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潮起 第386章 掀桌子

第二卷 潮起

第386章 掀桌子

現在,眼看著解決方法就在眼前,卻因為各方的種種堅持以及各種主觀、客觀的因素制約而不能實行,讓他心頭焦躁無比卻又無可奈何。
因為啊,裝備了這玩意以後,他們手裡才終於有了靠譜的,能給蘇俄「T-62」坦克開瓢的傢伙了。
事實上,正是由於這款反坦克導彈的裝備,才終於讓當時戎衛華蘇邊疆的廣大將士們狠狠鬆了一口氣。
在獲得了這款導彈的原型后,1973年,華夏決定集全國國防工業的精兵強將,仿製該款導彈。經過近6年的試製攻關,「紅箭-73」反坦克導彈終於在1979年定型並批量裝備部隊,填補了華夏反坦克導彈裝備的空白。
怎麼辦?
這次軍演,蘇俄動員的演習總兵力超過五十萬人。
那麼,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與7055這樣在行業內經營多年的龐然大物勾心鬥角,還不如自己先出一個大招,將對方的大多數手段給堵住。
譚振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既解釋了自己索要三十萬技術授權費的原因,也表達了甘當7055廠鎳鎘電池項目「接盤俠」的願望,可以說,真正是「有理、有力、有節」卻把個范參謀逼到了牆角。
而讓華夏第一次見識到「T-62」的難纏,則要追溯到1969年發生在華蘇兩國邊境線上的那個小小的島嶼爭奪戰。
這兩款在首上裝備了新型複合裝甲的新型坦克,裝甲更厚實、火力更兇猛,絕不是華夏現在還在大量服役的各種「59改」能應付的,甚至就連在歐洲直面m.hetubook.com.com蘇俄的北約諸國也對此憂心忡忡。
當然,按照老毛子窮兵黷武的尿性,這貨他們一口氣生產了超過2萬輛,除了自用以外,也大量裝備了主要華約國家。
針對這種情況,總裝迅速組織了相關單位在「紅箭-73」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型升級,除了採用國內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彈體的破甲能力外,還在原先的光學瞄準、線控制導的基礎上,增加了紅外半自動制導方式,大大增加了導彈命中的概率。
「紅箭-73」是目視跟蹤、三點導引、手動控制、導線傳輸指令的華夏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可攻擊500米至3000米距離內的坦克、裝甲目標或暗堡。
依照華夏承襲已久的處事方法,穿鞋的7055廠隨後可能採取的一系列反擊手段,都不用猜,無非也就是那麼幾條而已,他譚振華雖然不怕,可哈工大、王集山那邊卻不一定能頂得住。
「紅箭73」,是華夏於70年代初期,從中東某友好國家獲得的蘇俄「薩格爾」反坦克導彈的仿製型號。
這次軍演,蘇俄出動了超過十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及近衛坦克軍。
基於雙方當時的實力對比,華夏顯然屬於弱勢的防守方,這也加速了華夏大搞「三線建設」的進程並盡一切可能研究如何應對蘇俄的滾滾鋼鐵洪流。
毫無疑問,華夏裝備這款導彈最重要的假想目標,就是當時雲集在漫長的華蘇邊境線上,那以「萬輛」為計數單位虎視眈https://www•hetubook•com.com眈的蘇俄坦克群。
同時,基於華夏以輕步兵為主的野戰部隊構成方式,軍方也強烈要求該導彈更加輕便易攜。
可是原先被他寄予厚望的7055廠,卻在最關鍵的時刻掉了鏈子!
蘇俄的「T-62」坦克,是蘇俄50年代末期繼T-54/T-55主戰坦克后研發的新一代主戰坦克,使用軋鋼和均質裝甲板雙重防彈裝甲,戰鬥全重達到了38噸,主要武器是一門115毫米滑膛炮、再加上兩挺7.62和12.7毫米機槍,依當時的標準看,絕逼是皮糙肉厚、火力兇猛的典範,充滿了老毛子喜歡的那種暴力美學。
1969年3月15日,蘇俄以一輛「T-62」坦克打頭,侵入了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華夏一側的珍寶島,華夏當即進行了反擊,並將這輛坦克擊毀繳獲,同時取得了「珍寶島戰役」的勝利,捍衛了華夏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這次戰役的結果也再次證明了華夏輕步兵乃是這顆藍星之上最牛逼的軍隊,沒有之一!
所以,「紅箭-73」的裝備,對於華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難道這次,註定要空手而歸了么?可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啊?
當時華夏戰士們手上,能應對坦克的主要武器就是反坦克火箭筒,而這款火箭筒卻是蘇俄老掉牙的型號「RPG-2」的華夏仿製版本——「56式40火箭筒」,也就是部隊里經常說的「老40火」。這玩意攻擊距離近,威力還太小,打在「Tm.hetubook.com.com-62」的身上,也就跟給它撓個痒痒差不多少。
