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176章 心事
下得山來,早已過了午飯的點,四人又隨便找了家小飯店狼吞虎咽了一番補充這一路消耗的體力,老司機發動了吉普,打道回泰南。
郭宜城見他不肯說,也不好細問,只能罷了。
幾人在山上又逛了一會兒,參觀了摩崖石刻等幾個著名的景點,便覺得有些飢腸轆轆。
於是,他決定有選擇地告訴郭教授一些情況。
譚振華淡淡地說道:「我看么,呵呵,這位作者就是跪的時間有點長,膝蓋軟了,站不起來了。」
李偉低頭沉思,默然良久,這才抬頭說道:「這人說的,前兩條還有點意思,名山大川也好,皇宮四合院也罷,都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自然或者文化遺產,外國人想看也沒什麼,那些東西本就是我們悠長歷史的驕傲。可這后兩條就不妥了,小街陋巷草棚豬圈,那正是我們努力要改變的東西啊,我們要都留著那些,還談什麼實現四個現代化?」
「全文我肯定是記不得了,但他文章 的大意就是說,那些https://m•hetubook.com.com外國人到我們華夏,主要就是想看我們的名山大川,京城的皇宮四合院,城裡的小街陋巷,還有農村裡的那些草棚豬舍,既然如此,我們努力造那些鋼筋混凝土的大樓做什麼?就這麼原生態的不是挺好嗎?」
譚振華微微苦笑,他心裏的事情太多,而偏偏一個能傾訴的對象也無,只好自嘲地搖搖頭,對郭教授說到:「郭教授,山上涼,您把軍大衣披緊一點,萬一回去著了涼,就是我的罪過了。」
身邊的李偉見他笑的古怪,不禁好奇問道:「振華,你在笑什麼?」
郭教授卻先不談進展情況,而是皺眉問道,「在我說之前,還是想知道,振華你為什麼對這個時間要求這麼緊,這其實是不符合材料研究的客觀規律的。」
郭教授聞言楞了一下,隨即馬上理解了譚振華的意思,大聲喝彩道:「振華這個評價說到點子上了,這什麼狗屁文章,哪家雜誌發的,真該www.hetubook.com.com一把火燒了它的,那些洋鬼子想看小街陋巷草棚豬圈,可以回印第安保留區慢慢看去,咱華夏人建設自己的家園,還輪不到他們指手劃腳,他愛來來,不來滾蛋,咱不伺候。」
譚振華笑道:「文筆不錯,不過至於內容么,呵呵,我說出來你自己評價。」
譚振華答道:「我剛才突然想起了一篇文章,心有所感,所以笑了。」
郭教授聽完也是若有所思,轉過臉來看著李偉。
路上郭教授終於還是沒忍住,開口對譚振華說道:「振華,你這一路也沒有問,不過我知道你心中肯定是一直挂念著這釹鐵硼磁性材料的配方實驗進展,現在我就跟你講講。」
他深吸了幾口清冽的空氣,頓覺神清氣爽,轉過頭來笑著對郭宜城說到:「難怪孔老夫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在此山之巔,遙望朝陽,俯瞰華北平原,當真能讓人心胸一擴,人世間那些蠅營狗苟都彷彿不值一提。」
李偉奇和_圖_書怪地問道:「什麼文章,寫的很好嗎?」
譚振華前世其實來過泰山,不過那時恰逢8月,正是旅遊高峰,泰山上人流如織,連在景點照個像都要排隊,哪裡能如今天這般肆意流連?此情此景,讓他不禁回想起前世在某本雜誌上讀到過的一篇文章,嘴角不禁帶上些許嘲諷的笑意。
當朝陽終於掙脫了地平線升騰而起,將自己的光芒撒向齊魯大地的時候,四人都不禁歡呼起來,山風吹來,陣陣的涼意沒讓譚振華覺得寒冷,反而讓他心頭暢快,多日來鬱結在他心中的濁氣彷彿一掃而空。
郭宜城哈哈大笑學著他的語氣說道:「跟你小譚認識這麼些日子,倒也是今天聽你罵人這幾句話最爽快!」
他試探地問道:「振華,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怎麼這話說得如此老氣橫秋?」
譚振華衝著郭教授一挑大拇指:「郭老,跟你認識這麼些日子,倒是今天聽你罵人這一段最爽快!」
「事情是這樣的,郭老您也知道,我之前給您的關於鐵基磁性m.hetubook.com.com材料的配方資料,它來自於某些非常特殊的渠道,而通過這個渠道,我們又了解到了一些相當緊迫的事情。」
這一老一少迎著山風相視大笑,彼此之間,都覺得投緣了不少,一旁的李偉細思自己和譚振華回答的差異,不禁赫然,暗罵自己道:「李偉啊李偉,你個一聽見洋人就慫了一半的貨,年紀比人家大,書讀的比人家多,怎麼看問題沒人家透徹呢?活該你吃癟!」
譚振華之前是想讓此老暫時擺脫工作,好好放鬆一下心情,所以才提出了暫時不談工作的建議,其實他心裏比誰都急,現在目地已經達到,他也不再堅持,見郭教授重提話頭,便順水推舟,笑著說道:「郭老還是不能放下工作啊,那就請您說說,小子我洗耳恭聽。」
好在泰山頂上有著名的天街,雖然是冬天,還是有幾家勤快的主婦開門營業,看來,即便是在80年代初期,還是有閑人在冬天爬泰山的,不然也不會有店家開門。譚振華買了幾張魯東特產煎餅,又要
m.hetubook.com.com
了幾碗滾燙的豆花,幾人囫圇了頓早飯便開始下山。此時的山道上,漸漸有了幾個遊人,看他們一行肆意大笑著緩步下山,都在心中贊了一聲「好興緻」。
李偉好奇心被勾起,連聲催促道:「快講,快講。」就連一旁的郭教授都豎起了耳朵。
譚振華想了想,經過這幾天的接觸,他對郭教授的認識又更加深了一層,這是一位可敬的老人,儘管在之前的工作方法上略有偏頗,但掩飾不了他一顆科研報國的心。而且,以此老在華夏學術屆的聲望,有些事情通過他來推動,應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山沒有時間表,幾人便悠閑地慢慢踱步,順便觀賞了上山時因為夜色籠罩而未能盡覽的山色。
郭教授聞言卻是一愣,這位小譚同學來歷神秘,看他年紀不大,怎麼說出來的話卻彷彿歷盡滄桑?
譚振華說完,笑嚀嚀地盯著李偉,等著看他的反應。
郭教授顯然不是太滿意李偉的回答,他轉過臉來問譚振華:「振華,故事是你講的,你倒是說說看你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