圈車間」里上班,坯子沖外單獨開了道門,方便那幾個人進出,現在天色已晚,那幾個人早已下班各自回家。
石金寬聽得是目瞪口呆,愣了半晌才長嘆一聲,說到:「你那位高人朋友,看事情是入木三分啊,這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獨闢蹊徑,匪夷所思,厲害啊!哪天有緣能拜見一下,讓他指點指點我才好,你別看我這裏現在天天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其實每天都過得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呢!」
幹得好的「車間主任」,被大伙兒按他們經營的不同,稱為了「大王」,那所謂的「八大王」其實都是這麼來的。
可石金寬一個小小的街道主任,就算他渾身都是鐵,又能打幾
和圖書顆釘?能有什麼辦法管得了那麼多張嘴?
一邊想著心事,他感覺自己的眼皮漸漸沉重,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意識,沉沉睡去。
說是「車間」,其實就是一個個的家庭作坊,藉著「柳市通用電器廠」的名頭自己在外面接業務自己生產,然後向廠子里上交管理費,而鄭項青就是「愛折騰」的其中一個。
就這麼著,石金寬辦了這個柳市通用電器廠,掛在街道居委會的名下,向居委會交些管理費,算是個集體企業。
石金寬聞言,嚇得臉都白了,「騰」的一聲站起,問道:「你聽誰說的,這政策怎麼要變,往哪兒變?」
於是他把那天晚上跟潘水生以及譚振華的談話,揀能說的說了一遍,又把昨天和謝廣豐一起到聞州市輕工局的見聞跟石金寬學了一遍,最後說到:「從我昨天聽趙局長談話的意思,這個事情現在上面還沒個準確的說法,但是有不同意見那是肯定的,謝廠長最後給我們出了一個主意,讓我們找找那位,也許事情還有轉機,至於這敲門磚么,就是那位高人給我的這個小玩意了。」說罷,又拿出了圖紙,把迷你風扇的原理以及想要通過這個產品達到的目地說了一遍。
鄭項青道:「石廠長,一會兒要是能見到那一位,可不能直話直說,我昨天可學了一招,咱們應該這樣……」
鄭項青一撇嘴,心想:「美的你,我這也是好不容易抱上的大腿,哪那麼輕易就能讓你上船!」嘴裏卻說:「等有空,我一定請他到柳市來,讓他跟你好好聊聊!」
這一拖就拖了和-圖-書好幾個月,知青們一看,得,你們這些官老爺,當初忽悠我們下鄉修地球的是你們,答應安排工作的也是你們,現在把我們晾在一邊不管的還是你們。不管是吧,行,咱們走著瞧!
誰曾想,這柳市通用電器廠一辦起來,可就了不得了了。
名叫「柳市通用電器廠」,其實真正的住所,只有位於柳市教育路上的一間半大屋,面積大約有200多平方,廠長石金寬就在那裡辦公,電器廠最早的車間,也在那裡。
石金寬,原先可不是什麼石廠長,他是華夏地圖測繪學院畢業的正經科班出身,可惜,工作分配陰差陽錯的,在鋼鐵廠、糧管所晃悠了一圈以後,竟然被發配到柳市街道上當了一名居委會主任!
可領導也沒辦法啊,這全國上下,有這個問題的,何止幾百萬人,又不是只有柳市這一處。
房子不大,兩間紅磚平房,加在一起有50多平方,外面用籬笆扎了一個二十多平方的院子,院子里還用磚和鐵皮搭了一個坯子。
就這麼著,一下子湧現出了32個自負盈虧的「車間」,才一兩年的功夫,柳市通用電氣廠名下的年總產值居然過了億!開玩笑,1980年,整個柳市的所有企業加在一起,產值都不到800萬,這一下冒出個過億的企業,那還不牛到天上去了?也難怪那位大人物,要來廠里考察了。
這麼折騰了幾天,終於有領導受不了了,找石金寬談話,讓他一定要妥善解決這個問題。石金寬左思右想,心下一橫,乾脆自己辦個廠得了,把這些人都弄來上班hetubook.com.com,也省得他們跑出去闖禍。
這名聲起來了,來投靠的知青越來越多,石金寬也不推辭,全部收下,求安穩的就安排在自己的老廠當個工人,愛折騰的就讓這些人「承包經營」,單獨成立「車間」,各車間「自負盈虧」。
也不知哪個壞小子出了個餿主意,一幫子大姑娘小夥子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包圍了柳市縣政府——的食堂!
閑話少說,回到現實,石金寬聽鄭項青說的嚴重,也不禁有些發獃,忙問道:「項青,你說說,什麼事情那麼嚴重?」
一早醒來,鄭項青洗漱完畢出了門,胡亂買了點饅頭稀飯塞飽了肚皮,直奔「柳市通用電氣廠」而去。
他也確實是累了,單身漢的日子讓他沒什麼約束,順勢把自己扔在床上便開始默默地回想今天的成果:「今天算是大有收穫吧,迷你風扇的模具問題已經解決,只等開模出來看結果,參加廣交會的事情也有了點眉目,雖說問題關節還很多,但是隱約也看見了希望,老廠長謝廣豐最後提點的關鍵人物,自己是摸不到邊的,不過譚振華在寧都的時候也說了,那位才是自己破局的關鍵人物!看來明天一早就要去找下石金寬,畢竟那位可實打實地去他那裡考察過,就算不能直接走通那邊的門路,打聽點消息也是好的……」
「石廠長,在你面前,誰敢稱大王?不過么,我這個忙啊,你是幫也得幫,不幫也得幫,因為,這個事本身就跟你有天大的干係!你別忘了,我可還是你的車間主任!這事兒要是處理不好,咱柳市通用電器廠,全得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