最後,還是幾名戰士冒著生命危險靠近了集火,用火箭筒炸斷了「T-62」的履帶,才終於迫使這輛坦克停了下來,並最終繳獲了它。
而隨後參演的集團軍屬火箭營的精確打擊戰術、摩托化步兵突擊戰術、空降強擊旅的要地突襲戰術等多種新式戰役戰術,以及波羅的海艦隊出動的「基輔」號重型載機巡洋艦掩護海軍陸戰隊的重裝突擊戰術等,讓前來參觀的北約軍事觀察員,特別是需要直面蘇俄軍事壓力的歐洲諸國的軍事觀察員們一個個都臉色發白瑟瑟發抖。
這輛被繳獲的「T-62」坦克至今依然在華夏軍事博物館展出。
順便說一句,這場戰役蘇俄方面投入了大量步兵、50餘輛坦克、裝甲車、甚至包括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在內的優勢炮兵,面對只有少量炮火支援、僅僅裝備反坦克炮、無後坐力炮、老40火及輕武器且人數相當的華夏軍隊,其最終結果是:陣亡超過230人,被毀傷的裝甲車輛包括坦克在內達到19輛,邊防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楊辛中校被擊斃,並且完全沒有實現任何戰略目標,珍寶島依然牢牢控制在華夏手中。
更何況,此時此刻此地,可還有兩位在華夏軍方頗有些影響力的旁觀人物在場呢。
這其實是他權衡再三的結果,在軍事裝備這塊領域,他譚振華就好比一個光腳的,而7055廠卻是一個穿鞋的,他想要進入這塊領域,就必須去搶別人的蛋糕砸別和_圖_書人的飯碗。
在前線航空兵、遠程航空兵以及國土防空軍的伴隨下,由新式「T80」和「T72」組成的坦克軍首先上場,對假想敵進行裝甲衝擊,演練了大縱深裝甲合成突擊戰術。
珍寶島之戰。
桌子既然已經掀開,那麼,原先方便在桌面以下動作的一些手段,可就不怎麼好用了。
譚振華的誅心之問,終於毫不留情地將眾人心中最隱秘的思想挑開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也意味著他與7055廠已經徹底撕破了臉皮叫上了板。
然而,擊毀這輛坦克的過程卻極為艱辛。
他手上的這個項目,乃是華夏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紅箭73」的首款改進型號。
就在去年,也就是1981年的9月4日,蘇俄在波羅的海沿岸舉行了代號「西方81」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並破天荒地邀請了西方的軍事人員旁觀。
「薩格爾」是一種有線制導的反坦克戰術導彈,其垂直破甲深度達到400毫米的均質鋼板,在第一代反坦克導彈中較為先進。
為什麼呢?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從1973年開始,蘇俄逐漸將主戰坦克從「T-62」向「T72」及更先進的「T80」的換代升級。
現在,由總裝技術司,也就是范定攀所在的這個單位牽頭主抓的「紅箭-73B」研發工作各方面的進展都令人滿意,唯有這個電池現在出了大簍子,做為司里主抓這項工作的參謀,范定攀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特別是面對新型的「T80」、「T72」坦克,華夏陸軍對「和_圖_書紅箭-73」能否有效的發揮戰鬥效能可是一點把握也沒有,所以,對這款反坦克導彈進行升級,實在是迫在眉睫。
那麼,今天自己的一言一行,必將通過某種渠道傳到上面,哪怕只是在上面的某些決策者心中,留下一個對自己,對「華青電能」有利的印象也好。
而這些,都對該款導彈的電力儲能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重量要大大降低,總儲能還要增加,原先的電池顯然不堪重負。
譚振華使的這招叫掀桌子。
自從1960年華蘇關係徹底破裂以來,蘇俄就在雙方交界的漫長邊境線上陳兵百萬,在給予華夏極大軍事壓力的同時還不斷製造摩擦。據華夏方面的史料記載,截止1969年3月15日,由蘇俄單方面挑釁而引起的邊境摩擦事件,已經超過了4000餘起,並終於在那天達到了一個高潮頂峰。
軍演雖然是在波羅的海沿岸進行,但是,華夏感受到的蘇俄軍事壓力可一點也不比歐洲那些國家小。
就在那天,雙方終於按捺不住,掀了桌子,大打出手。
范定攀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當然,以華夏的最終勝利而結束的這場戰役,也宣告了華夏與蘇俄之間的戰略對峙狀態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頂峰,雙方都將對方視為假想敵,而華夏甚至做好了為抵禦蘇俄入侵而全面國戰的思想準備併為此進行了全國性的動員。
當然,華夏也有71位英傑血灑疆場,為保衛祖國的大好河山付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而歷史經驗告訴他,光腳的必然要採取攻勢,否則不可能成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