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漸
第620章 理由千萬條,重點第一條
吳覺溫微微點頭,表示同意了譚振華的觀點。
他隨即又解釋道:「因為就算他瞞住了「銀」礦的消息,身為一名士兵,他也不可能有條件獲得這座礦並進行開發,那麼,向上彙報,爭取自己的立功受賞,應該是絕大多數人在那種情況下的最佳選擇了吧?至少我會這麼選擇。」
「理由千萬條,重點第一條,不能解決好,親人兩行淚……咳咳咳,嘴滑了,覺溫你別介意。」譚振華答道:「這些理由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吳乃溫總統閣下,他已經老了。」
「因為這並不是他職權範圍內的事,他大可以永遠裝作不知情,」譚振華答道,隨即擺擺手制止了吳覺溫想要提問的衝動繼續說道:「對於推動了與華夏的首次探礦合作的吳欽紐將軍來說,他必須也應該知道華夏探礦隊找到了這座鎳礦的消息,否則就是故意隱瞞,留下被政敵攻擊的把柄,可對於丹瑞將軍來說,這件事原本與他無關,他可以永遠保持沉默並裝作自己毫不知情,沒人能因此
和_圖_書
而責怪他,也就是說,在是否公開這座鎳礦的事情上,他更加的主動,可選擇的餘地和策略也更多。所以,覺溫,請你務必仔細聽我下面的分析,並將其原原本本地轉告你的父親。」「啊?這和總統先生的年齡有什麼關係?」沒理會譚振華的滿嘴胡柴,吳覺溫急急追問道,同時覺得自己陷入了嚴重的懵逼狀態。
吳覺溫不由得又點了點頭,譚振華繼續分析道:「我上次與你父親見面的時候,從他那裡第一次聽說了丹瑞將軍這個人,也聽說了他在你們政府軍內部的個人威望很高,有相當多的士兵推崇他、相信他,也願意接受他的領導,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假設,被派去礦區執行任務的這個人,必定是丹瑞信任的人,畢竟他們是在做一件被你們的總統先生事先表面上一定不會允許的事情,那麼當這位執行任務的人找到了礦石,他會不會也同樣將其錯認成銀礦呢?畢竟不通過化學實驗分析而僅僅僅靠目視判斷的話
hetubook.com.com,這種錯誤是很容易犯的吧?」
吳覺溫再次點頭並附和道:「是的,的確不算困難,我父親的手下有不少匿蹤潛伏的高手,所以很容易就做到了這一點,當然我覺得丹瑞將軍肯定也可以,因為他手下多的就是久經沙場的戰士。」
不過,他也沒有讓吳覺溫疑惑太久,而是隨即收斂了笑容,沉聲說道:「我將自己代入到丹瑞將軍的處境中去並設身處地地想了想,覺得自己當然有不彙報的理由。」
於是,譚振華繼續說道:「既然是這樣,那麼,在太公當這種雙方互相滲透、且都沒有能力完全掌控的地區,派上幾個人,趁著不被人注意的時候,偷偷溜進去看上一眼,偷幾塊礦石回來,那應該是很簡單、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吧?」
譚振華又道:「既然是這樣,我們不妨做個假設:丹瑞將軍很可能早就拿到了礦石的樣本,並已經肯定了那裡有一座鎳礦了,而這個時間,甚至可能比你父親還要早。」
譚振華卻沒有立即回答,https://m.hetubook.com.com而是再次仔細思考了一遍自己的推論邏輯,這才微笑答道:「覺溫,我有一個推測,我推測丹瑞將軍永遠也不會將這座鎳礦的事情向吳乃溫總統彙報的。」
「振華你都明白了什麼?什麼叫做原來如此?」吳覺溫不禁詫異問道。
譚振華點點頭道:「覺溫,你不覺得這事情有點奇怪嗎?按照你的說法,華夏探礦隊在太公當停留了不少時間,只要是對他們的動向稍微有點關心的人都不可能不注意到這種情況,並對該地區可能會蘊藏些什麼產生好奇,這,應該是人之常情吧?」
「不過這名士兵恐怕現在挺失望的。」譚振華調侃了一句道:「找專業人士對手中的礦石進行成分分析,這種事對丹瑞將軍那個級別的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難度,所以,他有極大的可能,早就知道太公當發現了一座鎳礦。」
「什麼問題……啊!振華,你說的難道是?」
「那他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時間向總統閣下彙報?」吳覺溫並沒有從譚振華剛才的推和-圖-書理中找到什麼破綻,也只好暫時接受了譚振華的觀點,並且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就像你剛才說的,我父親有必須知道這座鎳礦的理由,那麼丹瑞將軍正可以利用這一點對我父親進行攻擊,可他為什麼沒有那樣做?」
「為什麼?」吳覺溫頓時警覺地問道:「振華,你做這樣的推測有什麼根據嗎?對這個問題的判斷不是小事!」
他看了看滿臉疑惑的吳覺溫微笑解釋道:「覺溫你不必奇怪,你想想,你父親得知這件事是通過了我們華夏方面轉來的消息,而我們華夏自然是通過探礦隊的整理分析並得出了相對完整的信息后才通過某種渠道告知了你父親,這其中,能產生延遲的時間節點實在太多了。可反觀丹瑞將軍則不然,他派去的人並不需要經過這麼複雜的流程再通知他,而是可以在拿到礦石的第一時間,就向丹瑞將軍彙報此事,在這種可能性下,你父親沒有丹瑞將軍早知道也算不得奇怪吧?」
「是啊,問題來了,丹瑞將軍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時間向總統先生彙和_圖_書報呢?」譚振華笑眯眯地反問道。
「那麼,拿到了礦石的這人,他會做些什麼呢?」譚振華問道,不過很快就自問自答:「有極大的可能將其向上彙報,當然也有可能將這個信息封鎖,並向外宣稱,什麼也沒找到。不過我倒是覺得,后一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不過相當的小。」
「不但有,而且非常大。」譚振華肯定地答道:「從1962年政變上台開始,吳乃溫閣下已經執掌緬玉30年,他自己也從風華正茂變成為了一名耄耋老人,而隨著他的老去,緬玉現政府也將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棘手也非常重要的問題,可以肯定地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緬玉政壇的主旋律,也將決定今後緬玉的政治的走向和格局。」
「換了我,恐怕也會做一樣的選擇。」吳覺溫嘆道。
吳覺溫發現自己除了點頭也幹不了別的什麼了。
見譚振華說的如此正式,吳覺溫也不由得鄭重起來,他沉聲應道:「這是當然,振華,你說。」
「到底為什麼啊?振華你都快急死我了。」